水葫芦,曾经是最频繁进入各大媒体平台的“明星”植物,因为其茂盛又强势的生产能力会给一个水域带来灾难性的“死亡覆盖”。水葫芦进入我国的时间已经超过一百年。在20世纪初,它是被作为观赏花卉被引进我国的,而且有着一个好听的学名,凤眼莲。由其开花后的花瓣犹如凤眼一般而得名。其原产于巴西,但在当地在经过多年的进化,在生物天敌制衡下并没有出现泛滥的情况。慢慢被带到世界各地后却出现了不可控制的泛滥之势。

水葫芦对植物的危害(曾经泛滥成灾的入侵植物水葫芦)(1)

水葫芦泛滥

1901年作为观赏花卉,水葫芦第一次被带到我国。之后发现其有着旺盛的生长繁殖能力便又作为牲畜的饲料出现了半野生半养殖的局面。之后慢慢被推广到全国。由于其能在水里生长,而且能够吸收水里的杂质作为养分,它也被作为净化水质的植物。在各大养鱼场,大规模引入,但不小心的野外逃出,使得其在野外疯狂生长。让河道铺满了绿色的水葫芦又被称为“死亡覆盖”。

水葫芦对植物的危害(曾经泛滥成灾的入侵植物水葫芦)(2)

水葫芦泛滥

水葫芦泛滥带来许多危害,首先会阻塞河道,在航运繁忙的河道上,一旦水葫芦泛滥铺满整个河道,船只经过时螺旋桨便会被水葫芦缠住,由于水葫芦生长贴合紧密,纵横交错,一旦被缠住周围的一大片区域的水葫芦都会被带到船只旁,清理起来费时费力,增加航运成本,还会给航行安全带来隐患。

水葫芦对植物的危害(曾经泛滥成灾的入侵植物水葫芦)(3)

水葫芦开花

水流流动不畅,由于水葫芦一直靠着肥大中空的形似葫芦的水泡来维持其漂浮在水面,根茎枝叶便会在水面阻挡水流的通畅流动,这样水域得不到及时的交换便出现污染聚集的情况,而且密密麻麻地覆盖水面,使得水域溶解的空气变少,水域下的鱼儿便会缺少氧气而大量死亡,更会带来更大的污染。漂浮的根茎给细菌病虫提供栖身之地。所以少量的水葫芦可以净化水质但,无法控制的泛滥却带来相反的效果。

水葫芦对植物的危害(曾经泛滥成灾的入侵植物水葫芦)(4)

编织品

之前各大新闻媒体经常报道水葫芦泛滥的新闻,而且由于不是我国传统植物,食用,药用,做成饲料给牲畜都没有人尝试过,所以泛滥的情况一直得不到缓解,组织打捞后的水葫芦也无法处理。而近年来似乎曾经泛滥的水葫芦越来越少了,这是为什么呢?

水葫芦变少,其实是人工大规模干预的效果,由于泛滥严重,再不控制住这种水生植物,我国各大水域都可能被全面污染,因此出台各种措施清理水葫芦,并加大了科研力度,让水葫芦可以带来经济效益。之后便出现了,水葫芦粉碎再处理后变成鱼饲料再进入水里。

水葫芦对植物的危害(曾经泛滥成灾的入侵植物水葫芦)(5)

合成板材

而且水葫芦的根茎干燥后还可以作为家具压合板的材料,甚至可以直接来编制艺术品。而且可以化学处理后当作木材粘合剂。此前湖北的一家饮料厂甚至产出了水葫芦为原料的功能饮料,而且销量不错。当然作为造纸术发明国家,水葫芦现在也是造纸的原材料之一。因此经过各种处理,已经让水葫芦变废为宝,变得越来越少。

水葫芦对植物的危害(曾经泛滥成灾的入侵植物水葫芦)(6)

造纸

把入侵动植物变成宝贝,或许一直是我们擅长做的事,但还是不能大意入侵物种的危害,毕竟在找到处理办法之前,入侵物种带来的危害是不可逆转的。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