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年报·青春上海记者 冷梅/文 吴恺/图、视频

今天,随着上海全面恢复正常生产生活秩序的脚步,这座超大城市久违的烟火气终于再现街头。身处黄浦区,南京路、淮海路上的老字号,久违的队伍重归热闹,各大商圈的人气也逐渐复苏,再迎这座城市居民的消费热情。目前,上海各大商圈正在有序重启,在南京路、淮海路、豫园、陆家嘴等地标商圈,正在重现复商复市的活力,重启线下购物的美好。

久违了!南京路

车水马龙再现街头,“中华商业第一街”也恢复了往昔的热闹。在严格执行“场所码”和“数字哨兵”之后,线下购物体验正在重回百姓的生活。当天开门迎客伊始,第一百货和永安百货还精心为顾客准备了鲜花欢迎礼,盛放的玫瑰让顾客感受到百联带来的“美好”。

此次南京路步行街的多家企业率先吹响全市复商复市的“号角”,早在6月1日之前,第一百货商业中心、第一食品陆续复商复市;第一医药更是从未停下过脚步,从1953年开店伊始坚守到至今“从未停业”。

记者了解到,第一百货商业中心6月1日恢复营业的品牌已达252家,复工率73%。基本全覆盖所有品类,其中化妆品33家;钟表6家;珠宝饰品26家;数码家电14家;服饰类92家,鞋履箱包20家;餐饮16家;功能租户6家;其他品类39家。各种线下营销活动配合线上直播同步。

百联股份副总经理曹海伦告诉记者,“南京东路街道对百联集团整体复商复市给予了很大支持,为了正式迎接6月1日全线复商复市,首批进店的顾客都能收到我们精心准备的小礼物,以舒适的体验感受线下购物的美好。”同时,百联旗下商场全部提出安心购物的复市承诺:从全面消杀到全员每日核酸,从测温验码戴口罩到全场限流不聚集;再到全品检查严格规范,以保障更多门店和品牌商户陆续有序加入回归之列。

“十里南京路,一个新世界。”今天上午,新世界也迎来了正式线下营业,未来营业时间为每天11:00—18:00。据新世界相关负责人介绍,一楼商场率先复工,预计开业店铺数达70家,涵盖了化妆品、黄金珠宝、国际名表、名品包袋等,其中百货类零售品牌将全部恢复营业。记者从新世界集团了解到, 6月1日起,集团所属的新世界城、新世界大丸百货、杏花楼、新雅、邵万生、泰康食品、蔡同德堂等在南京路上23个网点全部营业,其中包含17个老字号品牌。

临近中午,记者看到南京路沿线的人流已经基本恢复到日常平均水平,人们脸上满是久违的喜悦,新雅粤菜馆、泰康食品、第一食品商店、邵万生、三阳南货这些食品老字号门前更是门庭若市。时逢六一儿童节,宝大祥青少年儿童购物中心门口已经大排长龙,一些兴奋的孩子在家长的陪同下来这里选购六一礼物。第一医药作为南京路上一家医药类综合性商店,今天除了一楼品牌店外,二楼、三楼、四楼均已正常恢复营业。

上海百年商业街在哪里(复工第一天中华商业第一街)(1)

归来吧!烟火气

今天一早,百联股份携覆盖市级商圈和城、郊区域的在沪25家门店和三千余家品牌商户,用“别来无恙 美好如常”的复市仪式迎接第一批到店的顾客。各门店总经理带领管理层在入口处迎接久违的客人,并赠送象征吉祥健康的精美香囊。

除了南京东路商圈,位于陆家嘴商圈的第一八佰伴目前已有131家品牌恢复营业。位于徐家汇商圈的东方商厦(旗舰店)有186家品牌已恢复营业。位于淮海路商圈的新天地、淮海755也正式回归, MUJI和UA旗舰店开业,Manner咖啡等餐饮零售率先恢复营业。10家妇女用品商店的女装、黄金珠宝等26家商户一同复市。

新城板块,青浦奥莱283家品牌恢复营业,复市率达86%,覆盖餐饮、租赁与联销业态。

区域中心板块,百联南桥和百联金山已提前复工。百联南方240家商户恢复开业,复市率达75%,其中餐饮业态复工率达到90%,百联中环240家商户恢复开业,覆盖超市、医药、餐饮、百货等业态。

超市方面,自复工复商以来,联华股份旗下的多家世纪联华、联华超市陆续恢复线下营业。截至6月1日,世纪联华上海门店已100%恢复线下运营,联华超市线下开业率达到99.21%。

为弥补出行条件差异以及限流措施的影响,百联集团旗下主要零售业态目前仍通过“线上 线下”立体运营模式开展业务。百联股份在i百联平台以云店直播的方式,与顾客在线云互动,并将上线“拼单购”活动,实现优惠跨柜通享。线上专区还将根据时令节气和供需变化,上线端午专区商品、夏日主打商品,以及奥特莱斯精选优选商品等,且旗下商场打通全流程消费链路,线上订单预计将在48小时内送达上海消费者手中。

上海百年商业街在哪里(复工第一天中华商业第一街)(2)

迎转机!破茧重生

上海封控2月余,无疑给线下实体消费带来重创。然而,危机之中也往往正在酝酿新机。

浦西封控期间,泰康食品有限公司总经理助理、南京东路泰康食品优选店负责人陈刚在门店坚守了一个月有余。从5月初开始,泰康食品陆续进入了线上复工,与小区团长携手开展线上团购业务。疫情之后,也会将团购作为一条可持续的线上业务模块。

邵万生商贸有限公司常务副总经理、三阳南货店有限公司总经理沈民告诉记者,邵万生从4月5日开始正式启动社区团购,位于郊区的生产工厂在疫情期间保持闭环管理和生产运营,为其门店和社区店的食品供应提供了充足的物料支持。

他认为,这次危机之下最大的转机在于,老字号未来的经营模式也会随着疫情之下开辟出来的新路而有所改变。以往南京路上老字号的消费客群集中于游客和年龄偏大的上海市民,而封控期间通过上千个社区团长精准触达了更多的上海年轻消费者和更大的本地高净值客群,也为老字号下沉年轻客群提供了更多解题方案。目前,链路消费者的通道发生了迁移和转移,未来将在更多社区设置前置仓,通过外卖平台辐射社区3公里以内的消费者。

接受青年报·青春上海记者采访时,第一食品商店、百联股份、联华股份、第一医药股份也纷纷表示,在封控期间沉淀出比较好的线上销售做法,未来也将保留,进一步通过社群营销、社区团购等新模式打开链路消费者的更大通道。

青年报·青春上海记者 冷梅/文 吴恺/图、视频

编辑:陆天逸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