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庸笔下狄云(读金庸老实的狄云)(1)

读罢《连城诀》,心头如泣血。

处处似荒漠,人性恒不灭。

《连城诀》在金庸的所有著作中,估计是气氛最为压抑的一部。通篇下来,让你觉得时时都是毁灭,处处皆是陷阱,人人都在算计。你无法从中获得快乐,极少体会温情,只觉得胸闷气短,不吐不快。

对映着书中的反面人物,主人公狄云,就是傻子一般的存在。就因为他忠厚老实,胸无心机,从头到尾,受了数不清的冤枉,遭了难以诉说的苦难。纵观金庸的所有作品中的主人公,如狄云一般,受尽屈辱、误解和苦难的,几乎没有。

狄云在书中,就如一枚棋子,无时无刻不在受人利用和摆布。

最先把他当棋子的,是他的师父戚长发。

戚长发收他为徒,并不是觉得他多有天赋,而是觉得他忠厚老实,没有心机。把他放在身边,是为了遮人耳目。简言之,是把他当成一个棋子。

戚长发师兄弟三人,杀了自己的师父梅念笙,抢了连城剑谱。而这连城剑谱,最后又被戚长发偷去。他为了躲避嫌疑,索性过起了隐居生活,日日教徒弟女儿练剑,种地种菜,仿佛与世无争。而狄云,就是这其中的一环,有了他,这日子装的就更像了。

如果没有什么意外,一直这样装下去,狄云会毫无意外的娶了师妹戚芳,过一个安生幸福的生活。

可老天总是捉弄老实人。

金庸笔下狄云(读金庸老实的狄云)(2)

第二个把他当棋子的,是他的师叔言达平。

言达平扮作乞丐,教了狄云三招剑法。狄云用这三招剑法,打败了大师伯座下的弟子。可也因此让大师伯万震山万圭父子生疑,言达平成功的利用狄云进行了挑拨,让万震山和戚长发失和并发生打斗,万震山用计杀了戚长发(实际上没有死)。

老实的狄云,一直对言达平心存感激,觉得他教了自己武功,让自己免受斗剑之辱。他哪里知道,如果没有言达平,他最敬爱的师父不会死,也许他还能回到乡下,陪着他的小师妹过生活。

第三个拿他当棋子的,正是万震山万圭父子。

万圭看上了戚芳,而戚芳的心里只装着狄云。怎么样才能让戚芳对狄云死心,而又对万圭生情呢?答案还是落在了狄云身上。

于是,在万家的策划下,狄云犯了强奸罪、盗窃罪,而这一切,又都让戚芳亲眼看到。人证、物证,亲眼目睹,不由她不信。戚芳傻了,心伤了,这个师哥,怎么会这么快变心?怎么是如此龌龊的一个人?

狄云被送进了大牢,断了手指,穿了琵琶骨。万圭表现的很侠义,陪着戚芳一次又一次地往官府送钱,说是尽快把狄云赎出来。如此过了几年,戚芳自是对万圭心存感激,并渐渐日久生情。只是她不知,万圭往官府送钱不假,只是这钱,不是让狄云出来,而是让狄云出不来。

金庸笔下狄云(读金庸老实的狄云)(3)

出不来的狄云被打进了死牢。

按说他犯的也不是什么大罪,不就是强奸未遂和盗窃金钱嘛,不至于是死罪。可这就是万家背后使钱的结果。

把他押进死牢的,是知府凌退思。而狄云,又成了凌退思的棋子。

凌退思一心要找到宝藏,而那个宝藏的秘密,丁典知道。好巧不巧,丁典偏爱上了凌退思的女儿凌霜华。于是凌退思用计擒住了丁典,并押在大牢,时不时地审问一下。审问的结果当然是没有结果啦。于是凌退思把狄云和丁典关在一起,想通过狄云接触丁典,套取秘密。你看,狄云又成了棋子,而且还总不知情,一直稀里糊涂。

他这个棋子在狱中关了好几年,挨了丁典无数次的打。有一天,外面来人送信,说他的小师妹和万圭结婚了。他再无活着的念头,上吊自杀了。

嗯,当然,主角还不能死。丁典救了他,并且相信了他,传了他武功,并且在临死之前说了关于连城诀的事情。

凌退思的这个棋子实现了他的设想---成功地获得了丁典的信任并知道了秘密,但没有达到他想要的结果---狄云越狱逃走了。

越狱的狄云走向社会,是的,他还没真正一个人面向社会。

然后,他成了宝象解饥的厨师棋子,成了血刀老祖胁迫敌人的棋子,成了水笙护父亲尸体的棋子,成了花铁干维护自己声誉的棋子,成了万震山找寻《唐诗选辑》的棋子,成了吴坎要胁戚芳的棋子,成了合葬丁典凌霜华的棋子,成了养育空心菜长大的棋子......

这些人中,除了后来的丁典对他是真心的,除了戚芳对他是真心的,其他的那么多人,无不在利用他、践踏他、羞辱他、冤枉他,他自始至终,没有一刻不在冤枉中度过。冤屈和误解,一个接着一个,旧冤未雪,新冤又至。那些冤枉他的人、误解他的人,有坏人角色,如万家的人、凌退思、花铁干等,也有他信任的人,如戚长发、戚芳、丁典、水笙等等,凡他接触过的人,几乎都是如此。

区别只是在于,他愿意为丁典而赴难,愿意为戚芳而生活。这两个人,仿佛是红尘中仅剩的一点暖意。所以,当这两人相继死去,这个老实人狄云,已没有了活在红尘中的心思。

只要他在这红尘中,就仿佛逃不脱当棋子的命运。

于是,他只好带着空心菜,逃离尘世,回到那个远离人群的雪谷之中。

还好,金庸先生还是留下了最后的一点温情,那个雪谷中,有一个女人在等他。

我是喜读金庸的戚七奇,欢迎关注。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