俗话说一方水土养一方人,一方燕子衔一方泥,中国地大物博,百里而异习,千里而殊俗的现象非常普遍。

有可能两家只隔着一条河或者一座山,可是生活习惯,民风习俗却大不相同。如果生活在城市的话,那有可能很多民间习俗你还不知道,今天就来讲一讲作者生活地方的那些民俗。

我出生在农村,位置位于豫南的一个小县城,光山县。

打糍粑迎新年,是光山农村过春节不可少的一项传统习俗。春节前夕,在光山农村处处可见农家忙于打糍粑迎新年,预示着生活越过越红火,图为打糍粑。

各地风俗习惯禁忌(如果生活在城市)(1)

在我们那里,每到过年和正月十五那天,家里的长辈都要祭祖。点燃供奉祖先的香火,中午吃饭前,在供桌前摆上供品,并烧纸钱,祈求先人的在天之灵,保祐家人平安健康、生活美满。

各地风俗习惯禁忌(如果生活在城市)(2)

过年的习俗就不说了,全国各地大同小异,下面说一个我们那里最大的一个特色民俗,光山独有---“正月十五送灯”(俗称“十五送灯”、“送亮”),反映了光山县两百多年流传的“后人祭奠先人”的传统习俗。

我不知道“送灯”的习俗起源自何处,但在我们那里,一直都是极其隆重的,有十五“送灯”大似年的说法!

这一晚,是今人与已故先人、阴阳界沟通的一晚 ;是为先人送钱送礼的一晚;是向先人汇报、先人保佑祭拜者来年心想事成的一晚。在世的人们要在日落星出之前,赶到自家的祖坟,为已经逝去的亲人送灯。如果有事实在不能赶回家,也一定要请兄弟代送。

正月十五那天,中午吃过团圆饭后,下午就可以算是“送灯”时间了,但大家一般不会去那么早,都是等到下午五点左右才陆续出发。 提前需要准备的物品一般有纸钱,灯笼,长竹签,灯罩(俗称灯笼箍),蜡烛,还有鞭炮和花炮。

各地风俗习惯禁忌(如果生活在城市)(3)

到达自家祖坟后,先把长竹签按照灯罩的大小插在坟头上,套上灯罩,再点亮一支蜡烛放进去,每座祖坟前,一个后代一座灯,有多少子孙就点多少盏灯。所以一个家族,人丁是否兴旺,看他家坟前的灯盏就知道。然后烧纸钱,最后把带来的花炮和鞭炮全部放完,一套完整的“送灯”程序就算是完成了。

各地风俗习惯禁忌(如果生活在城市)(4)

当然,除了在祖坟上“送灯”外,还要到天地、灶神牌位上烧纸钱并“送灯”,以求神仙赐福家人;又送到仓库、牛马圈、井台、碾房等处烧纸“送灯”,以求五谷满仓、牛肥马壮,打水平安、粮食常吃常有;最后送到大路口烧纸“送灯”,祈求出入平安,家来四面八方客。

每年的正月十五,“送灯”队伍都是空前的,繁华熙攘商业街基本上都关门歇业,全家出动,路上车流涌动。有的甚至不远千里赶回,步行、骑车、开车,一个时间,一个目标,一个意愿,到祖宗坟山、自家祖坟前汇集——“送灯”、“送亮”。

百年习俗,风雨无阻,冰雪日子照常,从未间断。而伴随着“送灯”进行的另一项重大活动是放烟花,那一晚的烟花绽放染红天际,鞭炮燃放响彻山谷,座座祖坟亮灯如繁星点点,寓意宗族各支人财兴旺。

各地风俗习惯禁忌(如果生活在城市)(5)

但是随着近年来政府为了净化空气,预防因燃放烟花爆竹引发火灾、爆炸等事故的发生,降低燃放烟花爆竹对环境造成污染而出台禁放令逐渐加大管控后,过年和十五“送灯”的时候放烟花爆竹的已经慢慢减少了。

另一个我们那里深受广大人民群众喜爱的特色民俗--玩旱船。舞狮舞龙表演大家应该都知道,可玩旱船又是什么表演呢?

旱船,是纸糊船状的玩具,供民间取乐,制作方法有简有繁。旱船表演的船大都采取简易法,用篦扎个船型架,船上有舱,可容下一个人,糊上彩色花纸,贴上花,挂上花吊,表演时增添了观众对船的飘洒摇曳之感。

各地风俗习惯禁忌(如果生活在城市)(6)

演出的时候,三、五人不等。一人坐船为“船娘子”,是女角(过去都是男扮女装),将船吊在船娘子身上,使船很随和的随着船娘子的前后走动而摆动。一人撑船,是男角色,会点武功,起码能翻筋斗。陪船是丑角,一至三人,会打趣,搞得好,妙趣横生,叫人捧腹不已。

玩旱船的表演是有情节的,虽然它的情节简单,但也能启示人们从生活的琐事中懂得生活既是斗争的道理。它的主要情节是:丈夫撑船送妻子走娘家,穿过激流,绕过暗礁,一不小心,搁浅了,丈夫很着急,想了很多办法,终于脱了浅,小两口又高高兴兴的走娘家。

演出的全过程中,撑船人是关键,一切情节,全由他一人的千姿百态在无声中表演出来,演得好的,有时使观众惊心动魄,有时使观众心焦如焚,有时也能使观众享受胜利的欢乐。间以锣鼓伴奏,热烈紧凑,充满生活情趣。

各地风俗习惯禁忌(如果生活在城市)(7)

表演过后,唱一段小调,表示欢庆胜利的喜悦。

玩旱船一般只有在举行重大活动,家里有喜事或者过年,过十五的时候才会看得到,但听老家人说好像今年政府对玩旱船有扶持,所以现在每晚都可以在村广场上看到玩旱船的,真好!

文章最后再简单讲一下我们那里的民俗婚礼吧。

民俗婚礼,即是按照民族的传统婚礼习俗,按照各个规范流程进行的婚礼。这种婚礼的程序比较复杂,讲究也颇多,但是却充分体现了民俗文化的精髓。

由于本人亲身经历过,所以在光山结婚的话大概都要过以下几关:

相 亲:男女接受双方父母的检验。

瞧 家:男方家接受女方家亲戚的审查。

请媒人:作为男女双方在结婚过程中的沟通媒介。

合准矩:评审过关,婚姻的序幕由此拉开。

开年庚:把女方的生辰八字拿到男方家“瞧日子”,选定婚期,过彩礼钱。

办婚礼:男女双方可以宴请亲朋好友,接受大家的祝福。

回 门:结婚后三日,新郎伴随新娘回娘家,俗称“回门”。

各地风俗习惯禁忌(如果生活在城市)(8)

以上只是我从身边长辈那里听来然后结合自己的所见所闻整理后的归纳总结,若有错误或者遗漏,还望朋友们积极留言纠正和补充,也可以说一说你们那里的特色民俗风俗。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