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4月下旬以来,相继听闻到王毅人老师、吴贵临棋王、崔岩大师三位棋界人士的讣告,心情沉重,纵是隆春盛景,亦难开怀。往事历历,撷取几个片段,寄托哀思。

一、观弈者王毅人老师

全国悼念逝去的人和同胞(悼念逝者.追忆故人.传承国粹)(1)

王毅人

王毅人老师是王嘉良老师的挚友,赵国荣老师的忘年交。他为人谦逊低调,后来成为新闻界大腕,著作等身、直至升至厅级干部,从来都是彬彬有礼地含笑对人,从来没有一丝倨傲的神色。他爱象棋,在他璀璨的写作生涯里,为象棋大写特写了一番:宣传象棋赛事,讴歌象棋大师,为棋手擂鼓助威......了解他的棋友们普遍印象都是:“这个人一点架子都没有,净干实事,真是个好人呐。”

王毅人,如春雨润物无声,滋养、催生着龙江大地优秀棋手的发展......

二、人棋合一吴贵临棋王

全国悼念逝去的人和同胞(悼念逝者.追忆故人.传承国粹)(2)

吴贵临

1989年夏天,第二届象棋棋王赛于6月30日至7月9日在哈尔滨举行,海内外七位棋坛高手参赛。这七位高手有三位是国际特级大师:李来群、赵国荣、赵汝权;有四位是国际大师:王嘉良、徐天红、吴贵临、新加坡郑祥福。

吴贵临是首次来黑龙江参加比赛,黑龙江可以说是全国象棋高手经常荟萃的地方,然而迎接台湾的棋手这还是第一次。

吴贵临这位27岁的棋王,当年6月在柳州举办的“龙化杯”象棋大师赛的六盘比赛中,3胜3平,即胜吕钦、蔡福如、黄士清;平刘殿中、徐天利、徐天红,震惊四座,夺得桂冠,此次比赛,吴贵临第一轮与王嘉良老师对阵,王老师57岁,比吴贵临大30岁,二人一战精彩多端,吴贵临在困境中走出妙手,过后复盘时,王嘉良老师演变了很多变化,都是和棋。他赞叹吴贵临有智谋,有鬼才。吴贵临爽朗一笑,两人惺惺相惜。

当时的吴贵临,标志性的港台派中长发遮不住偏大的头颈,威严的面容中透着儒雅,在人群中他总是显得很特别,他话语不多,但出言必引人注目,耐人回味。当时金庸的武侠小说盛行,棋手们也常常以武学论棋道,吴贵临棋王提出“人棋合一”为棋战的臻境,这一论点后来得到众多一流高手的认同。数十年来,吴贵临棋王留下许多精彩绝伦的对局,而他与江苏女棋手高懿屏因棋结缘的故事,更是为棋坛书写了一段浪漫棋话。高懿屏在与吴贵临成婚半年后摘取了全国女子象棋个人冠军,吴贵临棋王的“家庭教练”力量功不可没。此后,夫妻俩并肩作战,硕果累累,吴贵临、高懿屏也成为海峡两岸棋艺交流的信使。

三、象棋诗人崔岩大师

全国悼念逝去的人和同胞(悼念逝者.追忆故人.传承国粹)(3)

崔岩

崔岩大师是火车头体协象棋队的棋手,也是国内较为知名的老牌大师。他1956年生于沈阳,少习弈,棋风灵活刁钻,善于中残局缠斗。进入铁路部门工作,一辈子供职于铁路。火车头体协组建棋队后,他与早期的大师郭长顺、梁文斌、王秉国、傅光明等成为队友,后期陈启明、宋国强、于幼华、杨德琪、金波等人的加入,使得团队力量更为突出,崔岩能够代表团队出征并且成为唯一的“两冠元老”(1992、1995火车头队两夺全国象棋男子团体冠军),彰显其不俗的实力,期间他又斩获个人第五的佳绩。

崔岩大师喜欢阅读和阐述个人观点,富于哲理,思辨性强。他尤其喜爱古诗词,博闻强记,不仅能背诵大量的名篇佳作,更是触景生情,即兴吟诗填词,作品情景交融,一些作品在棋界中流传深远,被誉为“象棋诗人。”

崔岩大师的诗:

七律:自嘲

混迹牌桌只为钱,弈林杀羽理当然。

岂羞老鼠钻幽洞,反笑秃鹰向苍天。

短信懒回伤挚友,深情轻掷恼婵娟。

凡心久被尘埃染,落日余晖付水烟。

新春病中杂感

病中又病入新年,防疫区中倍熬煎。

炼狱经周人未死,重生已在杏花天。

女孝妻贤何所求?病床呵护倍温柔。

来生若有重逢日,不让佳人独倚楼。

内火焚心久未消,诵经忏悔证前朝。

平生不造无穷孽,何故开胸再补刀。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