交汇点讯 近年来,连云港市灌云县侍庄街道秉承城乡融合协调发展理念,因地制宜,全力推进绿美乡村建设、林分更新提升、绿色生态产业和河道绿化提升这四大民生工程,不断完善农村基础设施,改善人居环境质量,切实增强了人民群众的获得感和幸福感,我来为大家科普一下关于汉庄镇改善人居环境建设美丽乡村?以下内容希望对你有帮助!

汉庄镇改善人居环境建设美丽乡村(灌云县侍庄街道)

汉庄镇改善人居环境建设美丽乡村

交汇点讯 近年来,连云港市灌云县侍庄街道秉承城乡融合协调发展理念,因地制宜,全力推进绿美乡村建设、林分更新提升、绿色生态产业和河道绿化提升这四大民生工程,不断完善农村基础设施,改善人居环境质量,切实增强了人民群众的获得感和幸福感。

绿美乡村建设工程:让绿色拥抱乡村的每个角落

为深入推进绿美村庄建设,侍庄街道坚持多措并举,持续增加乡村绿化总量,不断提升绿美村庄建设质量,全力保护乡村绿化成果。街道十分重视农田林网建设,结合土地复垦、河沟清淤、高标准农田建设、农村环境整治,将区域范围内未绿化的农田沟、渠、路、堤,绿化栽植到位,实现了全覆盖。农户家前屋后常年保持栽植15株以上树木,村庄内珍贵树种、乡土树种占乔木树种的比例达60%以上。

走进侍庄街道吴王村,看到这个曾因“垃圾集散地”而闻名远近的村庄,如今人居环境已经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不仅所有居民房屋外墙立面进行了粉刷装饰,而且道路两旁、居民房前屋后林木葱茏,繁花盛开。“吴王村的变化就发生在最近两年,过去当地村民十家有九家收购废品,可以说是‘垃圾满天飞,门前屋后臭水流’,为彻底改变这种环境面貌,我们因村施策,组织吴王村群众先后疏通治理沟渠6600米,拆除厕所436个、畜禽圈舍4100平方米、危旧房屋360平方米,房屋外墙面美化13万平方米,新植树木1万余棵。经过一年艰苦奋斗,终于有了今天的美丽景观。”侍庄街道党工委副书记、街道办事处主任张冬梅说。

林分更新提升工程:让成片林质量精准提升

侍庄街道毗邻县城主城区,过去几年因村庄栽植杨树过多,一到四五月份杨絮漫天飞舞,引来居民不少怨言。2020年开始,以近城周边地区、居民生活集中区为重点,加大对林分集中连片更新改造,营建以雄性杨树、无球悬铃木、泡桐、榉树等珍贵树种和优质乡土树种为主的成片林,同时,对农田林网、四旁植树中的林分进行改造,增加景观树种、珍贵用材树种和彩色树种的种植。

该街道还将杨树更新与创建“四好农路”、美丽乡村建设等活动有机结合,实现统筹推进,对区域内的伊西大道、沂吴路、孙滕路等主要道路进行科学规划,按照因地制宜原则,深挖潜力,应栽尽栽,统一标准打造2米宽路肩15千米,在道路两侧栽植银杏、栾树、广玉兰等三化树种13万余株。高标准打造了于庄、瓦房、常荡、孙荡、吴王等5个绿美村庄,新增农田林网1800亩。

绿色生态产业工程:为兴村富民开辟新渠道

乡村绿化除了美化环境功能以外,通过林业产业实现富民兴村也是一个重要发展目标。侍庄街道在经过充分调研后,一方面大力发展具备自身特色优势的珍贵树种,种植用材林及优质桃、梨、柿、葡萄、无花果、薄壳山核桃等特色经济林果,另一方面大力推广林草、林农、林菜等林下经济发展模式,培育林农专业合作社、家庭农场等新型经营主体,推进林产品深加工,提高产品附加值。同时,又在瓦房、侍圩、吴王等村探索做好农旅林业资源文章,大力发展森林观光、林果采摘、森林康养、森林人家、乡村民宿等乡村森林旅游观光项目,带动林农致富增收。

其中,孙荡村在发展林果经济方面的探索最具典型意义。2019年,孙荡村在街道党工委和办事处的大力支持下,对该村子午沟东侧长期被群众侵占使用的集体公共土地进行回收开发,村支两委通过大量的宣传、发动工作,最终顺利解决了长期以来的遗留矛盾,成功清收出集体土地200亩,在这片新开垦的土地上发展属于自己的集体产业,投入70万元栽植了薄壳山核桃2400余株,2021年,为了进一步提高土地产出效益,又开始尝试在林下种植大豆、红薯,村集体收入当年就增加了5余万元。今年,薄壳山核桃将开始挂果,3年后这片山核桃林将进入丰产期,那时年产山核桃可达到8000斤左右,每年村集体经济收入可增加25万元以上。

河道绿化提升工程:每一片水域都可成风景

到过侍庄街道瓦房村新型农村社区的人,往往会流连在村里碧波荡漾的小游园,但谁能想到这片波光潋滟的宽广水域曾经是当地一处出名的黑臭水体。这条河原叫徒沟河,几年前因为当地农民紧靠河边建起了两家养猪场,猪粪直排入河导致河水变黑变臭,让生活在小河附近的村民苦不堪言。当时,侍庄街道像这样的问题河道不少于10条。侍庄街道从厘清大中型河道、大中沟等河流、沟渠的产权关系着手,深入开展农村公共空间治理,开拓河堤马道绿化空间,推进河道绿化工程全面有序开展,大力实施了“两线两点一提升”工程:两条线中,一条是对伊西大沟沿线的沈庄、常荡、厉荡等村260多亩公共空间栽种经济林果和三化树种,另一条线是围绕徒沟河、石剑河、张洪河沿线,利用河道疏浚机会收回群众已经种植农作物的近10千米河堤马道,统一进行绿化。两点分别是于庄和侍圩两个村,于庄打造120亩苗圃基地,侍圩扩充150亩黄桃园。一提升主要指以打造村居小游园为重点,见空补绿、见缝插绿,全面开展进村主干道和环村林绿化提档升级,对所有不达标树种进行更新,全部用“三化”树种代替。如今,侍庄街道区域内不仅再也见不到一条黑臭水体,而且许多河流两岸栽植了观赏花木,有的还铺设了健身步道,全街道乡村绿化美化达标率达到了90%。

通讯员 田园 陈路

来源:交汇点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