秋风凉爽,舒适宜人,但同时秋季天气干燥。中医有“燥性干涩,易伤津液”,“燥易伤肺”之说,就是指秋天的干燥气候容易耗伤人体的津液和肺液,多表现为口鼻干燥、咽干口渴、干咳少痰等。如若稍不注意,人体就会被秋燥侵袭,伤肺伤阴,引发多种疾病。因此,秋季防燥润肺是关键。食粥是秋季养生的最佳选择,能和胃健脾、养阴清燥,同时还能帮助消化,预防感冒等。防燥润肺粥制作简单,味道可口,功效颇佳,现简单介绍几款滋阴润肺粥,供需要者参考选用。

秋季喝什么粥润肺降燥(试试七款粥疗方)(1)

图片来源:图虫创意

百合杏仁赤豆粥

材料:百合10克,杏仁6克,赤小豆40克,粳米60克,冰糖20克(亦可不用)。

做法:将百合剥片洗净,赤小豆、粳米分别淘洗干净。锅内加水,先将杏仁放进锅中浸泡10分钟,然后开火加热,待水沸后捞出备用。另起一锅水,放进赤小豆和大米,大火煮沸后,改用小火再煮20分钟,放入百合、杏仁,继续煮约10分钟后,调入冰糖即可食用。

功效:百合有养阴润肺、清心安神的功效,杏仁可降气止咳平喘,润肠通便,赤小豆有清热祛湿、健脾止泻、解毒排脓、利水消肿的作用。此粥适用于肺阴亏虚之久咳不愈、干咳无痰、口干舌燥、嘴巴发苦、气喘虚烦、少眠多梦、咽喉炎、肺炎等。

沙参麦冬扁豆粥

材料:沙参15克(鲜品40~50克),麦冬12克,白扁豆20克,粳米60克,冰糖适量。

做法:先将沙参、麦冬放入砂锅内,加水适量,煎2次,合并药液,置于锅内,加入洗净的白扁豆、粳米,慢火煮至米熟后加入冰糖,再稍煮几沸,成为稀薄粥即可。

功效:早晚温热服食,连用3~5天。沙参有养阴清肺、祛痰止咳的作用,麦冬可滋阴生津、润肺清心、健脾养胃,白扁豆能健脾化湿、养阴润燥、生津止渴,粳米有益脾胃、除烦渴、滋阴清肺的功效。此粥适用于肺热肺燥、干咳少痰或肺气不足、肺胃阴虚的久咳无痰及咽干舌燥,或热病后津伤口渴等。注意有外感伤风感冒者不宜服用。

枇杷雪梨西米粥

材料:枇杷60克,雪梨80克,枸杞子10克,西米100克(粳米亦可),蜂蜜少许。

做法:将枇杷、雪梨去皮、核,切成小丁,枸杞洗净;西米或粳米淘洗干净放入锅内,加水适量,大火煮沸后转小火,再煮25分钟,放入枇杷、雪梨丁及枸杞子,再煮5分钟即成,食用时加入蜂蜜少许调味。

功效:枇杷有清肺生津、祛痰止咳、和胃降逆的作用,雪梨可润肺凉心、消痰止咳、清肺降火,西米有健脾、补肺、化痰的功效。此粥适用于阴虚肺燥、肺热咳喘、久咳不愈、咽干口渴、眼赤肿痛及胃气不足等。

荸荠萝卜大米粥

材料:荸荠100克,白萝卜150克,大米100克,白砂糖20克(亦可不用)。

做法:将荸荠去皮,与白萝卜分别洗净,切成小丁;大米淘洗干净。砂锅置火上,注入适量清水,下入大米,大火煮沸,改小火再煮20分钟,放入荸荠、白萝卜丁,继续熬煮至烂熟,调入白砂糖即可食用。

功效:荸荠有生津润肺、化痰利肠、凉血化湿的功效,白萝卜可开胃健脾、清热利咽、顺气化痰、润肠通便。此粥适用于肺热上火、咳嗽痰多、口干舌燥、声嘶咽干、二便不畅,咽喉肿痛、失音等。

银耳甘蔗罗汉果粥

材料:泡发银耳100克,新鲜甘蔗榨取汁约60毫升,罗汉果1/4个(掰碎入纱布包),粳米80克。

做法:锅内加水适量,放入银耳、罗汉果布包、粳米,大火煮沸转小火再煮30分钟,倒入甘蔗汁,煮沸即成,捞出罗汉果纱布包即可食用。

功效:银耳可滋阴润肺、益气生津,是肺脏的滋养药;甘蔗有清热生津、养阴润燥、补肺益胃的功效;罗汉果被人们誉为“神仙果”,有清肺润肠、润肺止嗽、生津止渴、防治呼吸道感染的作用。此粥适用于因肺燥引发的咳嗽气喘,肺热或肺燥咳嗽、津液不足、心烦口渴、大便燥结等。

玉竹桔梗贝母粥

材料:玉竹、桔梗、川贝母、紫菀各9克,粳米100克。

做法:先将前4味药放入砂锅中,加水适量浸泡25分钟后,大火煮沸,改小火再煎半小时,滤汁留渣,加水再煎。合并2次药液,放入粳米,熬成稀粥,温热服食。

功效:以上4味中药均有养阴润燥、生津止渴、清热润肺、消痰止咳的功效。此粥适用于肺热燥咳、干咳无痰或痰少不易咳出、阴虚劳嗽、胸闷不畅、咽干口渴、大便秘结等。

核桃芝麻胡萝卜粥

材料:核桃仁50克,黑芝麻30克,胡萝卜2根,大米100克,蜂蜜适量。

做法:黑芝麻稍微炒一下,研成粉末;胡萝卜洗净,切成厚片。粳米淘净,与胡萝卜同入锅内,加水适量,慢火熬成稀粥,加入核桃仁、黑芝麻粉稍煮即成,食用时加入少许蜂蜜调味。

功效:核桃仁滋补肺肾、补气养血、润燥化痰、温肺润肠;黑芝麻性滑润,功擅润养,具有润肺养肝、益精生发、润肠通便的作用;胡萝卜可利胸膈、安五脏、润肠燥。此粥适用于皮肤干燥,口唇干裂,咽干口渴,肺燥干咳,习惯性便秘者食用。

文/孟昭群

版权所有,未经允许,禁止转载

关注公众号《家庭医学》,了解更多健康科普知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