童年读物,在中年后再读,别有一番滋味在心头。第十五部读《莫泊桑短篇小说选》。

莫泊桑素有“短篇小说之王”的称号,中学语文课本里也选了不少他的作品,比如《我的叔叔于勒》、《项链》等,可以说是家喻户晓的法国作家。

这次重读,读了不少过去从来没有读过的莫泊桑的短篇,也重温了如《羊脂球》这样有高知名度,同时也富有争议的作品。

莫迫桑的创作黄金期是他去世之前的10年,也就是30岁到40岁这个阶段,恰好和我现在的年龄段相符,因此,可以更好地理解他创作时的心情:

莫泊桑人生经历简要概括(三十五岁重读莫泊桑)(1)

1、读莫泊桑的书,需要了解莫迫桑这个人。

莫迫桑作为作家,其实是比较幸运的,他很早就得到了当时法国文坛泰斗级人物的指导,他20多岁的时候,就加入了如左拉等人的文学圈子,创作《包法利夫人》的福楼拜等人,跟他的关系都很好,甚至在其遭遇非议的时候,年老体衰的福楼拜还出面力挺。因此,他在文坛的发展,可谓顺风顺水。但是,他的作品,却透出了许多悲凉。叔叔于勒的故事里,家人的人情人暖,其实是他许多短篇小说的核心,透出他对人性的基本不信任。

莫泊桑人生经历简要概括(三十五岁重读莫泊桑)(2)

这其实源于他的家庭,其父亲很早就与母亲分手,当然是因为婚外情,后来他自己的情感生活也受到阻碍。与相依为命的胞弟共同长大,胞弟却早于他就去世,也让他备受打击。因此,莫迫桑的很多作品,对人性黑暗、命运无情的刻画是非常深刻的,特别是莫迫桑笔下的家庭关系,往往是疏离的,而且充斥家庭伦理大悲剧,我想这还是与其家庭生活的经历有关。

2、是伟大的作家,也是伟大的疯子。

这次重读,才发现,莫迫桑创作他巅峰时期作品的时候,其实饱受精神疾病的困扰。在莫泊桑生活的年代,还没有现代心理咨询,弗洛伊德要在他去世之后,才拿出《梦的解析》。因此,我们很难作出对其心理疾病的准确诊断。但是,结合当时的记录,我大致可以判断,莫迫桑当时可能有精神分裂、双相等比较严重的心理疾病。他也尝试过多次自杀,因此,他可能还伴有抑郁症。

莫泊桑人生经历简要概括(三十五岁重读莫泊桑)(3)

作为作家,他高强度的创作是一部分原因,而其复杂的家庭关系和个人生活,比如他不结婚,但有不少私生子,以及那个时候的时空环境,如普法战争等,也是非常重要的原因。

这种“疯”,在一定程度上,也反映在其作品中。一如梵高作画,普希金作诗,莫迫桑写小说,都有一种疯狂的想象力,你可以感受到其肆意的书写,但其中又有着病态的折磨,这一点当然作为文学作品是其特色,也是富有魅力的所在,因为这些元素,是“正常”的平庸之辈,很难发现和意识到的。

而他们可以洞见这些。伟大创作者个人的悲剧,会成为后世的福祉,这是文学创作的残酷美丽。

但是我们读这些作品的时候,还是需要理解,这是作者承受多么大的精神痛苦完成的书写,否则很难真正理解这些文字背后的哀伤。

莫泊桑人生经历简要概括(三十五岁重读莫泊桑)(4)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