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从落发闹,万里曾将壮士寻。千斤扛鼎力,天生一片杀人心。欺佛祖,喝观音,戒刀禅杖冷森森。不看经卷花和尚, 酒肉沙门鲁智深

花和尚鲁智深一直是《水浒传》中饱受读者喜爱的一个人物,他性格大大咧咧,却又粗中有细;他脾气暴躁、力大无穷,而又爱匡扶正义、打抱不平,可以说是塑造成为了一个中国传统文学的经典形象。

花和尚鲁智深经典片段(一生天不怕地不怕)(1)

他的著名事迹如“拳打镇关西”“倒把垂杨柳”、“大闹野猪林”都是大家耳熟能详的情节,甚至都入选过中小学语文教材。而他风风雨雨、天不怕地不怕的一生,却也曾遭遇过一人心服口服地管教,那便是他出家时五台山的智真长老

拳打镇关西

鲁达的第一次出场,是在茶馆和富二代史进喝茶。史进讲明自己身份,鲁达当场就表示,我没听过你的名字,也没听说过你的师傅。不过史进也不在意,请了他茶钱,还要请他喝酒。

和史进师傅李忠三人喝酒的时候,听见了隔壁有女子在哭。一问原因,原来是平头老百姓金翠莲被恶霸“镇关西”欺辱,强娶了她回家又把她抛弃。鲁达气不过,凑了十五两盘缠给这对金氏父女,便要去打死恶霸。

作者施耐庵通过寥寥数笔,便把鲁达性格直爽的军官形象展现了出来。他豪情、直率,对史进喜欢就一起喝茶喝酒,对他师傅是个街头艺人略有不爽就骂脏话,可听闻妇女受到欺侮,便要打抱不平。

花和尚鲁智深经典片段(一生天不怕地不怕)(2)

这也是诸多读者喜欢他的地方,敢爱敢恨,这才是侠义之士。没有像官吏史进这样的瞻前顾后、处事圆滑,他作为提辖,便是直来直往,过着简单的军营生活。

第二天,他先去客店看望了金氏父女,把他们送出了城外,鲁达才来找到“镇关西”,原来就是状元桥下杀猪卖肉的郑屠。郑屠因为杀猪的关系,同样也是一身横肉,街上没人敢惹他,便成了一方恶霸,自称”镇关西“。

鲁达也不莽撞,以经略府的名义让他亲自切臊子肉,先切十斤精瘦肉,又切十斤肥肉。郑屠到这里都还没反应过来,硬是忙了一早上,切得汗流浃背。

鲁达又让他切个十斤软骨,这才让郑屠发现这人是在戏耍自己,便抄起刀就要和鲁达拼命。鲁达只一脚便把他踹倒在地,三拳连打,竟一气之下把他打得没了性命。

要说鲁达现在就开始逃窜,那肯定称不上粗中有细。他毕竟也是个小军官,马上开始安抚起了群众,称这人只是在诈死,便混进了人群中开始逃亡,可见他的性格有多沉稳。

花和尚鲁智深经典片段(一生天不怕地不怕)(3)

鲁达一路东奔,逃到了代州的雁门县。鲁达一看,竟然自己项上人头被朝廷悬赏一千贯,画影都已经张贴到了这里,暗叫不好。

结果正好碰见了当时出手相救的金老,告诉了他金翠莲已经嫁入了当地的富豪赵员外家中。赵员外见是自己老婆的救命恩人,便把他请回自己庄中,好酒好肉地款待。

不过赵员外也是明眼人,这朝廷通缉的要犯住在自己家里,迟早都会出事。他就与鲁达商议,附近的五台山上有一文殊院,他曾出资重修过,如今拜托主持帮个忙应该不成难事。

鲁达明白用意,无处可去的他只有同意出家。赵员外请求文殊院住持智真长老为自己的“表弟”鲁达剃度。他闭口不提鲁达杀死“镇关西”的事,只称是“因见尘世艰辛,情愿弃俗出家”

落发文殊院

可文殊院的一众和尚并不傻,这鲁达一身花纹身,还满脸横肉,长相是“形容丑恶,貌相凶顽”。这哪像出家人模样,分明一看就是惹了事的江湖中人,来寺庙里逃难。

花和尚鲁智深经典片段(一生天不怕地不怕)(4)

日后又会来连累山门,赵员外的面子也不好使。不过智真长老看透了鲁达内心的善良和正直,用了一段话评价他:“只顾剃度他。此人上应天星,心地刚直。虽然时下凶顽,命中驳杂,久后却得清净。证果非凡,汝等皆不及他。可记吾言,勿得推阻。

施耐庵写《水浒传》的时候虽然是白话写作,但在写这样对于每个英雄好汉的评语的时候,都是极富匠心的,往往寥寥几句就点破这个人物的命运。

所以这段话不要当作是智真长老为了敷衍“投资人”赵员外好处而说的话,而是真正地参透了禅机。他力排众议,把心底刚直的鲁达收留了下来,赐法名”智深“,并亲自为他剃度。

在剃度的过程中,还发生了一件有趣的事情。智真长老先给他剃了头发,然后要剃髭须的时候。鲁智深说“留了这些儿还洒家也好。”

花和尚鲁智深经典片段(一生天不怕地不怕)(5)

意思就是他并不想绝对地皈依佛门,或者说想有所保留。众僧忍笑不住。不过智真长老也果真放了他一马,这才有了后人所看到的留大胡子的花和尚鲁智深形象。如果说鲁智深是什么时候真正开始从内心对智真长老接纳,便是从这一刻开始的。

做了和尚之后的鲁智深自然在寺庙里不怎么受待见,其他的和尚成天念经戒律、修身养性,他却在寺庙里胡作非为。他直来直往的军人风格,得罪了不少僧人。

而且他每晚就放宽身体,倒在禅床上便睡,呼噜如雷鸣。这在闭门深造的佛家重地是显然的大忌,因为其他人都需要安静的氛围打坐禅思。而且他不做功课、不做清洁不说,还随地大小便,丝毫不把佛殿放在眼里。

醉闹五台山

于是必然就爆发了第一次冲突,他在山上寡淡地生活了半年,还是克制不住地想找点酒喝。他下山散心的时候就碰见了一个卖酒的小贩,小贩看见这僧是从文殊院里出来的,便不卖酒给他。鲁智深心里正犯了酒瘾,哪能受这气,便一拳就把酒贩打倒,自己抢酒来喝。

可这虽然是喝爽了,但他要怎么回寺庙呢?守门的小和尚平时就看他不惯,这下更要严遵寺规,不准醉酒的鲁智深入寺。

可鲁智深酒劲上头,一路闯进山门便是打,这些小和尚哪是他的对手,寺中火工、杂工等二三十人,拿着棍棒寻来也依旧是被扁得落荒而逃

花和尚鲁智深经典片段(一生天不怕地不怕)(6)

平日里包庇他的智真长老出来圆场了,鲁智深一见众人退散,让出道路给长老,酒便醒了一半,立马低头服罪,“长老,与洒家做主”。

长老也不先责骂,叫他先回房里睡,明日再说。要说鲁智深这性情中人心里没有一点感动,自然是没人信。第二天,酒醒了,鲁智深来到长老房间,长老让他先吃了早饭,再给了他庙里破戒的处罚,鲁智深也老老实实地接受了。

不过长老纵容包庇鲁智深的行为还是不够服众,其他的执事僧皆有怨言,认为该把鲁智深赶走。便是处处为难他,虽然打是打不过他,但又给他小鞋穿。

一次,又过了近半年,鲁智深犯酒瘾,到山下买酒喝。快活之后归来,山上的和尚们又开始激怒他,他酒劲上头,硬是把山门打坏,门口的两尊泥塑金刚打倒。

进门后又大闹禅堂,砸坏雕塑、撕毁经卷。执事僧这次更是集结了寺中两百余人,依然也降不住他。最后打到智真长老的法堂门前,智真长老出面,才把他喝止。他自知理亏,长老也再也保不住他,只能连夜离开了山门

花和尚鲁智深经典片段(一生天不怕地不怕)(7)

其实从鲁智深和智真长老的交往之中,施耐庵想表达出的,就是鲁智深这样一个英雄豪杰内心的矛盾性。智真长老其实就是他内心中善一面的体现,他纯真、率直,这是大家都喜欢他的可爱之处。

他虽然武力高强,不过并不是用这来欺男霸女,相反,他只是用这些能力来打抱不平。他与其他的土匪、强盗所区别的,正是他内心的善良。

智真长老发掘了他这一点,因此而收留他、善待他,他也因此而感激。对于其他僧人的为难,正如同社会上其他社会体系对于他的压迫一样,他不爽,他想摆脱,他只想追求快活与“正义”,所以他才大打出手,也才会有了后来上梁山追寻心中的理想社会

他在平方腊之乱后在杭州六合寺出了家,最后在钱塘江边坐化,留下一句偈语:“平生不修善果,只爱杀人放火。忽地顿开金绳,这里扯断玉锁。咦!钱塘江上潮信来,今日方知我是我。“

这是他对于自己痛快一生的总结,他直来直去地对待世间,其实心底如清水一般明澈。所以他花和尚鲁智深的形象才得以有血有肉地留存于传统文学形象当中,饱受人们的喜爱。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