假期太长,作息太乱,以至于看到这样的内容,忽然有点……错过了什么?⤵️⤵️

整理一下:

——9月29日,大鹏自导自演的第二部电影《缝纫机乐队》上映;

⤵️⤵️豆瓣6.9(《煎饼侠》6.0,其实有进步啊);

⤵️⤵️猫眼评分好一点,但排片就跌厉害了——36.9%到7.7%(大鹏发了朋友圈后又升了一点点、反正,国庆到这么多片子里它目前只是排片第四。)

——10月2日凌晨,大鹏在朋友圈发了开头的那段话(微博上是没有的)。

圈重点:

1、《缝纫机乐队》目前“现状艰难”(10月3日已票房破亿);

2、他认为,很大原因是由于上一部作品《煎饼侠》导致了自己的口碑透支;

3、他希望,喜欢的多夸夸,不喜欢的多包容,但重点是让更多的人看到。

【这是回忆小马甲】


见证、及格、天空以及BEYOND等等

大鹏讲述缝纫机乐队(看过缝纫机乐队)(1)

当年《屌丝男士》大热,搜狐的朋友给我寄了本书——《在难搞的日子里笑出声来》。作者,大鹏。扉页上还有大鹏亲笔的“TO签”。其实,我当时没看几集《屌丝男士》,知道“大鹏”是因为他做过搜狐音乐的编辑。

因为“TO签”看的书,也因为这本书再回过头去看《屌丝男士》。所谓“生活才是最精彩的电影”,大鹏是很典型的中国梦式成功——简单,努力!比如他在书里解释为什么《大鹏嘚吧嘚》微信的每段语音正好在第60秒说完,因为他每天晚上都会说很多遍……

“每多说一遍,对时间的掌握就更精准一些,这里面并没有什么秘诀”。

第一次见大鹏是《煎饼侠》的宣传会。当时,他为了这部电影导演处女作已经跑了20多个城市的路演(实际是31个城市118家221场见面会)——这什么概念呢?若干年后亲身经历就发现,每天跑一个发布会加五六家电影院,写稿、理图、对行程等若干事项中抓紧时间吃个饭折腾到凌晨两三点再清晨四点起床赶最早的航班因为最便宜最准点飞去下一个城市,两天下来基本不知身在何地。

大鹏,真的是路演楷模!

《煎饼侠》上映前三小时,他在朋友圈写:“星爷说没有梦想就都是咸鱼。”

大鹏讲述缝纫机乐队(看过缝纫机乐队)(2)

《缝纫机乐队》的故事发生在集安,那是大鹏的家乡。他的父亲是工厂职工,母亲是市评剧团的主角。大鹏的音乐启蒙全赖母亲在家的一次次练唱。

小学的时候,爸爸想让大鹏学二胡,但二胡老师说他手太短、学二胡不科学,于是转去学小提琴,可少年宫的老师却说,“你的小提琴水平和班上其他人比起来,有很大的差距。你不太适合学音乐,以后可以试试去报别的班”。

“我一直忍到走出少年宫才哭,回家跟我妈说,我不喜欢学小提琴,以后不要学了……”

大鹏讲述缝纫机乐队(看过缝纫机乐队)(3)

小学五年级,班级大合唱,老师挑大鹏站在最前面——

“我以为是自己唱得最好,后来才知道是因为个子最矮。”

初一,大鹏的一个表叔考上了吉林农大。放寒假的时候,表叔拿回一把吉他,弹得算不上好。因为他也才学了不到半年,“但是唬我足够了”。那年春节,大鹏用80块压岁钱买了一把吉他。没老师教,大鹏就自学。

“就算只有我一个人在家,我也要把自己‘关’在厕所里练琴,因为厕所里有回音,琴声和歌声都更加好听。我经常会抱着吉他在马桶上坐上好几个小时,导致后来很长一段时间内形成条件反射,如果不抱吉他都拉不出来。”

大鹏讲述缝纫机乐队(看过缝纫机乐队)(4)

励志吧!他还很有头脑。

上初三,大鹏出了盒专辑,叫《标准恋情》。磁带封面是自己设计的,到打印社打印出来包装好。他还和街头摆小摊卖磁带的老板说好了分成,但很多天过去了,一盘都没有卖出去。

又被打击了!过了几年,大鹏决定在集安市举办一场演唱会——

“我把这个想法首先告诉了一位学姐,她叫钱环宇,那一年我高一,她高二。我为什么先找到她呢?因为她在我眼里非常有组织能力,也非常喜欢音乐。她通过书信的方式加入了一个全国性的BEYOND歌迷组织,定期会收到一些BEYOND的简报资讯,有时候她会借给我看,让我非常羡慕。”

这场演唱会叫“告别的见证”。“见证”是大鹏组的乐队的名字。

乐队的第三位乐手是一个弹电子琴的小女孩,隔壁班的,不仅会弹,关键是家长还不反对。

⤵️⤵️《缝纫机乐队》里,键盘手是弹电子琴弹得不错的小女孩希希。

大鹏讲述缝纫机乐队(看过缝纫机乐队)(5)

缺一位贝斯手,大鹏想起了表叔。当时,对方已经从吉林农大毕业回到集安政府工作,但是已经很久没有弹吉他。

“我说,‘那正好,忘了吉他吧。恭喜你,你现在是贝斯手了’。”

大鹏还让妈妈帮忙,在评剧团搞到些电声乐器。

乐队成型后每个周末都在教室里练习……

“几个月后,我们已经可以演奏十几首歌曲了,大部分都是BEYOND的,我是主唱。”

⤵️⤵️《缝纫机乐队》里看到BEYOND,瞬间秒懂!

大鹏讲述缝纫机乐队(看过缝纫机乐队)(6)

“演唱会的海报是我联合班级里语文最好的同学们一切设计的,回报就是免费得到我们的演唱会门票。门票也是我们自己画的,定价两块钱一张,买两张以上会有优惠……”

演出场地是学校附近一个新开的录像厅。老板要收场租,但熊孩子哪有钱?

“我们说如果演出成功了,所有的观众都会记住这里,对他的生意也有好处。老板一开始不同意,非要收钱,我们又想了一个办法,说他可以在演出过程中向观众卖酒水,应该会比他开一晚上录像厅还赚钱,他就答应了。”

《缝纫机乐队》的最后10分钟是一场声势浩大的演唱会,也是全片最燃的部分。

大鹏的自传里,见证乐队的首唱兼告别演唱会是这样的——

“那场演出实在太火爆了。集安市本来就不大,人们口口相传,说终于出现了一支本地摇滚乐队,而且唱完就解散,大家都想来看个热闹。原本只能坐三百人的演出场地,最后硬塞了也不知道多少人,挤得水泄不通,每个人都站着……

一直到所有的歌都唱完了,人们还不肯离去。我们的同学、朋友、不认识的人,陆续上太长了几首歌,我们乐队给伴奏,一篇狂欢,我甚至都忘了那场‘告别的见证’演唱会到底是怎么结束的了。”

⤵️⤵️告别见证演唱会。

大鹏讲述缝纫机乐队(看过缝纫机乐队)(7)

见证乐队解散之后,大鹏很快又组建了一支新的乐队——及格乐队:

“主要是想讽刺一下那些对摇滚乐有偏见的人,告诉他们虽然我组了乐队,可是我学习成绩一样可以很好,还不至于不及格。”

最火的时候,及格在当地办过上千人的露天演唱会,还去酒吧巡回演唱。大鹏在书里写:

“及格乐队是那座小城的传说,到现在都没人能超越。”

大鹏讲述缝纫机乐队(看过缝纫机乐队)(8)

上了大学,留着长发、穿着紧身裤的大鹏又在学校里组建了第三支乐队——天空乐队。团队扩员的时候,有个隔壁学校来的,弹得一手好吉他,唱的也比大鹏好,“所以顺理成章地被我淘汰了。若干年后这个家伙参加了《中国好声音》,他的名字叫金志文”。

大鹏还在学校成立了吉他社,免费教人弹吉他唱歌——“教材是自己编的,里面全都是我写的歌”。

爱音乐到这地步,自然是想出唱片的。

大鹏从吉林到了北京。一家唱片公司愿意给大鹏出唱片,但制作费自理——15万!大鹏回到集安老家只凑了三万八。后来,合同是签了,但唱片公司的老板们跑路了。

大鹏讲述缝纫机乐队(看过缝纫机乐队)(9)

大四下半学期,大鹏被老师介绍去天津塘沽一家外贸公司工作,每天就是盯着把煤炭装上轮船。偶然间在广播里听到BEYOND乐队将会在天津的某酒吧举办演唱会,他开心地从塘沽坐火车到天津,买好票早早守在酒吧门口,原来那只是叶世荣的个人歌友会——大鹏被忽悠了,但他一点也不失望……

“看见叶世荣本人,我直接愣在原地,呼吸都停止了。由于正好挡在他的车前面,我被酒吧的保安粗暴地推到了。一切好像电影里的慢动作,我一边下坠,一边喊出一个口号:‘BEYOND不死!世荣加油。’”

⤵️⤵️大鹏在《百变大咖秀》上模仿过黄家驹。

“那天晚上的场景我终生难忘。叶世荣唱了很多首BEYOND的老歌,我分别打电话给远在家乡的、曾经和我一起组建了及格乐队的鼓手、键盘手、贝斯手,让他们和我一起听,泪流满面。”

大鹏回到塘沽就辞职了。

2004年4月17日,他开始北漂。

【煎饼现在时……】


你的梦想是什么呢亲?

自传里,大鹏曾写到老师当年那句“你不太适合学音乐”对自己影响很深:

“我觉得自己适不适合做一件事不应该是别人去评价的。但是,你认为我会立刻用实际行动证明他们的评价是错误的吗?并没有,我很听话地报了绘画班。”

不走寻常路。也难怪大鹏的导演处女作《煎饼侠》讲的是一个从小梦想做英雄的LOSER拍摄电影《煎饼侠》的故事。

大鹏讲述缝纫机乐队(看过缝纫机乐队)(10)

但毕竟是报了绘画班还依然做着歌手梦。瞧!《缝纫机乐队》来了。

大鹏讲述缝纫机乐队(看过缝纫机乐队)(11)

此刻的大鹏已经不再是“屌丝男士”了——《煎饼侠》的票房破10亿,给投资方带来的净利润在3亿以上。《缝纫机乐队》里,他怎么看都是“史蒂芬·周”(周星驰)的百变大咖秀版。⤵️⤵️

大鹏讲述缝纫机乐队(看过缝纫机乐队)(12)

《西游降魔篇》的时候,史蒂芬·周说“我的理想是被美女追”;《缝纫机乐队》里,娜扎主动亲了史蒂芬·鹏——有联系吗?没有吗?有吗?呵呵,我就是想说一下而已。

大鹏讲述缝纫机乐队(看过缝纫机乐队)(13)

但这个KISS除了告诉你大鹏饰演的音乐经纪人程宫手指受伤无法再弹吉他之外。程宫还经历了什么?想不起来。

这是《缝纫机乐队》无法打动我的原因。

在这个市侩经纪人程宫帮小镇青年胡亮(乔杉饰)守护大吉他、临时组建乐队开演唱会的故事里,我们的确看到了一群人因为音乐聚在一起——追寻爱人来到集安的鼓手炸药(李鸿其饰);失恋的叛逆富二代贝斯手丁建国(娜扎 饰);被迫放弃摇滚的老中医吉他手杨双树(韩童生 饰);难挡妈妈望女成凤被迫好好学数学的键盘手希希(曲隽希 饰)。

每个人都自己的无奈,但呈现在电影里的呢?

看《海角七号》,你会记住拼命推销的马拉桑、固执的邮递员茂伯、一醉酒就会拿着合影说我爱公主的劳马、在卷帘门上打节奏的水怪,你能感同身受他们的辛酸和对生活的热情。但《缝纫机乐队》,不论是炸药、丁建国、杨双树、希希,还是胡亮,更多是听到他们说“多么爱音乐”。“摇滚不死”,就是一句口号。而一群性格迥异的人走到一起居然可以立刻无比契合地排练出一首新歌,这种一拍即合的完美更让缝纫机乐队少了戏剧化的玩味——《海角七号》里,一群奇葩始终无法在排练时彼此包容,以至于阿嘉根本不知道演出的第二首歌是什么。

大鹏讲述缝纫机乐队(看过缝纫机乐队)(14)

再就近对比《欢乐好声音》。猪妈妈罗茜塔参加合唱团,是一个家庭主妇如何被琐碎的生活蔑视却又通过实现梦想树立另一个自己;少女艾什决心离开男友独立,是如何在权威压迫之下冲破桎梏、找到自我;小象米纳告诉我们,不要因为害怕而放弃自己的追求;不愿子承父业的猩猩强尼则是最传统的通过实现梦想证明自我。

大鹏讲述缝纫机乐队(看过缝纫机乐队)(15)

《缝纫机乐队》呢?明明是胡亮找来程宫帮他实现音乐梦想,电影后半部分干脆变成了“程宫,你的梦想是什么”。这种失衡真的让“缝纫机乐队”显得有些尴尬。

大鹏讲述缝纫机乐队(看过缝纫机乐队)(16)

多少人有音乐梦想?但成长路上的酸甜苦辣每个人都有。所以,《煎饼侠》演的一般、导的一般、故事那么段子,都能让戳中很多人——带着演员梦想北漂却演了7年死尸,毕业后一直演不上主角比不上同学,推销保险却被人骂电话骚扰,在成功中得意忘形在失败中历经世态炎凉……都不是简单的个例。

而无论你表面多么成功,夜深人静时,多少会有些寂寞空虚冷。像柳岩那样——“这么多年,别人就会说,柳岩什么都不会,就只会借胸上位。”或是像大鹏这样——

大鹏讲述缝纫机乐队(看过缝纫机乐队)(17)

大鹏讲述缝纫机乐队(看过缝纫机乐队)(18)

《煎饼侠》在视频网站的弹幕,网友们是这么写的——谁没有梦想呢?⤵️⤵️

大鹏讲述缝纫机乐队(看过缝纫机乐队)(19)

讲笑话这件事,太刻意了就不好笑。

《缝纫机乐队》的很多缺陷在《煎饼侠》时就存在。比如抖包袱全靠打嘴炮,段子基本春晚,笑点基本老旧,再比如缺乏好的场景调度设计,各种看着不像电影。但戏中戏的设计,加上明星都是真名演出,会让你觉得《煎饼侠》诚意十足。

同样的套路放在故事并没有那么戳心的《缝纫机乐队》里,就会显得底气不足。

感动程宫放弃RMB回来完成演唱会的是什么呢?每天晚上去开大车赚钱给程宫的乔杉?他好像也没那么困难啊,随便撒了把宣传单、去了趟医院就把乐队凑齐了。而这个角色,个人认为从选角开始就错了——胡亮可以搞笑,但搞笑必须油腻么?类似“怎么就把你送到我床上”这样的台词,跟我们最贬低的港产闹剧里那些屎尿屁也没什么高低之分——都是恶俗。

至于中戏表演系毕业的乔杉居然演不过“吉林皇家建筑学院”毕业的大鹏。是大鹏演的太好?还是选错人?

你看史蒂芬·周的电影,吴孟达从来不会输给周星驰。

大鹏讲述缝纫机乐队(看过缝纫机乐队)(20)

《煎饼侠》片尾古惑仔亮相的那一幕让很多人泪目。但这是随便加的彩蛋吗?倒回去——群头说他这辈子最大的梦想就是和郑伊健飚戏。

同样的套路放在《缝纫机乐队》,片尾大合唱BEYOND《不再犹豫》的时候,对70、80后的确是回忆杀,但前情铺垫都没有的出场,不止对90、00后来说难免是“冷漠”,像我这样的80后回想起来——BEYOND和缝纫机乐队有什么关系?

倒回去。程宫为什么在街头看到骑行夫妻果然在摩托车上插了大旗在街上宣传演唱会,突然热血沸腾,立马回到集安让乐队回归。其实,这点在大鹏的自传里可以找到端倪——1999年的暑假,大鹏跟好友去大连。回程的时候,钱只够买到到沈阳的票。大鹏走到广场卖唱,有一个十一二岁的小男孩走过来说愿意当托儿……

“那天我和小男孩儿一起赚了几十块钱,中午的时候我还请他吃了一顿盒饭。小男孩说他想到办法帮我了,可以回家去和爸妈要钱,但是他没钱打车,只能从我手里拿走了十块钱。临走时他还夸我的帽子很漂亮,很自然地戴在自己头上坐进出租车,叫我等着他。我等到天黑他都没有再回来。后来和康斌讲了这事儿,他觉得我是被骗了,可是直到今天我都觉得小男儿不会骗我,可能是他的爸爸妈妈不允许他再出来了。”

其实,大鹏本身就是一个远比《缝纫机乐队》精彩N倍的大IP。

大鹏讲述缝纫机乐队(看过缝纫机乐队)(21)

最后来听首《缝纫机乐队》的主题歌《都选C》吧!歌词里有一段是这样的——

“此刻我怎么可以输给你,所以我每一个都选C,

就用最轻轻松松的一笔,毁掉你所有的问题……”

其实输掉了又怎样呢?关键是知道自己输在哪里,下次再来呗!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