d-dimer偏高是什么意思(D-dimer与临床相关)(1)

D-二聚体

D-二聚体其实是:纤维蛋白聚合体有纤溶酶酶解作用下形成的交联在一起的纤维蛋白分子D-D片断的聚合体。血液中纤维蛋白单体(fibrinmonomer)经活化因子xIII交联后,再经活化的纤溶酶水解产生特异的降解产物称为“纤维蛋白降解产物”。

d-dimer偏高是什么意思(D-dimer与临床相关)(2)

D-二聚体主要反映纤维蛋白的溶解功能,其正常的范围因为不同的试剂正常值范围不同,一般在<0.5mg/L。其增高或阳性:见于继发性纤维蛋白溶解功能亢进,如高凝状态、弥散性血管内凝血、肾脏疾病、器官移植排斥反应、溶栓治疗等。心肌梗死、脑梗死、肺栓塞、静脉血栓形成、手术、肿瘤、弥漫性血管内凝血、都可导致D-二聚体升高。因此测定D-二聚体对于临床血栓疾病的诊断和溶栓治疗有着极其重要的价值

d-dimer偏高是什么意思(D-dimer与临床相关)(3)

D-二聚体目前临床应用主要分为4个方向:

1.阴性排除。排除血栓的可能,进而可排除如VTE(静脉血栓栓塞症)等。

2.辅助诊断 3. 动态监测 4.抗凝或溶栓的治疗检测。

D-二聚体与DIC的关系

作为继发性纤溶亢进的标志性物质,D-二聚体在DIC的诊断和病程监测上具有良好的应用价值。在DIC形成早期即有D-二聚体升高,而且随病程的发展,D-二聚体可持续升高达10倍以上。因此,D-二聚体可作为DIC早期诊断和病程监测的主要指标。

DIC必须存在基础疾病,结合临床表现和实验室检查才能做出正确的诊断,不能仅依靠单一的实验室结果得出结论,需要综合分析,与动态的监测,一般有存在易引起DIC的基础疾病,或者有临床表现。如多发的出血倾向,多发性微血管栓塞或微循环的衰竭或休克。

实验室指标也需要一下特征:1,血小板行进性下降。2,血浆纤维蛋白原行进性下降或者>4g/L。

3,血浆PDF>20MG/L,D-dimer水平升高或者阳性 ,3P实验阳性。

d-dimer偏高是什么意思(D-dimer与临床相关)(4)

D-二聚体也用于溶栓治疗的监测

溶栓后D-二聚体含量在短期内明显上升,而后逐渐下降,提示治疗有效;

溶栓后D-二聚体含量持续升高或下降缓慢,提示溶栓药物用量不足;

溶栓治疗应持续到D-二聚体含量下降至正常范围。恢复正常的D-二聚体是停止溶栓的指征。

不同疾病的溶栓治疗,D-二聚体峰值变化的时间有所不同

d-dimer偏高是什么意思(D-dimer与临床相关)(5)

孕妇的D-二聚体水平

孕妇处于高凝状态,正常孕妇随着孕期的增长,D-二聚体水平逐渐升高,直至产后D-二聚体才开始下降。

d-dimer偏高是什么意思(D-dimer与临床相关)(6)

恶性肿瘤与止凝血障碍

恶性肿瘤对于止凝血系统具有促凝效应。无论恶性实体瘤或白血病都会导致患者出现严重的高凝状态或血栓。近年来的研究发现,临床实践中对于不明原因的D-二聚体显著增高的患者,当排除了血栓性疾病和肝脏疾病后,则应高度怀疑恶性肿瘤的可能性。“不明原因的”或“无症状”静脉血栓的存在,往往是癌症发生的预警性征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