鹤在很早就走入人们视野当中,在《左传》就有关于鹤的记载卫懿公可以说是头号爱鹤人,他甚至让鹤乘坐贵族才能乘坐的车驾当时,卫国遭到狄人的入侵,将士们对卫懿公宠爱鹤的行为非常不满,都说:“让鹤去打仗好了,这些鹤才是真正得到了尊贵的地位和好处,我们打个什么仗呢?”由于卫懿公不得人心,果然战败身亡,我来为大家科普一下关于古人喜欢养什么动物?以下内容希望对你有帮助!

古人喜欢养什么动物(古人喜爱的动物有哪些)

古人喜欢养什么动物

鹤在很早就走入人们视野当中,在《左传》就有关于鹤的记载。卫懿公可以说是头号爱鹤人,他甚至让鹤乘坐贵族才能乘坐的车驾。当时,卫国遭到狄人的入侵,将士们对卫懿公宠爱鹤的行为非常不满,都说:“让鹤去打仗好了,这些鹤才是真正得到了尊贵的地位和好处,我们打个什么仗呢?”由于卫懿公不得人心,果然战败身亡。

虽然卫懿公好鹤一直是个备受嘲笑的亡国笑柄,但在《诗经·小雅·鹤鸣》中,鹤被当作是隐逸的贤者。并影响后世诸多文人,鹤也就得到诸多古人的喜爱。

“鹤鸣于九皋,声闻于野”,“鹤鸣于九皋,声闻于天”,都是以鹤鸣意象起兴。在这里鹤鸣之声代表着隐居的贤者的清音,国君不应让人才埋没于乡野之中,理应招而用之,实际上鹤在这里就是贤才的象征。

正因如此,古时把招贤所用的诏书称为“鹤书”或“鹤板”,如唐朝王勃《上绛州上官司马书》“鸾扃停逸,频虚不次之阶;鹤板征贤,累发非常之诏”,罗隐《题方干诗》“九霄无鹤板,双鬓老渔舟”,皎然《送裴秀才往会稽山读书》“鹤板求儒术,深居意若何”等等。

鹤的这种独特的形象往往给人带来一种高洁和超凡脱俗之感,“鹤之形态,清癯秀逸;鹤之色泽,雪白玉润;鹤之飞翔,翩翻云汉;鹤之栖息,徜徉林泽;鹤之饮食,节省淡泊;鹤之性情,柔静幽娴,颇似一个潇洒风尘、放浪形骸的人”,因而用鹤来比喻隐居的贤者是恰到好处的。

用鹤来象征贤士,可以看出人们对于鹤的推崇,在人们眼中这是一种良禽、善禽。鹤的脖颈比较长,他鸣叫时,气流的共鸣比较好,所以其叫声非常响亮。

对于鹤的鸣叫,历来的很多文人对其多有赞誉,如白居易《答裴相公乞鹤》:“警露声音好,冲天相貌殊。终宜向辽廓,不称在泥涂”,如范仲淹《鹤联句》:“上霄降灵气,锺此千年禽。幽间靖节性,孤高伯夷心。颉颃紫霄垠,飘飘沧浪浔。岳湛有仙姿,钧韶无俗音”,再如于谦《夜闻鹤唳有感》:“双鹤向我鸣,鼓翅复引领。灵风振缟衣,华露挹丹顶。清响彻云霄,万籁悉以屏。”《花境》中也云:“常以夜半鸣,声唳九霄,声闻数里。”

后世的一些隐者也常常以鹤为伴,如宋代著名的隐逸诗人林逋就特别喜欢鹤,林逋终生不娶不仕,惟喜植梅养鹤,自谓“以梅为妻,以鹤为子”,被人们称为“梅妻鹤子”。

后世诗歌中也有不少用鹤来传达隐逸思想的,如元末明初张以宁《题江仲暹听鹤亭》“仙鹤在人世,长鸣思远空。有人秋水上,倚杖月明中。玉树三更露,银河万里风。徘徊意无极,迟尔出樊笼”等,但是可以说这类的诗歌的立意都是由《诗经》中鹤的隐喻义发展而来的。

鹤除了代表隐逸的贤者,后来在也有寓意飞升的仙鹤。在《神仙传》、《抱朴子》等文献中,鹤与仙都有着紧密的关系。郦道元的《水经注》就载曰:“仙家以鹤传书,白云传信。”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