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 者|李娜

来 源|正和岛(ID:zhenghedao)

《盗梦空间》里有这样一个画面,一个陀螺在转,这是小李子判断自己是在梦里还是在现实的依据。从印度回来一周里,我一直在想,怎么表达这次旅行对我生命的意义,突然我想到了这个画面,经过此次旅行,我仿佛找到了一个观照自己的陀螺,一个反观生命的图腾。与电影里唯一不同的是,我对比的不是梦想和现实,而是当下与未来。

假如有下辈子你最想做什么(如果真是最后一世)(1)

第一课 “慢慢来”

在到德理之前,我都不太知道什么是纳迪,更不知道阿育吠陀,只是看了多年李欣频老师的书,年初定梦想蓝图的时候我任性地写下了“要和李欣频老师一起去旅行一次”,加之读《一辈子做女孩》始,印度就是自己所向往的地方。于是看到招募,即使是工作最忙的季节,我依然无法拒绝地踏上了印度之旅,希望跟平行在文字世界里的自己来一场亲密接触。

▲ 入住的班诗凯瑞酒店

第二课 “谁是你最大的福报”

我不想夸大纳迪叶的神奇。我只是想说:“放下很多期待,你才能看懂世间万物给你的启示。”

我更愿意描述纳迪是一种智慧。通过解读师的传达,让你洞悉到,其实你可以与自然连接,与自己感应。也许繁忙的我们需要的只是,在麻木的生活中发觉出一点灵犀,让你跟大自然,跟生命之间有一点连接。从而体会作为森林中的一颗小草,大海中的一滴水,如何随着四季变换调整自己的姿态,如何随着岁月流淌而保全自己的身段。

也许是因为前期没有做太多的功课,身边也没有人体验过纳迪叶,我带着空杯心态走进了它。反而收获了满满的全部。

纳迪叶关于前世今生的描述,很多和我的经历相符,我第一次思考我今生遇到的事业顺利是源于前世的行善,这让我很感恩。当解读师说出“我最大的祝福来源于父母的祝福和老公带来的爱”,我仿佛跳出了自己的身体,认真反思了一下:平日里因为工作异常繁忙,身在异地的我已经很少和父母相聚,因为和老公共同创业,有时候我们已经看不到对方的优点,反而刻意放大对方的不足。自己花了大量的时间和精力在事业和工作上,给予家人的非常有限,这对我来说是个非常重要的提点,让我不会在欲望的路上越走越远而疏远了家人的关爱。

假如有下辈子你最想做什么(如果真是最后一世)(2)

▲ 酒店中练习瑜伽

第三课 “洞见启示源于转念”

因为不了解,我尽情感受纳迪在对我未来描述中带给我的启发。

“未来可能在我工作的领域创新出一些新的模式”

“可以有机会用我的媒体能力做一些灵性方面的创作,也许会因此得到大奖”……

这些仿佛对话让我茅塞顿开:

对啊!为什么我从事和爱好的传媒行业不可以以此为创新呢?

为什么不能想象自己在赚钱的同时为文化做点传承呢?

为什么要碍于现在的商业模式不能创新创造呢?

这些似答案似提示的反问,让我兴奋不已。

我突然发现自己以前在狭小的泳池里游泳。为什么不让自己置身大海呢?想到这里我突然明白纳迪叶带来的不是明确的答案,而是一种提示,我们命运的转折点有时候就在一念之间,不是吗?

纳迪叶源于古代的智慧,也许说辞上跟现代生活有一点出入,但是只要你用心听,你会从中找到很多对工作和生活的启示。纳迪在我们心中放了一个美好的种子,只要你细心观照它,培养它,你想收获的果实自然就出现了。想到这里,我和纳迪有了一些共鸣,智慧是写在叶子上的启示,更是照在你心里的一点明灯。

第四课 “业力在细微处”

纳迪叶会给每个人讲述自己前世带来的业力,有祝福,也有诅咒。以前我会认为被诅咒的人和事一定有非常明显的大错。这一次我才发现很多纳迪叶上描述的业力,通常是为了谋取自己私欲的小心机,为了体验权色的小贪心,浪费粮食和资源的小麻木,对待父母的没耐心……这些业力通通成为这一世对应的磨难。

这是我从来没有想到细微。对照今生的自己,我们时时刻刻都做到尽善尽美了吗?做到无我利他了吗?前世已过无法修改,那就关注今生的细微,让自己做的更好。要到多细?身、口、意三业,时时观照、处处提醒。

这也许才是这一世最好的功课。

第五课 “如果真是最后一世,我最想做什么”

我的纳迪叶提示我说,这是我的最后一世,随后我就涅槃了。

如果真的是最后一世,我最想实现的身份是什么呢?

如果有一天跟上帝做“述职报告”,我最希望如何介绍自己这一世?这一世,我应该是谁?最想成为谁?我现在在从事的事业是我的梦想还是欲望?

也许我已经找到答案。事业可以有很多种,我更愿意好好调整自己,做最想成为的自己,学会适当放下欲望,拿起梦想。既然是最后一世,我希望自己成为那个“想成为的自己”。

感谢纳迪的提示,让我更加明确了——别在欲望的漩涡里徘徊。

第六课 “不要反应、要感应”

每天晚餐,李欣频老师和沙导会为我们分享智慧,只是一两句话,却醍醐灌顶。我印象最深的是关于“不要反应、要感应”的观点。作为白羊座快速反应一直是我自认的优点,有时候也会因此和老公、同事间产生冲突。我习惯了在一开始就做出判断,并笃信自己判断的准确性,不免带着一种自负。沙导指出“反应是思想的暴力”,我如当头一棒!!是啊!很多时候我们认为反应快是优点,而忽略了看完事情全貌的耐心,片面和主观成了处事的习惯。

这又让我赤裸裸的观照了自己,也提示我在未来多多感应,而不是习惯性的反应。

第七课 “大自然是最好的老师”

假如有下辈子你最想做什么(如果真是最后一世)(3)

▲ 恒河边参加落日祭祀

假如有下辈子你最想做什么(如果真是最后一世)(4)

▲ 参加恒河落日祭祀的印度姑娘

印度之行最后一天,我们在瑞诗凯诗参加了恒河的黄昏祭祀,很多人在河边唱歌、诵经,感谢恒河的流淌,感谢生命的馈赠。沙导提示大家坐在恒河边观看,“大自然才是最好的寺庙”。这个说法让我相当震撼。

我第一次静静地看着流水,感受着大自然的力量。恒河几千年来生生不息,孕育了这方天地。世界上最伟大的力量就是大自然,它是指引我们生命和生活的启明灯。

恒河遇到岸或相融或分离,遇到石头绕过,遇到急流呼啸,转弯时回旋,“水利万物而不争”。恒河是对生命的馈赠。

假如有下辈子你最想做什么(如果真是最后一世)(5)

▲ 恒河边参加落日祭祀

这不是最好的商业模式吗?最好的智慧都是大自然给我们的提示,你跟大自然更多接近,就能产生多大的能量。

以后周末我都把自己融入大自然中,用眼睛,鼻子、耳朵去感受能量,而不是用嘴去说或者去吃。

后记

旅行就是这样,重要的不是目的,而是过程,重要的不是去哪里而是跟谁去,很感谢这次出行,让我用一个全新的视角审视自己的生活,让我重新思考自己的人生,让我接触到古老智慧,思考未来的无限可能。让我见识了我正在准备的计划被说中的神奇感受。

纳迪叶不是算命不是推理,是人生中的陀螺,是生命里的镜子,你愿意看到自己的全貌,它会不加修饰地显现,让你关注到灵魂深处。有一天,你变了,镜子中的自己也会相应变了,生命本就如此神奇。

假如有下辈子你最想做什么(如果真是最后一世)(6)

▲ 穿上美丽的印度服装

感谢此行的所有老师和伙伴,我相信这只是缘起。

李娜

2016年5月18日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