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北网绥化6月25日讯(庄义彬) “扶贫眼睛只盯着资金,路就会越走越窄,到最后会走投无路只有把眼睛放在开发资源上,发展自然生态上,走一条持续发展的路子,才能广开富路”庆安县同乐镇镇长刘俊杰深有体会地说,我来为大家科普一下关于大石乡夯实基础工作助力脱贫攻坚?以下内容希望对你有帮助!

大石乡夯实基础工作助力脱贫攻坚(同乐镇走生态扶贫持续发展之路环境美了农民富了)

大石乡夯实基础工作助力脱贫攻坚

东北网绥化6月25日讯(庄义彬) “扶贫眼睛只盯着资金,路就会越走越窄,到最后会走投无路。只有把眼睛放在开发资源上,发展自然生态上,走一条持续发展的路子,才能广开富路。”庆安县同乐镇镇长刘俊杰深有体会地说。

同乐镇有小水塘47个,大的水面三十四亩,小的也有几亩。过去沿塘群众不注意保护,垃圾往塘中倒,鸭鹅往池里放,结果造成浮莲满塘水体变黄,人们走到塘边臭味熏鼻。从2016年,乡政府发动群众,自己动手治理水塘,他们通过清淤、捞莲、截污、引入等措施,让水变清,使水融通,既实现与河水横向联通,又实现与地下水循环接通,构成了生态有机共同体。在这个基础上他们对池塘管理使用,形成“塘池有人管,渠道有人看”的局面。同庆村的吴有志承包200亩水面养鱼和河蟹,去年一年挣了5万元。吴有志乐呵呵地说,“这些臭池塘,一经改造,便飞出白花花的钞票,真是过瘾。”

同乐镇的坡耕地多,水土流失严重,过去一直荒芜着,没有什么产出,从2016年开始,他们找出生态治理办法,对坡度大的地方栽柳,三年栽下3000多亩,每个村都被柳树包围,绿树成荫清新一片,平均每个村年收益19万元;对坡度小的地方栽种果树,同发村的果树林子盛果期过后,他们又谋划栽下李子、沙果、葡萄等,如今走到山上鸟鸣阵阵,鹰飞凤翔,一片热闹景象,一些农户说这种景象已经好多年不见了。

林业资源是同乐镇的最具优势的资源,依靠美丽告别贫困,实现生态保护与脱贫攻坚协同发展,这成为他们的现实选择。同庆村临近山区,树木就长到家门口。新世纪初农民到山上乱砍滥伐,虽然作出禁伐、禁牧、禁砍等多种惩罚措施,并没有取得多少成效,后来他们制定村规民约、建立秀美庄园、实行封山育林,还建立起一支6人组成的护林队,生态林保护力度不断加大,终于使山林得到了休养生息。林子变密了,水变清了,山洪流石再也不见了,昔日难见的野鸡、野兔又回来了,农民赵胜利很有感触地说:“咱只要抓好生态建设,林地就会变成‘聚宝盆’、‘摇钱树’,就成为金山银山。”

“我们也知道开发生态资源,但有些产品丰收了,却卖不出去,这成为我们的一大苦恼。”同发村村民程发得说起这事时,一脸的愁容。去年程发得种植平贝、山芝麻20多亩,虽然效益不错,但推销不出去,把优质山货砸在了手里。今年镇政府下决心改变这种状况,把吉林的客商请来,由客商指导种植,回收产品,全部包销。客商仅在同庆村王振合一个屯就种植人参300亩、平贝200亩,婆婆丁根50亩,使药材资源在这里得到了恢复和发展,有了良好开端。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