特喜欢写相声圈里面的事情,也喜欢自以为是的对相声界的事情评头论足,当然站位是力求公正。以前写过关于曲协、关于姜昆功绩的文章,就被一众人等谩骂,甚至包装成打击郭德纲的排头兵,收钱办事的小喽啰,何必!

听相声听的是艺术,可不是张家长李家短。不想做什么水军,只想把内心的真实想法表达出来,但是一大批自以为公正的人士,做着最不公正的事,还自诩为道德制高点的圣斗士。实际上,就是一股臭气。

激化相声界的矛盾有什么好处,无端无休止的谩骂又有什么裨益。所说的爱相声不是爱相声,而是爱骂人。

岳云鹏郭德纲相声曾经真的很红(郭德纲的相声是徐德亮写的)(1)

有时候看评论,都能笑出来,都有固定的公式了,相声不能靠公式来说,评论可以用公式来套用。

德云社粉丝:“首先声明,我不是德云社的粉丝……我今年多大(都是六七十岁),姜昆的相声没觉得有多好,同时期的XXX好得多……郭德纲的出现挽救相声……”一顿彩虹屁,听了大半辈子相声的人不会说出挽救相声这样的话。

反对德云社:把曾经的糗事抖一遍这是必要程序,再来一些德云社不会说相声、三俗、段子集锦这样的话语。经典太多,还请大家补充。

岳云鹏郭德纲相声曾经真的很红(郭德纲的相声是徐德亮写的)(2)

这种观点倒是少见,也是近期才爆出的。未经当时双方的证实,也没有有力的证据,就像马腾翔发文抨击苗阜一样,看成胡说八道也不意外。

这里说的相声指的是经典的我字系列、你字系列等,也就是郭德纲艺术生涯最辉煌时期的制作。为什么称之为最辉煌时期,现在郭德纲的相声也成了只求及格的二等品,缺少经典作品。观众能说出的经典也就是你字、我字系列,还有一个相声发展,其他的乏善可陈。

岳云鹏郭德纲相声曾经真的很红(郭德纲的相声是徐德亮写的)(3)

徐德亮是北大的毕业生,曾被郭德纲吹捧成新文哏相声的代表,不过这哥们实在不争气,去母校演出被观众轰下台,如今只是个二流演员。

好的作品不仅有好的文笔,还要有好的表达。溜溜球就很厌恶所谓姜昆作品的成功都是梁左功劳的说法,作者和演出者的关系,是相互成就的关系。梁左能写出好作品,但没有姜昆的演绎,或许就石沉大海。

郭德纲也一样,即使用的是徐德亮的本子,演出彩来就是成功,更何况还没有被证实。

岳云鹏郭德纲相声曾经真的很红(郭德纲的相声是徐德亮写的)(4)

取材于评论:整个德云社也就郭德纲于谦和高峰的相声能看,其他的都不会说相声。有两点不否认:其一,德云社的相声是为市场服务的,是为粉丝服务的,有些内容太碎;其二,要论相声节奏,最漂亮的还是曹云金,没有之一。

以前看过曹云金的《山西家信》和《学四省》,真称得上是相声里面的代表作品。德云社云鹤九霄里面能有代表作品的怕是不多。

为了保证公正,我们将小剧场的相声排除在外,垫话20分钟,正活5分钟,那是什么玩意。

岳云鹏郭德纲相声曾经真的很红(郭德纲的相声是徐德亮写的)(5)

被误解最深的大概是岳云鹏,被称为只会卖萌耍贱,当然不正确。在近几年的开封箱演出中,除去郭于两位之外,就听岳越的作品,其他演员的少听或者不听。

岳云鹏有演绎得不错的作品,比如《全德报》、《当行论》、《树没叶》等,至少比德云社大部分演员优秀的多,有节奏有包袱,也有传统的技巧,这就满足了相声要求,也就可以称之为一段相声了。

孟鹤堂有一段《黄鹤楼》不错,烧饼的《扒马褂》挺热闹,张鹤伦的《德云扑克牌》有新意,但要说代表作嘛,一时半会想不出来。

岳云鹏郭德纲相声曾经真的很红(郭德纲的相声是徐德亮写的)(6)

德云社还得是郭德纲,《卖布头》、《学评书》、《汾河湾》、《西征梦》等,都是可做经典的名片名段,唯一缺乏的或许就是时代价值。

黑粉口中的德云社不可信,自称为钢丝的话也不能信。真正的粉丝,是欣赏艺术,而不是挑灯夜骂,怼天怼地,这又从何而言追星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