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了“戒”手机,马瑶已经努力了三年,但依然没有达成屏幕使用时间“日均从7.5小时降至5小时”的小目标。用她自己的话说,“我戒手机就像审讯犯人,软硬兼施,最笨的办法都用了。”不过,眼下马瑶依然没有放弃,“我最近看‘手机隔离盒’很火,我准备试试。”

像马瑶这样想戒手机的年轻人不在少数。一份由北京大学互联网发展研究中心发布的报告显示,有五成网民想要逃离网络、远离手机。在这种需求的刺激下,戒手机甚至成了一门生意。但这些看似“小儿科”的方法,真的能让自己远离手机吗?

向手机“宣战”

马瑶决定戒手机是在2019年。当时她沉迷于网文无法自拔,后来幡然醒悟决定戒手机。一开始,马瑶采取的是比较简单粗暴的方式,两个字“卸载”。这一招起初有些效果,但随着时间推移,马瑶发现这个办法有点失败,原因是自己又会对新的App上瘾。

后来马瑶又想了一招。“凡是有小程序又让我上瘾但又不是必须用的App全部卸载,如果这个App没有小程序,那我就用一次下载一次,用完即删。我知道这个办法比较极端,但我当时就是这样逼自己的。”除此之外,马瑶还会通过设置时间的方式,来提醒自己少玩手机。

“一开始我是设置自动开关机,后来发现有些不合实际,比如工作没处理完不能关机。再后来我就通过手机自带的功能设置,比如一天就只能用5小时,超时的话App会变成灰色。不过这个功能也不是强制的,你可以选择继续使用手机。”马瑶介绍。

马瑶的经历是眼下年轻人戒手机的一个缩影,为满足他们的需求,有一些公司甚至专门推出了戒手机软件。 在苹果应用商店,以“戒手机”为关键词进行检索,显示有多款App供下载。一款名为“不玩手机”的App在介绍中写道,“当开启了不玩手机警报后,你在设定的时间里拿起手机将会报警”。中新经纬记者注意到,此类应用功能大同小异,都是通过设定一段时间不看手机,否则会报警来实现的。

到底怎样才能戒手机(愿意花100元戒手机)(1)

到底怎样才能戒手机(愿意花100元戒手机)(2)

在评论区,大多数买家留言表示,使用了“手机隔离盒”后自律性提高了,效率提高了。不过,也有相当一部分买家表示,“没什么用”“很鸡肋”。一位买家留言称,“用完了三次紧急打开权限,后来有次忍不住想玩,直接用螺丝刀撬开了。”还有一位买家留言,“买什么隔离盒,锁住手机哪有这么复杂,就一个动作,把屏幕锁了就好。”

当然,更简单粗暴的方式是,为了让自己失去对手机的兴趣,干脆换一部不那么好看又不那么好玩的手机。在电商平台上,“戒网手机”是一个主要卖点。不过,现在的“戒网手机”已经不局限于老年功能机这一品类,而是有更多选择。

比如你可以选择一款2008年上市的全键盘黑莓手机,它可以安装微信、QQ音乐等现在流行的App。小米也推出了“多亲”系列,它形似功能机,但可以使用微信扫码、健康码等功能。

不过,换手机对当代年轻人来说,绝不是最佳选择。小熊坦言,在校园里使用还好,参加工作再用这种手机,会显得自己太另类,格格不入。

年轻人对手机的态度正在转变

如果说,开始戒手机是这届年轻人对手机态度转变的一个表现,那么,不愿意换手机则是另一个必提的。

据CINNO Research 4月25日发布的最新数据显示,2022年第一季度,中国内地市场智能手机销量约为7439万部,同比下滑14.4%。这其中,有疫情反弹带来的挑战,也有部分原因是由于消费者换机意愿逐渐降低,而年轻群体正是换机主力军。

vivo执行副总裁、首席运营官胡柏山近日在公开场合表示,如今国内手机厂商已经进入了存量市场,用户的换机周期也从最早的16-18个月,演变至20-24个月,再到近期的36个月。

年轻人不愿意换手机,主要原因有两个,一是手机卖得越来越贵。第三方市场调研机构Canalys3月发布报告显示,2021年度智能手机平均售价(ASP)同比提升10%。二是手机没有革命性创新,只是在功能上做些小调整。观察近期发布的产品,vivo X80系列主打“夜景拍照”和自研芯片V1 加持,OPPO K10系列也主打双旗舰芯片和游戏性能,这些新产品带来的更多是性能和体验的提升。

折叠屏手机是目前智能手机市场仅存的从品类角度的创新,且发展已相当成熟,主要国产手机厂商均已布局。胡柏山认为,“折叠屏会是未来2-3年智能手机市场全新细分的增量市场,这个增量速度会非常快。”电信分析师付亮认为,2022年折叠屏手机销量会明显提升,但最终市场占有率不会超过三成。

(文中马瑶为化名)

(中新经纬)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