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庸老爷子的武侠小说,可以说是文学史上的一个巅峰,也为现代人打开了一扇与古代侠客神交的大门,生活中有不能做或不敢做的事,就去金庸的武侠中遨游一番,在那里可以快意恩仇、行侠仗义。金老一生创作14部小说,部部精品,被人总结成一幅对联:“飞雪连天射白鹿,笑书神侠倚碧鸳”,其中《天龙八部》更是精品中的精品。
记得小时候,最先是通过电视剧接触到《天龙八部》,当时就被黄日华的乔峰所震撼,在我心中埋下了一个武侠梦,追完剧后怅然若失,天天都在苦等天龙一部、天龙二部……天龙七部。直到上中学看了《天龙八部》原著,才知道原来“八部”并不是这书共有八部的意思,而是一个佛学术语。
八部众
在《天龙八部》原著中,故事开始之前专有一章《释名》,就是用来解释“天龙八部”含义的,金老说,天龙八部是八种神道精怪,各有个性和神通,这部书起名天龙八部,是为了借用这个词,象征一些现世人物,八部分别是:
一天、二龙、三夜叉、四乾达婆、五阿修罗、六迦楼罗、七紧那罗、八摩呼罗迦。
在佛学经典典籍《法华经》中有云:“天龙八部,人与非人,皆遥见彼龙女成佛”。
天龙八部就是八部众,是八类护法天神,每当佛陀讲经说法时,八部众都会参与听法,因其以天众和龙众为首,故称天龙八部。人与非人是说,这八部鬼神都不是人形,而变作人形,简单点说就是像人而不是人。
他们也分善恶、也有好坏,共同点是都信奉佛法,我们一起来看看八部众的形象以及日常工作是怎样的。
一、天众
天众比较复杂,天由三界构成:欲界、色界、无色界。其中欲界有六天、色界十八天、无色界四天,共二十八天。三界二十八天各有果报,但都难脱生死轮回。轮回有六道:天、人、阿修罗、畜生、饿鬼、地狱。这是根据世间众生所受福报大小划分的,前三者为善道,后三者为恶道。如果众生好生修行,就能脱离三界六道,修成正果。
简单来说,天众就是天神,他们也有生老病死,只是比普通人享受更多福报,天众在临终前会有五种症状,是为“天人五衰”。供奉在大雄宝殿东西两侧的护法天神就是天众部,以帝释天为首。
二、龙众
这里的龙跟中国古代传说中的龙不大一样,在梵语中龙众是Naga,音译为那伽,有眼镜蛇的意思。古印度人非常崇拜龙,认为龙是水生动物中力气最大的,他们是掌管雨水的神灵,这一点和中国古代传说是一致的。但是,中国龙的历史比古印度早多了,也许是古中国的龙传到印度,被印度文化吸收,之后再传入中国,出口转内销,造成了中国龙和印度龙的差别。
传说有一个叫沙竭罗的龙王,他的女儿8岁时到灵鹫山前听佛陀讲经,并进献宝珠,然后转为男身成佛,当时八部众都见证了这一盛况,这就是《法华经》中说的“皆遥见彼龙女成佛”。
女儿为什么要转为男身才能成佛,这跟古代印度男尊女卑的思想有关,女人是不能成佛的,如果女人成佛,就必须要化为男身。
三、夜叉众
夜叉是一种半神,他们的特征是敏捷、勇猛,但是脾气暴戾,对好人十分友善,而以恶人(好酒色之人)为食,有夜叉八大将,专门负责保护众生,故有真诚者之称。
但由于夜叉的形象大多不太好,青面獠牙,所以后来在民间传说中,夜叉成了鬼怪,专门为祸人间,其实夜叉的形象有两种,一是腹部下垂的侏儒,这种形象在神怪故事中经常出现,另一种则是美男子,现在几乎看不见美貌的夜叉了。
有一种跟夜叉很像的恶鬼,叫罗刹,和夜叉同时诞生,专门干坏事,而夜叉则是与罗刹敌对的,天天干架,民间由于分不清夜叉和罗刹,所以就都成了恶鬼,夜叉十分冤枉。
四、乾达婆众
乾达婆的意思是“寻香”,他们不吃酒肉,以香气滋养,全身上下散发着迷人的香气,是香神,乾达婆以美貌少女居多,体态婀娜,姿态飘逸,日常工作中,他们主要负责为帝释天奏乐,所以又是乐神,敦煌壁画中的飞天,就是乾达婆。
五、阿修罗众
阿修罗的意思是“非天”,是一类恶神,跟帝释天之间常年战争,每次双方大战之后,留下尸横遍野、血流成河,人们常以“修罗场”来形容战场惨烈的景象,就是从这里来的。
说起来阿修罗和帝释天的矛盾也非常可笑,阿修罗这种神有男有女,男性丑得罚款,女性美如天仙,但阿修罗众的生活比较惨,他们缺少美食。天众正好相反,他们要啥美食有啥美食,唯独缺少美女。你有我无,那我就要抢过来满足自己,阿修罗和天众都是这样想的,于是天天战斗,其实就是一场资源争夺战。
你看,神族其实也没有那么高大上,这种资源争夺战就非常原始,互赢合作这么简单的道理,他们怎么就不懂呢!
六、迦楼罗众
《西游记》中,狮驼岭上有三个妖怪,老大狮子精、老二大象精、老三大鹏金翅。《精忠岳传》也有传说,岳爷爷是大鹏金翅投胎转世。
其实大鹏金翅就是迦楼罗,他们长者人身鹰首,还有利爪,为众鸟之王,生活在四大洲的树上,在古印度神话中是大神毗湿奴的坐骑。迦楼罗以龙(印度神话中的毒蛇)为食,搞得龙非常害怕,就跑到佛陀面前求助,佛祖赐给龙一件袈裟,迦楼罗就不敢吃这条龙了。
由于迦楼罗吃的龙体内含有剧毒,他们的饭量又非常大,所以到临终时,各种龙的毒素就开始爆发,痛苦不堪,迦楼罗受不了自焚而死,心脏化成一颗琉璃色宝珠,成了天神的饰品。
七、紧那罗众
紧那罗是“人非人”的意思,他们长得跟人一样,只是头上多了一个犄角,半人半马,是帝释下属的歌神,我们在一些壁画中,看到膝上放着两个鼓正在敲打的那位,就是紧那罗。
在古印度,人们有在厨房挂监斋菩萨像的习俗,因为监斋菩萨是专门守护斋饭的神。相传,中国元代时,少林寺中有一个和尚,每天拿着个烧火棍在厨房中打杂,任劳任怨、尽职尽责、从无怨言,但这种小人物谁也不认识他。直到红巾军围攻少林寺,在这危机万分的时刻,小和尚冲出来高呼:“吾乃紧那罗王”,吓得红巾军抱头鼠窜,少林寺因此逃过一劫。
后来为了纪念这位紧那罗王,少林寺就尊他为护法迦蓝,是为监斋菩萨。
八、摩呼罗迦众
摩呼罗迦是大蟒神,他们形象是人生蛇首,又叫地龙。这种神擅长乐器,脾气暴戾,喜欢惹是生非,最爱的食物是人间酒肉。他们成神前就是腹行类,像蛇一样在地上爬着走,智力低下而且无知,岂止因祸得福,正因为无知让他们得道成神,摆脱了腹行命运。
以上八部众,都是古印度的神,后天传入中国,更是成为中土瑰宝,在很多名胜古迹中,都可以看到天龙八部的形象,比如敦煌石窟、大足石刻,在文学艺术上,也有深远的影响,特别是龙和夜叉,在中国古代的传说故事中,有着举足轻重的分量,龙行雨变化只能,夜叉面目狰狞,都在文学创作中有着丰富的表现。
金老更是直接以“天龙八部”命名小说,将书中人物和这八种鬼神一一对应,如乔峰,无论人品、气质、武功都是首屈一指,对应天众当之无愧;再如段誉,本是大理国皇帝,龙又是皇帝的象征,以段誉对应龙众,也名副其实……以这种对应去细读《天龙八部》,当真妙不可言。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