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笠翁对韵》之“五歌”

撰稿:成宇 | 主讲:成宇

童声诵读:邵剑儒 指导教师:李静

上期答案

唇舌似剑斗敌玩。

《笠翁对韵》之“五歌”

微对巨,少对多。直干对平柯(1)。蜂媒对蝶使(2),雨笠对烟蓑(3)。眉淡扫(4),面微酡(5)。妙舞对清歌。轻衫裁夏葛(6),薄袂剪春罗(7)。将相兼行唐李靖(8),霸王杂用汉萧何(9)。月本阴精,岂有羿妻曾窃药(10);星为夜宿,浪传织女漫投梭(11)。

慈对善,虐对苛(12)。缥缈对婆娑(13)。长杨对细柳,嫩蕊对寒莎(14)。追风马(15),挽日戈(16)。玉液对金波(17)。紫诏衔丹凤(18),黄庭换白鹅(19)。画阁江城梅作调(20),兰舟野渡竹为歌(21)。门外雪飞,错认空中飘柳絮(22);岩边瀑响,误疑天半落银河(23)。松对竹,荇(24)对荷。薜荔对藤萝(25)。梯云对步月(26),樵唱对渔歌(27)。升鼎雉(28),听经鹅(29)。北海对东坡(30)。吴郎哀废宅(31),邵子乐行窝(32)。丽水良金皆待冶(33),昆山美玉总须磨(34)。雨过皇州,琉璃色灿华清瓦(35);风来帝苑,荷芰香飘太液波(36)。笼对槛(37),巢对窝。及第对登科(38)。冰清对玉润(39),地利对人和(40)。韩擒虎,荣驾鹅(41)。青女对素娥(42)。破头朱泚笏(43),折齿谢鲲梭(44)。留客酒杯应恨少(45),动人诗句不须多(46)。绿野凝烟,但听村前双牧笛(47);沧江积雪,惟看滩上一渔蓑(48)。

注释

(1)直干(gàn)对平柯(kē):直干,笔直的树干。平柯,横生的树枝。

(2)蜂媒对蝶使:“蜂媒”和“蝶使”,都比喻在男女间起牵线搭桥作用或传递情书的人。宋代朱淑真《断肠》诗中说:“蝶使蜂媒传客恨,莺梭柳线织春愁。

(3)雨笠对烟蓑(suō):笠,斗笠。蓑,蓑衣。“雨笠”和“烟蓑”,都是防雨的用具。宋代刘过《沁园春·咏别》:“念丹霞秋冷,风巾雾屦,五湖春暖,雨笠烟蓑。”

(4)眉淡扫:淡淡地描眉。唐张祐《集灵台》诗有“却嫌脂粉污颜色,淡扫峨眉朝至尊”句。

(5)面微酡(tuó):酡,饮酒后脸色变红。

(6)轻衫裁夏葛(gě):葛,用丝做经、棉或麻做纬,织成的布。夏季的衣物用葛裁制。

(7)薄袂(mèi)剪春罗:袂,衣袖,袖口。春罗,适于春季穿的绫罗。轻而薄的春衣用罗制成。

(8)将相兼行唐李靖:唐代李靖文武兼备。李靖,初唐著名军事家,凌烟阁二十四功臣之一。他曾在建立唐王朝的斗争中屡立战功,后又平突厥之叛,三定朔方,被封为卫国公。

(9)霸王杂用汉萧何:汉代的萧何丞相“王道”“霸道”兼用。王道,以仁义统治天下的政策。霸道,以武力统治天下的政策。萧何,西汉初期重要政治家、丞相,汉初三杰之一。

(10)月本阴精,岂有羿(yì)妻曾窃药:月亮本来是阴气的精华,哪里有嫦娥飞升的事呢?古代神话传说,有穷国君后羿(yì)从西王母那里得到了长生药,交给嫦娥保管,他的徒弟逢蒙趁后羿外出,逼迫嫦娥交出长生药,嫦娥危急之下吞吃了长生药,不多时便飘离地面,飞落月亮上成了仙。

(11)星为夜宿(xiù),浪传织女漫投梭:星星不过是天空中的星体,却传说牛郎织女隔天以梭相投。古代神话说,牛郎织女隔天以梭相投。

(12)虐对苛:暴虐对严苛。

(13)缥缈对婆娑:缥缈,隐隐约约,若有若无的样子。婆娑,树木或人的身躯摇曳多姿的样子。

(14)嫩蕊对寒莎(suō):嫩蕊,春天的花蕊。寒莎,秋天的莎草。

(15)追风马:跑得飞快的马。《淮南子》中有“以兔之走,使犬如马则逮日归风”的说法。

(16)挽日戈:可以留住太阳的戈。挽日戈是指“挥戈返日”的典故:战国时,楚国的鲁阳公跟韩国军队作战,到太阳落山时,他用戈一挥,太阳倒退三舍。后人用“鲁阳挥戈”这一成语来比喻使敌人倒退。

(17)玉液对金波:玉液、金波,都代指酒。

(18)紫诏衔丹凤:古人书信用泥封住信封,泥上盖印,皇帝诏书则用紫泥,称为紫泥诏或紫诏,常以龙凤为图饰。

(19)黄庭换白鹅:晋书法家王羲之喜欢山阴道士养的鹅,于是为道士写了一卷《黄庭经》,作为交换条件。李白诗:“山阴道士如相见,应写黄庭换白鹅。”

(20)画阁江城梅作调(diào):这是对李白“黄鹤楼中吹玉笛,江城五月落梅花”两句诗的概括。意思是武汉的黄鹤楼上传出玉笛吹奏的《梅花落》。梅作调,古代笛曲名有《梅花落》。

(21)兰舟野渡竹为歌:村野渡头的兰舟中传来《竹枝词》的曲调。《竹枝词》,歌咏民俗风土人情的民歌。

(22)门外雪飞,错认空中飘柳絮:《世说新语》中记载,晋谢奕女谢道韫,有才辩,一次降雪,他的叔父谢安问子侄们:“大雪纷纭何所似?”朗曰:“撒盐空中差可拟。”道韫曰:“未若柳絮因风起。”谢安十分赞赏。

(23)岩边瀑响,误疑天半落银河:化用李白《观庐山瀑布》中“飞流直下三千尺,疑是银河落九天”一句。

(24)荇(xìng):多年生草本植物,叶略呈圆形,浮在水面,根生水底。

(25)薜荔(bìlì)对藤萝:薜荔,南方的一种蔓生植物。

(26)梯云对步月:梯云,登云。李白《梦游天姥吟留别》诗中有 “身登青云梯”的诗句。步月,在月光下散步。

(27)樵唱对渔歌:樵,樵夫,砍柴人。渔,打鱼人。

(28)升鼎雉(zhì):传说殷王武丁时祭祀太庙,有野鸡飞落鼎上,并不停地鸣叫,古人认为是一种祥瑞。

(29)听经鹅:佛教传说,隋代高僧慧远养鹅能听经说法。

(30)北海对东坡:北海,后汉孔融曾为北海太守,时人称之为北海。东坡,宋代诗人苏轼,在黄冈东坡筑室,号东坡居士。

(31)吴郎哀废宅:吴郎,唐代诗人吴融,曾写《废宅》诗,有“风飘碧瓦雨摧垣,却有邻人与锁门”的诗句。

(32)邵子乐行窝:北宋理学级邵雍隐居不仕,居洛阳三十年,筑“安乐窝”,自称安乐先生。

(33)丽( lí )水良金皆待冶(yě):相传金生于丽水。丽水,浙江省辖地级市,位于浙江省西南部。冶,熔炼金属。

(34)昆山美玉总须磨:相传玉出昆仑。昆山,即昆仑山。磨,打磨,制作玉器的工序。

(35)雨过皇州,琉璃色灿华清瓦:与下一句均描写风雨中帝都景象。皇州,皇城,帝都。琉璃,用铝和钠的硅酸化合物烧制成的釉料,常见的有绿色和金黄色两种,多加在粘土的外层,烧制成缸、盆、砖瓦等。华清,即华清宫,在金陵,六朝陈时所建。

(36)风来帝苑(yuàn),荷芰(jì)香飘太液波:帝苑,帝王的花园。芰,古书上指菱。太液,即太液池,西汉时在长安掘成的人造湖。

(37)笼对槛(jiàn):笼,旧时囚禁犯人的刑具。槛,关禽兽的木笼;囚笼。

(38)及第对登科:均指科举高中。

(39)冰清对玉润:均喻指人品高洁。晋乐广、卫玠翁婿俱有名,时人称乐广为冰清,其婿卫玠为玉润。

(40)地利对人和:地利,有利的地理环境。人和,人的团结。《孟子·公孙丑下》中说:“天时不如地利,地利不如人和。”

(41)韩擒虎,荣驾鹅:韩擒虎,隋朝大将,屡立战功。荣驾鹅,春秋时鲁昭公的大臣。

(42)青女对素娥:青女,传说中的霜神。素娥:即嫦娥,因为月色是白色的,因此又称素娥。李商隐诗:“青女素娥俱耐冷,月中霜里斗婵娟。”

(43)破头朱泚(cǐ)笏(hù):唐德宗时,太尉朱泚趁京师兵变的机会窃位,司农卿段秀实执象笏击破其头,最终被朱泚所害。文天祥《正气歌》:“或为击贼笏,逆竖头破裂”,即用此典故。笏,古代大臣上朝时拿在手里用以记事的手板。

(44)折齿谢鲲梭:《晋书·谢鲲传》记载,东晋名士谢鲲行为不羁,见邻家女有美色,曾经用言语挑逗,被女子投梭折其两齿。仍然长啸曰:“犹不废我啸歌。”梭,织布的梭子。

(45)留客酒杯应恨少:遗憾款待客人的酒太少。

(46)动人诗句不须多:打动人心的诗句不需要很多。

(47)绿野凝烟,但听村前双牧笛:碧绿的田野上笼罩着濛濛的雾气,只听得前面村庄传来的牧童的笛声。

(48)沧江积雪,惟看滩上一渔蓑:化用柳宗元《江雪》诗:“孤舟蓑笠翁,独钓寒江雪。”苍茫的天空飘着雪花,只见江滩上有一个披着蓑衣的渔翁。

今天我们讲“五歌”。这个韵部共73个字,分别是:

么 戈 他 它 禾 多 讹 过 那 驮 伽 何 佗 诃 阿 陀 陂 呵 和 坡 拖 沱 河 波 罗 苛 迦 驼 俄 哪 挪 柯 玻 珂 科 轲 倭 哥 哦 唆 娑 娥 峨 挼 涡 疴 荷 莎 婆 梭 萝 逻 颇 嵯 搓 硪 窝 跎 酡 锅 鹅 歌 窠 蓑 蛾 锣 靴 瘥 磋 箩 鄱 骡 摩 蝌 瘸 磨 蹉 鹾 皤 螺 髁 魔 鼍

其中带有o 、e、uo 韵母的字归入了“中华新韵”的“二波”,个别带有a、ia 韵母的字,归入了中华新韵的“一麻”,如:他、它、迦。

论语五则季氏篇第十六(论语说文之九十七)(1)

我们小的时候都背过骆宾王的《咏鹅》, 这是诗人7岁时所作,从鹅的声音、形象、动作、颜色等几个方面进行描绘,将鹅戏游水中,引吭高歌的姿态描写得惟妙惟肖。但是在我们感叹诗人小小年纪能写出这样的诗的同时,千万不要以为鹅只是儿童心中的爱物,其实有很多的文人墨客也是非常喜爱鹅的,其中最著名的就是王羲之了。李白在一首送别好友贺知章的诗中写到:“镜湖流水漾清波,狂客归舟逸兴多。山阴道士如相见,应写黄庭换白鹅。”最后两句就来自王羲之的故事。相传山阴的一个道士,想请王羲之能为他抄写一部《黄庭经》,但又不敢贸然提出,于是精心饲养了一群白鹅送给王羲之,并趁机提出写经的要求,王羲之竟欣然答应,工工整整地为他抄写了《黄庭经》,这就是书法史上著名的《换鹅帖》。这个故事也就是这个韵部中“黄庭换白鹅”的出处。也许有人要问,为什么送给王羲之鹅,他就答应了道士的请求,原来王羲之对鹅可不是一般的喜爱,简直是爱之成癖。关于王羲之爱鹅的原因,书法界一直流传着一个说法,就是鹅的样子对王羲之的执笔、运笔很有启发例如,清代书法家包世臣在《艺舟双楫》中说:“其要在执笔。食指须高钩,大指加食指、中指之间,使食指如鹅头昂曲者;加指内钩,小指贴无名指外距,如鹅之两掌拨水者。”但是也有学者不以为然,比如著名的国学大师陈寅恪,他曾经对王羲之的这个癖好做过专门的研究,他认为王羲之爱鹅就是为了吃鹅和书法毫无关系。他是这样解释的,王羲之出生自天师道世家,是道教徒,而古代道家与化学、医药学的关系极为密切。道教徒为了长生不死,时常服用丹石,而鹅有解五脏丹毒的功效,因此道教徒把鹅作为食物中的上品。因此,王羲之作为一个道教徒“书经换白鹅”的目的,不是别的,只是为了吃鹅,滋补身体,山阴道士养鹅的目的也在于此。这个韵部中还有一处提到了鹅,这就是用“听经鹅”来对“升鼎雉”。《法苑珠林》记载,高僧慧远养了一只鹅,这只鹅能听经说法。佛教故事中还流传着一个双鹅听经的故事。明朝万历年间,侍中钟复秀信奉佛教经常持诵《金刚经》。他家饲养了两只白鹅,每当他诵经念佛时,白鹅都昂起头,好像在听经的样子,行为举止都跟随着木鱼声的节奏。数年以后,两只白鹅面对着经案立化(所谓“化”,就是死后成仙的意思)。钟复秀将它们葬于净业寺的后面,称之为“听经鹅冢”。

论语五则季氏篇第十六(论语说文之九十七)(2)

上面我们讲了两个关于“鹅”的故事,下面我们再来聊一聊这个韵部中提到的“冰清对玉润”。如果说鹅是古诗文中的小众物象,“冰”则在古诗文中就比较常见了。比如林逋的“冰清霜洁。昨夜梅花发”、杜荀鹤的“草白河冰合,蕃戎出掠频”、李商隐的“皓月方离海,坚冰正满池”、刘长卿的“水声冰下咽,沙路雪中平”、王昌龄的“洛阳亲友如相问,一片冰心在玉壶”、岑参的“瀚海阑干百丈冰,愁云黪淡万里凝”等等。这些诗句中“冰”的意象或取其寒冷之触觉特征,或取其晶莹的视觉特征,从而使“冰”的意象特征在古诗词中具有了多样性,正如钱钟书先生在他的《管锥篇》中所提到的“比喻有两柄而复具多边”。所谓“两柄”指的是客观事物往往有正反两方面的特性,所谓“多边”指的是客观事物的多面性。“冰”的特性就是“两柄而复具多边”。其寒冷的一面,在数九寒天,令人望而生畏;而在炎炎夏日,则令人清凉舒爽。其视觉特征,因其冷,可以喻指绝情之物;因其晶莹,在古诗文中则往往和“玉”并举,比如“冰清对玉洁”,而在此基础上所创作出的诗句很多,六朝刘宋时期,诗人鲍照就曾用“清如玉壶冰”比喻高洁清白的品格,唐朝宰相姚崇,盛唐诗人如王维、崔颢、李白等都曾以冰壶自励,推崇光明磊落、表里澄澈的高尚品格。而最为典型的就是上面提到的王昌龄“洛阳亲友如相问,一片冰心在玉壶”,诗人以冰设喻,把自己冰清玉洁、清廉正直的心意传达给亲友。

论语五则季氏篇第十六(论语说文之九十七)(3)

通过上面对“冰”复杂多样的意象特征的分析,我们可以看出,同一个意象,由于作者心境、品格、经历、环境的不同,而选取了这一意象的不同特征,在不同的语境中焕发出不同的色彩。正是由于意象特征多样性,才使我们传统的古诗词千百年来大放异彩。我们在创作古诗词、对联时,也应该注意意象特征的复杂性,根据创作的目的、诗文的主旨等因素,选取最为恰当的意象特征为自己的创作增强可读性、趣味性、创造性。

下面我们继续谈一谈对仗评价标准的问题,今天我们谈其中的最后两个字——新、奇。新,就是新鲜别致,有独创性,不因循守旧。语言创作最忌讳的就是陈词滥调,尤其是诗词语言,应该是最为凝练的,唯陈词务去,方可标新立异,做到语言清新、典雅、自然、新鲜、活泼。奇,就是构思奇特,语言奇巧,令人拍案叫绝。只有做到新奇,才能给人留下深刻的印象。

论语五则季氏篇第十六(论语说文之九十七)(4)

相传,纪晓岚中进士后当了侍读学士,陪伴乾隆皇帝读书。时间长了,不免思乡。乾隆皇帝见他终日闷闷不乐,就说:“纪晓岚,看你面色悒郁不乐,必有心事在怀,让我替你猜详一下如何?”纪晓岚问:“陛下如何猜详?”乾隆说:“我看你是:‘口十心思,思妻思子思父母’。”乾隆皇帝的上联是一个拆字联,“口十心”合起来就是“思”,而且句内顶真,下半句的句头接上半句的句尾,不仅如此,还连用了三个“思”,点出了纪晓岚的思乡之情。纪晓岚听吧立刻跪下说:“皇上说得很对。如蒙陛下恩准,给假回乡省亲,纪晓岚衷心感戴圣恩。我便:‘言身寸谢,谢天谢地谢君王’。”纪晓岚的下联不仅对仗工整,而且构思新巧,巧妙地通过拆字、顶真、复字等方式,表达了对乾隆皇帝的感激。乾隆皇帝听后不觉圣心大悦,恩准假期,让纪晓岚回乡省亲。

本期试题

我们今天提到了钱钟书关于“喻有两柄而复具多边”的论断,我们的试题就是要求大家通过意象特征的多样性,来练习对仗。

1.钱和权在不同的人眼里,有不同的意义。有一位官员,为自己写了一幅自勉联,上联是:掌中牟一颗印,赤胆为国方可春温秋肃;请您以“钱”为题对出下联。

2.以“钱”为题写一幅对联,联语要包含“钱”这一事物的两面性。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