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讯员 丁燕飞)21岁女大学生长期熬夜学习,某天突然全身抽搐,晕倒入院,不但右手右腿险瘫痪,还丧失语言功能,生命岌岌可危。所幸医生及时排查病因精准判断,以手术脑内捉“真凶”,挽回一命,并助她康复,回归正常生活。

长期熬夜学习诱发脑内血栓 花季少女抽搐偏瘫命悬一线

叶子是武汉某重点高校大二学生,入校以来十分努力上进,成绩优异,常常熬夜学习到凌晨三四点,7点多起床上课。去年11月18日11点,叶子在宿舍看书,突发头痛,右臂莫名乏力并开始抽搐,她以为是头天熬夜太疲惫,于是躺下休息。11点半,室友慌张地喊醒叶子,告诉她她全身抽搐了两三分钟,便赶紧叫了救护车。叶子在附近医院做了CT检查,考虑为右颞极蛛网膜囊肿,左额颞顶叶水肿,随后的14小时内,病症又两度发作,还口吐白沫,在接受气管插管、抗癫痫、脱水等治疗无法缓解后,于19日凌晨转到武汉大学中南医院,以“癫痫持续状态”被神经内科收治。

刘煜敏主任医师带领的神经介入团队连夜为其抽血化验、做核磁共振等一系列检查,排查病因。而叶子情况持续恶化,20日晚10点,MRI结果显示局部静脉血管增粗,出现了右侧偏瘫、失语、意识丧失。刘煜敏主任医师、梅斌主任医师团队经验丰富,怀疑她患上了一种凶险的疾病——颅内静脉窦血栓形成,一旦形成,会引起静脉和脑脊液回流障碍,脑水肿,若不及时做介入手术,后期只能对标治疗,或开颅。因叶子病情在加重,经医生综合评估判断,需紧急取栓,否则会导致永久性损伤或危及生命,该病患者中有5%的人死于急性期。叶子父母第一时间从外地飞抵武汉,焦急万分,了解情况后,决定相信医生,立即手术。

医生连夜手术挽回一命 康复治疗助她回归正常生活

21日凌晨,李华钢副主任医师及团队紧急实行了脑血管造影、静脉取栓术,术中确实发现上矢状窦血栓形成。经过4小时的奋战,手术顺利完成,术后,患者转入神经内科重症监护病房,持续接受镇静、抗凝、抗癫痫、护胃、营养、脱水等对症支持治疗,预防并发症。

同时,神经康复团队开始对她进行语言功能和右侧肢体运动训练。接诊抢救时一直陪伴左右的管床医生刘溪副主任医师介绍,叶子很坚强、乐观,积极配合,术后第四天,她意识逐渐清醒,能说出简单的字词,术后半个月,腿恢复了活动,转入普通病房,到了第三周,可以站立,语言表达也更流利,第四周,便能搀扶行走了……看到女儿逐步好转,叶子父母才渐渐放下心来,其父亲含泪说道:“我在电话里听闻女儿在抢救一下子就懵了,现在她能恢复,多亏医生的及时救治!”去年12月中旬,叶子出院,没有留下后遗症。她还将这些经历做成了小视频,激励自己坚持做康复训练。

突发性脑血栓超过6个小时(长期只睡4小时诱发脑内血栓险丧命)(1)

复查时,刘溪副主任医师为患者检查肢体功能

突发性脑血栓超过6个小时(长期只睡4小时诱发脑内血栓险丧命)(2)

2月15日,叶子回到中南医院复查,和父母特地去到神经内科病房,看望和感谢救治过她的医护。她说:“中南医院医护不仅救了我的命,还鼓励、帮助我重回正常生活。我手不方便时,护士姐姐为我洗头,当我害怕、情绪不高时,还给我买奶茶喝让我开心,这些体贴入微的关怀让我很感动。”如今,叶子的语言和肢体都已基本恢复,对生活充满期待。

李华钢介绍,患者长期熬夜,不吃早饭,初步考虑这些可为其静脉窦血栓形成的诱发因素,不良生活习惯可导致血液浓缩,体质下降,机体衰弱,后面还将排查遗传因素。中南医院神经内科有十余年治疗静脉窦血栓的经验,这次成功救治,得益于早期的精准判断和及时的介入手术,以及术后精心的康复治疗、护理,也离不开女孩的坚强和乐观。如市民出现类似症状,需及时就医,积极配合治疗。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