湖南日报10月13日讯(通讯员 刘琳 全媒体记者 余蓉)进入数字化时代,游戏潜在的教育功能得到进一步凸显,游戏如何更好地助力教育也成为社会关切的议题。近日,湖南师范大学道德文化研究中心联合厦门大学游戏哲学研究中心、清华大学社科学院积极心理学研究中心、北京理工大学科技与社会研究所、华侨大学哲学与社会发展学院等学术机构,共同发布了《2022游戏助力教育研究报告》。

对游戏教育的评价(教育游戏该是什么样子)(1)

《2022游戏助力教育研究报告》是一份关于如何开发具有教育功能的游戏产品的哲学研究报告。《报告》追溯了游戏在世界各国的发展历史,分析了游戏在当今世界的发展状况,提出了“严肃游戏”“教育游戏”“科普游戏”等新概念、新理念,反对单纯为了游戏目的而开发游戏产品的传统做法,指出了传统游戏片面强调游戏性的巨大危害,呼吁开发有教育功能和价值的游戏产品,主张对游戏产品开发、游戏产业发展进行伦理和法制规约,倡导“教育游戏”模式,并对教育游戏的一些经典案例作了深刻理论分析,在如何促进游戏健康发展、如何实现游戏与教育相统一等方面进行了有理论意义和现实价值的探索。

报告同时提出,虽然教育游戏发展趋势良好,但当下教育游戏的研究还远远不够。游戏教育还需要更多实践案例来证明其特殊性与重要性,需要针对更多教育游戏品类展开广泛研究,同时也需要更多的时间来验证其教学成果。对于此条道路的探索,不仅需要业界的积极探索与学界的系统研究,更需要“产学研”3方面的积极互动与相互配合。

发布会上,北京理工大学薛少华、清华大学张鹏以及湖南师范大学张含等3位老师围绕“游戏的教育功能”“游戏化教育”等主题分别作了专题学术报告。专题学术报告之后,来自业界与学界的专家学者们还就“教育游戏的未来”开展了圆桌讨论。

(一审:余蓉;二审:刘文韬;三审:杨又华)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