程咬金(589年-665年2月26日),原名咬金,后更名知节,字义贞,济州东阿(今山东东平西南)人唐朝开国大将,凌烟阁二十四功臣之一,我来为大家科普一下关于程咬金单挑五大高手?以下内容希望对你有帮助!

程咬金单挑五大高手(你绝对不知道一代名将程咬金居然还是钓鱼高手)

程咬金单挑五大高手

程咬金(589年-665年2月26日),原名咬金,后更名知节,字义贞,济州东阿(今山东东平西南)人。唐朝开国大将,凌烟阁二十四功臣之一。

钓鱼高手

在京都长安时,程咬金曾与秦叔宝去渭河湾钓过两次鱼,秦叔宝钓得好,提着两斤重的红鲤鱼在程咬金家人面前炫耀。程咬金两次都打了光脚板,弄得他这个好强好胜的大将军很没面子。自此,程咬金在心底发誓,要好好研究钓鱼,挽回面子。唐太宗知道程咬金在研究钓鱼,便下旨邀在都城的喜欢钓鱼的大臣和将军到华清池垂钓。结果程咬金居唐太宗之后,长孙无忌居三,秦叔宝居四。这让程咬金争回了面子。

原来,程咬金研制了几种新诱饵——酒米加盐或加油枯,鱼吃着有味,就不吃没加盐或油枯的酒米,逗留原处不走,即使游走了,仍会回来。程咬金这一招向任何人都保密,唯独没敢向唐太宗保密。在华清池垂钓那天,程咬金悄悄将自己钓的鱼往唐太宗的鱼桶里丢。结果唐太宗夺魁,冲程咬金笑了又笑,还悄悄叮嘱他保密。[1]

三板斧

在小说《隋唐演义》中,程咬金的绝技是梦中学会的三板斧,在后来的很多小说中,其三斧子披辕门、三斧子定瓦岗被后人津津乐道。小说中程咬金使用三板斧的时候通常会报出招数名称,因为小说中程的记性不是很好,他一般是先说名字,然后才能想起招数。

第一斧:劈脑袋——用斧头从上往下砍,无论对方攻击不攻击他,程咬金因为只会这三斧子,所以大发拼命,而对方往往方寸大乱。

第二斧:鬼剔牙——在对方横武器招架时,收斧头,献斧纂,攻击对方面部,由于速度快,对方一般都使用铁板桥躲避。

第三斧:掏耳朵——在二马错蹬时,回身横扫,由于对方前招为铁板桥(武术救命绝招,通常是暗器来得太快,不及避让,只得身子僵直,突然向后仰天斜倚),刚起身,很难躲闪,所以这三斧子很厉害[2] 。

后来在秦琼的指点下,程咬金又自创了半招,后人也有管他的招数叫三斧子半的说法。随着小说形容程咬金资质不佳的印象,“三道板斧”变成歇后语,意思是“只会几招”。

半路杀出个程咬金

在小说《说唐演义全传》中,程咬金头一次当强盗,就做了笔大买卖。一日,程咬金、尤俊达听说靠山王杨林派“大太保”罗方、“二太保”薛亮路经此地,于六月二十四日将48万两银子送到京城长安,便议谋劫王杠。为此,他们做了精心的准备。转眼间六月二十四日来到了,探子来报,王杠的队伍来了。程咬金吩咐手下隐蔽起来,等队伍来到大山隘口时,程咬金手拖一把大斧子,如同天神下界一般,立在道中间,说道:“我本是一霸天,专门劫财不要砖,你想要从此路过,快快留下买路钱!”那声音好似晴天霹雳,震得地动山摇。罗方、薛亮急忙应战,他们根本不是程咬金的对手,三斧下去,纷纷败下阵来。这次劫王杠,不仅获银子48万两,还有珊瑚、翡翠、珍珠、玛瑙等奇珍异宝。这就是“半路杀出个程咬金”典故的由来。[2]

参考资料

1. 真实程咬金有勇有谋不用板斧:镇守蜀中留下钓鳌台 [引用日期2019-01-15]

2. 传程咬金在大架山劫"王杠" 张士贵在莱西造反 [引用日期2019-01-19]

本文章由头条百科用户用户6042027923221、yikejiucai、清为水ww参与编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