提起南宋的皇帝,估计大伙印象中会觉得都很糟糕,畏金如虎,屈辱求和,窝在江南,不思进取,这正是:山外青山楼外楼,西湖歌舞几时休?暖风熏得游人醉,直把杭州作汴州。相比之下,南宋的几位文臣武将倒是英雄豪壮、名垂青史——岳飞、韩世忠、辛弃疾、虞允文、文天祥、陆秀夫……其实南宋有一位皇帝还是很不错的,为岳飞平反并追谥岳飞为"武穆"的就是他;为《苏东坡全集》写序并追谥苏轼为"文忠"的也是他;坚持抗金,启用名臣虞允文为宰相积极备战的还是他。
他,就是南宋第二位皇帝——宋孝宗赵昚(读音"shèn ",1127—1194)。
赵昚继承的是宋高宗赵构的皇位,但他并非赵构的亲生儿子,而是养子。赵构没有生育能力(传说是被金兵给吓的……),所以就选了宋太祖赵匡胤的七世孙赵昚(他原来的名字有好几个:赵伯宗、赵瑗、赵玮,字元永)为养子,先封为公爵、王爷,绍兴三十二年(1162年)被立为皇太子。同年,56岁的高宗厌倦政治了(后来又当了25年太上皇,81岁驾崩,成为中国历史上最长寿的皇帝之一),便让位于36岁的赵昚,就这样,大宋王朝的皇位又神奇地回到宋太祖一脉了!为啥这样说呢?因为在宋高宗之前,高宗的老爸——北宋的宋徽宗赵佶、赵佶的老爸宋神宗赵顼……反正一代一代都是宋朝第二代皇帝宋太宗赵光义的子孙,赵光义是怎么登基的呢?有说是"烛影斧声",说他谋害了哥哥赵匡胤,有说是"金匮之盟",说赵匡胤听了老妈杜太后的话同意传位给弟弟。反正自打宋太宗开始,宋朝皇位上都是他的后代,直到赵昚即宋孝宗登基,才又回到了宋太祖赵匡胤一系。
赵昚这个人尊崇孝道,温和稳重,勤俭朴素,不喜娱乐,不好女色——关于这条,还有个有趣的故事呢。当初高宗还没确定谁当太子的时候,给赵昚和另一位养子赵琢每人赐予十个美女,过些日子又把美女们召回进行体检,结果发现给赵琢的十个都不是处女了,而给赵昚的那十个还都是黄花大闺女。就这样,赵昚才被确定为皇太子。
宋孝宗赵昚不算是雄才大略、英明神武的君主,但属于很有壮志也很积极努力的皇帝,当初金朝皇帝完颜亮南侵,好多大臣都吓得主张逃跑,身为皇子的赵昚又是请求抗击金兵又是请求护驾父皇,表现很赞。即位后,孝宗很快就下诏为昔日被他老爸杀死的英雄名将岳飞平反昭雪,恢复其官爵,并以官家礼仪改葬,后又追赠岳飞谥号为"武穆"——稍熟悉历史(包括看过《射雕英雄传》)的朋友对这二字应该不会陌生。这一举动,就是为了向天下人表明皇帝的抗金决心。
顺便说一下,为岳飞平反时,太上皇赵构还健在呢,而且对朝政还很有影响力,为岳飞平反可不能坏了太上皇的面子,于是乎,特孝顺的孝宗就把给岳飞平反的决定说成是太上皇的旨意,而且把害死岳飞的罪责都甩给了秦桧——反正秦桧也早就死了,秦桧余党也被孝宗全部驱逐。
隆兴元年(1163年),孝宗以主战派首领张浚(张良的后代)为江淮东西路宣抚使,率军抗金,然而由于部下不和,可怜的张浚在符离之战中被金兵打得惨败,主和派正好趁机攻击张浚,孝宗恢复中原的梦想遭到严重打击,抗金决心也有点动摇,无奈与金朝签订了"隆兴和议"——宋朝皇帝不再向金朝皇帝称臣,而是称侄;原来给金朝的"岁贡"(银、绢之类)改称"岁币"并比之前的减少一部分。唉,没办法,打不过,怎么办呢?此后宋、金两国虽然维持了四十多年和平。但孝宗还是没忘抗战,他开始启用主战派首领虞允文为宰相,命各地修筑城防,还派虞允文到四川整军经武,时刻备战,打算从四川出兵,到时候与临安(即杭州)出兵的宋军会师于河南。可是遗憾的是,虞允文积劳成疾于淳熙元年(1174年)病逝于四川,计划未能实施。孝宗的梦又碎了……
虽然抗金大业一直未成,但孝宗的内政相当不错,整顿吏治,惩治贪腐,兴修水利,轻徭薄赋,和平环境中南宋经济发展,百姓富裕,呈现出一片升平之景。当时南宋文化上也颇为繁盛,陆游创作最多的时期,就是孝宗时代;辛弃疾也在孝宗时代历任各种官职,创作也不少。而昔日北宋大文豪苏轼,是孝宗一直颇为推崇的,孝宗为苏轼文集作了序,并追谥苏轼为"文忠"、苏轼的弟弟为苏辙"文定",衰落许久的苏派蜀学也开始再度兴起。
和养父高宗赵构一样,孝宗赵昚也是禅让当了太上皇。淳熙十六年(1189年),赵昚禅位于儿子赵惇,即宋光宗。赵昚作为太上皇闲居。有意思的是,赵构是两年前才去世的,而退位后的赵昚继续为养父服丧。
五年后,即绍熙五年(1194年)六月,赵昚在重华殿病逝,终年68岁。庙号孝宗,谥号挺长的——绍统同道冠德昭功哲文神武明圣成孝皇帝。
宋孝宗赵昚在位时,是南宋国力最强盛的时候,无奈北方的金朝也颇为强大而且军事更强,同时代的金世宗完颜雍号称"小尧舜",也是个厉害人物,所以抗金大业实在搞不动呀。此后的南宋皇帝一代不如一代,直到最后被蒙古灭亡……
本文为李萌独家撰写,喜欢的,记得订阅本头条号。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