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巧儿的故事,几乎无人不晓。但刘巧儿的故事并非虚构,它还有人物原型。

刘巧儿的原型是封芝琴老人,遗憾的是,她已经在2015年2月12日去世了,享年91岁。

刘巧儿和新凤霞新消息(原型封芝琴与新凤霞的故事)(1)

封芝琴老人

封芝琴老人的一生充满传奇,年轻时代她冲破封建束缚,勇敢选择爱情和婚姻自由成为一个时代的记忆。由此原型改编的刘巧儿打官司更是被搬上舞台,鼓励更多女性走向新社会追求属于自己的幸福。

封芝琴出生在甘肃省华池县一个偏僻的山沟里,从小以剪纸、绣花的“巧手”闻名乡里。1942年,18岁的封芝琴与华池县悦乐乡小伙儿张柏相恋,二人情投意合,但“巧儿”的父亲却贪图彩礼不顾女儿的反对执意将女儿许配他人。无奈之下,张柏做出了一个惊人的举动——带领亲友将封芝琴抢到家中,为此,张柏被华池县抗日民主政府判了刑。 心爱的人为自己锒铛入狱,“巧儿”决心要“讨个说法”。从未出过门的她徒步上百里路,到庆阳专署驻地庆阳城状告“父母之命、媒妁之言”对她婚姻的干涉,和县抗日民主政府断案不公,争取婚姻自主的权利。

刘巧儿和新凤霞新消息(原型封芝琴与新凤霞的故事)(2)

  时任陇东分区专员兼陕甘宁边区高等法院陇东分庭庭长的马锡五(解放后曾任最高人民法院副院长),采取调查、调解与审判相结合的方式,协同县政府召开群众大会,进行公开宣判,纠正了华池县抗日民主政府的错误判决,当场为封芝琴、张柏颁发了结婚证书,使这对有情人终成眷属,“马锡五审判方式”也由此诞生。

刘巧儿和新凤霞新消息(原型封芝琴与新凤霞的故事)(3)

  这起争取婚姻自主的民事案件轰动了陕甘宁边区,成为20世纪中国八大名案之一。当时,延安《解放日报》、重庆《新华日报》、《陇东报》等接连对此进行报道;随之,陇东中学教员袁静创作了秦腔剧《刘巧儿告状》在边区广为传播。

解放后,中国评剧院又将其编为评剧《刘巧儿》,由著名演员新凤霞主演,随后又被长春电影制片厂搬上银幕,使“刘巧儿”的故事传遍全国,甚至还推动了第一部《婚姻法》的宣传普及。自此,“刘巧儿”的故事更是家喻户晓,成了新中国巾帼楷模、妇女解放的象征。

刘巧儿和新凤霞新消息(原型封芝琴与新凤霞的故事)(4)

新凤霞成功塑造了刘巧儿的艺术形象,并在戏中发展了有其自己特点的评剧疙瘩腔唱法。人们通过《刘巧儿》了解了评剧,通过《刘巧儿》知道了新凤霞,新凤霞的名字从此走进了千家万户,演唱艺术从此确立并得到广大评剧观众的喜爱。

但是,由于种种原因,新凤霞与封芝琴两人在《刘巧儿》取得轰动后一直没有能够见面。上世纪七十年代,新凤霞遭遇不幸,但当她听说在甘肃的封芝琴同样承受坎坷时,百感交集,当即写信给封芝琴。

新凤霞在信中说:“我们两个没见过面,但我们是很亲近的了。我从1949年演出《刘巧儿》,就对你是熟悉的。我因受迫害得了病,至今不能上台演戏。听到你也受迫害,我深表同情。我身体好些一定去看望你。”

新凤霞还从庆阳地委索要了一张封芝琴的照片,那是她第一次“看到”封芝琴。

刘巧儿和新凤霞新消息(原型封芝琴与新凤霞的故事)(5)

1986年,封芝琴一家的生活条件好了一些,她终于可以去看新凤霞。她带着陇东的红枣、黄花、木耳、白瓜籽和小米……要让新凤霞补补身子。春节过后不久,封芝琴和丈夫张柏在省里派的人陪送下,来到了到北京。在北京体育馆东路,封芝琴见到新凤霞,当时,新凤霞已年近六十,而封芝琴已过了这个年岁。

看到新凤霞的第一眼,封芝琴的眼泪就哗啦啦地流了下来——她很难过——当年的那个巧儿她怎么就瘫了,不能走路了呢?随后,她们的手紧紧地握在了一起,心一下子更近了。新凤霞说:“我演巧儿时,总想着巧儿该有多好,今天终于见到了!”封芝琴说:“是你演得好,我哪儿有那么好!”

新凤霞把天津“泥人张”的后代给她塑的“刘巧儿”泥塑,转送给了封芝琴,说:“这是你十七八岁的形象,留作我俩的永远纪念吧!”封芝琴奉上家乡的特产:“你补补身子吧!”

“刘巧儿”勇敢争取到的婚姻生活是否幸福美满?封芝琴说,虽然在农村,但她和丈夫张柏儿十分恩爱,和睦相处,直到1991年张柏儿去世,夫妇俩几乎没吵过几次嘴。封芝琴老人的儿子说,在他的记忆里,除了偶尔吵吵小架,父亲和母亲从未真正红过脸。

耄耋之年,封芝琴老人又以“刘巧儿”为名,创办了民间工艺品公司,注册了“巧儿剪纸”、“巧儿香包”等商标,成为华池、庆阳乃至甘肃的一张人文“名片”。封芝琴也被中国民间工艺美术委员会命名为“中国民间工艺美术大师”。

刘巧儿和新凤霞新消息(原型封芝琴与新凤霞的故事)(6)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