经常听相声的朋友可能知道,郭德纲的相声里提到过一句俗语,叫做“穷生奸计,富长良心”,他说啊,这人一穷,没辙了,什么办法都想得出来,富人呢,红灯都不闯,为什么呢?有钱惜命啊,害怕人死了钱没花了。当然,这是相声的娱乐效果了,我们今天就来聊一聊这句“穷生奸计,富长良心”这句俗语。有朋友跟我说啊,在现代社会这句话应该这么说,“生奸计富,长良心穷”,很多人认为部分富人的发迹未必多么干净,富裕以后才开始反省自己,行善积德不过是为了安慰自己的良心。

穷生奸计经典句子(穷生奸计富长良心)(1)

这些看法都比较片面,这句俗语啊,它表达着一种经济基础与精神文明的关系,我国有一句古话叫“仓廪实而知礼节,衣食足而知荣辱”,本质是相通的,都是说有经济基础,才能更充裕地追求精神境界。这句话原本是出自管仲,有趣的是,司马迁在《史记》中很微妙地改了一个字,把原句中本来的两个则,改成了后来流传的两个“而”,也就是说,粮仓充足、丰衣足食,只是精神文明建设的前提和基础,并不能直接导致民众知礼节、知荣辱。这种看法,好像更严谨一点对不对?

穷生奸计经典句子(穷生奸计富长良心)(2)

“穷生奸计,富长良心”这句俗语呢出自《白毛女》,我们都知道这个故事啊,讲喜儿被地主黄世仁霸占,一头黑发变白,最终惩戒地主的故事。说这句话的穆仁智呢,是黄世仁的狗腿子,这话是他为吹捧黄世仁说的,那能当真吗?他说的话当然是代表着地主阶级对佃农的偏见和傲慢,就算有一些生活不够富足的人是会耍小聪明,会贪小便宜,会想要去走一些捷径,但踏实善良的贫穷劳动者也比比皆是,不是吗?

穷生奸计经典句子(穷生奸计富长良心)(3)

或许啊,有一些在奋斗中的人把这样的俗语当做动力,他们想追求财富,鞭策自己,有朝一日有经济实力后,可以捐款啊、资助失学儿童啊,帮助很多需要帮助的人。这当然是好的。

曾国藩说过这样一段话:“天下无一成不变之君子,无一成不变之小人。今日能知人,能晓事,则为君子;明日不知人,不晓事,则为小人。寅刻公正光明,则为君子;卯刻偏私晻暧,则为小人。”说明每个人都是很复杂的个体,一概而论当然是不客观的,也不能用一两个形容词去概括。我想啊,如果有人成天将这句话挂在嘴上,你不如问问他,听没听过另一句俗语叫做“仗义每多屠狗辈,负心多是读书人”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