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2年前,在松花江畔,哈尔滨工业大学的前身中俄工业学校宣告成立,哈工大的百年历史由此开始。
1950年,新中国成立后,哈工大被确定为全国学习国外高等教育办学模式的两所样板大学之一,正式肩负起推动旧教育制度改革、实现社会主义工业化的使命。800多名青年师生响应国家号召,从全国各地齐聚哈尔滨工业大学。他们创办新专业、编译新教材,白手起家,边学边教,为国家工业化建设解决了“燃眉之急”。
这群平均年龄只有27.5岁的队伍就是后人常提起的哈工大“八百壮士”。
70年过去了,“八百壮士”爱国奋斗、建功立业的精神激励着一代代哈工大人,始终把国家需要、时代使命当成自己的追求,在教学、科研等各领域取得一项又一项丰硕成果。
黄文虎:哈工大校长,科研教学两不误
1991年1月,黄文虎(左2)出席在哈工大举办的中苏宇航科技讨论会
要问“八百壮士”的青年师生建设新中国的心情有多迫切?听听黄文虎的故事就知道了。
1950年,为了实现科技报国之志,黄文虎怀着“男儿志在四方”的想法,选择重工业基地东北作为自己的理想之地。
后来他回忆说,来哈尔滨的路上,看到路边很多烟囱冒烟,以为冒烟的地方就是工厂,看到有这么多“工厂”,他们感到十分振奋,后来才知道那些只是采暖锅炉。
1953年,黄文虎从研究生班毕业留校任教。那时,全国正掀起向苏联学习的热潮,他接到了一项艰巨的任务:转行,向苏联专家学习理论力学,专攻动力学和振动。“国家有需要,作为热血青年,当然是义不容辞。”就这样,黄文虎一边跟苏联专家学习理论力学,一边做教师给学生上课。
伴随着国家科技的不断强大和哈工大的一步步发展,黄文虎也坚定地走在科研强国的道路上。他开创设备故障诊断技术研究,发展了模糊诊断、神经网络等诊断技术,并将该技术与航天结合,保证了“神舟五号”的顺利发射和安全运行。
作为教育家,黄文虎还担任过哈工大校长、第一任研究生院院长,是我国首批博士生导师之一。他认为,学校教育应该花大力气,培养学生的自主创新能力。对于博士生的培养,他提倡论文与课题任务两面兼顾,既安排时间要求学生尽可能好地完成工作任务,又鼓励学生提出新的学术观点和见解,进行创造性的科研实践。这样既丰富了学生的理论知识,又提高了学生的创新能力
传道、授业、解惑,黄文虎乐在其中。从教几十年,黄文虎桃李满天下,一批批学子在各条战线上承担着国家建设的重任,是他最大的骄傲。
刘永坦:带领哈工大科研团队,
为祖国筑起“海防长城”
刘永坦(右二)在哈尔滨工业大学实验室钻研雷达技术 (来源:新华社记者 王松 摄)
1953年,刘永坦怀着投身祖国工业化事业的决心考入了哈工大。在班级里他年龄最小,却因懂得多被称作“小老师”。
因成绩优异,他作为预备师资之一,被学校派往清华大学进修无线电技术。1958年,从清华大学无线电技术专业毕业后的刘永坦回到哈工大,参与组建无线电工程系,成为了哈工大“八百壮士”群体的一员。
1979年,刘永坦作为改革开放后首批公派留学生前往英国进修。这期间他参与了重大科研项目“民用海态遥感信号处理机”的全部研制工作,也正是该项目让他对雷达有了全新的认识,心中萌生出宏愿“中国必须要发展这样的雷达!这就是我要做的!”。毕业后,刘永坦拒绝了导师的多次挽留,立刻启程回国开启新体制雷达研究之路,他坚信中国人有能力研制出自己的新体制雷达。
在国家的大力支持下,刘永坦扎根黑土地,组建了一支以哈工大为总体单位,中国航天科工集团、中国电子科技集团等优势单位联合攻关的新体制雷达“国家队”。经过数十年的艰苦攻关,刘永坦团队在国际上提出了一系列首创方法,全面破解了海空多类型目标兼容探测难题,实现了海空多类型目标高概率、高稳定同时探测,成功研制出我国首部新体制远距离实装雷达,使我国成为极少数掌握远距离实装雷达研制技术的国家之一。
从提出设想,到研制出新式海防重器,刘永坦带领团队扎根边疆近40年。而团队也从最初的6人发展到30多人,老中青人才齐全,建立起了一支雷达科研“铁军”。在荒无人烟的试验场,在环境恶劣的废弃民房,他们埋头苦干,挥汗如雨,硬是把冷板凳坐热,为中国铸起了了一道“海防长城”。
凭借着艰苦卓绝的耕耘付出和取得的骄人业绩,刘永坦1991年当选中国科学院院士,1994年当选中国工程院首批院士。
2019年1月,刘永坦荣获2018年度国家最高科学技术奖。为了感谢哈工大的帮助与支持,他将800万元奖金全部捐出,设立永瑞基金。
他说,永瑞基金的设立旨在聚焦国防电子工程领域,助力学校培养更多杰出人才,打造更多国之重器。
俞大光:哈工大 的“铁将军”
俞大光 (来源:中国工程院官方网站)
1953年,俞大光因深厚的理论功底、刻苦钻研的进取精神、业务技术上的独到建树,被被哈尔滨工业大学作为优秀人才选中,由国家教育部下达调令,调任哈尔滨工业大学电工教研室任主任。
那时,新中国百废待兴,急需培养人才,俞大光认为要发展教育,首先要解决教材问题。他在完成繁重的教学任务的同时,废寝忘食地伏案疾书,将自己积累起来的教学实践经验加以整理,先后编写出版了《电工基础》上、中、下三册,成为我国50年代教学改革后的第一套完整的高等工业院校本科电工教材。这套教材具有理论联系实际、讲解清楚、易于教学等优点,颇受广大高校师生好评。
原哈工大副校长周长源回忆俞大光写书的特点:“整部书稿几乎完全是默写出来的,包括繁琐复杂的数学推导。”
哈工大“规格严格,功夫到家”的校训精神在俞大光身上体现得淋漓尽致。他被人封为“铁将军”,他所教授的电工基础课也被学生戏称为“老虎课”。对此他幽默地说:“我很愿意接受这顶桂冠,教而不严师之惰嘛,在教学工作中岂能丧失原则,误人子弟?”
正是得益于这严谨的教学风格,俞大光培养出来的学生普遍具有扎实的理论知识功底和动手能力,在后来的工作实践中较快地成长起来,为祖国建没做出了重要贡献。
张乃通:与哈工大的61年不解之缘
2004年,张乃通(右2)出席全国通信新技术学术研讨会暨西部通信产业与市场论坛
有这样一位先生,他生于扬州。二十出头的年纪,他积极响应国家“哪儿有需要就去哪儿”的号召,在接到毕业分配通知的当晚,就毫不迟疑地背上行囊,来到了千里之外的“冰城”哈尔滨,投身哈工大科研教育。这一来,就是61年。他就是中国工程院院士张乃通。
当时,哈工大无线电系尚属空白。鉴于国家的需要,学校对筹建无线电系很重视,1956年10月,时任见习助教的张乃通被派往清华大学无线电系进修。
1958年底,张乃通等人陆续返回哈工大。为了向国庆10周年献礼,张乃通带领学生不分昼夜地研究,成功研制出发射功率大于当时哈尔滨电视台的哈工大电视台,并于1959年3月成立哈工大无线电系。
改革开放后,我国的航天事业取得了突飞猛进的发展,为解决当时航天人才青黄不接的问题,哈工大决定筹建航天学院。1987年航天学院正式成立,张乃通任副院长主抓实际工作。在他的带领下,航天学院也不断壮大,不仅成为哈工大的标志性学院,也成为国际宇航大学的一个永久性分校。
一甲子的教学、科研生涯,张乃通早已桃李满天下。“做学问事小,做人事大。做学问前学会做人,否则难成大器。”这是张乃通对自己所有学子的殷切期望。他严谨务实、精益求精的治学态度和诚恳率直的为人处事方式影响着身边的每一个人。
凝眸过往,岁月峥嵘。老一辈“偶像天团”或年过耄耋,或已离我们而去,而“规格严格,功夫到家”的精神犹如一面旗帜,指明了哈工大一代代学子前进的方向。如今哈工大作为我国一流大学的典范,始终践行报国为民使命,围绕国家重大战略,矢志自主创新,努力实现关键核心技术重大突破。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