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春游”古诗62首

《次韵春游别说道二首》宋 黄庭坚

愁眼看春色,城西醉梦中。

柳分榆荚翠,桃上竹梢红。

燕湿社翁雨,莺啼花信风。

别离感贫贱,殷子正书空。

《次韵春游别说道二首》宋 黄庭坚

青春倚江阁,万象客愁中。

江水不胜绿,檐花无赖红。

欹斜半帘日,留滞一帆风。

携手离筵上,清樽不易空。

《春游》宋 陆游

平生乐行役,不耐常闭户。

今朝新雨霁,一笑整巾屦。

青猿导幽蹊,春草伴微步。

虽云尊酒薄,蔬果亦略具。

辛夷发高枝,杨柳吹堕絮。

行歌不知远,落日呼野渡。

横林已栖鸦,浅水犹立鹭。

归来意颇豪,古锦有新句。

《春游》宋 陆游

春风堤上草萋萋,草软沙平护马蹄。

似盖微云才障日,如丝细雨不成泥。

千秋观里逢新燕,九里山前听午鸡。

追忆旧游愁满眼,彩船曾系画桥西。

《春游》宋 陆游

右军不复见清真,赏会犹须我辈人。

幽梦断时鸡唱晓,短章成处鸟呼春。

出山茶笋村墟闹,上市蓴鲈七筋新。

速觅一壶随处醉,风吹红紫半成麈。

《春游》宋 陆游

镜湖春游甲吴越,莺花如海城南陌;

十里笙歌声不绝,不待清明寒食节。

青丝玉瓶挈新酿,细柳穿鱼初出浪。

花外金羁络雪驹,桥边翠幙围螭舫。

怕雨愁阴人未知,时时微雨却相宜;

养花天色君须记,正在轻云嫩霭时。

《春游》宋 陆游

梅市移舟过古城,此行亦未阙逢迎。

负薪野老无妻子,施药山人隐姓名。

风雨偏宜宿茅店,盐醯不遗到藜羹。

宜和版籍今谁在?似是天教乐太平。

《春游》宋 陆游

方舟冲破湖波绿,联骑蹋残花径红。

七十年间人换尽,放翁依旧醉春风。

《春游》宋 陆游

熟食从来少天色,东吴况是足春寒。

城南藉草可痛饮,安得酒肠如海宽?

《春游》宋 陆游

兰亭路上换春衣,梅市桥边送夕晖。

闻有水仙翁是否,轻舟如叶桨如飞。

《春游》宋 陆游

沈家园里花如锦,半是当年识放翁。

也信美人终作土,不堪幽梦太匆匆。

《春游》宋 陆游

杏花天气喜新晴,白首书生乐太平。

小陌秋千虽隔世,名园祓禊尚关情。

山林自古流觞地,弦管谁家送酒声?

蓴菜鮆鱼初满市,莫将羊酪敌南烹。

《春游》宋 陆游

穷愁终日竟胡为?老健人间自一奇。

每驾柴车游古寺,间骑竹马伴群儿。

登临兰渚流觞地,萧散狐泉冷饼时。

綀布单衣白羽扇,路傍人总道相宜。

《西湖春游》宋 陆游

灵隐前,天竺後,鬼削神剜作岩岫。

冷泉亭中一尊酒,一昌可敌千年寿。

清明後,上巳前,千红百紫争妖姘。

冬冬鼓声鞠场边,秋千一蹴如登仙。

人生得意须年少,白发茏锺空自笑。

君不见灞亭耐事故将军,醉尉怒诃如不闻。

《次林伯玉侍郎韵赋西湖春游》宋 陆游

西湖一别不知年,陈迹重寻麦岭边。

山远往来双白鹭,波平俯仰两青天。

残骸自觉难支久,一笑相从亦宿缘。

旅食京华诗思尽,羡公落笔思如泉。

《春游绝句》宋 陆游

一百五日春郊行,三十六溪春水生。

千秋观里逢急雨,射的峰前看晚晴。

《春游至樊江戏示坐客》宋 陆游

江头萧萧春色暮,柳阴游鱼饱飞絮。

芼羹箭笋美如玉,点豉丝蕝滑萦箸。

银鞍乌帽寻春客,朱户青旗沽酒处。

浮生细看才几时,一笑自应忘百虑。

绿杯到手不肯尽,宝带照地身何与。

酴醾烂熳我欲狂,茗艼还家君勿遽。

《春游》宋 董嗣杲

江城趁春游,爱寻郭外圃。

烟花羃酒帘,风声飏商鼓。

午风荡江面,兵船问沙浦。

浦断官柳阴,絮雪待晴吐。

野花媚游眼,红白开晴雨。

谁怜荡子身,年馀滞江浒。

徒羡庐山高,万峰青可数。

朝晚挹烟霏,释尽客怀苦。

兹辰快移步,突觉沈疴愈。

树头叫归禽,流年如箭羽。

《春游》宋 董嗣杲

山童携竹杖,支我步城头。

东风扑酒香,吹醒殊乡愁。

江波荡太阳,万顷金色浮。

土人不识此,我可专春游。

《春游》宋 董嗣杲

登城最凄黯,绝殢脂粉醉。

万里烟尘蒙,掩此战争地。

江风荡渔歌,便觉春光异。

嗟我道不行,颇动乘桴志。

《春游》宋 董嗣杲

日日步春去,偶值江色晴。

杨柳翠频蹙,不管黄鹂声。

归栖官屋寒,月暗灯不明。

独坐想游衍,西湖无限情。

《春游》 宋 董嗣杲

买鱼缕银鱠,鱠细供春醉。

醉立海棠风,看山负惭愧。

万事可离踪,白发不容伪。

我屋枕乾溪,日揖南峰翠。

《春游》宋 无名氏

到处笙萧鼓笛中,诗人随分得春风。

提壶处处差监酒,布谷朝朝讲劝农。

《春游》宋 无名氏

终日寻春入醉乡,不知何处见春光?

风条舞绿水杨柳,两点飞红山海棠。

《春游》宋 无名氏

一点春山一点愁,一丝暮雨一声鸠。

病中况更缘诗苦,夜去可堪无酒休。

《春游》宋 无名氏

幽人何事苦伤春?春雨无端愁煞人。

不但幽人独愁怨,江头多少柳眉频。

《春游》宋 无名氏

晓风吹醒桃花醉,暮雨添成柳叶愁。

醉了又愁愁又醉,莺煎燕炒逼春休。

《祝英台近·及春游》宋 张炎

及春游,卜夜饮,人醉万花醒。

转眼年华,白发半垂领。

与鸥同一清波,风苹月树,又何事、浮踪不定。

静中省。便须门掩柴桑,黄卷伴孤隐。

一粟生涯,乐事在瓢饮。

爱闲休说山深,有梅花处,更添个、暗香疏影。

《春游》宋 黄庭坚

终日桃李蹊,春风不相识。

同我二三子,承我作意力。

把酒忘味著,看花了香寂。

晴云散长空,旷荡无限隔。

身为胡蝶梦,本自不渔色。

春虫劝人归,今我诚是客。

归来翻故纸,书尾见麟获。

文字非我名,聊取二三策。

《春游》宋 杨万里

不知春向雨中回,只到春光未苦来。

老子今晨偶然出,李花全落杏花开。

《春游》宋 王令

春城儿女纵春游,醉倚层台笑上楼。

满眼落花多少意,若何无个解春愁。

《春游》宋 王令

春风谁相呼,鸟语到庭户。

罢书起何游,系马城西树。

宁须客众随,聊与春相遇。

高林美风竹,疏影有清覆。

可以便行坐,解脱快巾屦。

日长天地宽,飘戾飞云度。

风枝绿未柔,日萼红先露。

芳辰信可尚,嘉兴惜无寓。

旧闻黄公垆,颇枉壮士顾。

予虽轻数子,自适偶同趣。

起解身上衣,就贳青旗酤。

独酌不待劝,兴至还自注。

对物无所语,似若喧哗恶。

虽无歌舞欢,幸可篇章赋。

乾坤本闲暇,人物自纷遽。

劳苦曷不乐,岁月失已屡。

酒阑起四望,落日不可驻。

饥马自知家,何须问归路。

《和朱元弼春游》宋 王令

闭门无著只疏慵,谩出留连与众同。

柳却有情愁落日,花惟能笑谢东风。

恨无日到三春外,尽看人狂六极中。

泛泛相逢且相笑,久将吾道付穷通。

《贺新郎·办著春游费》宋 刘埙

办著春游费。

奈狂风吹寒,禁定满城花事。

天暝云深时度雨。院落秦筝未试。

倩谁趱、杏娇桃媚。

韶色三停今过一,只淡黄杨柳装愁思。

芳径滑,绣窗闭。玉炉闷炷香温被。

忆去年、匆匆胜赏,梦沈烟水。

遥望秋千新彩索,难把旧痕重系。

待暖入、香红十里。

别拥双鸾迎素月,教明年、不恨今焦卒。

莺共燕,汝知未。

《春游》宋 刘兼

柳成金穗草如茵,载酒寻花共赏春。

先入醉乡君莫问,十年风景在三秦。

摇摇离绪不能持,满郡花开酒熟时。

羞听黄莺求善友,强随绿柳展愁眉。

隔云故国山千叠,傍水芳林锦万枝。

圣主未容归北阙,且将勤俭抚南夷。

《春游》宋 司马光

人物竞纷华,骊驹逐钿车。

此时松与柏,不及道傍花。

《春游》宋 李新

寂寂茂陵春,文园病后情。

黄蜂腰欲断,细柳眼初明。

丽服骈游女,余酣失老兵。

残粧深院落,相对任卿卿。

《次韵员子春游马溪二首》宋 李新

有花栽性地,余法寄灯房。

虬蜿骈松瘦,钟寒殷谷长。

赤髯班石坐,白骥踏云骧。

一夕参玄客,森森出虎场。

《次韵员子春游马溪二首》宋 李新

树影阴蒙迳,云衣浅扑门。

禅心无冷暖,客意自晨昏。

涧水鸣孬破,山花野血喷。

再来何薄暮,驺从触狐蹲。

《春游》宋 胡仲弓

不为寻芳出锦城,偶随吟杖绕山行。

春风的是多情物,吹下红楼笑语声。

《春游五首》宋 邵雍

五岭梅花迎腊开,三川正月赏寒梅。

相去万里先一月,始知春色从南来。

何人妙曲传羌笛。尽日清香落酒杯。

料得天涯水归客,也应临此重徘徊。

《春游五首》宋 邵雍

洛城春色浩无涯,春色城东又复嘉。

风力缓摇千树柳,水光轻盪半川花。

烟清翡翠飞平岸,日暖鸳鸯下浅沙。

不见君王西幸久,游人但感鬓空华。

《春游五首》宋 邵雍

二月方当烂漫时,翠华未幸春无依。

绿杨阴里寻芳遍,红杏香中带醉归。

数片落花蝴蝶趁,一竿斜日流莺啼。

清樽有酒慈亲乐,犹得堦前戏彩衣。

《春游五首》宋 邵雍

人间佳节唯寒食,天下名园重洛阳。

金谷暖横宫殿碧,铜驼晴合绮罗光。

桥边杨柳细垂地,花外秋千半出墙。

白马蹄轻草如剪,烂游於此十年强。

《春游五首》宋 邵雍

三月牡丹方盛开,鼓声多处是亭台。

车中游女自笑语,楼下看人闲往来。

积翠波光摇帐幄,上阳花气扑樽罍。

西都风气所宜者,草木空妖谁复哀。

《题赵千里溪山春游图》宋 仇远

一溪流水数家村,短栎长松映荜门。

不是花通辋川口,只疑路隔武陵源。

小桥瘦马行春色,远浦青山带雨痕。

楼观玲珑云缥缈,须知画里别乾坤。

《郭伯秀约联骑春游不去有诗》

宋 戴复古

心老寻春懒,年衰跨马难。

便能相强去,未必有真欢。

独酌三杯妙,高眠一枕安。

好花如可折,觅取数枝看。

《春游次王修监簿韵》宋 黄庚

天色新晴带薄寒,主人饮客出城关。

兰亭觞咏寻羲帖,窆石衣冠吊禹山。

春水断桥芳草塘,晓风啼鸟落花闲。

囊中诗句壶中酒,何必仙人大小还。

《雨后春游》宋 黄公度

鸣鸠乳燕报新晴,更被提壶苦劝人。

万点桃花落红雨,十分蕉叶负青春。

醉乡归去疑无路,诗笔拈来似有神。

莫惜千金买一笑,馀年乐事更关身。

《次韵元量春游》宋 李洪

恰恰莺簧百啭齐,提壶仍劝醉芳蹊。

曲尘弄日腰肢弱,翠黛凝颦眉妩低。

泉石似寻天竺寺,渔舟引入武陵溪。

少年簇马观游女,勒住金衔不放嘶。

《文监丞出关子东西湖春游倡和且约为重九之游》宋 王之望

西湖烂醉踏青天,秀句重寻未隔年。

已约清樽携九日,要将黄菊荐三贤。

深秋风日明寒水,宿雨波澜起画船。

佳所葱茏如有待,晓妆浓淡抹非烟。

《春游》宋 王镃

薄暖轻寒未肯分,游衫换作粉红新。

绿香酒影摇宫扇,红皱裙文上舞裀。

杨柳锦鞍春富贵,海棠银烛夜精神。

风流难学唐崔护,花下题诗忆故人。

《春游》宋 夏竦

豔豔春风雨半收,少年疏诞称春游。

将军雪散桥边市,骑省花开县外楼。

草嫩玉堤藏堕珥,酒浓金盏滑歌喉。

谁能借取瑶池马,乱踏红尘四百州。

《春游昌谷访李长吉故居》宋 张耒

连山忽中开,呀若敞双户。

清泉泻中间,行子并溪去。

苍崖左右壁,田垄亦棋布。

渠流涨春漪,鸣涧转芳屿。

鸡豚见茅屋,负檐隐微路。

竹坞蔼青葱,花岩被红素。

仲春雨新敛,晴日破氛雾。

南山当其门,列嶂俨环护。

深行不知厌,舍马时独步。

欣然耳目惬,遂我麋鹿趣。

朝随浮云来,归辔月中度。

惆怅锦囊生,遗居无复处。

《暮春游柯市人家有作》宋 张耒

桃李虽云过,林塘老景浓。

幽花冠晓露,高柳旆和风。

草木家家秀,沟壑处处通。

况闻如雨足,高枕待年丰。

《春游》宋 胡朝颍

风烟冉冉草萋萋,乍雨还晴不作泥。

粉蝶乱随花片妥,黄鹂双压柳枝低。

一湾渌水明凫影,数里青山送马蹄。

无限春光吟不尽,浮红浪紫望中迷。

《春游有感》宋 华岳

上苑春工到海棠,老夫随分为春忙。

朱弦围枕莺催拍,红粉倚栏花斗妆。

吾道几时曾损益,人心今日自炎凉。

愿言相约花前醉,一听儿童号酒狂。

《和潘叔治早春游何山》宋 梅尧臣

泛泛寒溪流,萦纡向山去。

浅石长蒲茸,朝烟暖岩树。

舍舟当禅扉,踏藓污野屦。

谁爱鲍参军,登临多秀句。

《次韵和王沙清春游》宋 项安世

自笑年来多病,一春辜负嬉游。

造物故禁双眼,东风为惜缠头。

《春游》宋 康孝基

行春喜入虎邱山,按辔风和草色间。

寺内翠微松桧里,空中绀宇水云间。

桃花时作翻翻落,苔藓晴留点点斑。

不为白公为太守,霓裳一曲暮回还。

《武林春游即事》宋 李德真

风光如此莫伤春,云树烟花一色新。

杜宇不啼真解事,帝乡谁是肯归人。

《暮春游火星岩同尹瞻联句》宋 柳拱辰

千里熙醇政,灵岩喜访寻。

登临云拥座,穿径筍成林。

乐逐天风远,尘随宿雾沈。

绮罗红作队,冠盖绿交阴。

下顾关河小,寒知洞壑深。

松枯存旧节,花老见初心。

旌棨岚光润,罇罍野气侵。

朋游敦雅契,吏隐共知音。

□愧翁归拙,难攀子厚吟。

城楼传晚角,绮陌骑駸駸。

二、中国古代名家笔下的春天(三)——《早春图》

北宋的春天是什么样的?一切都在郭熙的笔下。瑞雪消融、云烟变换、大地复苏、草木抽枝,万物欣欣向荣。今天沐风教育带您一起走进北宋宫廷画家郭熙的《早春图》

关于春绿秋黄的古诗(柳分榆荚翠桃上竹梢红)(1)

关于春绿秋黄的古诗(柳分榆荚翠桃上竹梢红)(2)

北宋 郭熙 158.3×108.1cm

绢本水墨 台北故宫博物院藏

《早春图》绘于宋神宗熙宁5年(1072年),左方署款“早春,壬子年郭熙画”,并钤有“郭熙笔”长方朱印。现收藏于台北国立故宫博物院。

画家自题“早春”,是早春,不是初春或暮春,所以画面之上,不见“千里莺啼绿映红”,而是“草色遥看近却无”。严冬刚刚过去,地气正在上升,山川里春霭曚昽。树木虽然还是枯枝倒悬,但初萌的嫩芽已是生趣盎然。

关于春绿秋黄的古诗(柳分榆荚翠桃上竹梢红)(3)

《早春图》整体采用了S型构图的布局,整幅画面呈现出弯曲向上的曲线,具有很好的纵深感。山脉是曲折蜿蜒的,画中并没有出现完整的峰峦雄伟的高山大壑,烟雾笼罩着半山腰使远处的山峰产生一种向上升腾的趋势,更加突出山之高耸与气势。

关于春绿秋黄的古诗(柳分榆荚翠桃上竹梢红)(4)

郭熙营造的这种早春山间云烟升腾的气氛,暗喻了寒冷还未完全褪去,解冻转暖,山峦在动,生命仿佛忽然被叫醒,有一种朦胧的光笼罩着,所有的生命正要透出一点点生命讯号,其实是春天最美的感觉,这正是画家高明的地方。由于没有着色的边界的限制,故在特别适合虚实相接的地方,墨色富有层次,更能体现空灵缥缈的感觉。

关于春绿秋黄的古诗(柳分榆荚翠桃上竹梢红)(5)

画幅上部,只见嵯峨大山连绵起伏,山峰或揖让顾盼,或高耸独立,云雾蒸腾之中,更添了几分奇崛突兀。画幅中段,怪石林立、古木参差之间,有层楼高阁隐约,远远望去,宛如天上蜃景。而在山石岩缝里飞流直下的那道溪水,一波三叠,静下心来,就能听到溪水融化薄冰的淙淙清音。

画家对水云的处理,大面积的接近于留白,中景溪涧从谷间潺潺流下,十分平静,画面中没有明确形状的云,只是被一片雾气笼罩,慢慢覆盖与散开,晕染得相当巧妙。远山随着中景山头的水汽渐渐隐去,拉开了空间距离,纵深感很强。

关于春绿秋黄的古诗(柳分榆荚翠桃上竹梢红)(6)

春日里看山,最喜欢“山色空蒙雨亦奇”,四处薄雾轻笼、空明净洁,远山近水荡漾着清新的气息,洋溢着按捺不住的勃勃生机。看郭熙的《春山图》,就仿佛置身其中。

关于春绿秋黄的古诗(柳分榆荚翠桃上竹梢红)(7)

多么神怡的景致!虽乍暖还寒,但春光已悄悄降临人间,“一年之计在于春”,正是回家春耕的好时候。画幅下端,左边汀岸泊着一条小船,从渡船上下来的乡人肩挑着担子,他的妇人则左牵右抱着两个孺子,正有说有笑,前面还有条活蹦乱跳的小狗。此时,右边水岸亦有一渔者正舍舟登岸,山径栈道上,更有村人行走往来。

关于春绿秋黄的古诗(柳分榆荚翠桃上竹梢红)(8)

在《早春图》中,郭熙用他的画笔营造了一片纸卷上的春山寒林。他曾经提到,在山水画的创作中,要分清四时的差别——“春山澹冶而如笑,夏山苍翠而如滴,秋山明净而如妆,冬山惨淡而如睡。”(《林泉高致》)。我们在《早春图》中,仿佛可以看到这种“澹冶”的环境和“”的动态,正是这种环境和动态,渲染出画面宁谧而生机勃勃的春天气息。

关于春绿秋黄的古诗(柳分榆荚翠桃上竹梢红)(9)

在笔法和画法上,郭熙有他的独创:《早春图》中的山石先以圆笔勾勒轮廓,中锋、侧锋并用,再于阴暗面以湿笔皴擦,层层淡墨反复地渲染,强化量体感,这种技法俗称“云头皴”“卷云皴”“乱云皴”“鬼面皴”,能真实反映沉积岩地貌,也可使画面产生如云雾般变幻的效果,很适合描写初春乍暖还寒,澹冶如笑的山中景象。

关于春绿秋黄的古诗(柳分榆荚翠桃上竹梢红)(10)

《早春图》结合了高远、平远与深远

《早春图》以全景式高远、平远、深远相结合的构图,表现初春时北方高山大壑的雄伟气势。主要景物集中于中轴线上,近景巨石与高大的松树,衔接中景弯曲的山石,远山隔着云雾,最主要的山峰居中,紧挨着深渊,溪水在谷间流淌,深山中有宏伟的建筑楼阁,悬崖上有瞭望的草亭,左侧平坡有渡船岸归的路人,人与远山之间遥之千里,完美地形塑出了郭熙提出的“可行、可望、可游、可居”的理想山水 。

早春图局部欣赏

(建议横屏观看)

关于春绿秋黄的古诗(柳分榆荚翠桃上竹梢红)(11)

关于春绿秋黄的古诗(柳分榆荚翠桃上竹梢红)(12)

关于春绿秋黄的古诗(柳分榆荚翠桃上竹梢红)(13)

关于春绿秋黄的古诗(柳分榆荚翠桃上竹梢红)(14)

关于春绿秋黄的古诗(柳分榆荚翠桃上竹梢红)(15)

关于春绿秋黄的古诗(柳分榆荚翠桃上竹梢红)(16)

关于春绿秋黄的古诗(柳分榆荚翠桃上竹梢红)(17)

关于春绿秋黄的古诗(柳分榆荚翠桃上竹梢红)(18)

关于春绿秋黄的古诗(柳分榆荚翠桃上竹梢红)(19)

关于春绿秋黄的古诗(柳分榆荚翠桃上竹梢红)(20)

关于春绿秋黄的古诗(柳分榆荚翠桃上竹梢红)(21)

关于春绿秋黄的古诗(柳分榆荚翠桃上竹梢红)(22)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