临期商品,是指临近保质期的商品这类商品中的临期食品因为价格便宜而吸引了大批消费者,近年成为国内的消费时尚“临期风尚”是否已经吹到玉林,市民通过什么渠道可以买到这种商品?近日记者对此进行了走访调查,我来为大家科普一下关于临期食品可以正常销售吗?以下内容希望对你有帮助!

临期食品可以正常销售吗(临期食品能否放心)

临期食品可以正常销售吗

临期商品,是指临近保质期的商品。这类商品中的临期食品因为价格便宜而吸引了大批消费者,近年成为国内的消费时尚。“临期风尚”是否已经吹到玉林,市民通过什么渠道可以买到这种商品?近日记者对此进行了走访调查。

“临期商品风”吹到玉林

近年来,大城市的主要商圈扎堆出现临期食品超市,成为在附近写字楼办公白领的最爱。记者近日走遍玉林大街小巷,暂时没有发现专门售卖临期食品的超市。记者在网络搜索,发现北流市城区两年前出现过一家临期食品仓库式超市,以卖进口临期零食为主。但是记者致电商家得知,该店已经于一年多前关门。

然而记者的调查显示,“临期消费”其实早已渗入玉林人的生活,人们日常生活中经常能接触到。目前玉林城区临期商品均来自各大中小超市。“这些商品不是来自专门的临期食品供应商,而是我们在货架上正常售卖的商品。如果商品临近保质期限,我们就以较高的折扣售卖。一些商品如果降价50%甚至1折,很大概率是因为这些商品保质期即将满期。”玉林城区一家大型超市中层管理人员李仙妮说。

而市民对临期商品的了解、接受程度因年龄层次而各异。年轻人特别是曾经在大城市生活、学习过的市民对临期商品了解最为详细,接受程度也较高,消费也较理性。大学生张心洋告诉记者:“临期食品只要没有过期,而且确实是所需要的商品,我也能确保自己在保质期内使用,我就觉得没有问题。如果价格比较优惠,我就会购买。”而很多老年人其实也买过临期商品,然而他们心中却没有这个概念,只要在超市看到商品很便宜,特别是花生油、酱油等日常用品,他们就会非常冲动地买下来。而中年人对该类商品的认识、消费行为则界于前两类人之间。

玉林临期食品的表现形态

目前玉林人在实体店能买到的临期食品有显性和隐性两种形式。显性的,就是商家把临期商品集中在一个角落,在货架上明确标示“临保期商品”,主要是大润发超市、万达冠超市等位于大卖场的超市。隐性的,就是商家把临期食品分散在其他普通商品中售卖,消费者如果不看生产日期和保质期,很容易把其当成是普通促销商品。这类商家主要是中小型超市。

前一种业态能让消费者更明白消费。大润发超市把“临保期商品”区设置在收银台旁边的出口处,万达冠超市的临期商品区则设置在售卖休闲食品的货架旁边,并用大吊牌对“临保期商品”进行界定。这些商品按保质期、临近保质期限的界定点分为7类,例如,保质期1年以上、期满之日前45天,保质期半年以上不足1年、期满之日前30天,保质期30天以上不足90天、期满之日前10天等,而最短保质期的临期商品是保质期3天以内、期满之日前1天。旁边还有“请斟酌后谨慎购买”的提示。这些大卖场对“临保期商品”的摆放、标示都比较规范。

大型超市的“临保期商品”品类也较为丰富,有牛奶、花生油、辣椒酱等日常生活所需,也有小鱼干、小馒头、小点心等零食类食品。这些商品的打折价均与距离期满之日密切相关,离期满之日越短,让利就会越多。保质期较短的零食类食品的定价一般是原价的5折之下,而保质期较长的日常生活用品如花生油一般是原价6折到7折左右。

后一种业态则需要考验消费者的细心程度。2月8日晚,记者走进人民路一家超市,发现在此很难把临期商品甄别出来,主要原因是该超市把临期商品的让利与其他参与优惠活动的商品混淆在一起。记者发现,一般折扣价为原价7折左右的商品有较大可能是临期食品。像该超市的一种糕点类零食,原价58元/公斤,现在36元/公斤。该产品保质期90天,生产日期是2022年11月28日,刚好能满足临期商品“保质期90天以上不满1年、期满之日前20天”类的界定。在冷藏区,一些鲜奶类“买一送一”,这些商品则符合临期商品“保质期15天不足30天、期满之日前3天”类的界定。

一些超市还对保质期较短的叶菜类在每天19时以后进行5折出售,吸引了较多中老年人购买。20时左右,青菜类货架上,这些商品都会被采购一空。

线上也可淘到临期食品,且商品较多,价格也较吸引人。缺点是线上商家未标识清楚这些商品的生产日期、保质期、临期时间等关键参数,并且由于投递等原因,商品的质量无法保证。“我曾经购买了一种进口临期小零食,然而由于交通等原因,货到手后,实际已经超出了食品保质期。”大学生杨丹说。

买临期食品“拉低档次”吗?

记者采访中发现,有一种关于临期食品的观点比较普遍,即认为“购买临期食品是拉低消费档次,给人贪小便宜的印象。即使购买,也羞于让人知道”。而玉林师范学院客座讲师苏祖奔认为大可不必抱此观念:“国家已经出台了《反食品浪费工作方案》,鼓励食品企业销售临期食品。使用临期食品正好响应了国家大力号召的低碳环保的价值观。”

也有一些消费者担心临期食品的质量问题。记者查阅国家有关部门关于临期食品的界定,并向玉林市市场监督管理局相关人士咨询,可以确认:临期食品本就在保质期内,没有过期,所以在正规靠谱的渠道购买的临期食品是安全的,可以放心食用。

对如何购买临期食品,玉林大学生谢佳桐总结了“三看”原则:一看食品储存条件,如果冷藏类食品放在常温区保存,即使在保质期内也不能买;二看食品特性,如果口感较易变化类食品建议不购买,比如坚果类食品是油溢类食品,时间越长,口感越差;三是按需购买,勿贪多。如花生油类,购买时虽在保质期内,但如果自己很少做饭,往往买回家后过期了也没用完,丢了可惜,而吃了又担心造成健康损害。

(编辑 李闯)

免责声明: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中国食品新闻网)”的作品,均转自其他媒体,转载的目的在于传递更多的信息,仅供网友学习参考使用,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著作权及版权归原作者所有,转载无意侵犯版权,如有内容、版权和其他相关问题,请速与本网联系,我们将尽快处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