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中文学常识练习题(初中阶段文学文化常识有答案带解析)(1)

初中阶段文学文化常识有答案带解析

文学文化常识有答案带解析

31.下列表述不正确的一项是( )

A.《礼记》是秦汉以前各种礼仪论著的选集。主要记载和论述先秦的礼制、礼仪,解释礼仪,记述修身做人的准则。它与《仪礼》《周礼》合称“三礼”,对中国文化产生了深远影响。

B.《北冥有鱼》以奇特的想象,展现了大鲲化为大鹏,大鹏由北冥徙于南冥的壮观图景,气势磅礴,意境开阔,大大增强了文章的艺术性。

C.从《庄子与惠子游于濠梁之上》中我们看到了庄子的力辩、惠子的巧辩。惠子认为水中的游鱼并不快乐,所以当庄子说出自己的看法时,他立即给予了反驳。

D.庄子,名周,战国时期宋国人,道家学派的代表人物。《庄子》一书是庄子及其后学的著作,现存33篇,包括内篇7篇、外篇15篇、杂篇11篇。

【答案】C

【详解】

C.根据原文“惠子曰:‘子非鱼,安知鱼之乐?’庄子曰:‘子非我,安知我不知鱼之乐?’”惠子曰:‘我非子,固不知子矣;子固非鱼也,子之不知鱼之乐,全矣’”分析,惠子反驳庄子,不是因为他认为游鱼不快乐,而是因为“子非鱼”,他认为异类之间无法相通,彼此之间并没有办法交流感情。这说明惠子注重逻辑,从科学的角度看世界。故选C。

32.下列有关名著知识及文学文化常识的说法,正确的一项是( )

A.春节、元宵节、清明节、端午节、中秋节、国庆节、重阳节皆为我国传统节日。

B.《社戏》选自《朝花夕拾》,作者鲁迅,文章讲述了作者少年时期到赵庄看社戏的一段难忘经历。

C.《傅雷家书》中傅雷素来主张教育的原则,即父母应该给孩子的人生信条是:先为艺术家,次为人,再为钢琴家,终为音乐家。

D.《诗经》是我国最早的一部诗歌总集,起初称《诗》或《诗三百》,现存305篇,分《风》、《雅》、《颂》三部分。《风》出自各地的民歌,是《诗经》中的精华部分。

【答案】D

【详解】

A.“国庆节”不是传统节日;

B.《社戏》出自小说集《呐喊》;

C.《傅雷家书》中傅雷素来主张教育的原则,即父母应该给孩子的人生信条是:先为人,次为艺术家,再为音乐家,终为钢琴家。

故选D。

33.(2021·黑龙江齐齐哈尔·八年级期末)下列关于文学常识及文化常识的表述,不正确的一项是( )

A.《小石潭记》作者是柳宗元,字子厚,河东人,唐代文学家,世称“柳河东”。

B.贺敬之的《回延安》是用陕北民歌“信天游”的形式写成的,使用了大量的富有地方色彩的词语,展现出浓郁的陕北风情。

C.《诗经》是我国最早的一部诗歌总集,收录了从西周到春秋时期的诗歌305篇。这些诗歌分为风、雅、颂三个部分。

D.《社戏》选自鲁迅的散文集《呐喊》。鲁迅是我国现代伟大的文学家、思想家、革命家。

【答案】D

【详解】

D.《社戏》选自鲁迅的小说集《呐喊》。

故选D。

34.下列说法正确的一项是( )

A.《诗经》是我国最早的一部诗歌总集,也是我国浪漫主义传统的源头,它汇集了从西周到春秋的诗歌305篇,分为“风”“雅”“颂”三部分。

B.演讲的种类很多,但大都要有鲜明的观点、明确的态度、清晰的思路、充实的内容。

C.明代魏学洢的《核舟记》选自清代张潮编写的《虞初新志》,核舟上所刻的“山高月小,水落石出”出自《赤壁赋》,“清风徐来,水波不兴”出自《后赤壁赋》。

D.美国科普作家、科幻小说家阿西莫夫在《恐龙无处不有》《被压扁的沙子》两文中都谈到了恐龙灭绝,选用的材料不同,但所说明的主要问题相同。

【答案】B

【详解】

A.《诗经》是我国现实主义诗歌源头;

C.“山高月小,水落石出”出自《后赤壁赋》,“清风徐来,水波不兴”出自《赤壁赋》;

D.《恐龙无处不有》该文指出不同科学领域之间是紧密相连的。在一个科学领域的新发现肯定会对其他领域产生影响;《被压扁的沙子》通过对斯石英性质和形成的研究,有力地证明了恐龙的灭绝是由于“撞击”而并非由于“火山”;说明的主要问题不同;

故选B。

35.下列表述不正确的一项是( )

A.王勃,唐代诗人,儒客大家,与杨炯、卢照邻、骆宾王共称“初唐四杰”。

B.《诗经》内容丰富,包含劳动与爱情、战争与徭役等方方面面,是商朝社会的一面镜子。

C.《傅雷家书》和《给青年的十二封信》都是教人成长的书信集,可以展开比较阅读。

D.《苏菲的世界》是一部引人入胜的小说,也是一部通俗而有趣的哲学启蒙读物。

【答案】B

【详解】

B.有误,《诗经》内容丰富,是周代社会的一面镜子。故选B。

36.下列文学常识表述有误的一项是( )

A.《关雎》出自《诗经》,是我国最早的一部诗歌总集,收录了从西周到春秋时期的诗歌305篇,分为风、雅、颂三个部分。

B.《钢铁是怎样炼成的》讲述了主人公奥斯特洛夫斯基从不懂事的少年最终成为一名钢铁般战士的故事。

C.《登勃朗峰》作者是美国作家马克•吐温,他的代表作品有小说《汤姆•索亚历险记》。

D.《核舟记》作者魏学洢,选自《虞初新志》,是由清代张潮编著。

【答案】B

【详解】

B.“主人公奥斯特洛夫斯基”错误,主人公应是保尔·柯察金。故选B。

37.下列关于文学常识的表述有误的一项是( )

A.《我一生中的重要抉择》一文的作者在选文中记述了自己的第六个抉择,讲述时有详有略,详略得当。

B.《社戏》选自《彷徨》,小说讲述了主人翁“迅哥儿”和一群小伙伴到赵庄看社戏的一段难忘的经历。

C.《大雁归来》的作者是利奥波德,是美国的生态学家。

D.《小石潭记》作者柳宗元,是我国唐代文学家,“唐宋八大家”之一。

【答案】B

【详解】

B.《社戏》选自《呐喊》,并非选自《彷徨》;故选B。

38.下列各项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

A.《诗经》是我国最早的诗歌总集,是我国诗歌现实主义传统的源头,又称为“诗三百”。

B.“说”是古代的一种议论性文体,大多就一事、一物、一现象抒发感想,类似现代的杂文。

C.《社戏》是鲁迅先生的作品,选自《呐喊》;散文集《朝花夕拾》是周作人的作品。

D.庄子名周,又称“庄周”,道家学派的代表人物,《逍遥游》是其代表作。

【答案】C

【详解】

“散文集《朝花夕拾》是周作人的作品”表述有误,散文集《朝花夕拾》是鲁迅即周树人的作品。故选C。

39.(2021·辽宁葫芦岛·八年级期末)选出下列文学常识表述有误的一项( )

A.《诗经》是我国现实主义诗歌的源头,它汇集了从西周初年到春秋中叶的诗歌305首,被列为“四书”之一。

B.“记”是古代的一种散文体裁,大多是游记,也有普通的叙事性散文或者“杂记”,包括如《桃花源记》这样的诗前序文。

C.杜甫,字子美,有“诗圣”之称,是唐代伟大的现实主义诗人,他的《茅屋为秋风所破歌》是一首古体诗。

D.《社戏》选自小说集《呐喊》,文中提到的社戏,是中国农村举行迎神赛会或岁时节庆时所演的戏,鲁迅的散文《五猖会》也提到这种民俗。

【答案】A

【详解】

A.错误,《诗经》被列为“五经”之一。故选A。

40.下列关于文学、文化常识的表述不正确的一项是 ( )

A.《诗经》中的诗歌分为风、雅、颂三部分。风是各地方的民歌民谣;雅是正统的宫廷音乐;颂是祭祀乐歌。

B.《庄子》中有不少语句逐渐演化并固定为成语,如“涸辙之鲋”“舍生取义”“庄周梦蝶”。

C.榜眼、探花是科举时代的称号,明清两代称殿试考取一甲(第一等)第二名的人为榜眼,第三名的人为探花。

D.杜牧在《赠别》中写道:“娉娉袅袅十三余,豆蔻梢头二月初。”后来称女子十三四岁的年纪为豆蔻年华。

【答案】B

【详解】

B.“舍生取义”出自《孟子》。故选B。

41.下列文学常识错误的一项是( )

A.《桃花源记》选自《陶渊明集》。作者陶渊明,字元亮,又名潜,世称靖节先生,浔阳柴桑人,东晋诗人。作品有《归园田居》《桃花源记》《饮酒》《五柳先生传》等。

B.《礼记》是战国至秦汉间道家论著的汇编,相传是西汉经学家戴圣编纂的。

C.《核舟记》选自《虞初新志》,清代张潮编。作者魏学洢,字子敬,明末嘉善人。

D.《小石潭记》选自《柳河东集》。作者柳宗元,字子厚,河东人。唐代文学家,“唐宋八大家”之一。

【答案】B

【详解】

B.《礼记》是战国至秦汉间儒家论著的汇编,不是“道家”。故选B。

42.选出下列文学常识表述有误的一项。( )

A.《诗经》是我国最早的诗歌总集,“五经”之一。孔子所著《蒹葭》选自《诗经》。

B.竺可桢,气象学家、地理学家,《大自然的语言》是他所作,这是一篇事理说明文。

C.《回延安》是用陕北民歌“信天游”的形式写成,表达了诗人贺敬之对延安的深情。

D.王勃,字子安,与孟浩然同为唐代诗人。五言律诗《送社少府之任蜀州》是他所作。

【答案】A

【详解】

A.有误,《蒹葭》选自《诗经·秦风》,“风”,又叫“国风”,是各地的民歌,《蒹葭》并不是孔子所著。故选A。

43.下列有关文学常识表述不正确的一项是( )

A.黄发,旧说是长寿的特征,用来指老人。垂髫,垂下来的头发,用来指小孩。古代男子18岁成年,此时行冠礼,即戴上表示已成人的帽子。

B.《诗经》收录了从西周到春秋时期的诗歌305篇,也称《诗三百》,分为风、雅、颂三部分,常使用赋、比、兴手法。

C.《壶口瀑布》善用拟人,例如文中描写河水时,连用“夺路而走”“乘隙而进”等,将水的流淌方式写成人的动作,生动形象。

D.《卖炭翁》中,“牛困人饥日已高”七个字就间接写出了卖炭翁在雪地赶车行走的整个过程,形象地表现了卖炭翁卖炭的艰难困苦。

【答案】A

【详解】

A.古代男子20岁成年;“古代男子18岁成年”表述有误;故选A。

44.下列文化常识和文学常识,表述有误的一项是( )

A.秋季的节气按照顺序是立秋、处暑、寒露、 秋分、白露、霜降。

B.《最后一次讲演》的作者是闻一多,他是我国著名的诗人、学者、民主战士。他的代表作品有诗集《红烛》《死水》。

C.《桃花源记》作者陶渊明,名潜,子元亮,号五柳先生,世称“靖节先生”。东晋著名诗人、文学家,田园诗鼻祖。

D.中秋节是中国四大传统节日之一,这一天人们通过赏月、吃月饼等活动来欢度这一传统佳节。

【答案】A

【详解】

A.秋季的节气按照顺序是立秋,处暑,白露,秋分,寒露,霜降。故选A。

45.下列文学常识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 )

A.《小石潭记》的作者柳宗元在唐宋八大家之列。

B.《诗经》是我国最早的一部诗歌总集,收录了春秋战国时期的305首诗歌。

C.《马说》是唐代韩愈借千里马表达对人才问题看法的一篇文章。

D.杜甫和白居易都是唐代现实主义诗歌的代表诗人。

【答案】B

【详解】

B.“春秋战国时期”错误。《诗经》收集了西周至春秋时期的诗歌。故选B。

46.下列关于文化文学常识表述有误的一项是( )

A.《诗经》是我国最早的诗歌总集,也是我国诗歌浪漫主义传统的源头。这些诗当初都是配乐的歌词,按所配乐曲的性质分为风、雅、颂三类,其中“风”的数量最多。

B.《回延安》用陕北民歌“信天游”的形式写成,使用了富有地方色彩的词语,如“白羊肚手巾”“羊羔羔”等,展示出浓郁的陕北风情。

C.我们学过的课文《小石潭记》《马说》《茅屋为秋风所破歌》中,“记”“说”“歌”都属于古代文学体裁。

D.演讲词特点鲜明,风格各异。但大都要有鲜明的观点、清晰的思路、充实的内容。为了增强演讲的感染力,演讲者可以借助一些语言技巧,来吸引听众。

【答案】A

【详解】

A.有误,《诗经》是我国诗歌现实主义传统的源头。故选A。

47.下列关于文学常识表述有误的一项是(  )

A.《大道之行也》选自《礼记》,《礼记》相传是西汉经学家戴圣编纂的,是儒家经典之一。

B.《社戏》选自《彷徨》,小说讲述了主人翁“迅哥儿”和一群小伙伴到赵庄看社戏的一段难忘的经历。

C.《最后一次讲演》是一篇即兴演讲词,是闻一多在李公朴的追悼会上发表的一次演讲。

D.《小石潭记》作者柳宗元,世人称之为“柳河东”“河东先生”,是我国唐朝著名的文学家、哲学家、散文家和思想家,“唐宋八大家”之一。

【答案】B

【详解】

B.有误,《社戏》选自《呐喊》

#高考倒计时1天##文学##课外阅读##徐州#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