福建高校等学者到访福清黄檗文化促进会。 邢如 摄
福建高校等学者到访福清黄檗文化促进会。 邢如 摄
中新网福建福清3月14日电 (郑松波)“我们愿意将日本收集到的文献资料与高校学者分享,共同研究、整理黄檗文化,促进中日文化交流和民间友好往来。”福清黄檗文化促进会会长林文清14日对厦门大学哲学系副教授、日本京都黄檗文化研究所研究员林观潮如是说。
连日来,厦门大学、福建师范大学、福州大学、福建技术师范学院等福建省高校研究机构或学者纷纷来到福清黄檗文化促进会调研考察,并希望与之交流合作,共同挖掘、研究黄檗文化。
13日,福建师范大学社会历史学院博士生导师赖正维教授及日语系副教授倪霞,带领一批博士生、硕士生15人来到福清黄檗文化促进会。赖正维教授此行是为福清黄檗文化促进会收藏的上百册图书文献资料而来。双方之前达成共识,福清黄檗文化促进会借助赖正维教授研究团队的力量,共同建立数据化“黄檗书库”,资源共享。
“我们在这几年赴日交流过程中,收集到了一大批关于黄檗文化的文献资料。但我们作为民间社团,学术研究水平有限。而高校研究机构在研究人员、学术水平、科研设备、学术氛围等方面都具有无可比拟的优势。”林文清说,“只有实现互融互通、优势互补,才能发挥这些文献资料的最大效用。”
福建师范大学赖正维教授研究团队在数据化采集黄檗文化文献资料。 郑松波 摄
林文清说,由于历史等原因,国内黄檗文化相关的文献资料相对缺乏。例如其在日本旧书店发掘购得的《老子鬳斋口义》、《列子鬳斋口义》、《庄子鬳斋口义》三套古书,书的作者就是被称为“南宋最后理学家”——福清人林希逸。这三套书分别刊于日本万治二年(1659年)和日本宝永六年(1709年)。林文清说,这三套古书国内尚无存世。而这些日本回流的古籍善本,每借阅一次,就折损一点。现在借助高校的力量,将这些古书电子化,就解决了保存与出借这个相矛盾的问题。
“这些中国理学著作大多是隐元禅师僧众东渡日本时期带到日本的,后在日本被大量刊印传播,传承了几百年后回流家乡,其本身就是中日文化交流的见证。如果在我们手上被毁坏,就罪过大了。”林文清说。
同日,到访福清黄檗文化促进会的还有福州大学外国语学院日语系主任徐冬梅副教授。据悉,福州大学下一步也将设立黄檗文化研究中心。
不久前,福建技术师范学院与福清黄檗文化促进会开展了密切的沟通。双方一致表示,将充分发挥黄檗文化促进会对外交往渠道和人脉资源及福建技术师范学院独特的地理区位等优势,协力推动该校与日本在合作办学、文化研究、人才引进等方面的交流,更好地服务地方建设。
去年9月,福建技术师范学院黄檗文化与海上丝绸之路研究院还聘任林文清等福清黄檗文化促进会三人为特聘研究员,冀加强双方合作交流。
据悉,为纪念隐元禅师圆寂350年,日本宫内厅于2月25日向日本黄檗宗颁授册书,加谥隐元禅师为“严统大师”,这是日本皇室第七次对隐元禅师予以敕封、加谥。
明末清初时期,福建福清黄檗寺隐元禅师东渡日本,创立黄檗宗。他不仅传播了佛学经义,还带去了先进文化和科学技术,对江户时期日本经济社会发展产生了重要影响,使两国民间以黄檗文化为纽带的交往合作绵延至今。黄檗文化也成为福建省对日民间交流的重要纽带。(完)
来源:中国新闻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