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是94年西安6.6特大空难的真实事件,载着160人的飞机突然在300米高空瞬间解体,垂直撞向了地面,机场14名机组人员和146名乘客,无一生还,但令人奇怪的是,为什么机组人员在起飞前就已经感觉到飞机有问题,却还执意起飞?而酿成这场灾祸的原因竟然是地面维修人员的粗心马虎。

飞机失事是因为插头插错(粗心大意插错插头导致的空难)(1)

1994年6月6日清晨,西北航空的wh2303次航班在西安咸阳国际机场蓄势待发,目的地是广州白云国际机场,飞机的机长叫做李刚强,46岁,作为一名老资历的飞机机长,他已经累计飞行了8000小时,是一名经验丰富的老飞行员,而副驾驶则是二五岁的杨明虽然十分年轻,但是也已经进行了900小时的飞行。除此之外,还有146名乘客也在到点后陆续登上飞机,因为北方的6月基本上都是晴朗的天气,这一天在所有人看来是飞行的好日子。起飞前,机组的工作人员像往常一样对飞机进行例行检查,空姐对乘客进行引导工作,一切井然。

8:13飞机顺利的从西安咸阳机场起飞,飞行员熟练地检查着仪表,飞机没有任何问题,机长和副驾驶很快投入到了对飞机的操作当中,就在所有人都认为这只不过是又一次普通的飞行任务之后,意外发生了,就在起飞24秒后却突然出现了问题,那就是整架飞机突然开始异常摆动,而且幅度极大,机体发出了奇怪的声音,乘客们都明显感觉到了这种异常的情况。客舱内出现一些骚动,空姐赶紧出来安抚情绪,解释说这是起飞前的气流干扰是正常现象,希望大家不要惊慌。听完空姐的解释,乘客们稍微平复的心情,机长李刚强有着多年的飞行经验,他认为飞机的突然抖动很有可能是在起飞的时候遇到乱流,于是他很快平静了下来。

紧急之下,李刚强试图接通自动驾驶仪来改变现状。然而没有起到任何作用,机长便断开了自动驾驶,当时整个驾驶舱内的工作人员都慌了。李强开始向地面的塔台人员联系,这名身经百战的机长也无法掌握自己现在的飞机到底处于什么样的状态,于是他请求地面给予协助。

机长努力地操纵飞机,想让飞机回到原来的航线上来减少抖动的问题。他努力地回忆自己,操纵飞机的每一个步骤,但哪一个步骤都没有出现问题,但是飞机的抖动却越来越严重,甚至开始自动抬头,仰角达到20度,驾驶舱内失速警告的声音不停的尖叫,然后飞机猛然向左翻滚,短短10秒的时间,从4100米的高度坠落到2884米,这样的速度就连战斗机都无法承受,更不要说一架民航客机了,随后飞机在空中解体,机上的黑匣子停止了记录,嘴头村的村民听到空中巨响,纷纷围观过来。下一秒人群就尖叫起来,因为如雨点般落下来的是血肉模糊的人体残骸以及大大小小的飞机碎片,村民赶紧拨通了报警电话。

飞机失事是因为插头插错(粗心大意插错插头导致的空难)(2)

飞机失事过了不到一个小时,多达三四千人的解放军民警,武警以及医护人员就抵达了现场。但是最终的结果大家可想而知,在这样的环境下,根本不可能有人幸存,来自于航空公司的技术人员也火速地赶到了现场,他们首先回收了黑匣子,准备对黑匣子进行解析,技术人员马上对现场的飞机残骸进行了调查,并且进行了多次的模拟实验,在模拟实验之后,终于让这一谜团水落石出,原来就是一个简简单单的插头插反了,原来在飞机左翼上要插上一个黄色的插头,而副翼则需要插上一根绿色的插头用来控制飞机方向,但在起飞前却被插在了相反的位置,导致飞机在飞行途中不断接受错误的信息从而剧烈抖动,即便是机组人员不断修正飞机的飞行姿态,但因为不能正确传达信号,让飞机越来越不听使唤,最终坠毁。

这是非常低级的错误,两个插头颜色不一样,只要不是色盲就不可能搞错,但直到飞机起飞都没人检查出来,这究竟是为何?

调查组立刻对飞机的保养和维修记录进行调查,发现错误是有几个方面造成的,第一是维修人员是一名有着10年以上经验的工程师,他那天为了图省事,带了两名没有维修资质的学徒帮忙插插头,插错位置也没有意识到,更没有在维修结束后对飞机进行复查。第二,按照规定,值班主任必须在飞机起飞的早上对飞机进行检测。一切合格之后才能先放飞同意书,这原本就是一个补救的机会。然而在进行完第二次检测后,值班主任直接在提前在放飞直接在同意书上签了字。第三,对包含插头正确性检测的第三项检测,没有检测,哪怕任何一个人对自己的工作认真负责,都不可能发现不了插头被插反,最终航空公司的操作人员和检验人员分别被判处有期徒刑,但那160条鲜活的生命却再也回不来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