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刚刚信誓旦旦地想纠正女朋友关于“方兴未艾”这个词的读音,结果险些被打脸。

多人念错导致改读音的字(由于读错的人太多了)(1)

现在连输入法也在教做人了

多人念错导致改读音的字(由于读错的人太多了)(2)

我个人语文水平最少专八水平,高考语文客观题全对,对这个现象有点不爽,感觉不公平~

确 凿 què záo,原读音:确凿(què)(zuò)。后因从俗改为:确凿què záo

荨(qián)麻疹改为荨(xún)麻疹。

“呆板”本来读 ái bǎn,但是后来为了尊重大众的习惯,所以从1987年开始,这个词的读音更改为 dāi bǎn。

铁骑,现代全部都读qí,jì音已经取消了。新版新华字典这个字就只有qí 一个读音。(旧读“jì”、“jí”,2005年起,统一废“jì”、“jí”读“qí”,详见《新华字典》第11版)

“斜”,古读 xiá,现在统读xie(二声)远上寒山石径斜xie

“说服”的汉语拼音注音是“shuō fú” 而不是“shuì fú”。《现代汉语词典》(中国社会科学院语言研究所词典编辑室编,商务印书馆出版,第六版 )的条目(第1225页)

唯(wěi)唯(wěi)诺诺改为唯(wéi)唯(wéi)诺诺

靡(统读mí):“靡靡之音”一词中曾经读作mǐ;

箪食壶浆,第5版注音dān sìhú jiāng ,第6版注音dānshí hú jiāng

橙,统读chéng,取消chén(橙子);

从,统读cóng,取消cōng(从容);

脊,统读jǐ,取消jí(脊梁);

迹,统读jì,取消jī(事迹);

绩,统读jì,取消jī(成绩);

框,统读kuàng,取消kuāng(门框);

拎,统读līn,取消līng(拎东西);

澎,统读péng,取消pēng(澎湃);

绕,统读rào,取消ráo(回绕);

往,统读wǎng,取消wàng(往前走);

寻,统读xún,取消xín(寻思);

荫,统读yìn,取消yīn

(树荫应写作树阴、林荫道应写作林阴道);

咱,统读zán,取消zá(咱们);

作,在“作坊、洗衣作、豆腐作、小器作”中读zuō,其他场合都读zuò,即取消zuó(作料)和部分词语中的zuō(作弄、作揖、作死、自作自受)

看看你原来读对几个,我估计你大部分都读不对,大多都是念的新读音。所以总体上来讲,还是受益者。

@咖啡厅:数了一下,我14对9错

@蜾:那你很厉害了,我也就能对10个左右。像确凿这种,虽然我知道念zuo,但平时还是会读成zao。

毕竟我们一般不是播音员,这种改动,其实对播音员才是最痛苦的。

铁骑的读音变更实在难以接受

在很多诗歌中的平仄就不对了,读起来很不舒服

一骑(qi)红尘妃子笑

真的可怕

@昌:浩荡离愁白日斜,吟鞭东指即天涯,这里也改成xie了?我觉得现代读音和古代诗词曲赋还是要做区分的吧。不然太别扭。

@仅仅是:

斜的读音问题太复杂了。

古诗中斜

全部读xia第二声

不然不押韵,韵脚对不上

总体上来讲,古汉语里,没有ie的平声,像现代汉语演变的过程中,随着入声的消失,原本入声的ie(以平水韵部为例,入声九屑:节、别、切等;入声十六叶:接、蝶、协等)和部分平声字(如上平九佳:街、鞋,下平六麻:斜、邪、茄、些、嗟),最后变成了现在的ie的一声和二声。

为什么说很多古诗里斜这个字念不顺,看斜原属的下平六麻韵部都有什么字:

麻花霞家茶华沙车[鱼韵同]牙蛇瓜斜邪芽嘉瑕纱鸦遮叉奢涯[支佳韵同]巴耶嗟遐加笳赊槎差[差错]蟆骅虾葭袈裟砂衙呀琶耙芭杷笆疤爬葩些[少也]佘鲨查楂渣爹挝咤拿椰珈跏枷迦痂茄桠丫哑划哗夸胯抓洼呱

看来韵母末尾是a是对的,但你以为xia的读音就对了吗?不好意思,现在读ia的字,并不都属于下平六麻部,比如入声八黠:瞎;入声十七洽:掐。

所以,上面说这么多,总结下来——古音读什么,其实意义不大了。

@咖吅:老读音不方便,而且除了听起来比较高端之外也没什么优点,语言还是简化了好。

@器:这好不公平啊,我学的时候辛辛苦苦记住了,最后因为更多的人读白字就改成了他们的读音…

@量目标:因为你辛辛苦苦学的很多也是古人读的白字啊。比如说角色,其实最开始是脚色,因为总读错最后连字都改了。语言文字都是在进化的,一味追求准确的话,那我们现在还在用甲骨文呢。

@顺时而动:我感觉不是进化,可能就是口音问题。很多字有多音字或者经常读错的情况是方言导致的,当然这些是猜测,没有依据。

今天在网上看到这段文字,感觉和你遇到的问题正好是两个方向的困惑。

多人念错导致改读音的字(由于读错的人太多了)(3)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