抗疫助学

——语文报社爱心行动

之助力高考

踏对重点步伐,

曲径亦能通“主旨”

古人以诗言志,诗歌中表达的理想志向,阐述的人生哲理,蕴含的美好情操,总结的历史得失等就是我们要揣摩的诗歌主旨。古人作诗讲究曲径通幽,诗歌情感表达得曲折委婉,主旨体现得含蓄隐晦。所以掌握一定的概括诗歌主旨的方法至关重要,这样能更快、更准确、更全面地切入诗歌,轻松自如地把握主旨,完成鉴赏评价类考题。

除了观标题、知作者、看序注这些常规程序外,特别要注意的就是抓关键点、品味意象组合、掌握手法。

主旨概括句(踏对重点步伐曲径亦能通)(1)

01

抓关键点:抓情点 借金句

“情点”指诗句中直接表明情感的字词,抓住了它们就很容易把握诗歌的感情基调和作者的情感。如“故园便是无兵马,犹有归时一段愁”中的“愁”字;“离家今几宿,厌听棹歌声”中的“厌”字;“夕阳西下,断肠人在天涯”中的“断肠”一词等,抓住这些词语就抓住了作者表达的情感,从而把握主旨。

“金句”指诗中揭示主旨的关键句,多为直接议论、抒情的句子,或是含意丰富的句子。它们有时出现在诗词的中间,有的出现在诗末,直接或间接点题。如白居易《琵琶行》中“同是天涯沦落人,相逢何必曾相识”直接抒发感慨,点明了主题。再如苏轼《定风波》中“一蓑烟雨任平生”“也无风雨也无晴”,这两句都有表层含意和深层含意。表面是说自己一身蓑衣,任凭风吹雨打,不管它是风雨还是放晴;深层含意则是指自己一生都是在风雨中度过的,已经无所谓坎坷还是坦途了。表现出旷达超脱的胸襟,寄寓着超凡脱俗的人生理想。借助于以上“金句”,诗歌的主旨很快就能准确把握。

02

品位意象组合

通过品评“意象”寓意,感知诗人情感,领会诗歌主旨,这是把握诗歌主旨最基本的方法。特别要注意的是,要善于将诗中多个意象组合起来去感知诗人情感。如“陌上柔桑破嫩芽,东邻蚕种已生些。平冈细草鸣黄犊”,这几句诗中“柔桑”“蚕种”“细草”“黄犊”等意象单个品读起来并不容易透视作者的感情,但若联系起来便能从中感受到乡间春天的生机和活力,我们不难感受到诗人对这种景象的热爱之情,这便为领会诗歌主旨奠定了基础。

03

掌握艺术手法

各种不同的表现手法都有其特殊的表达效果和作用,而古诗中有些表现手法在表达诗人情感、表现主旨时已经形成了比较固定的模式,掌握了这些手法的作用,很容易切入主旨。

用典寄襟怀,比喻明事理(说理诗),虚实拓境界,写景为抒情,托物必言志,借古要讽今。

主旨概括句(踏对重点步伐曲径亦能通)(2)

此外,根据诗歌题材也可以揣摩主旨。不同题材的古诗,其思想内容的侧重点各有不同。高考命题的古诗主要有五大题材:

1.写景诗——“一切景语皆情语”。抓景物的特点,揣摩诗人于山水景物之中寄托何种情感。写景往往为后一两句的直抒胸臆打下基础,从直接抒情句也可概括诗歌主旨。

2.咏物诗——托物言志。揣摩诗人在描摹“物”中所托之情,所言之志,或者将物赋予什么象征意义,挖掘人们所赋予物象的内在品格和精神。

3.边塞诗——表现军旅生活。大好河山,奇特风光;征战残酷,奋勇杀敌;建功立业,报效祖国;以身许国,忠诚不渝;对月思亲,向往和平。

4.咏史诗——怀古伤今,发思古之幽情。对历史兴亡进行思考,对历史事件、历史人物进行评论。

5.羁旅诗——客居之愁,羁旅之苦。常伴报国无门、怀才不遇的孤独寂寞和对家乡亲人的深切思念。

以上方法在赏析诗歌主旨时应综合使用,尤其是对情感较为复杂的诗歌,更应多方面关照。

例如2019年高考天津卷的古诗歌为杜甫的《通泉驿南去通泉县十五里山水作》:

14.(3)请指出全诗表达了诗人哪些情感。

本题考查对诗歌情感主旨的鉴赏能力。解答此题,要综合运用以上方法,联系题目、注释、背景、典故、作者等方面全面解读,仔细寻找能表露作者情感的词语,或者分析诗歌中的意象等,理解作者寄寓其中的情感。

诗题表明此诗为行旅之作,注解提供了此诗创作的时代背景,诗中典故表明作者身经离乱,最后一联是直接抒情的句子,“苦”为情点。综合分析全诗,由“一川何绮丽,尽日穷壮观”描写通泉山水的壮丽美好,表达了诗人观览通泉山水的愉悦;“伤时愧孔父”,诗人借孔子叹凤、泣麟的典故,表达自己“伤时”之痛,即生不逢时的苦闷;“我生苦飘零”则表达了飘零他乡的哀痛;“所历有嗟叹”直抒身世之慨,“去国同王粲”是借王粲在国家动乱之时无奈依附刘表的典故,表达对国家命运的忧虑。

答案示例:观览通泉山水的愉悦,生不逢时的苦闷,飘零他乡的哀痛,对国家命运的忧虑。

— END —

来源 | 《语文报·高考版》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