龙虎山嗣汉天师府版《道德经》疑难字全拼音标注版,附带白话解读。备注:解读为“三机”个人理解,与其它书籍不同处、与各位善信大德不同处,欢迎斧正,欢迎探讨。关注分享 收藏转发 功德无量!

道德经白话文讲解(道德经疑难字全拼音标注版)(1)

【第一章三机白话解读】

大道,是言表不尽的,任何可陈述的内容,都无法表达清楚这运行天地的大道。对大道形态而言,凡是可以形容出来的形态,都不会是长久形态。大道没有具体形态可言表时,是天地运化之初的状态。大道有了一些形态可言表时,也就开始了对天地的运化。因此对待世间万事万物,应该从事务关系未形成前进行思考,一但事务关系形成,就要观察其运行的方式与方向。这两种思考行为只是叫法不一样,它们的本源是相同的,都是运用“道”的视角来观察思考。无论从哪个角度思考探究“大道”,都是十分玄妙深奥的,世间所有的事情都不外乎从这两种角度去观察思考。

【第二章三机白话解读】

天下的百姓都知道什么是美好的,自然就知道什么是令人厌恶的;天下的百姓都知道什么是善行善言,自然就知道恶行恶语是什么。有与无是相互生成的,从无到有,从有到无。难与易是相互成就的,从易到难,由繁至简。长与短是相互比较的,高与低是相互位置的,音与声是相互融合的,前与后是相互顺序的。所以杰出的统治者懂得这些,他们所做的事情都不是为一己私欲的,都是在做遵德循道的事情,也不会用过多的律政典刑去约束百姓来维护统治。而是引导天下苍生百姓同样的遵德循道来行为处世。杰出的统治者一心为天下苍生,不把天下苍生据为一己之物,更不倚仗权势而高高在上,成就了丰功伟绩却不居功自傲。正是他们不居功自傲,所以人们更会记住他们的丰功伟绩。

【第三章三机白话解读】

不推崇那些所谓的贤能思维,百姓就不会争名逐利;不重论物品的价值观念,百姓就不会利欲熏心而做出不轨的行为;不去描述更多的愿景,百姓就不会由此产生躁动而心不安宁。因此,杰出的统治者,就该引导百姓思维单纯一些,让百姓吃饱穿暖,病有医,居有其所,让百姓少用机巧智谋以滋生贪念,强身健体健康生活。就是要让百姓处在一种没有机谋算尽尔虞我诈以及无度的形形色色的欲念之中的生活成长环境里,让那些想使用机巧以夺利去满足一己私欲的人不敢行为,这样一来国家不可能治理不好。

道德经白话文讲解(道德经疑难字全拼音标注版)(2)

【第四章三机白话解读】

大道虽然是一副只可意会不可言表的样子,但是大道真的有无穷尽的力量在催动天地。大道的深遂就是这天地万物的发起之源。大道没有任何的激进,在运化中解决着万物间的纷扰,不显山不露水的,融合到万事万物之中。大道的确是摸不到看不到,但又不处不在,无处不存。老子也说不出大道是由什么生成的,只是在整个宇宙形成时大道就已经存在了。

【第五章三机白话解读】

天地运行不存在仁与不仁,对万物万事都一视,就如同祭祀过后被丢在地上用草编成的道具一样不被人们所特别的重视。那些杰出的统治者同样是没有偏爱的治理国家,在他们的眼中百姓应该自由生活。杰出的统治者遵德循道,他们无须过多的关注天下苍生,因为他们所行所为都是为天下苍生。杰出的统治者对百姓不会视为利己之源,而是视为如同道具一般无用,不必盯着去榨取百姓,而只去做对天下有益的事情,对百姓有益的事情。天地之间就像一支大的鼓风机一样,看着虚空无物,却在运化中产生无穷无尽的能量与苍生。过多的约束百姓,百姓就会失去生机,与其如此就应该持守大道不偏不倚应势而生运势而行,让天下苍生有更多的生存空间与能动力量。

【第六章三机白话解读】

这个世界看上去空旷虚虚,却拥有着神妙能量,这源源不断的能量使得这个世界长葆不绝。对于万物而言这就是生育万物的母体。这母体就是天地的根本所在,其能量绵长悠远,似有还无,源源不断用之不尽的。虚空才是真正的玄妙所在,运化催生无穷的演变过程。就好比雌性的子宫一样看似空无,可她是万物主宰者孕育的伊始之地,这些天地间的主宰增添了天地间的生气,而天地间的根本之初却是产生于这种虚空的状态之下。这种看似虚空的环境却蕴含着无尽的能量,这能量催生运化着万物,这看似空无却又无穷尽的能量就是“道”的显现。

【第七章三机白话解读】

人们都知道天地长久的存在着,之所以天地可以长久的存在,是因为天地不是为了它们自己而存在,而是无私的运行一直在给予并且不求得任何回报,也正是因为这种状况天地才得以长久存在。所以遵德循道之人只做符合天地运化之则的事情,他们效伤天地所言所行都是在心不存私的施予,然而正是因为他们无私大家更加的推崇他们,反而事事都会把他们排摆在前面。也正是因为他们把自己度置在外,不与世人争功邀宠,所以他们也不会受到任何的攻击与侵犯,大家都会对他们进行保护。这不正是因为这些遵德循道之人心不存私只为公的行为,才成就了他们,使人们推崇信奉。

道德经白话文讲解(道德经疑难字全拼音标注版)(3)

【第八章三机白话解读】

最强之善为上善,而水的状态就符合这种上善的内涵。水在天为云雾,在地为源泉,在夏为雨露,在冬为坚冰,滋养群生万物,却从来不与万物争功邀宠,水可以变化成各种形状,可以在很低洼卑贱之地,可以涤荡融内各种污垢,遇酷热可以化成气,遇寒冷可成固体,人们所厌恶、所不愿意屈就的,水都可以去做,也正是因为这些特性,水在某种意义上讲是最接近于“大道”的。能够做到上善,就需要效仿水的特性。可以身处任何境地都安然自得其所,内心宁静如深渊不见涟漪,与周边一切事物融合相处尽己力给养,实言实语不欺瞒如水能映物一般心口如一,处理政务心无存私有条有理,处世事能因势利导遇圆则圆遇方则方,行为处世时也能懂得动时则动,静时则静,审时度势。没有存在一颗与世务相争邀宠的心与行为,自然也就不会承受由此而带来的后果了。

【第九章三机白话解读】

对待任何事与物过度的追求完美圆满,不如适时的适可而止;用来捶击它物的物什要是过于尖锐,这样的尖锐度是很难长久保持的,会早早的钝化掉;欲多伤神,财多累身,人的精力是有限的,身外之物无法都顾及周到;身处富贵之境地难免会骄恣,以仗这些外在产生骄恣迟早会给自己带来灾祸。功成名就了要懂得谦卑退让,月满则亏,没有永胜,这就是大道的运行法则。

【第十章三机白话解读】

持守着精神与肉体合而为一,能做到不出现偏离吗?集中精气呼吸柔和,能做到像刚出生的婴儿一般吗?净化心灵杂念,能做到一点杂念皆无吗?关爱百姓治理国家,能做到没有一点私欲而一心为公吗?身体孔窍也是可以张开与关闭的,能做到像子宫一样孕育生命吗?上知天文下知地理无所不知,能做到不使用一点心机为一己私利图谋吗?在看看“道”,生育天地,运行日月,滋养万事万物,这一切都不据为己有,也不会以此来依仗炫耀自居,更不会控制主宰这万物的生长发展。这就是“道”所显现的至深大“德”。道是根本驱动,德是标准行为。

【第十一章三机白话解读】

在古代,车轮是木头制作的,每个车轮是用三十根拱条连接外轮与内毂。正是因为这种轮与毂之间是空虚的设计所形成的车轮,安装在车上才让车有了它的价值与作用。陶罐之所以可以成为器皿,是因为其内是中空的设计,有了这种中空的存在才让陶罐成为器皿。建造房屋,也是因为内在中空,还有窗户与门的开档,才让这种结构有了成为人们居住或利用价值的房间。所以,对事物的拥有可以行使主人的权利,为主人带来更多的便利与潜在价值,但真正发挥这些事物作用与功效的行为不是储存积蓄,而是把它们用在该用的地方或有更多需要它们的地方,这样才能真正的物尽其用。

道德经白话文讲解(道德经疑难字全拼音标注版)(4)

【第十二章三机白话解读】

繁杂的颜色看多了会使人的视觉出现缭乱;嘈杂的声音听多了会使人的听觉出现迟钝;众多的滋味尝多了会使人的味觉出现麻木;骑马打猎非常刺激,这样的刺激会使人的情绪变得异常的兴奋;珍稀的物品非常可贵,这样的物品会使人的贪图之心大起,为得到物品从而做出不轨行为。因此遵德循道之人对日常的需求只是维持生存需要,而不是为了满足一己私欲而行为。所以遵德循道之人会懂得留取真正需要的而弃不是必需的事物,即取其内在精华,舍其外在虚华。

【第十三章三机白话解读】

受到宠信就要想到辱没也会来临令人惊惶不安,应该像对待祸患之事临身一样来重视。什么是宠辱若惊?受到宠信即说明身份比施宠者卑下,得到这份宠信惊喜万分,有朝一日失去这份宠信就会惊恐不安,这就是为什么要说受宠就会有辱没出现由此令人惊惶。为什么说对待宠辱之事要像对待患祸临身一样重视呢,之所以有祸患临身,是因为人在其中,如果人不在其中,又怎么会有患祸降临呢。因此重视自己的行为要为天下苍生而作为,这样才能够从江山社稷出发做事情。常常做符合天下苍生运行法则行为之事,这样才能够很好的统领江山社稷。

【第十四章三机白话解读】

道,看是看不见的,称为夷;道,听是听不到的,称为希;道,摸是摸不着的,称为微;这三种情况是无法考究的,所以只能混在一起合而为一的论述。道,往他上面看,看不到什么光亮,道,往他下面看,也不觉得十分暗淡。道,绵绵不绝的在那里,但却无法形容他的本貌,就像什么都没有一样。道的形状就是没有形状,道的样子就是没有样子,就是一种若有若无,若隐若现,若远若近的无法具体描述的状态,称为惚恍。迎着道来寻找,你看不到道的头部在哪里。追着道来寻找,你看不到道的尾巴在哪里。把握自远古就存在的大道运行规律,以指导当下所能把持操控的行为。了解大道是如何从伊始发展到今天的,也就懂得了大道的运行法则。引用一个成语“以古鉴今”。

道德经白话文讲解(道德经疑难字全拼音标注版)(5)

【第十五章三机白话解读】

在远古时期,那些懂得遵德循道的人,可以洞悉微妙之理知晓深奥的天地运行之则,这些人从里到外的做着符合大道的事情,也正是因为他们追随着大道而行为,所以很难描述他们的特质,只能强行的作一些比喻,他们做事很谨慎就像冬天在冰上行走一样,他们很警惕就像四周随时会发生攻击事件一样,他们很严肃就像到他处做客一样,他们很松散随意就像马上就要融化的冰块,他们厚重起来就像没有被雕刻的木材,他们虚怀起来就像空旷的山谷,他们浑厚起来就像浑浊的江河不可见底。谁能让这浑浊的江河沉静下来渐渐清澈,谁能让沉寂山渎活动起来渐渐的开始生机,就是大道才有这样的能力。因此这些遵德循道的人,都明白自己与大道相比还相差甚远,所以不会自满,也正是因为不自满,才能摒弃糟粕完善不足,进行推陈出新的迭代。

【第十六章三机白话解读】

努力放空内心的欲望,持守一份清静安宁的心。在这种状态下才能够很好的观察万物,万物每天都在各自发展运行着,老子通过观察发现了他们循环往复的规律。他们无论如何变化,最终根本就是复归沉静,这份沉静就是万物的本来状态,这种沉静的状态才是能够持久的。能够认清这一真理,才会懂得万物的运化从而做出正确的行为,不能认清这一真理,就会做出不理性的行为从而引发出危险。能够认清这一真理,就会对万物有包容之心,有了包容之心就会做出公允的行为,有了公允无私的行为才会成为天下之王者,天下的王者要做符合天道的运行的事情,这天道运行的法则就是要遵德循道,只有符合大道的行为才会得到持续的发展,只有可以持续的发展才防止消亡殆尽的发生。

【第十七章三机白话解读】

最好的统治者,基层百姓会知道有他,但他其人何许不得而知;其次的统治者,基层百姓会想亲近他,会时刻的称赞他;再其次的统治者,基层百姓畏惧于他。最差的统治者,基层百姓会痛恶他轻视他。因为统治者不能够遵德循道,致使基层百姓对他的统治不再信奉。真正可以做到遵德循道的统治者是很少去发号施令的,他们做的任何事情都是符合世事运行法则的,因此各种事务都能实现让大众满意的结果,基层百姓都会认为这种生存环境才是众望所归的。

【第十八章三机白话解读】

当社会秩序崩溃之时,仁与义便显得难能可贵了。当机巧计谋横行之时,虚假之事务也便呈现颇多了。当六亲之间产生分崩离析之时,孝贤慈爱便让人们推崇备至了。当国家出现混乱与动荡之日,忠贞不渝誓护纲纪的臣子才会突显出来。

道德经白话文讲解(道德经疑难字全拼音标注版)(6)

【第十九章三机白话解读】

不去推崇所谓的“圣贤”思想,摒弃那些机巧计谋,对于普通百姓而言利处是极多的。不去推崇所谓的”仁爱”行为,摒弃有目的虚情假意,会使得百姓更能由心的孝贤慈爱。不去推崇那些所谓的“贵俏”之物,摒弃人为的价值推升,使得唯利是图的奸诈之徒无所存息。上述这三种举措也只是治标不治本,要想从根本达到理想状态,还是需要引导人们复归简单持守朴素的状态,减少一己之私降低不必要的欲望,从而实现安居乐业的健康生态。

【第二十章三机白话解读】

不去效仿钻营那些不正当的营生就可以安稳清悠的生活,恭维与喝斥能有多少区别?美好的与丑陋的又不同在哪些地方?人们都所敬畏的,不能不去敬畏,这样的局面自古由来,以后也会一直这样下去。人们(同僚)每天都兴高采烈的就像参加盛宴一样,就像春天登台远眺美景一样。而“老子”却身处其中无动于衷过着淡泊宁静的日子,就像刚出生的还不知道哭笑的婴儿一样,对周边的一切都没有思索感知,就像坐在车里随着穿梭不去思考将要行去哪里,大家都拥有各自满意的满满收获,而“老子”却好像什么都没有拥有,像一个愚笨的人什么也不懂得索取。在这样热闹的环境里,大家都在彰显着自己所拥有的一切,而“老子”却没有半点值得称道的样子。大家都是那么的心明眼亮洞察一切,而“老子”却貌似什么都没有看清毫无观点一样。这个世道就像大海一样动荡飘摇永不止息,大家在这样的环境中都有赖以逐流的本领,而只有“老子”貌似无以为计的样子。这就是“老子”与众人不同的地方,因为老子深谙大道的法则之理。

【第二十一章三机白话解读】

大德的行为指导是根据大道的运行法则所决定的。若果把道加以描述,道是恍恍惚惚若有若无的,若隐若现间似乎又有些可以描述的定义,似存似消间又有些可以锁定的事态,这是一种深谙微渺的,但其中蕴藏着精质实物,这些精质实物是真真切切可以触碰与看到的,是可以得到证实的物质。从现如今追溯到上古,这些物质就一直存在,依据这些可以观察这个世界。老子是如何知道这个世界的,有了这些认知,就是因为老子认识到了“道”。从当今上溯到古代,它的名字永远不能废除,依据它,才能观察万物的初始。我怎么才能知道万事万物开始的情况呢?是从“道”认识的。

道德经白话文讲解(道德经疑难字全拼音标注版)(7)

【第二十二章三机白话解读】

有了缺失了才会完整;有了弯曲了才会有竖直;有了低洼了才会有盈溢;有了陈旧了才会有更新;选择少了就会专注以至获得,选择多了就会产生迷惑纠结。所以那些拥有大德行的人,明白遵德循道而行为,把上述符合大道的表象当做案例来引以为鉴。不到处炫耀反而会被重视;不自以为是反而被肯定;不自我显摆反而被赞誉;不自傲自大反而会被追随奉为官长。人往往就是这样,你不争抢,就不会有人能跟你争抢。自古传下来的缺失才会完整怎么会是一句空谈呢? 一定会实实在在的呈现的!

【第二十三章三机白话解读】

不实施严苛政令才是合乎世间运行发展的法则的。因为没有可以刮一个早晨的狂风,也没有可以下一整天的暴雨,这样的现象是在什么环境下发生的呢?是在天的范围内,是在地的范围内,天与地都不能令狂躁暴动的行为保持长久,便何况我们只是普通的凡人呢?所以啊,研究道的就要去研究道的地运行本质,做符合道的运行法则的事情;研究德的就要去用德的指导来行为,做符合德的事情;肆意行事不加以拘束自律的,做的事情也势必会是走向消亡的事情。做符合大道运行法则之事的,大道自然会给予他回报;做符合以大德为行为准则之事的,大德自然会给予他利好;做肆行之事的,消亡也自然会找上门来。作为统治者,当你的诚信出现问题时,你所统治的人们对你自然也就出现了不信任!

【第二十四章三机白话解读】

踮着脚无法站立太久,大跨步行走不会走远,自我显摆的不会吸引更多重视,自以为是的不会得到彰显,自我到处炫耀的越不会有功绩,越是骄傲自满的越不会成为众人们领导。从道德角度看,这些都像残羹剩饭堆积在一边一样,谁看到都会感觉恶心厌恶,因此,懂得遵德循道的人都不会去犯这些低级错误。

道德经白话文讲解(道德经疑难字全拼音标注版)(8)

【第二十五章三机白话解读】

有一个浑然一体的东西,在人们所处的环境还是天地未分之时就已经存在的,她没有任何声响,也没有任何形象,不依靠任何而能自身运行,周而复始且永存不会殆尽,论述起来她可看做天地的母亲育化了天地。说起来真不知道称呼她为什么名字,硬强的称呼她为“道”,再硬强的描述“道”的形象为“大”,大是因为她不停的扩展,越扩展边际间的距离越遥远,这种遥远一直会延续下去反反复复。所以这就是道的运行,就是这样的大,天也是如此之大,地同样的大,人类依然是大的。人类赖以生存的环境就是由这四个重要部分组成,人是其中重要的环节之一。作为万物之主的人类要遵循大地的运行法则,大地依循天体系统的运行法则,天体按照大道的运行法则,只有这样才能适应大道的周而复始往复不殆!

【第二十六章三机白话解读】

厚重是薄轻的根基,清静是暴躁的主宰。据此君王臣子子出行必备齐辎重,虽然离开舒适的日常生活环境,仍然可以安心面对出行的日子。可是为什么有些大国的统治者,轻视天下社稷呢?轻视天下社稷就会失去支撑的根基,统治上暴躁随意就会失去统治权利!

【第二十七章三机白话解读】

善于驾车之人,行过之后看不出车运行过的痕迹。善于言辞之人,讲出来的话都可以自圆其说没有瑕疵。善于计数之人,不通过辅助器具便可以把数计算出来。善于封锁关闭之人,不需要用门栓即可实现。善于捆绑之人,没有用绳索结扎却可困锁。所以那些拥有大德行的人善于发现每个人的长处,做所长之事,这样就不会有没用的废人。用到物品上也是同理,让物品也发挥它们的最大功效。这就是善于发现那些隐藏起来的亮点与长处。所以,那些突出的人是那些不突出的人的榜样,那些不突出人的短处也正是突出人要引以为鉴的。不看重学习别人的长处,不借鉴别人的短处,这其实是看着聪明其实糊涂不明智的表现。上述内容都是可以让人提升的精妙道理。

道德经白话文讲解(道德经疑难字全拼音标注版)(9)

【第二十八章三机白话解读】

具备雄强的能力,却仍要以雌柔显世,如同大地之上的溪水一样行为处世。向溪水一样行为处世,就不会偏大德之行,到了这种境界后就可以复归纯净如婴儿一般。具备耀眼的光芒,却仍要处于暗背之处,如同天下的范例。天下流传的范例,一定是拥有大德之行的没有偏差的,到了这种境界就可以复归于真理了。具备一身的荣耀,却仍要身居平凡,如同大地川谷一样,大地川谷的作为,是真如大德之行一样的充足,到了这种境界就可以得归质朴的状态。质朴之物才可以塑造成有用之器,拥有大德行的智者深谙质朴状态对人的益处,所以他们可以成为管理天下的人的统领,因此这一切的成就都是源于遵德循道。

【第二十九章三机白话解读】

想要统治天下,却又想让天下为己所用,这样是不可能达到目的的。天下是一个很神奇的大环境,不会为谁而运行,不会被谁而左右。谁为了私欲而违背这个规则,注定会失败不能达成。谁想左右这个规则,最终也会失败丧失。所以,拥有大德行的统治者是一心为公,没有私欲的,这样做是符合大道运行的,所以不会失败,不失败就不会失去。世事不会统而如一,总会有先行的,有后随的,有缓缓的,有急速的,有强势的,有弱势的,有安逸的,有危机四伏的。所以,拥有大德行的统治者,都是摒弃极端行为、骄奢淫逸、自满自足的思想与行为。

【第三十章三机白话解读】

遵德循道而行,用这样的准则去辅佐统治者的管理者,是不会以武力而逞强于天下的,因为管理者深知以武力征涂是会遭受同样的报应的。大战之后焦荒遍野,荆棘丛生。大战之后必有饥荒疫情。明白这个道理,拥有强兵也只是为了护国卫民,而不是为了扩张杀戮。达到了强兵目的却并不耀武扬威,有扩张的能力却不外侵,有了强大的武力却不骄傲自满,不断优化提升。强兵强武是为了护国卫民的自卫目的,不得已而行为。强兵强武不是为了呈强霸道。世上的事务一但发达到一定程度就会发生衰败,这是因为没有遵德循道,是不符合大道运行规则的,不符合大道动行规则注定会提早消亡。

道德经白话文讲解(道德经疑难字全拼音标注版)(10)

【第三十一章三机白话解读】

话说武器,是一种不祥的东西,这种物品是一种带有凶兆的恶毒之物,因此遵德循道的人不去使用它。一般情况下正规庄重的场合都推崇左为上位,但在用兵打仗时则推崇右为上位。武器是不祥的物品,所以不是执道之人以及正常情况下人们所喜欢的物件,纵是万不得已使用武器,最好也是淡化这一过程,就算是战争胜利的一方,也不要高兴得意,如果因为胜利而兴喜若狂,那便是建立在无数死亡的基础之上。如果以杀戮为目标的话,就不会让天下苍生所向往归附。吉事好事,都推崇左为上位;而凶事阴事则推崇右为上位;所以大家要明白一个道理,为什么打仗时,上将军居右,偏将军居左,与正常情况下是相反的了。因为打仗时是按照凶事阴事即丧礼的标准来执行的。死伤那么多的人,当然是一件另人十分悲伤哀鸣的事情,就算是胜利的一方也一样会有伤亡,无论是敌人死伤了人了总是要进行丧礼的。死亡的场景绝对是不会成为被推崇的景象。

【第三十二章三机白话解读】

“大道”永远是摸不到看不到的,感觉是纯洁质朴很微小的,但是天下万事万物都不能让“大道”听命臣服。若统治者能够体会这其中的奥妙并遵德循道来对天下进行统治,天下的苍生及百姓自然会归附。就好像天地之间的阴阳相合,冷热相冲形成自然的雨雪以润苍生,没有人给天地进行指令,雨雪自然而然的均匀普降。统治天下,从一开始就应该有理有据的进行设置,这一设置是因事而设而非因人而设,制定好相应的岗位与职责,有了明确的标准了,人们也就知道应该如何去行为处事与担当行权了。人们知道了应该做什么,不应该做什么,自然而然的也就顺应了大道,即遵德循道了,这样长存不消亡衰败也是自然而然的事情了。运用遵德循道的标准来面对世事治理天下,就会像小溪汇河,小河汇江,江河汇归于海一样。天下苍生百姓自然而然的就会归附。

【第三十三章三机白话解读】

能够识别他人、解析他人的人是智慧的,而能自知者更是睿智明达。能够战胜他人的人是孔武有力的,能够自我超越战胜自己的人是真正的强大之人。知道什么是真正满足而不贪婪者才会感到富有,知道坚强不息克苦不懈的人是因为有真正的志趣与志向。能够不脱离遵德循道的人才会长久存世,就算肉身消亡,其精神意志一样流长久存于世,这同样是生命的存续。

道德经白话文讲解(道德经疑难字全拼音标注版)(11)

【第三十四章三机白话解读】

大道运行无处不在,日常所接触的一切都离不开道。世间万物依道而育化而道从不在意,将一切育生之后不为万物主宰而居而占有万物。运行世间生育万物的道从不去主宰这世间的万物运化,没有任何企图,可以称此为“小”,万物归附遵德循道而道却不来主宰,这可以称此为大。就是因为大道没有任何企图,只是按着应有的来运行,因此万事万物皆自主归附其左右,自然而然的应道而行。因此道也就成为了亘古不变的法则。

【第三十五章三机白话解读】

能依大道之势行为处事,定会获得归附追随,在这样的氛围下诸物都不会受到损害,也因此世态安稳太平。现世的诱惑太多了,人们很难把持坚持大道而行为。跟世上的诱惑相比大道是那样的平淡无味、枯燥不堪。使用起来吧又不能马上就实用取得既得利益。这就是很多人弃道而行的原因,而这是短视行为,绝大多数时,短视劣于高瞻远瞩。从侧面说明大道的高级!

【第三十六章三机白话解读】

想要实现收集聚敛,必然先行扩张延展。想要实现衰减弱化,必然先行急功强化。想要实现废除罢免,必然先行吹捧哄抬。想要实现索取回报,必然先行施惠给予。这就是诸世事所深谙之兆见,提早洞悉一切早作准备,自然能安稳成长强大。就像水中的生物,想长成强大,那必须在深渊之中,不显山不露水才能安稳长成,国家也是如此,闷头发展才是硬道理!

【第三十七章三机白话解读】

大道运行是没有私心而专为什么而图谋的,而天下的苍生万物又没有什么不是大道所化育出来的。统治者要是能明白这个道理遵德循道而行事,那天下所有的事情都会自行归复大道而行,疆域民众自然而然的就顺应跟随而繁衍生息了。纵使有些私欲图谋显现,也会运用大道的规则让其复归无私欲的淳朴状态。当其明白无私欲的遵德循道的生长才是正途时,也就不会再去滋长私欲了。民众没有了私心己欲,也就能以清静之心生活,从而天下自然是安定的繁衍生息了。

道德经白话文讲解(道德经疑难字全拼音标注版)(12)

【第三十八章三机白话解读】

真正的大德行是不用彰显德行的,所做的每一件事情都是大德行的典范;知得德行是益是好的努力去遵守德行,是因为没有真正将德行融会贯通,仍只是使用层面。大德行所作所为都是没有目的性或刻意为之的,这种无为是在举手投足间自然而然的;不达大德的则是有意而做事以达到表象所需要的某种状态,比如大德的无为之象。这些达不到大德行的在做宣传大德行的事情,这样的行为可以称为大仁之人,在行大仁之事的时候,开始未必会有人来响应,后来周围一些讲情义的人为响应而响应,继而一些人耐着情面礼节性的来响应他们并不之所以或不以为然的事情,这些事就如同强行拉人过来响应。这就是因为,从一开始就并没有抓住道的运行规律,不能熟道自然德行不能融汇,德行不足就需要时时刻刻来控制自己来做事情,控制自己的时候就希望能有帮手,希望能有志同道合者,而这些吸引来的同行者大多是莫名而为。凡事要不是由心而为自然而然的去做,那就属于因为某种外力原因拘着面子在做事情,这种情形下是非常不稳定的,而且祸乱之事各种声音也将由此而产生。很多时候,这些人中看上去有见识的人,也只是看到了道所带来的益处与好处而矣,这也就是愚昧的开始了,为了这些可以预见的益处就开始了不明智的行为。所以人们应该选择稳固的事情与环境,不应该把自己摆放在不能所控的不安之中;着重能摸到能把控的事情做好,别好高骛远。这才是我们应该做的正确选择。

【第三十九章三机白话解读】

纵观世事的原本状态,天是清净的,地是安宁的,人是灵妙的,河水是满满的,万物勃勃生长的,统治者心存苍生天下归其统治。这些都是正常的状态,遵守道德而行事的结果。若上天不能清净就会天灾不断,大地若不安宁就会塌方地陷,人不灵妙就不会发展,河水不是满满的就会枯竭,万物不能勃勃生长就会消亡,统治者不能心存苍生就会被颠覆。所以高贵不能忘记低贱,没有低贱高贵也就不存在了,再高高在上也要明白下面才是基础。所以统治者总是自称为孤,为寡,为不毂,这只是为了自我谦虚吗?不是的!这是为了时时刻刻提醒自己。不必总是光鲜如玉的,同样不必低劣如石。

【第四十章三机白话解读】

大道的运动规律是与现状相向而驰的,微弱是大道的让事物成长的方法,天下的万物皆是从有形而开始的,而有形再早都是无形的存在,当无形融合后才会产生有形,比如人类,先是分别存在于父体与母体,这便是无,再后来父母交媾精卵合体,这产生了有,再由受精卵形成胎儿,以至后来的婴儿,这便有了人的生长。

道德经白话文讲解(道德经疑难字全拼音标注版)(13)

【第四十一章三机白话解读】

有智慧的人理解了“道”的,便会按道行事;普通的人听过“道”后,或信或疑,有事了想起用道亡羊补牢了,没事时把道便抛到一边;愚闷的人听闻“道”,第一反应就是觉得可笑,觉得还没他们自己所言所行更符合现实生活。道,是不会在意嘲笑或推举与否的。道,始终存在,运行天地,顺者自得,逆者自失。所以有这样一些建言:看上去光明的其实背后就是暗的;看似是在前行其实也是在后退;看似平坦的其实是蜿蜒曲奇的;真正的大德是虚空的;再纯净洁白的也会有污点;再强大的德行也必有他的不足之处;再积极的行为也会有懈怠的时候;质朴纯真看着就像混沌未来;绝对大的四方形是看不到边角的;真正能存放东西得器皿是不会盛满的;绝对大的声音是根本听不到;绝对大的景象更是不会被看到的;道,就是这样存在于无形之中。只有道,才能真的做到完善的开示,并完善的完成,形成一个绝对的圆满。

【第四十二章三机白话解读】

大道无形化育混沌元始之气,一元气生即太极;太极生两仪,一气化阴阳二气,其顺序为一元气化生元阳之气,元阳气再生始阴气,继而形成一生二的格局;阳气清上升,阴气浊下降,于此除阴阳二气,还有阴阳相冲和的混合气,共生三气;三气进而演化,阳气成天,阴气成地,混合之冲气激荡化生万物,以人为主宰。万物化生都有一个共同点,就是向着阳强的方向成长,其实再成长的同时,阴柔就开始产生了,就像一元化二气时,因阳生阴,它们是分离不开的。必须明白这个道理才能去发现端倪使他们冲和,冲为无化有,和则万物生。人们有许多忌讳讨厌的事务,比如孤儿无父母、寡存无外助、衣不遮体食不果腹不善于世,而王公们确以此自称,就是为了寻求气场的平衡,时刻提醒自己把握住这一标准。也就是说,世上的事务,没有绝对的盈或缺、益或损,到了极致了自然会向对立面演变。大家如果想要去教化影响他人,就应该考虑学习这种思维方式,违背了自然运行法则,是不能善终的,遵循“道”的运行是处世建生的根本!

【第四十三章三机白话解读】

天下最柔弱的东西,却也是可以行于大地之上最坚硬的,比如“水”穿行在“大地”之上,无法阻挡,更有水滴石穿的典故。同时水能融合,能变化,融合变化之后可以腐化钢铁,加速度后可以割裂钛合金等,这就是至柔化至刚的道理。无有即无形,当今这个很好理解,比如各种波信号,很多看似虚无缥缈的东西,却是无孔不入的,“道”,摸不到,看不到,可他却影响着我们的一切生活。只要按照“道”去行事,一定是会产生益处的。这种道理不是可以言明的教化之理,很多无形的力量产生着好的推动,可是能明白这个真理的人少之又少!

道德经白话文讲解(道德经疑难字全拼音标注版)(14)

【第四十四章三机白话解读】

浮华之名与自身感受哪个更是个真实感受?自身的健康与财富哪个多些更好?追名夺力与弃名舍利哪个会给人带来害处?太过于追求名利必会心力憔悴,太过于执名藏利必然会失去的更多。所以,明白知足方可长乐不辱身心,凡事适可而止才不会增加危险,只有这样才能长久成长适世立身。

【第四十五章三机白话解读】

完美的承载与事务,总会让人感觉有不足,但是实用起来,那些不足确无法产生影响;真正的充盈看起来很虚空匮乏,但是使用起来缺源源不断用之不竭;真正直申大物,是可以随外界弯曲的;真正的大技艺都是做很普通的事情,应物而成;真正的雄辩之才都是就事说事,宏观客观的,而不是巧舌如簧的维护自己之见。躁,动起来,为生发,动能转热能,生发冬去春来之味道,所以寒冷必定被暑热取代;静,收敛,热能无法生发,就像秋天,收获之后暑去寒来。清者浊之源,动者静之基。归根结底“清静”是天地运行的本根所在。

【第四十六章三机白话解读】

当天下按着道之规运行的时候,一切都是平静安和的,用来交战的战马,没有用处了,被当作田间耕作用马来使用;当天下不按着道之规运行的时候,怀着马驹子的母马都被迫上了战场,以至于把马驹子直接生在战场上,小马驹子一出生就是战争的牺牲品。一切的根源在于统治者的欲望,而造成这些欲望的原因是不知道满足,奢求无度,归结到底就是想拥有更多的资源。其实啊,无论是统治者,还是普通百姓,都应该懂得知道满足,知道适可而止,这种由心而生的满足感,才会常伴左右使之幸福安康快乐逍遥。

【第四十七章三机白话解读】

通过深入的了解事务的内部本质,即使不外出,也能对外面的事务有所了解。不必天天仰望星空,也能知道天体运行。通过上述例举,知“道”的益处,知道由己及人,知道由内及外,知其本根,明其外末。反之如果出离大道越远,弃本逐末,弃实务虚,那得到的就会越来越少,失去的也就会多。所以,统治者、有大智慧的人,因为明白大道的理论,即是不外出也能知道外面会发生什么,不必眼见也能明白事物的真相本质,不去做虚而不实的事务,自然会成就实实在在的成果。

道德经白话文讲解(道德经疑难字全拼音标注版)(15)

【第四十八章三机白话解读】

当下要想满足个人欲望就需要多学习多接触了解最新的知识与动态,但是学道却是需要看清事务的本质,了解清楚了就应该抛弃掉这些使人欲望不断增加的新学识,直到真正做到不为欲望而学习,只是为了掌握事务的内在真实原理与本质,当真的做到这点了才能真的掌握真知,有了真知了才能更好的运用真知。将这思想运用到管理工作与生活上,就少搞一些为了满足无度的欲望而使工作与生活都变得繁杂的事情,这些事情搞得复杂了就会让人产生逆反心、疲惫感,反而让工作与生活的管理与运行上出现问题。

【第四十九章三机白话解读】

统治者应该不存有私心己欲,一切以天下苍生百姓所期所欲为感受。对于那些懂得依道而行的人,统治者要善于待之,合理安排人尽其材;对于那些不能依道而行的人,同样要给他们相应的空间,合理的应用,这样的善就是符合道的大善真善,而非伪善。对于那些,不能完全理解道却相信道的人,要给予他们相信道的支撑与指引;对于那些不相信大道的人,同样告知他们什么是正确的方向,这样使信成为一种由身心均能感应的大信真信,而非迷信。统治者统治天下,应该心存胆怵不敢妄为,为了更好的管理天下,应该将己心与天下苍生之百姓心融于一体,百姓看到的,感受到的才是真实的苍生反应,统治者应该视百姓如己出,引导他们纯朴质真。

【第五十章三机白话解读】

人从出生到死亡,一般有这么几种情况,自然活到寿终而亡的,占三分之一,早早夭折的占三分之一,因为养生方法不当,使得生理机能早衰而提前寿终的占三分之一。为什么说养生不当加速死亡呢?生理机能也是有其运行之道的,违背了,妄为之,自然会有损生命的延续力。相传啊,那些擅于保养生命的人,外出山野间不会遇到野兽,遇到战事也不会被兵戈所伤,野兽赖以伤人的本能无所施展,兵戈武器也会失去伤人的威力,这又是什么原因呢?因为擅生之人,懂得如何由内兼外的规避伤及生命的风险。

道德经白话文讲解(道德经疑难字全拼音标注版)(16)

【第五十一章三机白话解读】

道是本根生化万物,德是方向蓄养万物,物是融合塑造万物,势是变化发展万物。所以啊万物都离不开道这个根本顺着德定方向发展。道这个本根与德这个方向,并不是谁能强行设计的,这一切都是不可抗力的自然而然的。所以说,道是本根生万物,德是方向蓄养万物,使万物成长、发育,使万物自立、成熟,使万物都得到润养与庇护。生育它而不自有,成就它而不执为仗恃,培育养成了万物而不去控制,这就叫深厚的大德。

【第五十二章三机白话解读】

我们赖以生存的世界,是从“有”开始的,“有”就是“道”,可以作为天下苍生万物的发源之本,道就像是这万物的母亲一样。既然知道了这一切的本根是源于道,就可以知道天下万物应该如何运行育化的,当我们知道了这世上万物的运行规律及究竟后,再反观道的内函与原理,当我们掌握并可以运用的时候,就不会给自身带来不好的影响了,也就不会至身于危险与失败之中了。少说一些没用的,少想一些没用的,少做一些没用的,所有无度的欲望都是没用的,当不再有无度的欲望时,也就不会为了满足这些欲望去绞尽脑汁劳心费力了。如果不去控制欲望,让其无限妄生,为了满足这些欲望无去行为,最终的结果就是无药可救的祸及自身。从细微处看到大的端倪,从而明白世理,懂得从弱至强,循序渐进的发展,每天进步一点,少些波动,平稳成长。运用通过实践得到的智慧,推断世事的真正端倪,只有这样才能使自身远离危害与祸事,这才是真正应该去遵守去做的唯道事从依德而行,才可能自身常葆。

【第五十三章三机白话解读】

领导者、管理者但分有点常知识见,都会按着大道的运行而为,唯恐不慎走入邪途。大道会让一切都那么的平坦安稳,可往往领导者、管理者都喜欢刺激由此走入邪途径路。正常的发展管理衰败,事业发展也不再扎扎实实而是好大喜功、急功近利,财物都是借贷而来,实际物质基础空虚至极,即使是这样,这些领导者、管理者依然衣着光鲜,出入奢华,每天是山珍海味大吃大喝,大量的开销都是借贷而来。这其实就是强盗一样的行为,这种情况是不符合大道运行法则的。

道德经白话文讲解(道德经疑难字全拼音标注版)(17)

【第五十四章三机白话解读】

擅于建高者,都会重视根基,不会急于枝末的延展。擅于固守者,都会重视稳定,不会因为波动而脱离。能做到如此,你的传承延续就会绵绵不绝,子孙不断,香火祭祀不断。这是因为他们做到了依道而生、遵德而行。将这个道理运用到自身发展上,自身便可以得到益处。将这个道理运用到家族发展上,家族可以得到积蓄壮大。将这个道理运用到乡里,乡里可以得到长足发展。将这个道理运用到省市,省市可以繁荣富强。将这个道理运用到全国,国家才能强大昌盛。观察人与人、家与家、乡里与乡里、省市与省市、国家与国家,能够尊道贵德而行的与不遵循道德的他们境遇差别。多研究思考这些内容,便可以洞悉世事的本质。

【第五十五章三机白话解读】

深谙道德之理的人,就像刚刚出生的婴儿,各种毒虫都不会去叮咬,猛兽不会去噬食,凶鸟不会去博击。筋骨柔弱却能握紧拳头,不懂得男女交媾之事却可以阴物勃起,这是因为精气充盈所致。整天没完没了的哭泣,嗓子却不嘶哑,这是因为中气充足。懂得了融合就会知道柔弱才是可以长葆的常态,知道了如何能够长葆就可以明白这一切都是因为遵循了道与德,道是标准,德是方法。过份的随心所欲是一种预见的暗示,往往这种预见是不好的。祥,是一种征兆,知常懂明,可以吉祥,反之凶祥。情绪的波动激发会让人不清不静做出超出自身本能的事情,这是强行而为的,注定会对自身及周边造成损害。世上的事务一旦强行让其快速强大,这种强大是无法长久维继的,势必也会快速的开始衰败,这是因为它没有遵循道德而行事,不遵道循德注定早早消亡。

【第五十六章三机白话解读】

识道明德的管理者是不会不分状况任意传达意志的,随意发布施令的行为会让被管理者迷失方向,这是不明智的举动。控制住无限度的欲望,控制住无限度的冒进思想,解决由此带来的争端,有意识的隐忍并融入到众人之中,这样做可以达到一种大同的境地。所以,管理者不会有意的去亲近谁,也不会有意识的疏远谁,既不会得到什么私利,也不会受到什么伤害,不会得到特殊的推崇,也不会遇到有意的抵制,总之这样的管理者反而会受到爱戴会得到追随。

道德经白话文讲解(道德经疑难字全拼音标注版)(18)

【第五十七章三机白话解读】

以遵德循道为基础治理国家,以合乎奇门变化的排兵布阵来护卫国家,以安居乐业为目的使得本土人民愿意被统治,周边国家不敢侵扰。为什么这样讲?是因为:限制越多,百姓越贫穷;武器越泛滥,社会越动荡不安;越推崇华而不实的技巧玩意,激起奢华贪欲的事务就会越多;各种税负役法越多,盗贼之行当就不会少。所以啊统治者应该这样做才能规避上述不足:统治者没有刻意的去强求得到什么而是遵德循道,百姓自然而然的也就懂得了如何做;统治者清静安生,百姓自然撩以生息遵德循道;统治者没有袭扰之事,百姓自然就会衣食富足;统治者没有过多的奢求欲望,百姓自然就没有了无度之欲,继而纯朴生活。

【第五十八章三机白话解读】

统治者的政令宽厚一些,百姓也会相对淳朴一些。政令若是严苛,百姓就会抱怨流失。当遇到祸事的时候,处理好祸事,那么福事自然会开始离近。同时,当遇到福事的时候,要注意居安思危,预防祸事的来临。谁知道福祸是如何转换的?没有一个统一的标准。正统也会成为辅助,安静沉稳也会突变纷乱浮躁。人们往往是看不透这其中的道理,迷惑不悟的太久了。所以那些参悟透了的人,可以处世方正但不强硬,有棱角但不会伤及他人,直爽但不放肆不羁,光鲜靓丽但不刺眼遭嫉。

【第五十九章三机白话解读】

治理百姓处理人事,要珍视百姓天生赋予本性,只要能珍视这一点,就能早做规划准备,早规划准备就可以遵循大道以德为标准进行安排,人人都能有职可尽时这样的能效就会非常强大,也就没有什么问题与困难是解决不了的。当问题与困难都能迎刃而解的时侯其实力是无可限量的了,当实力十分强大的时候国家就可以安稳发展了。有了这些支撑国家发展的源动力,国家自然可以长存久生的传承下去。这就是遵德循道可以使根基越发的深厚扎实,也就可以持久的发展存世。

道德经白话文讲解(道德经疑难字全拼音标注版)(19)

【第六十章三机白话解读】

治理国家跟烹饪美食是一样的道理。想做出美味佳肴就需要提前的准备相应食材与作料及器具,当然是越全备越容易出美食。治理国家若遵德循道,那些异类作崇之徒也就能惑众滋事了,而且就算他们惑众滋事也不会有谁去响应跟从,就算有那么一小撮聚众闹事,也不会掀起轩然大波,统治者只要去正常的规劝就可以了,也不必用极端的处置。让所有当事方都不受到致命的伤害,终归会明白遵德循道处理事务才是正确的选择,只有这样才能相互和平相处,共同发展长存。

【第六十一章三机白话解读】

大国治国应该借鉴江河湖海,它们都是由下至下汇聚于低处,万流归一。也可以借鉴天下的雌性,它们都是柔静待之,当到了发情需要交合的时候,自然会有雄性找上门来,而此时的雌性不需要做什么,只要安安静静的等待雄性的动作即可完成交合。无论是雌性在完成交合的事件上,还是江河汇聚的事件上,柔静与低下都是可以实现汇聚与收获的。所以大国与小国之间,大国要把姿态摆的谦和,这样就会让更多的小国附和;小国也要愿意去融合大国的影响,这样会让大国给予应有的协助。所以,大国谦和小国愿意附和,小国融合大国愿意担当。大国不过份的贪图小国的资源,同时将自己的优势资源与小国分享,小国不过份的跟大国争夺话语权,同时将自身不足让大国协助完善。这样的双方其实能够得到彼此所需的利益,但这一切还是应该大国先做到谦和,拿出应有的姿态向小国伸出橄榄枝。

【第六十二章三机白话解读】

道的玄妙生育运行着万物,能够懂得各中道理的视之为贵宝尊崇,不能懂得各中道理的只要所为是符合大道的,同样会得到庇护与利好。言谈符合大道的可以得到推崇尊重,行为符合大道的可以让人效仿追随。如果言谈举止都不是很符合大道的人,为什么不好好的学习呢?所以统治者以天子身份立世,排布三公九卿等朝庭架构,各种豪华庄重的仪式,以张显地位之尊贵,都不如把大道的事情搞明白并做好,言传身教以使万民众心所归附。自古以来为什么要尊道贵德?还不是因为明白其理者可以得到很多的收益,纵使有不当之错时也能及时的止住损失与危害吗?所以啊,尊道贵德这应该是世人所应该推崇与学习的。

道德经白话文讲解(道德经疑难字全拼音标注版)(20)

【第六十三章三机白话解读】

做没有不当目的性的事情,不要只是为了一件事情而去做一件事情,为了追求刺激而寻找刺激。大是由小成长的,多是由少积累的,化解矛盾便能产生长久的发展。再大的愿望都是从眼前那些容易实现的事情开始的。再大的事务也要从小做起。所以,有作为的人,不为了表现与功利而做事情,最终,会成就伟大的事业。随随便便的承诺,随随便便的表态,能够真正兑现的就会越少。越是容易实现的事务一定会在某一阶段付出多倍的代价。所以啊有作为的人,对待事务都会认真对待,全面分析,就如同面临巨大抉择一样。往往越是这样,那些看上去的困难与压力,越不会对自身产生负面的压力。

【第六十四章三机白话解读】

任何事务平稳的时候容易把控,任何事务没有出现端倪时容易引导谋划;任何事务在脆弱之时容易被击破分解,任何事务微小细节容易被忽视散落。处理生活中的各项事务要有未雨绸缪居安思危的预见性,防范于未然,治理于未混乱之前;参天的粗壮的大树,是从牙苗一点点成长起来的,万丈高楼平地起,也是一沙一泥一砖一瓦建立起来的。千里之行也是从第一步出发开始的。目的性、欲望过度强烈的去做事情,最终都会落败失意,不能明遵德循道最终都会受到损失。因此,真正拥有智慧的人,做事情遵德循道,没有过度的欲望与目的,也因此就不会失败受损。一般情况下,绝大多数人都会遇到看上去就要达到目的了,马上就要完成了,可最后的结果还是没能实际预期的愿望,而因此遭受损失。这是因为人们往往不能拥有一颗初心,随着事务的发展,欲望不断膨胀,自大自骄枉顾一切,不能善始善终。如果能始终如一不忘初心,那所做的事务自然也就会实现。因此,拥有智慧的人要追求绝大多数人所不追求的,不去关注那大多数人都去追求的利益物,而是研修别人所不关注的,完善大多数所犯下的错误,使事务重新示人,让一切事务都能真正的遵德循道的发展,从而实现每件事务所应有的意义与益。

道德经白话文讲解(道德经疑难字全拼音标注版)(21)

【第六十五章三机白话解读】

古代善于为道的人,不是教导人民知晓智巧伪诈,而是教导人民淳厚朴实。人们之所以难于统治,乃是因为他们使用太多的智巧心机。所以用智巧心机治理国家,就必然会危害国家,不用智巧心机治理国家,才是国家的幸福。了解这两种治国方式的差别,就是一个法则,经常了解这个法则,就叫做“玄德”。玄德又深又远,和具体的事物复归到真朴,然后才能极大地顺乎于自然。在过去的时光中,能够遵德循道的人,不会去教化人们学习机巧谋算,而是教民淳朴生活。人们之所以越来越难以管理,就是因为心机谋策利己之心太重。所以用机巧谋算教化人们,这些人当欲求不满时必然会成为危险;不用机巧谋算教化人们,人们与人和善诚信,人们的幸福感也会倍增。能够了解这两种方式之间所产生的差别,就能够合理的运用其法,总结出来的运用方法就会是遵德循道的,遵德循道是很值得去研究其根本的,很多时候真正有利于人们的大德之行大道之为与眼前的得与失,与人们所能感悟的洽洽是相反的,事务的发展最终都会回归到道与德的运行轨迹之中。

【第六十六章三机白话解读】

大江大海之所以能汇聚万河之水,是因为其处于低位,所成为众水之统管。所以领导身边的众人,必须懂得从底层思考问题谦卑待人;要想影响众人,必须作到身先士卒,把众人的利益放在自身利益之前。所以领导虽然位置高高在上,而众人却不感觉到压迫感,做事的时候虽然指挥安排冲在前面,但众人却不担心自己的功绩与收益会受到损失。所以众人才会乐此不疲的跟随,才会拥戴这样的领导者。因为这样的领导者不与跟随者争利功绩与利益,所以众人也就不会不安心为了保护自己的利益而去与领导者争夺权位。

【第六十七章三机白话解读】

大家都说“道“这个概念太宽泛太抽象了,貌似根本就找不到相似之事务。其实就是因为太宽宏广大了,所以就不可能有相似的事务。要是把“道”描述的有形有象可以找到相似的事务,那“道”就成为渺小且琐碎之事务了。我有三个法则,坚持这三个法则,就可以让我清醒的保持遵德循道的存活于世间。这三个法则分别是,第一慈爱;第二勤俭;第三不与世事争锋。慈爱,就可以心无杂念的为世行为处事。勤俭,可以积累物资以供满足生存需求。不争,不与世务争锋夺利,一心为公,故能被推举成领导。但是眼前是功利心满目,争强好胜无度彰显;放弃勤俭奢侈浪费过度消耗资源;放弃谦让凡事都要争个鱼死网破,这样注定会消亡失败。拥有一颗对世事慈爱之心,遇到任何危险困难都会逢凶化吉解困度难,坚持慈爱于世事那么生存的环境也自然会越来越稳定牢固。如果说让天道来救护,那一定会用慈爱无私来教化,这就是自卫的基本法则。

道德经白话文讲解(道德经疑难字全拼音标注版)(22)

【第六十八章三机白话解读】

擅于军事领兵之人,不会肆意炫耀武力;擅于对战之人,不会被对方轻易激怒而乱了方寸;擅于对乱制胜之人,不会随意与对方针锋相对;擅于管理众人的人,都是很谦卑的。这就是不争而被推崇的遵德循道所带来的益处,这就是管理众人的天道能力,这就是自古以来遵德循道在世事中应用来处理事务的最高境界。

【第六十九章三机白话解读】

自古带兵打仗的人总会这样说:不敢肆意去主动攻击谁,而是固守防危,不敢肆意的去侵犯他人甚至可以在限度内给予对方一些退让。这是因为,要让他人知道防卫力量是为了自卫自保,而不是为了侵略炫武。拥有强大的军事力量,却不是为了侵犯他人,这样的军事力量才是最强大的,才不会受到攻击与承受战事。很多时候祸乱就是源于轻视他人,轻视他人的危胁是因为没有遵德循道,即慈爱天下,勤俭备资,不与他人争锋。假如真有一天与他们兵革相待,也应该做到克制为先,看上去开始穷凶极恶的一方未必会胜,谦卑礼让的一方最终会取得真正的胜利。

【第七十章三机白话解读】

很多遵德循道的言语都很容易理解,也很容易实行。可是绝大多数的人都没能真正的理解,更没有人去实行。说这些内容都是有宗旨有用意的,这些内容是有利于领导人的。很多时候大家不能正确的理解遵德循的真谛,所以对所宣扬的“道”也就无从去理解了。能够懂得遵德循道的人太少太少了,而能够即知道又能够依德行事唯道事从的人更是难得可贵了。也就是因为这样,很多时候看上去不打眼的人,其实内在却是心怀大韬略的伟大领航人!

【第七十一章三机白话解读】

能够去发现自己的不足与不知,去加强学习与探索,这是非常好的行为;发现了自己的不足与不知,却不去加强学习与探索,这是非常大的缺点。拥有大智慧的人之所以没有什么缺点与短板,那是因为这些大人物们、大智慧们、大德行们能够发现自己的不足与新知,并且能够去学习探索,懂得规避克服。就是因为反这些缺点与短板加以重视,才会让自身越来越完善。

道德经白话文讲解(道德经疑难字全拼音标注版)(23)

【第七十二章三机白话解读】

当人们不再畏惧管理者的威压之时,对于管理者的危机就到来了。不要逼迫挤窄人们生存空间,不要堵塞阻滞人们发展的道路。只有管理者不去过份的压榨人们,人们也就不会起来反对管理者。再因为那些大智慧、大德行,虽然拥有正确的思想,却从来不随意彰显;虽然十分自尊自爱,却从不自我娇贵高居在上。所以,无论是管理者,还是被管理者,都应该懂得什么是应该增进保持的,什么是应该舍弃不荐的。

【第七十三章三机白话解读】

当人们勇猛有佳的时候,敢于面对任何挑战赢得出头与机会,这样是往往容易招至风险的。当人们勇猛有佳的时候,面对任何挑战时选择顺应而不是迎面而上,这样往往会安稳生活。这两种情况,会有各自的利处与危害。大道就是如此,谁人可以说得出其中的缘故?就算是那些大德大智之人也很难说得清道得明。大道就是这样,不争不斗却能得到胜利;不多言不多语却让说出来的话承应得当;不号召鼓动却能得到响应;不紧不张不急不躁的舒缓的就把事务都安排的妥妥当当的。这大道就像一张大网,宽广无限,看着网点稀疏,却什么事务都不会掉落。

【第七十四章三机白话解读】

当人们都不把死当个事的时候,拿死亡来吓唬人们有什么用。当人们都十分怕死的时候,对于那些有违常规的人,将他们逮住杀一儆百,谁还敢再冒犯常规?对于行刑这事情来说,会设有专门的人来做这一职务。如果随便找个人来对这类的事情,你看看能不能做得好?就好像随便找一个人代替专职的木匠伐木工来做木匠活伐树木,很少有不伤手脚的。

道德经白话文讲解(道德经疑难字全拼音标注版)(24)

【第七十五章三机白话解读】

在古代,人们之所以闹饥荒,除了天灾以外主要是因为赋税太重,使得人们上缴了过多的粮食从而陷入饥荒。人们之所以难以治理,是因为统治者只顾实现其一己之私利了,所以才会难以治理好人们。人们之所以把死都不当回事,就是因为统治者只顾自己奢华的生活状况,被搜刮的人们已经生无可恋了。只有那些不以享受生活为目的的人,才会高明于那些只为享受生活而为目的的人。

【第七十六章三机白话解读】

人生命存续的时候,身体是柔软的,可一但失去生命,身体就会变成僵硬的。草木也是如此,小草小树生长延续时,也是韧性十足,柔软飘逸的,而一但枯萎失生,枝叶就会变得枯硬。所以,强硬过刚就预示着将走向消亡,柔软谦和则预示着延生发展。以此为据,如果持强自恃必将灭亡,就像大树长得过于高大就容易折断一样。从时间的角度来看,强硬与柔弱相比,往往先消亡的是强硬的一方,而笑到最后的却是柔弱者。

【第七十七章三机白话解读】

这天下运行的大道之规,就好比似搭弓射箭,弓箭搭高了就向下压一压,搭低了就向上抬一抬;就是说把多余的去掉,把不足的补充上,这天下运行的大道就是这样的要把多余的补充给不足的,以保持平衡。而实际的世事却不是如此,经常是把本就欠缺的让他们更加不足,从而补充给已经很丰足的那部分人。谁能做到把多余的拿出来补充给那些不足且有需求的事务上,只有遵德循道之人。所以,真有大道行大德行的人对待事务是虽然做出了贡献却不以此为由而把持控制据为己有,把事务处置好却不居功自傲,他们是不去到处彰显自己的。

道德经白话文讲解(道德经疑难字全拼音标注版)(25)

【第七十八章三机白话解读】

纵观天下最柔的可见物莫过于水了,但是水却可以摧毁强硬的事物,这份力量是什么也无法承抵的代替的。柔弱如丝的事物在承抵冲击时比刚强硬事物更能存续,天下的人们大多都会理解这个道理,但是却都无法做到以弱胜刚。据此那些拥有大智慧大德行的人说啊,可以承受全国上下之污浊之恶的人是可以担当一国之主的人;能够承受全国上下不祥之事务的人才会成来天下的统领。这一切言论听起来与现实状态是相反的。现实是一国之主怎么可能是面对污秽不堪与危险林立的境状呢?

【第七十九章三机白话解读】

解决大的矛盾与怨恨时,肯定不会处理的没有一丝遗留问题;对怨恨报以宽厚的态度待之,只有这样才能弱化矛盾与怨恨,实现安稳生活。就好比那些有大德行的人,手中握着你的把柄与命脉,却不去要挟于你。有德行的人只把那些你的短板看在眼里却不使用它来挟制于你。德行不好的人则会把你的短板当做挟制于你的利器迫你就范。大道运行没有亲疏远近,但那些遵德循道的人总会得到好运庇护。

【第八十章三机白话解读】

不贪图向外扩张势力范围,也不必过度繁衍人口。拥有各种各样先进的事物却不依赖于此,让人们重视到危险从而不轻易去做冒险的事情。虽然有各种的运输工具,没有必要再去乘坐了,虽然拥有军事力量,却无有用武之地了。那是一种乌托邦式的理想生活环境,人们复归于无物,淳朴生活,与自然为伍。复归到那个用绳结来记录的上古时代。让人们有足够的食物,漂亮摭暑避寒的衣物,拥有可抵御风雨的居所,欢欢乐乐的过着生活。国与国之间,虽然离得很近,近到可以听得到对方的鸡犬声,却不会产生任何交集,各过各自的生活,矛盾怨恨都不会有,更不会刻意的去礼尚往来的进行交流。备注: 这一段如果直读的话,实在是与现实生活隔隔不入,但是相对于当时的年代,亦或是人类文明发展到一定程度后,这种生活状态未必就是不可能呈现的景象。这是一种理想的状态,人们快乐生活,各司其职,各司其事,无私无怨,一心为公,都做着与大道运行并进的行为。那真的是一片预祥和景象,仙境也莫过于此吧!

【第八十一章三机白话解读】

往真实的事务让人感觉并不舒服受用,那些让人舒服受用的往往就不是真实的事务本质。真正做大善事的人不会到处去宣扬,到处去宣扬做善事的人毕竟会有他的目的性,或图名或谋事。真正掌握大学识大智慧的人不会表现出无所不知无所不能的状态,凡是表现出无所不知无所不能的状态的人肯定不会是大学识大智慧,人的精力是不可能众所周知的。统治者越是不私心积累,越是一切遵德循道的行为处事,越有一颗为公之心,越会得到的多,包括名财权利。也就是给予别人的越多,反而自己得到的也就会越多。大道运行就是这样,对所有符合大道运行规则的都给予庇护让其得到利益,不会给予害处让其受损。统治者要想把事务治理的好,就要向大道学习,只为了治理好苍生而非是为一己私欲,越是这样越会治理好,得到众心所向。

《道德经》全文终 关注分享 收藏转发 功德无量

道德经白话文讲解(道德经疑难字全拼音标注版)(26)

作者:杜三机

龙虎山嗣汉天师府第六十七代嫡传弟子

天津市『正一天师堂』门下

天津市武清区『聚汇和』弘道斋创始人

天津市武清区道教文化践行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