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经济实力排名,广西前三的城市依次是南宁-柳州-桂林,但很多网友这样调侃这三个城市:世界的桂林,中国的柳州,广西的南宁。当问到外地人广西的首府在哪里,很多人会以为是桂林,可见作为当前的广西首府,南宁市的知名度还需要继续提高。为什么人们的印象中桂林会是首府呢?这就不得不来聊聊广西首府的变迁史。

广西为什么不定都桂林(谈广西首府的变迁史)(1)

公元前214年秦军征服岭南,使百越之地纳入了秦朝版图。秦始皇在岭南设置了南海、桂林、象郡三郡,其中广西大部分归属于桂林郡,少部分属于象郡。

汉武帝灭南越国后,分其地为七郡,其中广西有苍梧、郁林、合浦三郡。苍梧郡在今梧州;郁林郡由桂林郡易名而来(今桂平),设交趾刺史部管辖。后交趾刺史部改称为交州。交州设置一直延续至唐朝。

广西为什么不定都桂林(谈广西首府的变迁史)(2)

广西为什么不定都桂林(谈广西首府的变迁史)(3)

南宁(862-997,135年)

唐朝设置岭南道,管辖两广,治所在广州。公元862年,蔡京奏请唐懿宗,请将岭南分成两道来节度管理,唐懿宗批准。岭南道被拆分为岭南东道和岭南西道,此为广东和广西前身。岭南西道的治所为邕州(今南宁),统辖原属邕管(邕、横、贵、宾四州)、容管(今容县)、桂管(今桂林)三管之地,成为省级治所,相当于现在的首府,唐懿宗任命蔡京为岭南西道节度使。这是历史上南宁第一次成为广西地区的“首府”。

广西为什么不定都桂林(谈广西首府的变迁史)(4)

广西为什么不定都桂林(谈广西首府的变迁史)(5)

唐朝时岭南风土

桂林(997-1912,915年)

宋朝基本沿袭了唐朝对广西的管辖。公元997年,改岭南西道为广南西路,治所迁至桂州(今桂林)。广南西路包括今广西全境、雷州半岛和海南岛部分等地,“广西”之称由此而来。公元1133年,南宋绍兴三年升桂州为静江府。

广西为什么不定都桂林(谈广西首府的变迁史)(6)

元朝逐步崛起,以摧枯拉朽之势先后灭了西夏、大金、吐蕃、大理和南宋,建立了不可一世的庞大帝国。由于疆域面积的扩大,唐宋时期推行的行政区划已不符合管理需求,于是进行改革,推行行中书省制度,把全国划分为10个行省。

广西为什么不定都桂林(谈广西首府的变迁史)(7)

公元1276年,设立广西道宣抚司。公元1277年,广西道宣抚司改为广西道宣慰司,隶属于潭州行中书省。公元1281年,潭州行中书省改为湖广行中书省,广西道宣慰司随之改隶。公元1295年,广西道宣慰司又改为广西两江道宣慰司。公元1363年,广西两江道宣慰司改为广西等处行中书省,从湖广行中书省的南部分了出来,治静江府(今桂林),此为广西建省之始。

元朝最后一位皇帝元顺帝妥欢帖睦尔即由桂林出发北上入大都(北京)登基称帝。

广西为什么不定都桂林(谈广西首府的变迁史)(8)

明朝初年,仍然沿用元朝地方行政制度,但后来深感不便,于是进行改革。

1376年改行省为承宣布政使司,但习惯上仍称“省”。改广西行省为广西承宣布政使司,辖桂林、平乐、梧州、浔州(今桂平)、柳州、庆远(治今宜州)、南宁、太平(治今崇左)、思明(治今宁明)、镇安(治今德保)、思恩军民(治今武鸣县府城乡)11府,48州,50县,4长官司,将静江府改为桂林府,治所设于桂林府临桂县治(今桂林市)。

广西为什么不定都桂林(谈广西首府的变迁史)(9)

广西承宣布政使司府

桂林的地理位置偏北,并不利于对广西各地的管理,明朝为何会选择桂林为广西省府呢?因为当时在西南地区存在大量的地方土司,尤其云南、贵州、广西三地。这些土司虽然名义上效忠于朝廷,但在地方上事务上拥有管理权和控制权。明朝对广西实际只控制了部分地区,还有部分地区在各地土司的手里。

广西为什么不定都桂林(谈广西首府的变迁史)(10)

对于来自北方的统治者来说,西南地区民族混杂, 民情难以理解和控制,如果把省府放在广西更居中的位置,一旦民族矛盾激化,则汉族军民就会陷入被壮族瑶族等民族包围的危险之中,当地汉民难以自保,中央也救援不及。

而桂林是湘桂走廊的咽喉,控制桂林就能确保填充边地的汉族军民得到充分的补给和保护。如果西南发生民变,也能让桂林成为少数民族进入楚地前的一道屏障。在当时的人口管理水平和自然开发水平下,以桂林为省府徐图西南,是最合理的方案。

广西为什么不定都桂林(谈广西首府的变迁史)(11)

广西少数民族

清朝初期沿袭明制,广西治所依旧在桂林府。在外患内忧一步步解决后,雍正皇帝推行了著名的“改土归流”,逐步取消土司世袭制度,任命有任期、可调动的流官,实行和内地相同的地方行政制度,命心腹大臣鄂尔泰负责云南、贵州、广西三省的改土归流事务。

在清朝全面推行改土归流以后,朝廷对西南地区的控制力大大增加。

桂林受到汉文化辐射的时间较早,从秦汉时期就开始接收楚地传来的先进农业技术。一直到清末,桂林都是广西的农产大户,拥有全省最高的粮食产量。

广西为什么不定都桂林(谈广西首府的变迁史)(12)

清朝实施改土归流

清朝末期,中国遭遇两千年未有之大变,西方列强发动了一系列战争,迫使清朝不得不签订各种不平等条约,开放大量的通商口岸。陆地上的传统敌人已经不是重点,船坚炮利的西洋人从海上强势袭来。广西提督苏元春为了加强边境控制,于1886年9月把广西武装机构迁到崇左。1902年,岑春煊被任命为两广总督,而此刻法国已经开始从越南向广西渗透。在各种内忧外患中,桂林的省会位置饱受质疑。1906年苏元春把广西武装机构迁至南宁。清末的南宁从军事层面开始在广西崭露头角,成为广西军事力量中心。

广西为什么不定都桂林(谈广西首府的变迁史)(13)

1906年,深感桂林深居北方一隅不利于防务的岑春煊和广西巡抚林绍年于上表朝廷,请求迁省于南宁,主要理由有两点:一是南宁更加靠近广西中心的位置,便于联络四方;其二是南宁靠近中越边境,对于抵抗法国的侵略渗透有利。而桂林对桂西南的控制力太差,一旦越南有变将救援不及,把军事中心迁到南宁,就能更好地应对龙州等地发生的变化。

尽管当时的岑春煊还没有从经济角度分析将省会迁往南宁的好处,但他的眼光依然是先进的。然而清廷的反应显得过于迟钝,没有同意这个请求,认为迁徙省会实属劳民伤财,但是同意把广西提督府迁入南宁,率先动摇了桂林的绝对统治地位。

广西为什么不定都桂林(谈广西首府的变迁史)(14)

岑春煊

(未完待续,请继续关注:谈广西首府的变迁史(二)军阀统治下在桂林南宁之间转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