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三号老钮

美食和风景,可以抵抗全世界所有的悲伤和迷惘。

——张嘉佳

01

几年前一部《舌尖上的中国》唤醒了多少人的味蕾,这部美食纪录片,把生活中的一些普通食物送入大众的视野。

我原本不吃腊肉,嫌它油腻。可是,看了一集《舌尖上的中国》之后,我不可救药地爱上了腊肉。

我看到电视屏幕中那一大块腊肉被切成薄片,经过烹饪后滋滋地向外冒油,配上充满磁性的解说,我感到嘴里不由得充满唾液,很想尝一口那充满母亲的思念的腊肉。

从此,我迷上了这部节目,迷上了腊肉,也迷上了美食。每当我听到熟悉的音乐和旁白,眼前就好像浮现出一道道经过细心烹制的美食。

每一道菜都是做菜者劳动的结晶,对家人来说,我们吃到腹中的每一样食物,都是那位煮妇(夫)对家人的爱。

当我学会做饭(当我做饭时我在享受生活)(1)

我上大学时,每当假期结束回学校,母亲都会让我带两瓶她做的肉酱。

母亲把酿好的黄豆酱放进热油锅翻炒,再加入切成碎丁的豆腐干、萝卜,还有肉馅和花生米。经过热油炒制的肉酱浓香扑鼻,母亲盛出来一碗留在家里吃,其余的晾凉装进大玻璃瓶里,那就是我要带到学校吃的肉酱。

我嫌麻烦,担心坐火车会碰坏玻璃瓶。我要拿着行李,还得小心保护两瓶酱,谁来保护我。

母亲说,学校食堂的饭菜不可口,这两瓶酱留我下饭。

母亲认为那两瓶酱我能吃很长时间,可是我带到宿舍没几天就被同学瓜分殆尽。她们羡慕我有母亲给炒的酱,用它就馍,就饭,就面条。母亲听我说酱吃完了,又抽空炒了两瓶给我送到学校。

那一瓶瓶肉酱都是母亲的心血和爱。

当我学会做饭(当我做饭时我在享受生活)(2)

02

不知从什么时候起,我们的生活中逐渐缺少了烟火气,饮食逐渐向快餐化过渡,早上通常是豆浆包子,中午在食堂吃一些套餐,晚餐通常就是外卖。

你家的厨房是不是很长时间没有用来做饭了,你有多长时间没有与家人一起做饭,围坐桌边吃一顿饭了。

我的朋友圈里有一位朋友的生活很让人羡慕。她的朋友圈以日常美食为主,包饺子,蒸包子,烙饼,各种炒菜,烧菜......

她有三个孩子,都在长个子,蒸包子得满满一大蒸锅。

我笑着说,她每天不是在做菜就是走在买菜回家的路上。

这种生活,她自得其乐,把为家人做饭当做乐趣。

当我学会做饭(当我做饭时我在享受生活)(3)

我也喜欢做饭。

工作日时间匆忙,我也要在下班时像一只陀螺那样跑到菜场买些菜,简单做一些家常菜,跟老公两个人坐下来吃饭说话。

孩子晚自习回家迟,我盛一些菜放在另外一个盘子里,等孩子放学回来吃。

周末,我早上起床到菜场认真挑选蔬菜和鸡鸭鱼肉,我一边转悠一边在头脑中构思当天的食谱,是吃虾,还是吃羊排,炒生菜还是炒茼蒿,煮酸辣汤还是煮鱼汤......

当我学会做饭(当我做饭时我在享受生活)(4)

买好菜回家,我先吃早饭洗衣服,然后读书。

到了准备午饭的时间,我一边听书一边择菜、洗菜、切菜。我做饭时,出去忙的老公回来, 他会装作来厨房洗手,然后伸头看看我做的什么菜。

饭菜做好,端上餐桌,一家人坐在一起一边吃饭一边聊天。说说自己前一天遇到的事,聊聊楼下遇到的小猫,谈谈网络上的趣事。

自己做出来的饭菜被家人夸赞,是非常幸福的事。虽然为家人做饭,不是为了得到表扬,不过还是会感到由衷地喜悦。

当我学会做饭(当我做饭时我在享受生活)(5)

03

小时候每天放学回家,最快乐的事就是在楼道里听到锅铲在炒锅里翻炒的声音,空气中飘着香味,我一边嗅那些香味,一边加快脚步往家走。

回到家,母亲已经炒好一个菜,说一会儿就能吃饭。

那一刻是幸福的,我知道,母亲不管多忙,都会做出可口的食物。

虽然我们家没钱,很难吃到肉,但是母亲炒的素菜依旧很可口。母亲做菜不喜欢添加很多调味料,她都是依靠食物原本的天然味道。

母亲很擅长做面食,油饼、花卷、面糊馍......母亲总是想方设法把简单的面食做出花样,让我们单调贫困的生活过得有滋味一些。

当我学会做饭(当我做饭时我在享受生活)(6)

一个人愿意认真为家人做饭,那是这个人对家人有爱,愿意为家人花心思。他们用食物让家人不仅得到肚子的满足身体的营养,还有心灵的满足,让家人知道自己关心着家人。

我喜欢在菜场转悠, 我想着荤素怎么搭配,蛋白质和脂肪怎样均衡,颜色不能过于单调,既有青又有红。我虽然不能做到尽善尽美,但是我仍然希望把难得的周末饭菜做到让家人满意。

当我学会做饭(当我做饭时我在享受生活)(7)

一家人围坐在餐桌前吃饭,是家人之间沟通交流的机会。

现代人生活节奏快,每天匆匆忙忙,家人之间甚至都难得说到几句话。

我跟老公还有孩子一天能见到面的时间只有很短的时间,相聚只有在周末,我格外珍惜这难得的亲情时光。

周末,老公还在忙,孩子还要学习,为他们做出可口而富有营养的饭菜就是我最大的乐事。

当我学会做饭(当我做饭时我在享受生活)(8)

结语

民以食为天。

人们热爱美食由来已久,不少作家还写下了与美食相关的书籍,比如梁实秋的《雅舍谈吃》,汪曾祺的《人间有味》......

我们与美食的关系永远不会割断,那是我们赖以生存的根本。

热爱美食便是热爱生活本身,有人说,对美食感兴趣,对烹饪不感兴趣,这是很荒谬的。没有烹饪,何来美食。

不要只说自己是个吃货,为自己炒一盘菜,做一个享受生活的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