阳明心学的主要内容便是格物致知,虽是一言已说尽了,然而微言大义在之前的分享中,阳明的对话比较零散,大家或许并没有系统的感知,今天分享的文章,便是阳明将格物、修身、诚意、致知等概念放在一起进行讲解,希望我们从这里能够站到更高的视角,去一窥他学说的全貌,从而有机会去体验阳明在龙场悟道时被击中的感觉,有机会去理解阳明“与其尽信于天下,不若真信于一人”的通透,更有机会去发现阳明孜孜不倦地到底是为了什么,我来为大家科普一下关于王阳明格竹失败的原因?以下内容希望对你有帮助!

王阳明格竹失败的原因(阳明对话格物)

王阳明格竹失败的原因

阳明心学的主要内容便是格物致知,虽是一言已说尽了,然而微言大义。在之前的分享中,阳明的对话比较零散,大家或许并没有系统的感知,今天分享的文章,便是阳明将格物、修身、诚意、致知等概念放在一起进行讲解,希望我们从这里能够站到更高的视角,去一窥他学说的全貌,从而有机会去体验阳明在龙场悟道时被击中的感觉,有机会去理解阳明“与其尽信于天下,不若真信于一人”的通透,更有机会去发现阳明孜孜不倦地到底是为了什么。

世上有一种现象,圣人已经不再是大家所向往的,相反它是大家唯恐避之不及的称呼。比如,若是突然有人称呼你为圣人,我相信你心里绝不是高兴,而是觉得对方有讽刺的味道。在我看来,之所以“圣人”称呼,让大家如此忌讳,有可能是因为千百年以来,世人给“圣人”的名称下面装载了太多人的美好人生设想。以至于大家对于这个称呼都望而生畏,因为你若让一个人满意很容易,然而你若让世世代代的人都为你所折服,这确实太难了。

因此,个人觉得出现问题的不是“圣人”称呼本身,而是“圣人”所容纳的已经产生了过载。人们当不想做善事时,随手一推便给了圣人,并自我吐槽说“我又不是圣人,为什么一定要求我做好事”。当人们犯错时,又是随手一推给了圣人,并有理有据地说“人非圣贤孰能无过”。当人们想获取私利时,又是随手一推给了圣人,并理直气壮地说:“我又不是圣人,为什么一定要我奉献”。所有人都在不知不觉用自己的方式,将圣人推向了普通人的对立面,推向了完美主义,推向了不食人间烟火。

每个人都有自己的活着的权力,同时也有自己在社会中的义务,这才是真实的人,而我们却总喜欢将圣人美化成了义务的集合体。他似乎已经被剥夺了所有的权力甚至是基本生活(吃喝拉撒睡),他只能以人们心中各种美好的词汇出现,例如,无私奉献、舍生取义、舍己为人等等,这或许太不公平。

个人觉得,圣人的前提是人,他不是神。他有过贪玩的儿童时光,也有过不停探索的青春岁月,也有过而立之年后的上有老,下有小的现实压力,他不可以脱离生活。也只有当他有了人间烟火气,才可真正地谈起圣人之说。

因此,圣人并不遥远,他就在我们日常生活中。在你嗷嗷待哺时,母亲喂养你长大成人,从这一点上,她是圣人。在你成长的路上,老师的谆谆教导,十年树木,百年树人,从这点上他也是圣人。在你最需要帮助时,身边朋友的仗义帮助,在这一点上,他也是圣人。所以,当你以“点”看人,你会发现真如阳明所说,人人皆可为圣人,因为每个人可能都有其闪光点的发生。这或许可以成为圣人的另一种解读,也可以帮助圣人解除过度的绑定,更可能让圣人真正的从理想世界走入现实生活中。

以上都是自己粗浅的见解,若有所误,还请见谅。

【原文】:

先生曰:“先儒解格物’为格天下之物,天下之物如何格得?且谓‘一草一木亦皆有理’,今如何去格?纵格得草木来,如何反来诚得自家意?我解‘格’作‘正’字义,‘物’作‘事’字义。《大学》之所谓‘身’,即耳、目、口、鼻、四肢是也。欲‘修身’,便是要目非礼勿视,耳非礼勿听,口非礼勿言,四肢非礼勿动。要修这个身,身上如何用得功夫?心者身之主宰,目虽视而所以视者心也,耳虽听而所以听者心也,口与四肢虽言、动,而所以言、动者心也。故欲‘修身’,在于体当自家心体,常令廓然大公,无有些子不正处。主宰一正,则发窍于目自无非礼之视,发窍于耳自无非礼之听,发窍于口与四肢自无非礼之言、动,此便是‘修身’在正其心。

“然至善者心之本体也,心之本体那有不善?如今要‘正心’,本体上何处用得功?必就心之发动处才可着力也。心之发动不能无不善,故须就此处着力,便是在‘诚意’。如一念发在好善上,便实实落落去好善;一念发在恶恶上,便实实落落去恶恶。意之所发既无不诚,则其本体如何有不正的?故欲正其心在‘诚意’,功夫到,‘诚意’始有着落处。“然‘诚意’之本又在于‘致知’也。所谓‘人虽不知而已所独知’者,此正是吾心良知处。然知得善,却不依这个良知便做去;知得不善,却不依这个良知便不去做。则这个良知便遮蔽了,是不能致知也。吾心良知既不得扩充到底,则善虽知好,不能着实好了;恶虽知恶,不能着实恶了,如何得意诚?故‘致知’者,意诚之本也。

“然亦不是悬空的‘致知’,‘致知’在实事上格。如意在于为善,便就这件事上去为;意在于去恶,便就这件事上去不为。去恶固是格不正以归于正,为善则不善正了,亦是格不正以归于正也。如此,则吾心良知无私欲蔽了,得以致其极,而意之所发,好善去恶,无有不诚矣。‘诚意'功夫实下手处在‘格物'也。若如此‘格物’,人人便做得。‘人皆可以为尧舜’,正在此也。’先生曰:“众人只说‘格物’要依晦翁,何曾把他的说去用?我着实曾用来。初年与钱友同论:做圣贤要格天下之物,如今安得这等大的力量?因指亭前竹子,令去格看。钱子早夜去穷格竹子的道理,竭其心思,至于三日便致劳神成疾。当初说他这是精力不足,某因自去穷格,早夜不得其理。到七日,亦以劳思致疾。遂相与叹圣贤是做不得的,无他大力量去格物了。及在夷中三年,颇见得此意思,乃知天下之物本无可格者,其‘格物’之功,只在身心上做。决然以圣人为人人可到,便自有担当了。这里意思,却要说与诸公知道。

门人有言,邵端峰论童子不能“格物”,只教以洒扫应对之说。先生日:“洒扫应对,就是一件物。童子良知只到此,便教去洒扫应对,就是致他这一点良知了。又如童子知畏先生长者,此亦是他良知处,故虽嬉戏中,见了先生长者,便去作揖恭敬,是他能‘格物’以致敬师长之良知了。童子自有童子的‘格物’、‘致知’。”又曰: “我这里言‘格物’,自童子以至圣人,皆是此等功夫。”

但圣人‘格物’,便更熟得些子,不消费力。如此‘格物’,虽卖柴人亦是做得,虽公卿大夫以至天子,皆是如此做。”

【译文】:

先生说:“先儒们认为格物就是格天下的事物,天下的事物要怎么去格呢?比如说‘一草一木亦皆有理’,现在怎样去格呢?纵使能格出个草木的道理来,又要如何才能反过来诚得自己的意呢?

我把‘格’字理解为‘正’,把‘物’理解为‘事’。《大学》中所说的‘身’,就是指耳、目、口、鼻和四肢;要想修身,就是要做到眼睛非礼勿视,耳朵非礼勿听,嘴巴非礼勿言,四肢非礼勿动。要修身养性,要如何在身体上用功夫呢?心是身的主宰,眼睛虽然能看,但让眼睛能看的是心;耳朵虽然能听,但让耳朵能听的是心;口和四肢能说能动,但让口和四肢能说、能动的是心。所以要想修身,在于体悟自己的心体,经常保持心体的宏大公正,使之没有一点点不中正平和的地方。身体的主宰一且中正了,看的时候眼睛自然能非礼勿视,听的时候耳朵自然能非礼勿听,口和四肢自然也就能非礼勿言,非礼勿动,这便是‘修身’在于正心。

然而,至善是心的本体,心的本体哪有不善的呢?现在要‘正心’,那要在本体的什么地方用功呢?必定只有在心的发动处才可以用功。心的发动不可能没有善,所以必须在这里用功,也就是在‘诚意’上用功。如果有了一个好善的念头,就要实实在在去好善;如果生发了一个讨厌恶的念头,就要实实在在去除恶。意的生发既然没有不诚的,那么心的本体又怎会不正呢?所以,想要‘正心’就在于“诚意”",功夫做到了实处,‘诚意’才有着落。然而‘诚意’ 的根本在于‘致知’。

所谓的‘人虽不知而已所独知’,这正是我们心中良知之所在。然而知道了善却不按照这个良知去做,知道了不善却不依照这个良知不去做,那么这个良知就会被蒙蔽,这样就不能‘致知’了。我们心中的良知既然不能扩充到底,那么,虽然知道好善,却不能切实去落实了;虽然知道讨厌恶,却也不能切实地去除恶了,这又怎么能做到‘意诚’呢?

所以说,‘致知’是意诚的根本。然而也不是要凭空去‘致知’,‘致知’要在实际的事物上去格。如果意在于行善,就应在行善的事情上去实践;意在于除恶,就应在除恶的事情上去实践。去恶固然是格除不正使之回归中正,行善则让不善恢复善了,这也是纠正不正使之回归中正。这样,我们心中的良知就不会被私欲遮蔽,就能将政知发挥到极致,那么意的发动,好善去恶就没有不诚的了。诚意'的功夫,切实的下手处在于‘格物’。如果能像这样“格物”,人人便都能做得到了。孟子讲“人人都可以成为尧舜’,正是这个意思。”

先生说:“人们都说‘格物’要依照朱子的观点,但他们又何曾把他的思想真正付诸实践了呢?我是曾经认真实践过的。早年我与一钱姓朋友讨论,做圣贤就要格天下万物,现在我们哪有这么大的力量?我指着亭子前的竹子,让他去格格看。钱姓朋友便从早到晚去穷究竹子的道理,竭尽心力,到了第三天便因过度劳神而生病了。当时我还说他这是精力不够,就自己去穷究,从早到晚也没有弄明白竹子的理。到了第七天,自己也因劳神过度病倒了。于是我们相互感慨,说圣贤是做不成了,我们没有那么大力量去‘格物’。等到在夷中的三年,对此颇有些体会,才知道天下万物本来就没什么可格的,‘格物’的功夫只能在身心上做。于是才相信人人都可以成为圣人,才有了一份传播圣人之道的担当。这个意思,我要让你们知道。”

有门生说,邵端峰认为儿童不能“格物”,只能教给他们洒扫应对的道理。先生说:“洒扫应对就是一件事,小孩的良知只达到这个程度,便教他们去洒扫应对,这也就是致他们的那点良知了。又如儿童知道敬畏师长,这也是他们的良知所在,所以即使是在嬉戏玩耍的时候,见到了师长,他们也会上前打躬作揖,这就是他们‘格物’致敬师长的良知了。儿童自有儿童的‘格物’‘致知’。”先生又说:“我这里所讲的‘格物’,从儿童到圣人,都是一样的功夫,只是圣人的‘格物’功夫更熟练些,不要费什么力气。这样去‘格物’,即使是卖柴人也能做到,从公卿大夫到天子,也都是这样做的。”

聆听阳明的教诲,希望我们一起进步。

感谢一路同行,与君共勉。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