校长来了(校长来啦112陆美芹)(1)

校长来了(校长来啦112陆美芹)(2)

金豆豆幼儿园在奉贤区打造“自然、活力、和润”的南上海品质教育总体发展要求的指引下,聚焦办园理念、办园目标、培养目标,坚持以游戏为基本活动,开展“快乐木玩”特色活动,注重玩中学、快乐学,尊重个体差异,鼓励支持幼儿通过亲近自然、直接感知、实际操作、亲身体验等方式学习探索,让每位幼儿的个性、特色、优势得到充分张扬,身心健康、快乐、全面地发展,成长为最好的自己。

校长来了(校长来啦112陆美芹)(3)

多维度创生活动资源

快乐“木玩”活动使幼儿活动乡土化、个性化、多样化,拓展幼儿的生活和学习空间,推动幼儿的活动进一步贴近社会现实、贴近生活、贴近大自然。将“木玩”活动渗透到幼儿的一日生活之中,开发“木玩”活动资源,如“木玩”运动、“木玩”艺术等,从而拓展丰富幼儿“木玩”活动,优化活动内容,提升活动品质。

野趣挑战的“木玩”运动。《幼儿园保育教育质量评估指南》指出:“制定并实施与幼儿身体发展相适应的体格锻炼计划,保证每天户外活动时间不少于2小时,体育活动时间不少于1小时”。我园地处农村,利用农村幼儿园户外广阔的自然环境优势及头桥地区丰富的木资源,创设了富有野趣的运动环境,让幼儿体验“木玩”运动的快乐,积累有益的经验。我们为幼儿提供富有乡土特色的木质运动材料。如:幼儿木质高跷,更多地吸引幼儿大胆尝试与挑战,孩子们热衷于探究如何使自己能够平稳的站上去,怎样才能顺利的迈开步子,挑战同伴看谁走得稳,走得远;又如木滑板,怎样让滑板车开起来,如何一物多玩等。简单又富有挑战的“木玩”运动,让幼儿有主动挑战的愿望,有成功的运动体验,并由此感受到运动的乐趣,获得成功感、自豪感和自信心。

乐趣无限的“木玩”创意。《3-6岁儿童学习与发展指南》建议:要创造机会和条件,支持幼儿自发的艺术表现和创造。木玩室里提供了大小不同的木块、木片、长短不一的木棍、松果、木勺等材料。孩子们的创意是无限的,在不同的底板上孩子们将这些材料组合,小棍子和圆木片组合在一起,不同造型与功能的机器人就完成了;松果与树叶、树枝组合、猫头鹰、长颈鹿、小老鼠等各种动物就出现了;木条与刨花、木皮组合、小飞机、小汽车等奇思妙想的交通工具就出场了。我们以“趣木童心”为主题,开展快乐木玩节活动。师生“木玩”大比拼、亲子“木玩”小制作、“木玩”游戏嘉年华、“木玩”运动会等快乐多元的活动让孩子、家长和老师一起与木来一次亲密接触,在玩中体验快乐,在玩中收获成长,在玩中感悟“木文化”。

校长来了(校长来啦112陆美芹)(4)

多形式挖掘教育内涵

《3-6岁儿童学习与发展指南》指出:“幼儿的学习是幼儿在解决实际问题的过程中发现和理解事物本质和事物间关系的过程”。小小“木玩”蕴含大智慧,小小“木玩”玩出大创意。

多元发展的集体活动。“木玩”集体教学活动是一种拓展和延伸,我们积极探索基于目标有效设计与实施“木玩”集体活动,准确把握年龄特点、核心经验、发展水平,设计快乐“木玩”集体活动。如在小班《小木匠》活动中,孩子们在“帮助小兔修地板”的趣味情境中积极探索,借助角色扮演、感官操作、情感互动等获得多元的体验,这种体验也使得“木玩”集体活动更富有趣味性和互动性,也让幼儿获得更充实的发展。

主动探究的个别化活动。个别化活动是让幼儿按照自己的意愿和能力进行的自主学习。在个别化学习活动中,有这样一份木玩材料让孩子们一见倾心,越玩越带劲,那就是“榫卯积木”。老师投放了大量榫卯材料,有鲁班锁、榫卯动物积木、榫卯建构材料等。活动时,孩子们或一个人或结伴一起操作摆弄、探索发现、搭建出多种榫卯作品。老师为孩子创设和提供了主动探究的环境和材料,最大限度地支持和满足孩子观察探索、操作体验、交流分享、获取经验的需要。

自主建构的项目化学习。项目化学习是一种重实践的跨学科整合性教育理念,是注重幼儿观察-探究-体验的学习模式。在大班项目“有趣的木陀螺”的研究过程中,孩子们围绕“陀螺怎么会转的?怎么让陀螺转的更久?”等问题展开讨论,孩子们发现:原来抽打陀螺的方法、角度以及抽打的频率不同,陀螺转动的速度、方向、转动持续的时间都是不一样的。而当这些问题都梳理清楚之后,孩子们又自发探索用什么材料制作怎样的陀螺呢?于是便有了自制陀螺大比拼的活动。项目研究让孩子们的兴趣更浓厚、探究更主动、学习更深度。

校长来了(校长来啦112陆美芹)(5)

多角度厚实“木玩”文化

奉贤教育已形成了具有“贤文化”特色的中小幼一体化育人体系,在“敬奉贤人、见贤思齐”的人文精神中不断传承、演绎和发展。我园在传承创新园所特色的基础上,以“贤文化”为教育核心,通过寻“贤人”、访“贤人”、学“贤人”等活动在幼儿快乐“木玩”活动中融入“贤文化”,用新时代的“贤文化”价值观教育和引导幼儿,萌发幼儿爱生活、爱家乡、爱祖国的情感,将“木玩”活动植根于奉贤特色的深厚“贤文化”土壤,不断厚实园所文化。

寻“贤人”。我们生活的周围,有多年从事木工家具制作、木工雕刻、木船制造、木质手工艺品的研发等手工匠人,他们不仅是工匠精神的践行者,还是中国传统文化的传承人和守望者。为了解匠人工艺,学习匠人精神,我们开展了“探寻匠人足迹,传承工匠精神”系列活动。活动之初设计了“寻找匠人调查表”,面向幼儿、家长和教师进行发放。大家通过上网查询、询问身边的人、实地探寻等不同方式,收集了很多匠人信息。最终我们和孩子们共同确定了可以探寻的三位匠人:造船技艺被列为上海市非物质文化遗产的“造船匠人——高正德”;上海市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代表性传承人“木雕匠人——徐华兵”;上海市2016年第一届“上海工匠”得主“榫卯匠人——顾德先”。

访“贤人”。走进匠人身边,了解匠人故事,孩子们开始了实地访“贤人”活动。来到了三位匠人的制作室和工作坊,孩子们看到了琳琅满目的工具、精美绝伦的根雕、木雕作品、好玩又好看的榫卯玩具与家具等,孩子们近距离观看了匠人制作过程。看到孩子们对传统手工艺这么感兴趣,匠人们邀请孩子们一起参与简单的制作。他们教孩子们如何使用刨子将木材磨平,用线锯将木材切割,和孩子们一起用墨斗在木板上划线,一起挂船帆,一起玩转榫卯小苹果玩具,孩子们亲身体验着做匠人的辛苦与快乐。和匠人零距离的接触给孩子们留下难忘的记忆,他们像模像样地做起了小记者:“爷爷,你是从什么时候开始学习这门手艺的?是谁教你的?”“你为什么要做木船呢?”“你们是怎么坚持这么长时间的呢?”……在与孩子们的互动交流中透露出了匠人们对传统手工艺的热爱,也无形中将这种工匠精神传递给了孩子们。

学“贤人”。聆听了匠人故事,体验了匠人工作,回到幼儿园,孩子们跃跃欲试地做起了小工匠。造木船,从设计图纸,到寻找材料,合作搭建,再到不断地调整位置与造型,在不懈的拼搭中一艘木船完美呈现;木玩室中,孩子们亲自体验着榫卯的神奇,不用钉子,不用粘合剂,一把简单的小木凳就在榫卯之间连接成功了。在学做小工匠的亲身实践中,体验着做小工匠的快乐。“探寻匠人足迹,传承工匠精神”系列活动,在孩子们心中埋下一颗“热爱传统工艺”的种子,让我们的孩子从小敬奉贤人,学做贤人,把“工匠精神”发扬光大!

在快乐“木玩”活动的开展过程中,我们始终以“幼儿发展优先”理念来指导实践,提供更多让幼儿与生活、社会、自然接触的机会和环境,成长为“乐玩、乐学、乐思、乐群”全面发展的幼儿。倡导与践行“幼儿发展优先”理念,金豆豆幼儿园将朝着高质量幼儿园的目标,不懈努力,不断创新,向阳而生,向美而行。

(陆美芹,高级教师,奉贤区金豆豆幼儿园党支部书记、园长。曾获奉贤区园丁奖、三等功、行政嘉奖、奉贤区科研先进个人等荣誉,主持研究区级重点课题,研究成果获2022年度奉贤区首届新成长教育行动研究一等奖,撰写多篇论文发表在市、区级刊物。教育格言:向上、向善、向美。)

链接

(一)征文对象

全区中小幼、职成校校(园)长。

(二)征文内容

校(园)长谈学校发展。

(三)征文要求

1.可选择学校发展的几个重点方面谈思路思考、举措成效等,彰显学校特质,不要面面俱到。

2.语言力求通俗易懂、观点鲜明、条理清晰、娓娓道来,倡导随笔类文章,不要写成工作总结或教科研论文。

3.字数一般控制在3500字内。随文提供作者的至少三张生动有特色的的电子工作照,电子照片为jpg格式,不小1M。文章和照片发送至fxjyhrxy@163.com,并标注为“校长来啦”。

点击查看往期推荐

标题

日期

001

上海开大奉贤分校祝燕国:发挥好社区学院在“家校社合力育人”中的作用

2021.6.6

002

青溪·青村联合中学薛晨红:教育使命归本源 青溪流淌哺芬芳

2021.6.13

003

区教育学院教研中心副主任(金阳幼儿园原园长)张颖:寻评价之道 助成长之力

2021.7.11

004

奉贤中等专业学校杨旻:青鸟翱翔

2021.7.31

005

致远高中杨文英:最美的遇见

2021.9.20

006

金海幼儿园张冬梅:孩子的事都是大事

2021.10.23

007

五四学校邱玲:担民族复兴之责,培养“四有”好老师

2021.11.20

008

金汇幼儿园吴秀英:生活乐体验 评价促发展

2021.12.4

009

肇文学校万建平:崇尚文化润校 构建育人生态

2021.12.12

010

上海市奉贤中学附属南桥中学何鸿斌:精准把握“双减”内涵,促进学生多元成长

2021.12.18

011

奉贤区实验小学奚安:做好在线教学的“加减乘除”

2022.4.9

012

汇贤·奉浦联合中学余雪梅:“疫”路前行 汇智育贤

2022.4.10

013

思齐幼儿园周琴:心系幼儿,情暖家园——“疫”起的变与不变

2022.4.16

014

曙光中学程立春:引而伸之,触类而长——我们来观摩你的课

2022.4.17

015

奉贤中学附属小学何春秀:“疫”路同行 “晶”益求精

2022.4.30

016

金棕榈幼儿园徐燕燕:来自核酸检测的幼儿教学启示录

2022.5.4

017

曙光中学李龙权:浅谈“三型”新成长课堂的认识与实践

2022.5.14

018

待问中学张兰萍:以教育科研推动新学校高品质发展的新思考

2022.5.15

019

区教育学院蒋东标:润质贤品显担当 融合共进促成长

2022.5.20

020

区教育保障服务中心何永军:优质服务 规范管理 品质保障

2022.5.20

021

塘外小学孙卫红:读塘小,品和善

2022.5.21

022

柘林学校王英:新成长教育背景下学校综合实践活动课程的探索

2022.5.22

023

西渡小学方英:落实“双减” 主动担当 深化学校教学与管理变革

2022.5.28

024

区爱贝早期教育指导服务中心宋丽梅:信息化赋能科学育儿 做有温度的“育儿陪跑者”

2022.6.3

025

金海幼儿园陶燕丹:“疫”路有爱 温暖相伴待花开——居家背景下的幼儿教育思考

2022.6.11

026

西渡学校高安平:从这里渡向遥远的未来

2022.6.12

027

奉城·兰博湾联合幼儿园汪卫华:云端相聚齐奋进 隔空传爱护成长

2022.6.18

028

奉城二小苏丽华:小小菜园,大大收获——家校协同实施劳动教育的校园实践探索

2022.6.19

029

肖塘幼儿园黄春花:唤醒 扶持 激励 绽放——肖塘幼儿园科研新成长之路

2022.6.25

030

思言小学施建英:做传承优秀传统文化的探索者

2022.6.26

031

四团幼儿园钱英:园本课程实施中融入“瓶玩”资源的思考

2022.7.2

032

金汇幼儿园吴秀英:润物细无声,花开好时节

2022.7.3

033

西渡幼儿园马京华:巧用“镜子原理”,浅析管理方略

2022.7.9

034

新南幼儿园王莉莉:一次走访调研带来的思考

2022.7.10

035

金阳幼儿园王将来:“四个一”助力教师队伍新成长

2022.7.16

036

奉二·头桥联合中学金爱群:新成长理念下校本特色课程建设的思考与实践

2022.7.17

037

南中路幼儿园吴丹时:基于儿童立场,探究户外游戏

2022.7.23

038

奉城·兰博湾联合幼儿园汪卫华:凝心聚力 稳步启航

2022.7.24

039

泰日学校汤连华:寻找我们的诗和远方——新成长教育背景下教师队伍建设的实践和思考

2022.7.30

040

奉贤区绿叶幼儿园吴冬花:锚定方向 蜕变成长——市示范幼儿园创建路上的思与行

2022.7.31

041

星火学校王莉:原来我们可以这样近

2022.8.6

042

顾建明:“互联网 教育”中职学校育人新模式的实践与思考

2022.8.7

043

四团幼儿园陈叶:新疫情背景下幼儿园常态化管理的思考与实践

2022.8.13

044

待问幼儿园沈花梅:探索教师成长新路径 激活教师发展内生力

2022.8.14

045

奉贤中学附属初级中学胡雯峰:“疫”路同行 遇见成长

2022.8.20

046

金池塘幼儿园姚丽萍:盘活课程环境中的新成长

2022.8.21

047

奉贤中学附属小学何春秀:从学生立场思考学校基础工程的建设

2022.8.27

048

奉城·兰博湾联合幼儿园周青:明德立人,做新成长教育的“JING”行者

2022.8.28

049

花米幼儿园胡人英:走进自然日活动,探寻课程生发点

2022.9.3

050

奉贤中学附属初级中学胡雯峰:给孩子有“仪式感”的教育

2022.9.4

051

育贤小学顾雪华:从心开始,“育”见未来

2022.9.17

052

阳光外国语学校侯敏:阳光宝藏

2022.9.18

053

金阳幼儿园褚烨:温暖如歌 携手同行

2022.9.24

054

青苹果幼儿园范丹方:学分制评价,撬动教师专业发展的新支点

2022.9.25

055

金海幼儿园张冬梅:看见孩子 遇见支持

2022.10.15

056

小蜻蜓幼儿园施萍萍:最美丽的遇见

2022.10.16

057

上海外国语大学附属奉贤实验幼儿园傅丹丹:“心”需求 新成长

2022.10.30

058

上海音乐学院奉贤区九棵树实验幼儿园吴佳静:用艺术拥抱未来

2022.11.6

059

上海音乐学院奉贤区九棵树实验幼儿园翁琦:亲子奥尔夫,游戏玩玩乐

2022.11.13

060

尚同中学屠长江:走在校园数字化转型探索的大道上

2022.11.19

061

上海音乐学院奉贤区九棵树实验幼儿园吴佳静:我的游戏我做主——把户外游戏还给孩子

2022.11.20

062

奉二·头桥联合中学金爱群:秉持教育初心 办有温度的教育

2022.11.26

063

待问中学连杰:筑梦新起点 凝聚新力量

2022.11.27

064

奉城幼儿园朱佳莉:野趣运动——转变 改变 求变

2022.12.3

065

待问幼儿园张娟:以爱之名,我们在行动

2022.12.4

066

肖塘.秦塘联合幼儿园吴秀英:有一种幸福叫作“遇见”

2022.12.10

067

青村幼儿园鞠翠萍:当民俗文化邂逅角色游戏……

2022.12.11

068

奉浦幼儿园华建红:走进自然 乐享野趣

2022.12.17

069

邵厂学校赵静:你若微笑,倾城日光——趣谈“当最年轻遇上老龄化”

2022.12.18

070

金海幼儿园张冬梅:让每一个生命自然和谐地生长

2022.12.24

071

上海师范大学附属奉贤实验小学何超英:与你牵手的日子里

2022.12.25

072

南中路幼儿园吴丹时:让幼儿真游戏,让教师真成长

2022.12.31

073

金池塘幼儿园姚丽萍:理念走向实践,让孩子的每一天都经历成长

2023.1.2

074

柘林·绿太阳联合幼儿园翁梅:挖掘“我”的力量,绘制教师专业发展同心圆

2023.1.7

075

金麦穗幼儿园杨凯:当幼儿园户外活动遇见“风霜雨雪”……

2023.1.8

076

金水苑幼儿园阮慧苓:探自然之源 享游戏之乐

2023.1.14

077

汇贤·奉浦联合中学吴珏:亮班集体名片 绘新成长天地

2023.1.15

078

青村小学赵鹰:借点点星火 圆教育信息化之梦

2023.2.4

079

上海外国语大学附属奉贤实验小学徐柳花:创课程,从有界到无界

2023.2.5

080

邬桥学校屠静贇:新成长教育理念下的沐光之旅

2023.2.11

081

新贝艺术幼儿园王玉莲:“四改变”让“小场地”也有“大作为”

2023.2.12

082

四团小学曹阳:从热爱到热爱

2023.2.25

083

思齐幼儿园周琴:以“三全”机制推进数字家长学校运行的思与行

2023.2.26

084

区少年军校邢华:快乐成长 愉悦收获

2023.3.4

085

解放路小学丁莲娟:协规同力迎挑战

2023.3.5

086

解放路幼儿园顾春华:让“观察”成为教师的专业习惯

2023.3.11

087

致远高级中学张建权:为每个孩子创造美好生活赋能

2023.3.12

088

明德外国语小学陈兰:守正出新 行走于学校课程变革之路

2023.3.18

089

奉贤中学附属初级中学胡雯峰:新成长教育理念下贤雅班集体建设的思考与探索

2023.3.25

090

满天星幼儿园费群花:观行识情 有效支持

2023.3.26

091

泰日学校汤连华:全员导师育人心 双向奔赴“新成长”

2023.4.1

092

实验·崇实联合中学何建祖:“三型”新成长课堂教学之浅见

2023.4.2

093

弘文学校夏晶晶:撷一抹“橙”奔向朝阳

2023.4.8

094

汇贤・奉浦联合中学李永卫:联合中学“一体化”党建工作的实践探索

2023.4.9

095

塘外小学孙卫红:我们与数字化的一个约会

2023.4.16

096

汇贤中学杨霞:新成长课堂的汇贤实践

2023.4.22

097

奉城·兰博湾联合幼儿园汪卫华:最美的遇见 最好的开始

2023.5.1

098

区教育学院张竹林:新成长教育背景下奉贤区家庭教育指导服务的探索与思考

2023.5.20

099

上海开放大学奉贤分校祝燕国:奉贤区数字家长学校的总体定位与推进成效

2023.5.21

100

惠敏学校戴燕:落实新课标 激活新教材 实践新课堂

2023.5.27

101

金麦穗幼儿园陈叶:民主管理赋能幼儿园户外活动2小时

2023.5.28

102

育贤小学陈立:用智慧与激情 点亮孩子追愿之路

2023.6.3

103

南中路幼儿园吴丹时:传承民俗文化 助力幼儿成长

2023.6.4

104

奉城二小苏丽华:培养“新”教师 打造“新”学校

2023.6.17

105

待问幼儿园张娟:赋能“微”力量 助力“慧”教育

2023.6.18

106

奉城·兰博湾联合幼儿园周青:“三力”党建 厚植教育情怀

2023.6.22

107

待问幼儿园沈花梅:从“融”前行 共护“花”开

2023.6.23

108

满天星幼儿园毛宗绮:赋能教师队伍“新成长”

2023.6.24

109

西渡学校张敬哲:强化思想引领力 赋能学校新成长

2023.7.1

110

聚贤·美乐谷联合幼儿园何建华:正心至和 向美而行

2023.7.2

021-37597011

奉贤教育热线

工作日8:30—11:00和14:00—17:00

021-67137151

招生考试热线

工作日8:30—11:00和13:00—16:30

400-920-8761

奉贤区家庭教育和青少年心理

咨询热线

提供24小时咨询服务

奉贤区教育系统各单位热线电话

主要服务时间:8:00—20:00

(点击查看详细内容)

校长来了(校长来啦112陆美芹)(6)

校长来了(校长来啦112陆美芹)(7)

奉贤教育

http://www.fengxian.gov.cn/jyj

校长来了(校长来啦112陆美芹)(8)

微博ID:上海奉贤教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