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术不正三观不正的人到底有多可恶?

在电视剧《伪装者》中,如果论谁最狠毒,很多人都将票投给了大反派汪曼春。

这个女人确实蛇蝎心肠,尤其是她亲手拔掉了明台十个手指甲,明明知明台是明镜的心头宝,她还用手帕将其包好,把血淋淋的指甲残忍的扔给姐明镜看。

但,与汪曼春对比,心很歹毒的桂姨有过之而无不及。

伪装者桂姨为什么要那么对阿诚(再看伪装者桂姨的虐待和黑化)(1)

对于明家,爱慕明楼的汪曼春只针对明镜一人,可本是明家佣人的桂姨在消失多年后“学成归来”,却摇身一变成了一名“老谋深算”的间谍。

伪装者桂姨为什么要那么对阿诚(再看伪装者桂姨的虐待和黑化)(2)

她针对的是整个明家,桂姨曾对同样心狠手辣的汪曼春说,她要让明家万劫不复!

这真是一个现实版的农夫与蛇的故事 。

【1】

《伪装者》中,桂姨是明家三兄弟中排行“老二”的阿城的养母。在剧中,桂姨有着三重身份。

除了是阿诚的养母,她是明家表面上的的佣人,但她真正的身份是代号为“孤狼”的间谍,是日本特高课南田课长部下的特务。

她表面看似是良家妇女,实则心机深沉,借刀杀人,阴险至极。她利用明镜明楼姐弟的善良,一直潜伏在明家,做了不折不扣的大汉奸。

即便明家人与她无仇无恨,她却恨透了明家人,发誓要把明家人送进监狱。

桂姨年轻时曾在明家做佣人,那时明楼明镜还正年少,有一天大少爷明楼和大小姐明镜在街上无意中发现了桂姨正残忍的虐待自己的孩子,被虐待的那个孩子就是阿诚。

出身名门正派的明楼明镜怎能容忍这种行为,愤怒的姐弟两人从桂姨手中救下了阿诚。

出于怜悯和同情,明家收养了无处可去的阿诚,并断然将桂姨赶出了明家。

自此,阿城变明城。幸运的是,明城在明家接受了与明楼一样的良好教育,学成归来后与大哥一同走上了抗日的道路。

当他的养母桂姨再次回到明家,已是在十几年后。

除夕之夜,欢欢乐乐地明家在桂姨推开门的那一霎那,空气突然安静,四姐弟和丫头阿香不禁愣住了。

伪装者桂姨为什么要那么对阿诚(再看伪装者桂姨的虐待和黑化)(3)

原著中写道:忽然,一阵悦耳的风铃声响起,众人闻声回头,只见桂姨站在门口,身穿一件海青色旗袍,围着玉兰色厚厚的毛线披肩,头发梳得一丝不苟,风尘仆仆地,满脸带笑地站在风铃下,给人一种久违的亲切感。

阿诚满脸惊愕,恍若隔世,明镜的脸上透出几分欢喜,明楼虽无惊异之色,也存几分疑虑之心。明台察言观色,不做表态。阿诚的京胡落了地,瞬间砸在地毯上,声音很闷,犹如阿诚此刻的心情。

时过境迁,物是人非。此时的桂姨已经成了明家最熟悉的陌生人,甚至于他们都似乎已经忘记了这个人的存在,包括她的养子阿城。

桂姨给大小姐明镜行了个礼,就怯怯转身喊了一句“阿诚”,阿诚却转过头装作看不见她。

养母桂姨,是阿城一辈子的伤痛,她是他的童年阴影。

为了留在明家,桂姨费尽心思。此时,桂姨装出一副可怜兮兮的样子,在明家人面前戳戳哭泣,善良的明家人起初还以为那是桂姨幡然悔悟而流下的泪水,殊不知那只是鳄鱼的眼泪。

若论道德绑架,桂姨真是个行家,明家四姐弟谁都不是她的对手。

伪装者桂姨为什么要那么对阿诚(再看伪装者桂姨的虐待和黑化)(4)

大姐明镜当即心生不忍,劝阿诚:“时过境迁,你就原谅桂姨吧”,阿城一时无语,情绪激动,气鼓鼓闪人。

即使过去多年,阿城始终难以忘怀这个养母给他带来的巨大伤害,所以无论如何也不能接受养母桂姨的突然出现,更不允许她不明不白的留下来。

眼看天色已晚,深明大义的明镜还是决定让桂姨住一晚第二天再作打算。

深夜,大哥明楼百般劝解,但阿城觉得大哥大姐这是在道德绑架。

第二天午后,眼看阿城不松口,大哥明楼情非得已,不得不送走了桂姨。而明诚则严肃地站在楼上的窗台边默默注视着这一切。

看着桂姨蹒跚的背影,阿城终究还是动了恻隐之心,他不禁跩紧了窗帘......

最终,阿城还是没能忍住内心的那份柔情,两眼湿润迅速下楼追出明家大门,留下了桂姨。

桂姨看似如释重负,但她其实早就预料到,此行必能留在明家。因为她深知明家姐弟的为人,精准地算计了这一家人的善良。

不得不佩服,桂姨的心理骗术还真是套路深。

【2】

想当年,20岁出头的桂姨只身一人从乡下来到繁华的大上海,进了上海大户明公馆明家当帮佣。

后来,年轻的桂姨与一名湘绣商人发生感情,并且偷偷生下一个孩子,还是个男孩。

那个年代未婚生子不光彩,商人让桂姨先把孩子送到孤儿院,等他回家向父母说明情况后再回来将桂姨和孩子接走并承诺迎娶她进门。

那时的桂姨还很单纯,很傻很天真。桂姨听从了商人的鬼话,想都没想就将孩子送到了孤儿院,她留在明家继续做工,满心欢喜地等待商人来接他们母子,期待着全家团圆。

遗憾的是,那个商人就像化为空气一样,自此消失了。桂姨苦等了若干年,一直没有等到商人的到来,绝望的桂姨便将早前送往孤儿院中的儿子接回家抚养。

这个孩子就是阿城。最初,尚未丧失人性的桂姨将所有的爱都投注到阿诚身上,对他悉心照顾,因为,她误以为阿诚就是自己的亲生儿子。

阿城的好日子也就持续了短短几年,在他五岁时,这种美好的日子随着一个人的死戛然而止。

《伪装者》原著中描述道:阿诚也不知道是哪一年生活突然每况愈下,好像是五岁那年,桂姨突然就像疯了一样,夜晚经常会拿一种意味不明的眼神盯着他,没过多久,桂姨就变成了两张脸,人前疼着他,背后下刀子。

阿城后来曾歇斯底里的问过桂姨“我真不明白,我小时候你为什么那么对我?”

原来,孤儿院院长临死之前,对桂姨吐露了一个真相,阿诚并不是桂姨的亲生儿子。那个商人早就将两人的亲生儿子接走了,阿诚不过是一名真正的孤儿而已,院长也早早便被那个商人收买了,背地里让商人抱走了桂姨的亲生儿子,把阿城给了不明真相的桂姨。

至此,被蒙骗多年的桂姨知道自己被彻底骗了,她只不过是那个商人的生育工具而已!

此后的日子里,因爱生恨的桂姨性情大变,她将所有气和怨恨都用在了阿诚身上,阿诚惨遭虐待的童年就此开始。

可怜年幼的阿诚,他并不知道母亲为何突然之间会变成这样。

那时候的阿城很懂事,小小年纪就学会了察言观色。阿城说,为了少挨打,他很自觉地做家务活,扫地,提水,洗衣服一样都没落下。

可即便是这样,也没能换来桂姨的一丝好脸色和柔情,桂姨反而更加变本加厉地折磨着阿诚。

这之后的日子里,桂姨每天都会用鸡毛掸子把阿城打起来,让他去做大人才能完成的粗活,比如劈柴、搬煤。可怜的阿城每天吃不饱穿不暖,还要经常遭受暴打,受尽了养母的虐待。

阿城的不幸,一直持续了几年,直到明家大少爷明楼和大小姐明镜在街上无意中发现桂姨正在虐待他,才算彻底结束了。

坦诚讲,不管什么原因,作为养母,虐待一个幼小的孩子多年,是多么的可恶。

一个男人骗了你的感情,偷走了你的孩子,就能把无穷的怨恨施加在另一个无辜孩子的身上吗?

何其残忍?又何其狠毒?

此时,桂姨还仅仅只是一个被渣男欺骗了感情,又被骗走孩子的一个可怜妇女,她还值得被人有那么一丝丝的同情。

可是后来,桂姨被明家赶走了,她自认为辛辛苦苦在明家十几年,却被无情地赶走流落街头,对明家心生了怨恨。

她带着被明家扫地出门的仇恨回到乡下。无依无靠的她,在战乱中,偶然一次机会被日本人救起,她像是抓住了最后一根稻草一样,对日本人感恩戴德。

伪装者桂姨为什么要那么对阿诚(再看伪装者桂姨的虐待和黑化)(5)

这之后,日本人将她培养为特工,代号孤狼,于是桂姨的特务身份就此拉开了帷幕。

原著中写道,在东北沦陷中,孤狼为日本卖命,曾立下大功。

【3】

命运变故造就了桂姨的偏执人性可以理解,但利用自己中国人的身份,帮日本人残害中国同胞,从这点来说,她的转变,已经让人无法对她再有一丝丝的同情。

后来,保持静默状态的她奉命回到了上海,潜伏在明家监视明家。

再回明家时,善良的明家人最初并未识破桂姨的真实身份,因为经过职业培训后的她伪装得实在是太深了。

她的突然出现,为日后的明家带来巨大危机,上演了一个现实版的农夫与蛇的故事 。

此时的她,从一个失去亲生儿子的可怜妇女,变得是非不分,早已丧心病狂,更是抛弃了民族大义。

在大是大非面前,她和汪曼春一样,果断选择个人利益,靠残害同胞实现阶级跨越,从一个普通妇女摇身一变成为间谍特工。

她不知何为家国天下。

她利用着曾经与明家的一段渊源和阿诚的一段母子情分,大打“感情牌”,最终顺利地进入明家,展开了一系列的间谍行动。

正是因为孤狼的一系列精准情报,才导致在最后关头明台暴露,明楼明诚陷入尴尬境地,明镜牺牲。

桂姨再次回到明家时,明家的四姐弟已经通过不同的身份做着同一件事。

大哥明楼表面上看是汪伪政府的财经顾问、新政府海关总署督察长,掩护身份是国民党军统上海站情报科上校科长,代号“毒蛇”,但真实身份是中共地下党上海情报组组长,代号“眼镜蛇”。

伪装者桂姨为什么要那么对阿诚(再看伪装者桂姨的虐待和黑化)(6)

这位出身名门的上海明氏家族大公子,是剧中最特别的一个人。他心思深沉,秉持“抗战必胜”信念深入伪装潜伏在敌方势力,最大的心愿就是活在阳光下。

大姐明镜真实身份是我党成员,爱国人士,掩护身份是明家大小姐,明氏企业董事长。剧中,她是红色资本家,她外柔内刚,爱国并且爱家。

伪装者桂姨为什么要那么对阿诚(再看伪装者桂姨的虐待和黑化)(7)

父母去世后,年仅17岁的她开始执掌家业,抚养兄弟们长大,她像母亲一样地照顾他们,为他们做出很多牺牲,兄弟三人对她以“长姐如母”对待她。

明诚和明楼一样,真实身份也有两种,一是军统潜伏人员,另一种是我党地下小组成员,听命于上司明楼,掩护身份为明楼的秘书处处长,日常生活中为明公馆的管家。

阿诚从一出场就身手敏捷、聪明伶俐、懂得察言观色,周旋于形形色色的人中,帮大哥明楼解决了一件又一件无法亲自出手的事情,游刃有余之中窥见智慧。所以南田洋子才会夸明诚是个人才,并主动拉拢他为自己所用。

伪装者桂姨为什么要那么对阿诚(再看伪装者桂姨的虐待和黑化)(8)

明台的真实身份是军统上海区行动队队长,代号毒蝎,后加入中国共产党,掩护身份是明家二公子,小少爷。但他不是明家亲生的孩子,他的父亲是黎叔,黎叔真实身份是我党地下工作负责人。

伪装者桂姨为什么要那么对阿诚(再看伪装者桂姨的虐待和黑化)(9)

自始至终,明家四兄弟的内心从未被沾染污秽,一颗爱国救国之心也从不曾动摇过。

离开了心理扭曲的养母桂姨,在这样的家庭氛围下,阿城和明家三兄妹一样成长为了胸怀大义、家国天下的铮铮男儿。

【4】

按常理说,心理的落差和不受宠,或许会让一个人的性格发生扭曲。

但,阿诚,却依然保持着最正确的三观。

在家庭中,明城对大姐格外尊敬,对大哥明楼百般维护,甘愿被差遣,对幼弟明台格外疼爱,有时也显得严厉。

他被观众称为“明家食物链最底端”的人。因为在明家,阿诚属于最不受重视的那一个,他本是佣人桂姨的养子,跟明家本不沾边,因为被养母虐待,最后被明家人收养,和明楼一样去巴黎留学,最后与大哥明楼一起当上了特工,走上了抗日道路。

有人说,长大后的阿城身份十分尴尬,对外称是明家的管家,但在外人眼里阿诚就是明楼的助手,是明家的司机和仆人,而不是兄弟,在家里,他们才以兄弟相称。

伪装者桂姨为什么要那么对阿诚(再看伪装者桂姨的虐待和黑化)(10)

表面上看,他似乎确实不受大姐明镜的重视,虽然排行老二,地位却丝毫比不上明家捡来的明台。

明台是明家恩人的孩子,大姐明镜一般称呼其他两个兄弟为明楼和明台,都是连名带姓,而到了明诚这里,一直都是“阿诚”。

这给人的感觉,其实还是有些区别的,为什么省略了“明”姓呢?

而且,明家吃饭动手盛饭的永远是阿诚,照顾别人感受的永远也都是阿诚,大姐明镜心情不好,拿来出气的也永远都是阿诚……

但,仔细体会,会发现,明家姐弟从未把阿城当过外人,他们互相尊重、信任、忠诚。

在养母这个问题上,大哥明楼尊重阿诚的选择,以家人的视角为他考虑。

在外人面前,明楼对阿诚的疾言厉色,不过是掩人耳目而已。而在家里,阿诚至始至终,都享受着跟明楼明台一样的物质待遇,他不是仆人。

阿诚一直跟在明楼身边,朝夕相处,明楼可以在阿诚面前做真实的自己,不管是个人感情还是工作,他都全盘托出,没有丝毫保留,有深厚的兄弟情谊。

更难能可贵的是,自幼跟在明楼明镜身边的阿城,和大哥大姐有着一致的信仰,他们三观一致,爱家,更爱国,为了国家,明家四人可以牺牲自我。

大哥明楼和大姐明镜对弟弟阿诚的疼惜和照顾,没有完全表现在明处,更多的体现在细枝末节中。

一次,明台因执行任务不小心遗落了一块手表,二哥明诚为了保护明台拿走了手表,担心南田洋子会对明城起疑心,大哥明楼为保住阿诚的性命冒着生命危险不惜一切代价设计杀了南田洋子。

明台被王天风带走后,阿诚说要把明台从疯子手中解救出来,“拼了这条命,也会完完整整地将他带回来”,但大哥明楼却说:“你们都要活着回来”。

所以,明楼是把阿诚当成亲兄弟对待的,对他的疼爱和心疼丝毫不亚于明台。

在养母这个问题上,大哥明楼更是尊重阿诚的选择,以家人的视角为他考虑。

对于明楼来说,阿诚是自己不可或缺的事业伙伴,是家人,也是心腹。

没有阿诚,或许明楼很难周旋如此复杂的关系,比如汪曼春,梁仲春,南田洋子这些人物,只有阿诚这样的身份才适合周旋。

有一集,大姐明镜在气头上责怪明楼管教不好好弟弟,顺带说阿诚衣冠楚楚“人模狗样”不顺眼,人生气的时候情绪失控总是无差别攻击不是。

第二天阿诚特意改变穿着,大姐注意到他跟往常不同,说明城穿的像小开,“阿城,我们明家明天就要破产了么,穿成这样”,看似责骂,实则是要他穿的好一点,这是一种微妙的关心。

明镜在苏州进货时不慎露出了马脚,被抓捕带回到76号的时候,刚好被明诚看到。明诚先是强行索要钥匙打开明镜手上的手铐,然后将带头抓明镜回来的特工出手按在地上狂揍了一顿。

平常一贯沉稳的明诚能暴怒成这样,就是因为他们三兄弟都尊敬保护的大姐竟被76号的人用手铐给带回来了。

他满脸愤怒,气势汹汹的拦住76号的人,愤怒之下还拿枪指向了着对方。在明城把枪对准76号的人的一刹那,大姐明镜大呼“阿城,不要”,那是作为姐姐对弟弟的一种担心,因为一旦枪杀76号的人,阿城恐怕自身难保,有性命之忧。

回到家后,明楼斥责阿诚没有保护好明镜,明镜责问明楼,凭什么拿阿城撒气,让明楼有本事去找76号算账,最后明楼还真就去了。

明台订婚后,大姐明镜一直惦记明城的婚事,还说了一句:“我们明家的人,还是要有正常人的,大哥我指望不上,就指望你为明家开枝散叶了”。

由此可见,大姐明镜是把阿诚当成家人看待的,明城在大姐心理的位置与明楼明台一样,是并列的。

甚至在大姐明镜最后弥留的时候,还嘱咐明楼要照顾好两个弟弟!

纵观明台明楼明镜跟阿诚的每一次交流,不管是工作,还是家庭问题上,都是家人之间推心置腹地交流。

【5】

儿时未得到过家庭温暖的阿城说过:“家人是最重要的”。

这句话代表着他和76号行动处处长就是那个可爱的梁仲春一样,都是家庭主义者,他对明家很忠心。

明城感谢明家从残暴的养母手中解救了自己,收养了自己,让自己有书读,自始至终与明家姐弟的情分可以说是牢不可破,面对南田洋子多次的邀约拉拢他也不为所动。

明诚的可贵之处就在于,他对信仰的忠诚,对亲情的忠诚。

他曾对明台说“任何工作,都是谋生之道,只有家人才是永远的,不过只有一项除外,报国是信仰,而不是工作。”

伪装者桂姨为什么要那么对阿诚(再看伪装者桂姨的虐待和黑化)(11)

明明他自己得到疼爱都那样稀少,他却拿出了很多人拿不出的大爱,爱着明家亦爱着国家。

桂姨的认贼作父,让他更坚定了自己的信仰。

他在明楼身边接触各色人等,有很多机会叛变和逃离,但凡他有那么一点点野心,便足够做个可以致之死命的终极Boss。但他始终意志坚定,没有任何的改变,做了明楼多年的得力干将。

桂姨对他的几年毒打折磨,让明城更加爱家人,享受亲情。

即使大哥大姐对他的爱不如明台那么深,那么明显,他却懂得感恩和知足,他早已从心里把明家人当成唯一的家人,压根不在意所谓的身份问题。

只有正确的三观,才能指引人成为一个有正能量的人,才能走上正道,从而体现自己真正的价值。

对阿城而言,家庭和国家才是最重要、最珍视的。这与他的养母桂姨截然不同,甚至是完全相反。

桂姨收拾明家,是从骨子里生出的怨恨,这点跟汪曼春记恨明镜是一个道理。

但,她认同日本人,为日本人全心全意地效劳,立场上的错位,注定了她的结局,终究无法得到善终。

伪装者桂姨结局是身份被识破,为了掩护明台的身份,阿诚亲自动手终结了自己养母的生命。

他将枪藏于风衣之下,然后用冰冷又锋利的枪口顶着桂姨的身体,桂姨用不敢置信、惊恐又无助的眼神看着明诚,似乎不敢相信明诚竟然会亲自动手杀了她。

伪装者桂姨为什么要那么对阿诚(再看伪装者桂姨的虐待和黑化)(12)

但明诚的眼神毫无波动,甚至还带着些冰冷和厌恶。

可以说,桂姨是死有余辜。

虐待儿童,投诚日本人,都是违背人性和原则的一条死路。

母子一场,她却只想着怎样利用阿诚,为日本人套取更多有利线索,她的可怜和无辜是假象,她对阿城没有半分真情。

主仆一场,她吃里扒外,利用旧情分潜入明家做间谍,陷明家姐弟于水深火热之中。

作为一名中国人,她是一个灵魂扭曲,善恶不分的人,做了日本人的爪牙和帮凶,帮着他们来残害自己的同胞。

桂姨的一生,就如她的代号一样,孤狼,孤苦无依,没有情感牵绊,像狼一般的狠辣无情,这个代号极其贴切地映照出她的命运。

而阿诚,他是一个心胸广阔,有着大爱的人。

【6】

他坎坷的人生里,尽管从来没有得到过被谁排名第一的爱,他却把家国情怀排到自己的性命之前。

伪装者桂姨为什么要那么对阿诚(再看伪装者桂姨的虐待和黑化)(13)

明城的这颗心,该有多么的温纯良善,甚至美好到叫人感觉揪心的心疼。

身世坎坷的人,身在贵族世家,耳濡目染着权名的美好,却站在半仆半主的尴尬地位,多数人的人性应该是承受不了那样直接的诱惑,以怨报德走上歪路的吧。

幸而,明诚遇到的是明镜明楼,他们虽不曾把明诚排到第一,却也是用心疼爱的。

很久以后突然知道,明诚的代号是青瓷,忽觉恰如其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