伏尔泰的哲学专著(伏尔泰一个十分)(1)


富有的段子手:

1694年11月21日,法国启蒙思想家、哲学家、文学家伏尔泰出生在巴黎一富裕的中产阶级家庭。一个新的纪元开始了。没有伏尔泰,启蒙观念的影响力则会大打折扣。这个在思想史上几乎被神化了的男人,身上也有着许多复杂又有趣的面向。正是这些面向,让伏尔泰深刻的思想得以广泛流传。下面我们就来说说这位哲学家的几个侧面:

第一、伏尔泰是当时沙龙中最受欢迎的段子手

一般人大概会觉得,像伏尔泰这样的大思想家,难道不应该像康德那样,正襟危坐,埋头苦读,不苟言笑,不娶妻生子,甚至一辈子都不出远门么?

伏尔泰的哲学专著(伏尔泰一个十分)(2)


然而并不是,伏尔泰是个非常爱社交的人。十八世纪的法国,沙龙是上流社会最热衷的社交场合。他伶牙俐齿,很擅长讲段子,是当仁不让的沙龙明星。伏尔泰出品的段子很多,比如他评价神圣罗马帝国:既不神圣、也不罗马,更非帝国。这样的句子,朗朗上口、易于传播、又饱含讽刺,难怪几百年过去了,一提到神圣罗马帝国,人们还是忍不住会想起这句话。


第二、国王之友

如果十八世纪有微信,那伏尔泰的"友圈"绝对是超级豪华阵容,从罗马教皇到路易十五的老丈人、从普鲁士国王腓特烈大帝到俄罗斯女皇叶卡捷琳娜二世,都把伏尔泰奉为上宾。腓特烈为了把伏尔泰据为己有,不仅给他开出高于法国10倍的年薪,甚至还使出"离间计"。为什么会这样?当然和伏尔泰有才华、笔杆子够硬有关系,但还有一个重要的原因是他拎得清、会做人。面对王公贵族的赏识和恭维,他从不摆谱,知道对方要什么,自己能给什么。他不光知道对方要什么,还时刻谨记自己的底线在哪里。

不管是路易十五、腓特烈二世还是叶卡捷琳娜二世,大都没有把伏尔泰看成是能指导国事的人,他们只想豢养他,用他的名气装点自己的王冠,博一个开明君主的好名声。伏尔泰很早就认识到这一点,因此不管身在何处的宫廷,他都时刻给自己留着后路,而他的后路就是—财富。伏尔泰从他父亲那里继承了两样宝贵的財富,一个是一笔不菲的遗产、另外一个就是一颗精于算计的商人头脑。有了这两样本钱,伏尔泰很早就走上了致富之路。

伏尔泰的哲学专著(伏尔泰一个十分)(3)


他用父亲的遗产、贵族友人资助他写书的赞助费和出版所得的稿费做本金,买、买国债券、买期货、做投机生意,每一样都做的风生水起、赚的盆满钵满。这在当时是很多文人不屑于做的事,认为这有辱斯文,伏尔泰却能从现实的角度考虑金钱和财富可以保障个人的自由和精神的独立。

事实证明,伏尔泰是对的。当同为启蒙思想家的狄德罗还在为钱发愁、准备卖掉藏书给女儿换嫁妆的时候,伏尔泰已经过上了庄园别墅、养花种树的道遥日子了。而他晩年躲避政治、支持百科全书派活动靠的也是多年经营累积下来的财富。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