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成都东北逾剑阁达陕西,西渡泸定桥逾大雪山达西藏江卡。——《清史稿·志·卷四十四》
这是《清史稿》中关于泸定桥的描述。
泸定桥
泸定桥,我们每个人都非常熟悉,它见证过一段光辉的历史。而很少有人知道,泸定桥是何时修建?修建它的目的又是为了什么?今天跟随小编看一看泸定桥的前世今生,看300年前,我们的先辈是如何修建起这座伟大的桥梁?
在明清时期,西南的横断山脉地区,山高林立,百姓出行极不方便。当地百姓有时隔江而望,可以相互见到,但是不能进行贸易。这些高山深江,严重阻碍了横断山区百姓之间的经济、文化交流。而大渡河上的泸定桥,修建于清朝康熙年间,在记载中:
“上命噶尔弼率兵驻守西藏,行次泸定桥,噶尔弼病不能行,羹尧以闻。”
到了清朝康熙年间,为了清王朝的统一,加强巴蜀同藏地的联系,特批在大渡河上修建泸定桥。在康熙特批后,这座桥的修建并不顺利,先是确定修建桥的类型。最早想要修建木桥,但是考虑使用年限的问题,最终没有采用这种方案。
清军渡过大渡河
后来又有人提出修建石桥,石桥坚固耐用,是个很好的选择。经过工匠们考察后,发现大渡河两岸土质疏松,不适合建立桥基,这个想法又无奈被打消。最终经过十几天的考察,大家提出了铁桥这种方案。
方案确定好了,后面依旧困难重重,主要是泸定县根本不产铁,更没有娴熟的铁器锻造技术。康熙皇帝决心已下,当地督抚让盛产铁器的荥经县,负责打造铁链,然后再运输到泸定县。
这些铁链可不是寻常的铁链,各个都有碗口那么粗,而且为了保障铁链的质量。清朝政府采取了同修建明城墙一样的方式,每个铁环上面都有工匠的名字,让工匠终身负责,自己打造的铁环的质量。
铁索
这些铁链重达40吨,一共一万多个铁环,组成的13根铁链,被送到了泸定县。铁链有了,但是面对汹涌的大渡河,如何将铁链搭建到河水之上呢?工匠们又面临巨大的挑战,他们没有我们现在的先进机械,只能采取一些机巧的方法。
康熙皇帝催的急,工匠们日夜坚守在工地,这时一个当地工匠提出了一种方案。在西南山区,有一种溜索过江的方式,就是采用地势的高低差,用一根铁索横跨江面,把人运过河去。
这个工匠提出了溜索的方式,得到了在场工匠们的认同,大家都认为这种方式可以试一试。于是,当地官府集合全县百姓,用一个月的时间,编织出一根巨大的麻绳。让识水情的船夫,拉着这条麻绳过江,固定在大渡河另一岸。
溜索
麻绳上挂上坚固的竹筒,把铁索放在竹筒里,对岸的工人使劲拉,将第一根铁索给拉过了岸。有了第一根铁链顺利过河,工匠们干劲更高了,经过几个月的努力,最终将十三根铁索,全部运过大渡河去。
铁索过江后,工匠们开始了紧急的加固工作,铁索被牢牢的固定在大渡河两岸。从此,大渡河成为联系两岸百姓的便捷通道,加强了川藏地区的经济、文化联系。除了泸定桥,清朝政府还在桥的两侧,修建了桥亭,上面有康熙亲题的“泸定桥”三字。
泸定桥
泸定桥是铁链作为基础的桥梁,铁链难免生锈。后来,清朝统治者派工匠定时维修,在记载中:
“陆道北讫广元,西达松潘,东抵夔州,护其倾,补其缺落,葺大渡河泸定桥。”
经过铁匠们的细心锻造,工匠们日以继夜的辛劳搭建,最终经过了一年时间,在波涛汹涌的泸定桥上,有了一条方便出行的铁桥。两岸百姓通过泸定桥,方便了出行,加强了彼此之间的交流。
泸定桥
此后,三百多年时间,泸定桥一直是大渡河上,最重要的出行通道。同治年间,石达开在清军的进攻下,被困大渡河岸边。清军封锁了泸定桥,石达开望河兴叹,被赶来的清将胡中和击败,最终命丧大渡河河边,在记载中:
“中和督军扼化林坪、泸定桥,击破之。”
泸定桥静默了几百年,它静静地看着日升月降,听着大渡河发出的怒吼。它承载了一段段辉煌的历史,见过那些奋勇拼杀的勇士们,勇士们的鲜血曾经染红了它。它是历史的见证者,历经了辉煌与繁荣,是永远不朽的丰碑。
来源:历史人物简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