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是一种复杂而又善变的生物,时常嘴里说着一套可是实际上却在做着另一套,所如果仅仅凭借一个人说了什么就会去断定一个人是很武断的行为,这个时候通过倾听一个人的心声再去判断会是更加明智的选择。因为一个人不管怎么改变,他心里最为真实的想法都不可能改变,他可以骗别人却不能骗自己。跟着《红楼梦》中的心理描写去倾听其中人物的心声,也看明白她们到底是怎样的人。

第一 ,黛玉喜欢安静却很通透,内心纯澈的她活得很简单

黛玉是《红楼梦》中的女主角,因为她喜静不好动,所以书中对于她的心理描写会比较多,黛玉看似高冷却是一个很很好了解的人,因为她有着简单纯澈的内心。通过她的心理描写,就知道她是那种知道世故却不世故的人。

红楼梦所表现的人生感悟(听见内心的声音)(1)

黛玉是一个“爱情至上”的姑娘,她和宝玉很喜欢彼此可是他们因为不知道对方的心意一直在试探有时候试探的过深了反而让两个人都会受到伤害。直到宝玉在黛玉不知道的背后讲出了黛玉是她的知己之后,黛玉才真正明白了宝玉的心意,对他们的感情愈加的坚定,也让人明白了黛玉一直处于悲伤状态的内心的苦楚。

黛玉所喜者,果然自己眼力不错,素日认他是个知己,果然是个知己;……所悲者,父母早逝,虽有铭心刻骨之言,无人为我主张……你纵为我知己,奈我薄命何!

黛玉的心事从未对宝玉讲过,可是黛玉所喜、悲、叹和悲可以知道黛玉是对她和宝玉的爱情看得很通透,她认可的宝玉没有辜负她的信赖,她视宝玉是知己和爱人,宝玉对她亦是如此。她什么都不怕就怕自己的身体不好,如果有一天早早故去白白辜负了宝玉待的一片情深。

红楼梦所表现的人生感悟(听见内心的声音)(2)

黛玉一直都是活的很明白的姑娘,她知道自己喜欢宝玉,所以她从来都不会隐藏自己对宝玉的喜欢,她认真的维系着自己的感情,她和宝玉之间也从懵懵懂懂走向相知相爱,黛玉对自己和宝的感情有信心,她也知道存在二人之间的重重障碍,宝钗的存在,黛玉自身的病和无父无母无人主张爱情的困境,可是这些情况她都没有对宝玉讲,她自己默默忍受痛苦还在勇敢地坚持着二人的爱情。宝玉的身边一直都不缺女孩,可是他会钟情黛玉,这或许就是原因。

黛玉从来就不是一个什么都不知道的傻白甜型的姑娘,甚至于说贾府的小姐们都不是这样的人,她们出身大家所需要学习的不只是如何做一个大小姐,还有当家理政和如何为人处世等等,这些都是她们都要学会的。可是黛玉为什么也精通人情世故却和宝钗的样子不同呢?因为黛玉知道世故却不世故,她清楚所有的游戏规则,但她还是可以保持本心活出自己的样子。

红楼梦所表现的人生感悟(听见内心的声音)(3)

宝玉是贾府里最受宠爱的少爷,他总是处在大家的宠爱之中,就连他只是被打了一顿可是大家都争相去看望他。黛玉前一天为宝玉哭的眼中肿的像桃子一样,可是今天众人都去的时候,黛玉只是一个人在花荫下远远望着怡红院,她心里牵挂着宝玉却不会做表面上的工作,她对宝玉的爱甚至都不需要他知道,这样的深情不是挚爱的人是做不到的。

看着大家相继去看望宝玉,却不见王熙凤的影子,黛玉心里就在想她为什么不来看宝玉,即便是她有事她都会来走一个过场,她这会不来肯定是有缘故的,果不其然过了一会她就恨着贾母等一行人一起来了,王熙凤做事不管是否包含真心,但是面子上她一定会做得到特别好。对于王熙凤这样的脾气,黛玉不是不知道,只是明白却不需要点破,她照样和王熙凤说笑逗趣。

黛玉在贾府生活她其实各种套路都明白也都看得清楚,只是她还是愿意在游戏规则之下保持本心的生活。贾府的规矩多和人情世故复杂,那么初到贾府的黛玉就事事小心谨慎,不多说一句话也不多行一步路,但是后来黛玉知道如何自处,所以她就会对很多事情用开玩笑的方式去应对,也许黛玉牙尖嘴利可是她带给了大家很多快乐。

第二,王熙凤办事八面玲珑,永远都可在突发情况里瞬间找到最优的选择

王熙凤是一个直爽泼辣、八面玲珑的人,当面对突发情况的时候,她们总是能够在心里做出最优秀选择,然后把事情做到最好。王熙凤在对三件小事里的心理描写,无意不透露出她这样的性格。

红楼梦所表现的人生感悟(听见内心的声音)(4)

第一件事是贾瑞觊觎王熙凤的美丽,王熙凤心理虽然对贾瑞厌恶至极,可是表面上还是不动声色的调情,但是在王熙凤心理却是如果贾瑞还敢有其他的想法她一定不会让他好过。贾瑞不久之后就“色迷心窍”去荣国府找王熙凤,结果就被王熙凤几次戏弄,最后死在自己的“相思病”中。

贾瑞的死或许不该让王熙凤承担所有的责任,可是王熙凤在这件事情上表现出来的心机就很深。她讨厌贾瑞却不明说,反而一步一步引诱他陷入对自己的情欲之中最后害病而死。王熙凤在整件事情里都没有表现出坏人的一面,但是她可以迅速分析整件事情如何处理,她计划好了所有的事情不费吹风之力就整治了贾瑞。

第二件事是王熙凤送秦可卿的棺椁到铁槛寺去停灵,当天本来事情已经处理好了第二天就可以离开,可是宝玉来请求能不能再住一天的时候,王熙凤就在心里想到了多停留一天的四重好处。宝玉来请求她多停留一日本来就是意外的事情,可是王熙凤瞬间就能够判断是否要多留一日的利弊。

红楼梦所表现的人生感悟(听见内心的声音)(5)

本来就不该多留这一日了,可是王熙凤想到这能在贾珍面前满情,还能处理好净虚老尼姑交代的事情,还可以让宝玉心里高兴,贾母心里也会欢喜。虽然多久一日未免会耽误家里的事,但是王熙凤却能同时讨到四个人的好,这件事就是值得做,王熙凤的聪慧和做事情也确实高明。

第三件事就是邢夫人想要替贾赦纳鸳鸯为妾,她先来找王熙凤商量这件事。王熙凤先是出于道义,直接对邢夫人说了这样做会让贾母生气,贾母本来就不满意贾赦不好好做官,整天讨小老婆和她们胡闹了,如今要是再去要贾母很喜欢的鸳鸯,这就是招致贾母讨厌的事。但是在邢夫人听完这话不高兴之后,王熙凤立刻在心里想到了另一种说辞。

红楼梦所表现的人生感悟(听见内心的声音)(6)

她赞成邢夫人去做这件事,但是为了逃避这事情没办成邢夫人怪罪她通风报信的契机和贾母怪罪她不早点说的罪过,王熙凤就让邢夫人立刻跟她一起去办这件事,而且她还不跟邢夫人去贾母跟前露面,还支走了平儿免得邢夫人找她说情。邢夫人这事果不其然没办成,但是邢夫人不能怪罪她,贾母也没有迁怒与她,鸳鸯和她的关系还是很好。整件事邢夫人和贾赦都受到了惩罚,可是唯独她身在其中却各方都没有得罪。

王熙凤仅仅只通过一瞬间的思虑就能够把这件复杂的事情考虑周全,她办事八面玲珑的功夫实在高。王熙凤不是一个好人,可是她的脑子转的特别快,随机应变的能力特别强,要是她可以把这种性格放到正事上,或许她也不会最后落得“聪明反被聪明误”的结局。

第三,迎春,无心人也无心事,只能空余一声叹息

如果说黛玉和王熙凤都是有心人,那么迎春就是那个无心人,她本不是没有想法的人,可是她不愿意去多想,她宁愿把未来交给命运,让身边人来处理自己身边的事,她什么不管,一切都随波逐流。这样的她如果生在一个和睦安乐的家庭里,那么她自然可以事事无忧、平安喜乐的度过一生,可是她没有那么好运,她的生活本来就是不被人在乎的角落,再加上她无心不管事的性格,她未来悲惨的命运也只能空余一声叹息。

红楼梦所表现的人生感悟(听见内心的声音)(7)

迎春不仅出场的时候少,她心事更少,要是她什么都不说压根就没有会去在意她,所以她的心事都是通过她的口述,她说过的三句话表达了了她的心事,也让人明白了她的处境到底为何会沦落到如今的地步。

迎春在面对下人的欺负的时候邢夫人问她为什么不管理下人,迎春说她说过好几次了她奶妈不听她也就算了,而且自古就只有奶妈骂她的份哪有她骂奶妈,迎春就是这样什么事都不管的性格,所以她的下人都不拿她当一回事,都来欺负她。

红楼梦所表现的人生感悟(听见内心的声音)(8)

当司棋因为和潘又安相恋的事情被发现,想要她替她求情的时候,迎春的话也很苍白无力,她说她知道她如果替司棋求情她自己也难免要受到连累,将来终有一散让她自己走吧,迎春的狠心和绝情这一刻就立刻凸显出来,她不保全司棋,将来她受到危难的时候也没有去帮助她,迎春的冷漠也断了自己的一个后援。

迎春的第三次表露心事是嫁人后回家省亲,她希望王夫人能够帮她教训或者震吓一下孙绍祖让她不至于时时都被欺负,可是王夫人此时不愿意管她,甚至不许宝玉将迎春的现状告诉贾母,当知道王夫人的态度后,迎春不是积极的谋求自救而是消极的认命,所以后来她的生活也如意料中事,不到一年她就被孙绍祖折磨而死。

红楼梦所表现的人生感悟(听见内心的声音)(9)

迎春的遭遇是让人难过和伤感的,因为迎春一直都是一个温和善良的姑娘,她从来不会与人争执,也不会对谁不好,她基本上没有得到过家人的爱,她活得一直很卑微,可是大家看过她所有的表现之后除了对她“怒其不争,哀其可怜”之外,其他的方面一点办法都没有,因为迎春将生活和命运全部都交付于别人,那么她就没有了自己,又如何能够自处与这个社会里,一个人不努力的去生活那么确实没有人能够帮到她,即便想要帮都不知道从何开始,这也是迎春命运的悲剧,也是她性格弱点。人可以软弱,但是不能不自己生活。

总的来说,在《红楼梦》重出现过这样三类人,第一种他们一些看起来不容易接近,其实他们却内心纯澈,这样的人不用想太多,他表现出来的就是心里想的;第二种,她们是特别聪慧的人,面对突发的事情她们仅仅只用一瞬间就可以有千百种思绪,对待她们与其相信“眼见为实”不如“用心识人”;生活并不是非黑既白,生活也难免会有一些没心没肺的人,她们可能会受到伤害或许会伤害到别人,那么对她们也只能保留理解,空留一声叹息而已。一个心声就是她最为真实的那一面,听懂了就能看透一个人,珍惜身边那些真性情和认真对你好的人,因为真心难得,有一友如此已经是最大的幸运。


作者:十一,欢迎关注:小说红楼,一起找寻红楼梦中有趣的人和事儿!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