很多人把《瞬息全宇宙》选为自己的年度最佳之一,也有人表示看不懂、没有get到这部电影的点。

但无论你认为它好还是不好,它已经是2022年最具话题性的电影,肯定也能载入影史,不聊聊就像没跟上这个时代。

瞬息全宇宙电影没看懂(电影营销号吹捧的瞬息全宇宙到底好在哪)(1)

如果评价一部电影有几个指标,那么《瞬息全宇宙》在想象力这个指标无疑是爆表的。

这是这部电影最大的优点,也是引发这么多讨论的源头。

但看到有些营销号把这部电影吹成“创新”和“电影的未来”,这就有点过了,这么形容只能说明写这种标题党的人阅片量极少。

本质上来说《瞬息全宇宙》和去年同样评价两极分化的《X特遣队:全员集结》属于同类风格,也就是表达上的“后现代风格”。

瞬息全宇宙电影没看懂(电影营销号吹捧的瞬息全宇宙到底好在哪)(2)

所谓“后现代”在表达上的特点包括“反讽、拼贴、荒诞、调侃、亵渎、嘲弄化模仿、矛盾叙述、中断等手法”。

所以我们能在《瞬息全宇宙》中看到这些特点,诸如“拼贴”,在这部电影中表现得最明显。

伊芙琳还有她长得很像成龙的老公,打斗中的很多场景,还有那些变幻无数的宇宙中的脸都是“拼贴”。

瞬息全宇宙电影没看懂(电影营销号吹捧的瞬息全宇宙到底好在哪)(3)

再比如热狗香肠手、插菊花、石头PPT、中途出剧终等等这些场景,都是嘲讽的代表。

但“后现代”早在60年代就出现了,到现在还在流行,当然不是《瞬息全宇宙》和《X特遣队:全员集结》发明的,只不过这两部电影的表现都很典型。

这部电影还远没有到“创新”的程度,但是它在形式上确实很“新颖”。

虽然影片每个桥段都很有想象力,但从整体剧本的结构来看,依然沿用了编剧最基础的“三幕结构”。

第一幕,铺垫:

先铺垫被选中的这个宇宙的伊芙琳之前死气沉沉的生活,还借丈夫的口给观众解释了好长时间多元宇宙到底是怎么回事,怎么进入,反派是谁。

瞬息全宇宙电影没看懂(电影营销号吹捧的瞬息全宇宙到底好在哪)(4)

瞬息全宇宙电影没看懂(电影营销号吹捧的瞬息全宇宙到底好在哪)(5)

第二幕,对抗:

电影中间的部分还是和常规电影一样,主角进入混乱世界打打打。

瞬息全宇宙电影没看懂(电影营销号吹捧的瞬息全宇宙到底好在哪)(6)

第三幕,解决:

最后主角找到一个解决方法,解决了小兵(那些穿越者)、大兵(爷爷)和最终总Boss(女儿),完成了和解。

瞬息全宇宙电影没看懂(电影营销号吹捧的瞬息全宇宙到底好在哪)(7)

这么严谨的剧本结构,也不知道创新在哪儿了。

它的创新性还不如六十多年前希区柯克的后现代代表作《惊魂记》,《惊魂记》中途还换了个主角,让观众意想不到,而《瞬息全宇宙》一直都严格地按照现代编剧的典型模板来的,主人公(伊芙琳)意志坚定地从头打到尾。

这部电影虽然人为地分成了“Everything”、“Everywhere”和“All at Once”三个部分,但这三个部分也不是平均分配的,也和编剧结构的三幕不对应,这也是影片后现代风格的具体表现之一。

这部电影到底想表达什么呢?

在石头那一幕和最后伊芙琳老公的独白已经告诉大家了:

《瞬息全宇宙》想传递的一个主题就是这个世界就是没有意义的,人就是渺小的、都很傻,等等这些。

瞬息全宇宙电影没看懂(电影营销号吹捧的瞬息全宇宙到底好在哪)(8)

面对这一发现,一种极端就是伊芙琳女儿Joy,觉得所有事、所有地方、所有可能都没有意义。

一种极端就是伊芙琳老公这样的人,他也悟出来这个世界是无意义的,但仍然选择爱着这个世界,有点像罗曼·罗兰说的“认清生活的真相依然热爱生活”那种人。

而伊芙琳本人则处于中间,她还在纠结,当年如果我那么选择了会不会更好,人生会不一样,但即便是不一样,本质上又有什么不一样呢?

所以女儿Joy下定决心与之决裂,丈夫是享受这种无意义的当下,伊芙琳则在纠结,这也代表了人们终极人生观的三种形态,这就是这部电影想表达的。

瞬息全宇宙电影没看懂(电影营销号吹捧的瞬息全宇宙到底好在哪)(9)

当然按照编剧模板《瞬息全宇宙》也有一个“B故事”,这个“B故事”就是亲情关系的和解。

最后,这部电影还有一处比较难发现的小动作,就是影片的画面比例(aspect ratio)总在变。

一般一部电影的画面比例是固定不变,但IMDb上的数据直接告诉我们这部电影的画面比例竟多达4种,由此也能看出这部电影有多“闹腾”。

瞬息全宇宙电影没看懂(电影营销号吹捧的瞬息全宇宙到底好在哪)(10)

比如电影开始没多久,伊芙琳老公第一次穿越成类似成龙的武打高手,画幅就从这部电影的主要画幅1.85:1变成了2.39:1。

注意下图的gif,画面上下逐渐出现黑边:

瞬息全宇宙电影没看懂(电影营销号吹捧的瞬息全宇宙到底好在哪)(11)

下面这个更夸张,从回忆场景的1.33:1(4:3)变成1.85:1又变成2.39:1,连续换了3个画幅,这些都是《瞬息全宇宙》玩的非常华丽的一些花招。

瞬息全宇宙电影没看懂(电影营销号吹捧的瞬息全宇宙到底好在哪)(12)

所谓“画幅”或者称画面比例,主要有以下几种,这部电影切换了很多种,很有意思。

瞬息全宇宙电影没看懂(电影营销号吹捧的瞬息全宇宙到底好在哪)(13)

瞬息全宇宙电影没看懂(电影营销号吹捧的瞬息全宇宙到底好在哪)(14)

可以看到,电影中的主叙事线索,也就是被选中的伊芙琳对抗反派时,基本都是上下带黑边的那种画幅,而她在其他宇宙的时候,就是1.85:1,回忆小时候时是4:3。

总的来说,《瞬息全宇宙》的确是一部很有趣,脑洞巨大的电影,对得起电影最后“天马行空”那四个字,但不至于被捧上神坛,细究之下,还是可以理解的。

需要带着后现代风格的思维去看。

-END-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