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共产主义青年团云南省第十三次代表大会以来,共青团昆明理工大学委员会在昆明理工大学党委和团省委的领导下,团结带领昆明理工大学团员青年开拓进取、不懈奋斗,紧紧围绕构建“凝聚青年、服务大局、当好桥梁、从严治团”四维工作格局,全面开展“青年马克思主义者培养工程”“团的基础建设工程”“促进学生创业就业工程”“学生校园文化艺术建设工程”“学生课外学术科技实践活动工程”共青团“五项工程”体系建设,服务学生成长成才,团的各项事业取得长足进步。

昆明理工大学学生简介(昆明理工大学我们砥砺前行的青春故事青春迎盛会)(1)

2012年被授予云南省高校大学生创业示范园

2013年被授予首届中国-南亚博览会志愿者工作先进集体

2014年获第四届云南省高校文化节优秀组织奖

2014年荣获“全国五四红旗团委”称号

2016年8月,时任团中央第一书记秦宜智到我校调研,对昆明理工大学共青团的发展给予了充分肯定,全体昆工青年深受鼓舞、信心倍增

2016年获得“全国高校实践育人创新创业基地”称号

2017年4月28日,昆明理工大学校团委被团中央确定为“青年之声”工作典型团组织和优秀联盟

2017年昆工青年新媒体中心被命名为2017年云南省“共青团员先锋岗(队)”

2017年获得“全国五四红旗团委”称号

2018年“昆明理工大学新媒体中心”经遴选被评选为2018年度全国学校共青团新媒体运营中心专业工作室

2018年4月29日,共青团中央、全国青联正式公布,昆明理工大学冯晶教授荣获“中国青年五四奖章”

一、坚持立德树人

团员青年思想政治教育全面加强

始终以青年马克思主义者培养工程为龙头,坚持把立德树人作为中心环节,把思想政治工作贯穿共青团工作全过程,努力实现全程育人、全方位育人。积极引导团员青年进一步学习实践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最新成果,深入学习贯彻党的十九大精神,和昆明理工大学第十二次党代会精神,积极开展“四进四信”“我与祖国共奋进”“学党史、知党情、跟党走”等主题宣传教育活动,进一步坚定广大团员青年跟党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实现中国梦的理想信念;以青年马克思主义者骨干培训班暨团校菁英班、普及班为载体,进一步完善校院两级的分层、分类培养工作机制,通过理论学习、交流研讨、素质拓展等引领广大青年“与信仰对话”,打牢为实现中国梦团结奋斗的思想根基;顺应移动互联网时代的特点,建立“昆工青年新媒体中心”,以“八新思维”为指导,构建“一网两微一平台”的工作阵列,组建校院两级记者团队伍、网络舆情工作小组和网宣员队伍,加强宣传工作队伍建设,抢占网络新媒体阵地,推动青年树立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增强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道路自信、理论自信、制度自信、文化自信;通过“争做六有青年”主题团日活动、“学书记讲话 做合格共青团员”教育实践活动等切实加强团员先进性和光荣感,鼓励广大青年坚定理想信念、练就过硬本领、勇于创新创造、矢志艰苦奋斗、锤炼高尚品格。

昆明理工大学学生简介(昆明理工大学我们砥砺前行的青春故事青春迎盛会)(2)

2014年11月27日昆明理工大学第四期团校菁英班结业典礼暨第五期团校菁英班开班仪式

2016年12月3日昆明理工大学第六期团校菁英班结业典礼暨第七期团校菁英班开班仪式

2016年12月23日团中央学校部对昆工青年践行“四行四信”进行了报道

2017年1月5日共青团昆明理工大学委员会举办第一期“昆青道 新思享”主题沙龙

2017年11月1日,举行昆明理工大学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青年研习会成立大会

青年马克思主义者培养工程2017年团学骨干培训

2017年12月7日,赵国良同志作了题为“当代大学生应当从国家自信到个人自觉——学习党的十九大精神体会”专题报告

2017年12月9日,昆明理工大学团委书记钟金栋为第八期团校菁英班学员、校级团学组织学生干部、新生团支书、社团团干授课

2018年4月2日共青团昆明理工大学委员会举办第四期“昆青道 新思享”主题沙龙

2017年昆明理工大学团委成立了昆工青年成长服务中心

二、坚持夯实基层

团的基层组织建设和基层工作更加扎实

围绕昆明理工大学中心工作,服务人才培养目标,通过不断加强团支部建设、规范评比表彰、创新工作机制、打造“一院一品”等有力推动了昆明理工大学基层共青团建设。昆明理工大学团委坚持“党建带团建、团建全覆盖,工作到支部”的思路,建立“1校-25院-842支部三级联动机制”,创造性开展5社区、113社团建团模式,扩大了团组织的覆盖面,加强了团支部建设;开展“精品团日活动”“魅力团支书”“活力团支部”等评比,以评代奖、以评促建,进一步加强了对基层团组织建设的过程监督;通过选典型树先进,激励广大团学干部心系青年、踏实干工作、用心谋事业。

自2014年起,开拓了线上覆盖面不低于70%的基层团委学生民主测评考核工作新领域,充分尊重青年主体地位,赢得了青年的信任与支持;通过网络传播“昆工小微团课”,以生动活泼的形式和走心的内容大大提高团课的覆盖面与影响力;建立“团干部直接联系青年(‘1 100’)”制度,让团干部直面青年、使团组织深深植根于青年;通过“青年之声”互动平台搭建师生交流平台,回应青年诉求、服务青年成长,昆明理工大学共青团组织被团中央确定为“青年之声”全国工作典型。“网上共青团”建设初显成效,不断巩固了昆明理工大学共青团的基础性、源头性、战略性地位。

2014年12月8日共青团昆明理工大学委员会召开十四届六次(扩大)会议

2015年度基层团组织工作满意度测评

2016年11月29日昆明理工大学团委召开学习研讨《高校共青团改革实施方案》专题会议

2016年11月29日昆明理工大学团学组织集中学习党的十八届六中全会精神及昆明理工大学十二次党代会精神

2017年3月30日昆明理工大学基层共青团考核特色工作答辩会

2017年5月3日昆明理工大学纪念中国共产主义青年团成立95周年五四运动98周年团内表彰大会

2018年4月12日共青团昆明理工大学委员会召开十五届二次(扩大)会议

2018年5月11日共青团昆明理工大学委员会举行“青年大学习”研学主题团日活动

三、“网络共青团”建设行动大力实施,

主动适应共青团工作网络转型

顺应移动互联网时代需求,着眼于共青团改革目标和昆明理工大学智慧校园改革方向,以“智慧团建”和“青年之声”为重点,推进网上共青团建设计划。以“青年之声”平台建设为依托,按照“加强平台体系建设、加强功能内容建设、加强服务能力建设、推动与重点工作整合、推动强化工作保障”的思路,通过线上线下联动,将“青年之声”平台建设成反映学生呼声、回应学生诉求、维护学生权益、服务学生成长的统一品牌和重要窗口。结合共青团“智慧团建”系统,实现基础团务、团员管理和团的信息统计网络化。实施“第二课堂成绩单”制度。以网上团建为方向,针对学习创业就业、创新创造实践、身体心理情感、志愿公益和社会参与等普遍需求,借鉴“第一课堂”做法,从工作内容、项目供给、评价机制等方面进行系统设计和整合拓展,客观记录、认证学生参与“第二课堂”活动的经历和成果。

以“八新思维”为指导,构建“一网两微一平台”的工作阵列

2016年6月中央媒体团到昆明理工大学昆工青年新媒体中心参观考察

2016年昆明理工大学“昆工青年新媒体中心”入选全国共青团新媒体运营中心专业工作室支持单位

2017年4月28日,昆明理工大学团委被团中央确定为“青年之声”工作典型团组织和优秀联盟

2017年8月昆明理工大学团委官方微博获“2016-2017年度优秀高校团委微博”

2017年11月昆明理工大学“第二课堂成绩单”制度启动仪式

2018年“昆工青年新媒体中心”被评为2018年度全国学校共青团新媒体运营中心专业工作室

四、繁荣校园文化,深入开展学生校园

文化艺术活动

以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为方向,以提升人文素质为目标,以培育大学精神为根本,以提升艺术修养为关键,发展繁荣校园文化,全力构建以“明德任责、致知力行”为主要内容的校园文化体系,形成了“明德·秋·认识昆工”“任责·冬·情暖昆工”“致知·春·星耀昆工”“力行·夏·希望昆工”四个文化板块的校园文化活动主线,引领和传播先进校园文化理念。以“昆工印象”为特色品牌,充分利用迎新晚会、毕业生晚会、“金秋韵”文艺大奖赛、昆工好声音、“高雅艺术进校园”等活动载体,打造“昆工印象”校园文化精品活动。突出社团文化的教育引导功能,本着立足社团、科学发展的原则,坚持“指导常态化、活动自主化、内容多样化”,充分发挥社团文化培养人、锻炼人、塑造人的特殊功能;艺术团建设规范化、制度化,人才培养和节目质量大幅提升,先后两次走出国门到瑞典、丹麦、泰国巡演。

2014年5月昆明理工大学大学生艺术团赴丹麦、瑞典巡演

2014年6月2014届毕业生”同哭 同笑 同青春“毕业晚会暨第七届校园文化艺术节闭幕式

2014年9月昆明理工大学庆祝建校60周年暨2014级迎新晚会

2016年5月30日第二届南亚、东南亚大学生文化体育昆明交流周于昆明理工大学闭幕

2016年“金秋韵”文艺大奖赛

2017年“高雅艺术进校园”

2017年“金秋韵”文艺大奖赛

2017年全省第五届大学生艺术展演系列活动,昆明理工大学团委荣获组织奖,5件作品获一等奖,5件作品获二等奖,7件作品获三等奖。

2017年10月18日,昆明理工大学行知文学社被评为全国优秀大学生国学社团

五、助力双创引擎

促进学生创业就业工作稳步推进

在双创时代的新形势下,昆明理工大学团委2015年建立MAK创客孵化器,积极探索,不断完善。昆明理工大学团委依托学校学科专业优势和人才培养实际,构建了以开展培训、讲座等方式为依托,实施创业认知教育为第一课堂;以各类各级创业计划竞赛活动和创新创业训练计划项目为牵引,实施创业体验教育为第二课堂;以“昆工创客孵化器”“昆工创客咖啡馆”“昆工创客实验室”等众创空间为平台,实施创业实践培养和孵化为第三课堂的“金字塔式”层层递进的创新创业孵育体系,加之校园科技媒体引擎“云孵化”理念的助推,形成了昆明理工大学团委创新创业实践育人的“3 1”模式。在创业教育上点面结合,开设《大学生KAB创业教育基础》选修课程、定期开展创新创业培训、邀请名人名师进校园、创业导师“一对一”辅导,促进了学生创新创业意识的提高;学校高度重视学生创业赛事体验活动,以赛促培,以赛促练,共青团云南省第十三次代表大会以来,昆明理工大学在“创青春”系列大学生创业计划竞赛中荣获国家银奖2项、铜奖11项,省级金奖9项、银奖11项、铜奖13项。昆明理工大学团委以“昆工创客”行动(MAK)为统领,在硬件、资源、试验和环境等方面提供免费帮扶,涌现诸如watch me、小滋生活网、菜鸟驿站、益口福等创业典型。我校创新创业育人工作成效显著,基地获批“省级校园创业平台”“全国高校实践育人创新创业基地”。

昆工创客孵化器、昆工创客咖啡馆

昆明理工大学被授予“全国高校实践育人创新创业基地”“大学生KAB创业教育基地”“大学生KAB创业俱乐部”

2016年5月第三届“移动4G ”——“创青春”云南青年创新创业大赛启动暨“MM创业孵化基地”签约仪式

2016年10月昆明理工大学被教育部授予“全国高校实践育人创新创业基地”

2016年11月19日昆明理工大学参赛作品荣获2016“创青春”全国大学生创业大赛银奖

2018年4月24日,昆明理工大学在全国高校团学创业教育工作指数100强中,名列71名

六、学生课外科技、社会实践及志愿服务

工作成绩突出

深入推进学生课外学术科技实践活动工程,营造浓厚的校园学生课外学术科技创新文化氛围,促进学生学术科技创新能力和社会实践能力的全面提高。我校在“挑战杯”大学生课外学术科技作品竞赛中先后荣获国家二等奖1个,国家三等奖11个,省级一等奖14个、二等奖15个、三等奖9个。昆明理工大学专门设立学生课外学术科技创新基金,5年来共申报项目942项,立项资助项目387项。

同时,昆明理工大学大力倡导社会实践和志愿服务,增强学生实践能力,培养青年学生的责任意识和担当意识,弘扬社会主义新风尚。学校先后组织暑期“三下乡”社会实践校级重点团队24支,一般团队45支,学生覆盖面达90%以上,2014、2015年昆明理工大学被团中央表彰为“全国先进单位”,2支团队为国家重点团队,3支团队为省级重点团队。不断壮大志愿者队伍,完善工作机制,健全组织网络,拓展服务领域,推进了青年志愿者事业不断蓬勃发展。截至2017年5月,学校现有1支校级青年志愿者联合会和24支院级青年志愿者协会,在册志愿者22000余人。已连续成功举办7届青年志愿者文化节,主办或参与各类志愿活动400余次,多次获奖,并被亚洲航线发展大会指定为志愿服务单位。共青团云南省第十三届代表大会以来,共有21名青年通过西部计划成功配岗,到祖国最基层、最需要的地方贡献青春力量。

2015年6月赴南博会志愿者志愿服务全体人员合影

2016年7月25日昆明理工大学赴羊场镇开展“精准扶贫 科技支农“暑期社会实践三下乡服务队出征仪式

2016年12月5日昆明理工大学成功举办第七届青年志愿者文化节颁奖典礼

2016年12月11日昆明理工大学党委书记张英杰慰问参与孔子学院活动的昆工志愿者

在2017年全国大中专学生“三下乡”社会实践“千校千项”成果遴选活动中,昆明理工大学建筑与城市规划学院获“最具影响好项目”。

2017年11月18日昆明理工大学在第十五届“挑战杯”终审决赛中再创佳绩,共斩获全国二等奖1项,全国三等奖3项

2018年6月赴南博会志愿者志愿服务全体人员合影

共青团昆明理工大学委员会将会继续坚定不移地全面深化改革,坚定不移地狠抓从严治团,以更加振奋的精神状态、更加扎实的工作作风、更加务实的方法举措,化挑战为机遇、化压力为动力,团结带领昆明理工大学广大团员青年撸起袖子加油干,以优异的成绩迎接共青团云南省第十四次代表大会胜利召开。

预祝共青团云南省

第十四次代表大会胜利召开!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