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创作挑战赛#

在朋友圈刷到马云出书的消息,只不过出书的地点和我想的不同,是在日本。一看到这个消息就有点震惊,不明白为什么他在那边出书。

如果他的内容是值得学习的,为什么不在国内出书让大家阅读和学习?舍近求远去国外出版书籍,这又是为什么?

马云必读100本书 马云在日本出书(1)

(本文配图均源自网络)

说起这位大人物,其实不管是在杭州,还是不在杭州的人,都应该听说过他的名头。

这样一个家喻户晓的人物,如果真的出书了,我想大家应该会有兴趣去买来看。毕竟他可以说是创造了一个时代,也带动了很多的工作岗位。

看看杭州阿里的几个大楼,那么多员工看到领导出书了,他们会不愿意去买来观看吗?

马云必读100本书 马云在日本出书(2)

杭州也是一座生意人许多的城市,他们当中也有许多大佬的拥护者,对大佬的观点很认同,我想这类人也很愿意学习大佬的精神。

而日本毕竟人少,即便真的出书了,有多少人会买,市场份额又有多大呢?即便人手一本,可能占有率都不如我们这儿的粉丝人数多。

马云必读100本书 马云在日本出书(3)

我不清楚马云在日本是什么样的风评,但是我想对于这样一个商业界的大佬,即便他再出名,不在商界的人也不一定知道他的名声。就像川端康成那么有名,但是不一定人人知道他是谁。

网络上有他书本翻开的一页,因为是日语,所以我也看不懂。说句实在的,如果有中文版本,倒还真的挺想买来去看一看。就算不是学习,也是一种好奇心驱使。毕竟他这样的大佬,又会写什么样的文字呢?

还记得那一年他和天后王菲一起合唱一曲歌,荡气回肠的江湖跃然于纸上,这样一个起花名喜欢江湖的大佬,写出来的文字应该很有故事,会不会像金庸先生写的武侠那样,成为许多人一代代的追随?

马云必读100本书 马云在日本出书(4)

可惜他偏偏在日本出版出版,哪怕是再好奇,我也不知道内容是什么。也许以后会有翻译过来的文字,但一个文章本身的语言和翻译之后的语言,是有语境上的差别的,而好的翻译者,其实很难找。

如果能够看到原本的文字,那么我们或许能从大佬组织语言的方式中看到他的思维见地,而这些才是我们之所以关心大佬背后的真正心理内因,因为洞察是一个方面,从细节处着眼也是一个角度。

在马云离开的那些日子,我曾经和小伙伴去过西湖大学,说“去”其实并不确切,因为我们是无意中走到,无意中发现。

马云必读100本书 马云在日本出书(5)

和大佬一样选择沉默的是这所大学,外面没有人,大门紧紧关上,不过从古典的门扉缝隙玻璃,隐约可以看见里面的格局。哪怕是关着门的门,也有礼仪小姐在内部看守,或许是因为随手一幅壁画都连城吧。

那附近很少游客,所以当我们去到周边的时候,只看到葱郁的植物,我是被巷子口的石头房吸引进去的,对着那石头拍了许久,小伙伴忽然说这里是大佬的大学,我将信将疑,看到在一条狭窄的通道有类似的文字,只不过被遮盖起来了。再要往里走,有工作人员出来制止,说这不对外参观。

马云必读100本书 马云在日本出书(6)

小伙伴忙问对方这里是不是湖畔大学,毕竟湖畔大学那么有名,我们也算打卡了景点,可是不知为何对方却拒绝承认,因此我始终不知,那天到底是我们的幻觉,还是我真的去了大学的门口。

后来在网络上查询湖畔大学的信息,发现位置与我们那天走到的地方一致,虽然只是个大概的描述,但我也知道了答案。或许不对外和保持神秘,是他们的需求。

可惜大佬的书没有中文版,不然我相信像我这样好奇的人一定很多。至于我到底为何那么震惊,我想还是因为这一切出乎意料之外吧,因为我的思维惯性,总以为他即便出书,也会在国内出版,没想到大佬偏偏与常人思维不同,或许这就是我和他的差距。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