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期看了好多关于鹿鼎记武功的排行,有说神龙教主洪安通武功第一的,有说九难武功第一的,个人根据对《鹿鼎记》小说的了解,感觉前十名应该这样排。

鹿鼎记里面人物的武功排行榜(鹿鼎记武功排行)(1)

鹿鼎记里面人物的武功排行榜(鹿鼎记武功排行)(2)

鹿鼎记里面人物的武功排行榜(鹿鼎记武功排行)(3)

第一名,袁承志。袁承志第一名应该是名至实归的,虽然在鹿鼎记全文中袁承志并未真正现身,但作为幕后角色还是在字里行间有所体现,青年时期袁承志作为《碧血剑》主角,身兼华山派与金蛇秘笈正邪两派武功之长,又获铁剑门木桑道长传授暗器手法和独门轻功神行百变,功力既深、悟性又高,《碧血剑》结尾力克当时第一高手玉真子,内功外功轻功暗器具已炉火纯青,武功已是天下第一。鹿鼎记时期,袁承志历经几十年的打磨,百尺竿头更进一步,已达到随心所欲,无往而不利的境界,天下已无抗手。

第二名,白衣尼九难(阿九)。九难既阿九,是《碧血剑》和《鹿鼎记》中的人物,原是崇祯皇帝之女长平公主,师承青竹帮帮主程青竹,后来李自成攻破北京,崇祯皇帝为免阿九被起义军所辱,提剑要杀阿九,阿九被斩断一臂。后师从铁剑门掌门木桑道长,青出于蓝而胜于蓝,武功超越木桑道长,后来又有奇遇,《鹿鼎记》中曾说到,九难与当年木桑道人相比,也已远远地青出于蓝,环顾当世,除了那个不知所踪的袁承志之外,只怕再无抗手了。韦小宝奉承九难武功是天下第一,九难说道,有一个人可称得上是天下第一,心中所想正是海外的袁承志。因此,综合各方面因素,九难武功虽高,但所学不脱离铁剑门武功范畴,况且又断了一臂,应该排在第二名,居于袁承志之下。

第三名,神拳无敌归辛树。华山派掌门神剑仙猿穆人清的二弟子。华山派武功内外兼修,碧血剑时期,归辛树武功已不在穆人清之下,是当时武林中最顶尖的几个高手之一。书中佐证很多,鹿鼎记时期,归辛树左手在妻子和儿子背心上一拂,已解开了二人穴道,手法比陈近南快得多了,点了点头,说道:“不是寻常蒙汗药,是极厉害的药物。”苏荃见冯锡范左臂中挟着一人,仍奔跃如飞,武功之强,比之洪教主也只稍逊一筹而已,早已持刀伏在崖边,待冯锡范赶到,刷的一刀,拦腰疾砍。冯锡范和陈近南武功是同一水准,归辛树手法比陈近南快得多,冯锡范比洪教主只稍逊一筹而已,由此可以看出洪安通距离归辛树的差距。又如,康熙点点头,说道:“神拳无敌归辛树,却原来是这么个糟老头儿!咱们的人死伤了多少?”侍卫领班道:“回皇上:反贼凶悍之极,侍卫殉职的三十多人,伤了四十来人。”康熙“嘿”的一声,摆了摆手,心中暗赞:“了不起!”侍卫领班吩咐手下将三人带出。归辛树力杀数十名侍卫后,身受重伤,最后运起内力,扯断了儿子身上的绑缚,立即向康熙扑去。殉职的三十多名侍卫,归辛树力杀的就有数十名,加上受伤的数十名,承担了绝大部分输出。归钟能与吴六奇打成平手,吴六奇武功在瘦头陀之上,归二娘与归钟联手能速杀吴六奇,证明归二娘+归钟远超吴六奇,自然也就远超神龙教洪教主之下如张淡月,无根道人等高手。归辛树击杀侍卫数量远大于归二娘+归钟,由此可见,归辛树武功应该数倍于归二娘+归钟。但是,归辛树虽然武功高深,毕竟年纪大了,袁承志与白衣尼正当壮年,久战之下,归辛树体力耐力是比不过二人的,因此排名第三。

第四名,五毒教主何惕守(何铁手)。《碧血剑》中的重要角色,何铁手千娇百媚,艳若桃李,从小为了练功割断一只手装上一枚铁钩。后拜入华山派门下袁承志为师,由袁承志为其赐名为何惕守。何惕守本身武功也只是稍逊袁承志,碧血剑中与袁承志数场大战,非常精彩。后跟随袁承志海岛数十年,获得倾囊传授,武功应更进一步。加上五毒教各种下毒手段,令人防不胜防。书中道,何惕守道:“这人是我师弟,你们不能动他一根寒毛!”说着伸出右手铁钩,向着桌上一枝蜡烛挥了几挥,飘然入内。玄贞道人怒道:“就算是你师父,也要把他斩为肉酱……”突然风际中“咦”的一声,左手两根手指拿了七八分长的一截蜡烛,举起手来。烛台上的蜡烛本来尚有七八寸长,但这时已割成六七截,每截长不逾寸,整整齐齐的叠在一起,并不倒塌。这手武功,当真惊世骇俗。天地会群豪无不变色。这时何惕守已离开中原四十余年,年纪也到了六十岁左右,修为非同小可,以至于用惊世骇俗来形容。何惕守暗器含沙射影更是神器(传与韦小宝,威力有目共睹),只有袁承志堪堪躲过,近距离鹿鼎记时期无人能躲,中者立即丧失战力。书中说到,韦小宝正是要争这顷刻,身子对准了冯锡范,右手在腰间“含沙射影”的机括上力掀,嗤嗤嗤声响,一篷绝细钢针急射而出,尽数打在冯锡范和郑克塽身上。冯锡范的武功只是稍逊洪安通一筹而已,却连躲避的意识都没产生,就尽数中针。何惕守水平是属于超级高手序列的,如果在实战中放出实力,除袁承志、九难外,其余高手妥妥的退避三舍。如果拿出全部手段(包括下毒),包括袁承志在内,应该无人能幸免。但单以综合性武功(内功外功轻功暗器)而言,排名第四。

第五名,少林寺方丈晦聪。少林寺方丈晦聪展露武功较少,但身为鹿鼎记中少林寺方丈,统领武学最高圣地,修为必定非同小可,应该在达摩院首座澄观之上。书中也有表述,晦聪方丈袍袖这一拂之力,轻柔浑和,绝无半分霸气,于对方撞来的力道,顷刻间便估量得准确异常,刚好将他弹回原椅,力道用得稍重,葛尔丹势必坐裂木椅,向后摔跌,力道用得略轻,他未到椅子,便已坐倒,不免坐在地下。来人中武功高深的,眼见他这轻轻一拂之中,孕育了武学绝诣,有人忍不住便喝出彩来。轻轻一拂,已到随心所欲的地步,这种表述妥妥的是超级高手序列。鹿鼎记中,晦聪和澄观同时叫声:“啊哟!”晦聪仍是使“破衲功”,袍袖一掩,已将三镖卷起。澄观双掌一合,使一招“敬礼三宝”,将三枚金镖都合在掌中。其实晦聪和澄观接镖的手段也都高明之极,若非内外功俱臻化境,决难办到,只是韦小宝所显的“本事”太过神妙,人人对这两位老僧便不加注意了。晦聪接镖手法若无其事,功力比澄观更为精深。澄观武功与洪安通是一个档次,因此,少林寺方丈晦聪应该位居第五。

第六名,神龙教主洪安通,有人说神龙教主洪安通是天下第一,洪安通武功确有过人之处,武学修为和悟性很高。在神龙岛独战神龙教张淡月,无根道人,许雪亭,陆高轩,胖头陀五大高手,一开始以迅雷不及掩耳之势毙杀陆高轩,然后对战张淡月,无根道人,许雪亭,胖头陀四人,重伤获胜。很多人认为洪安通能够重伤击杀四人,武功应该是天下第一,但其实这种观点缺乏佐证。《鹿鼎记》中曾有很多细节,白衣尼在五台山刺杀康熙,韦小宝身穿宝衣挡在皇帝身前受了一剑,澄观为救韦小宝和白衣尼一掌,只觉胸口热血翻涌,眼前金星乱冒。白衣僧赞道:“好功夫!”由此可见,澄观的武功明显不如白衣尼,但是受到白衣尼赞许。书中另一个细节说道,韦小宝心想这老和尚内力深厚,似不在洪教主之下,可是洪教主任意创制新招,随机应变,何等潇洒如意,这老和尚却是呆木头一个,非得点拨他一条明路不可。由此可见,洪安通武功与澄观是同一水准。澄观兼着达摩堂首座,涉猎较广,单论武功修为,还很可能稍胜洪安通。只是洪安通多历风雨,阴险狡诈,实战经验丰富;澄观为人质朴木讷,很少出寺门,真正交起手来,久战之下澄观会吃亏。因此,洪安通排在袁承志、白衣尼、归辛树、何惕守、晦聪等超级高手之后,澄观之前。

第七名,少林寺澄观。澄观潜心武学,世事一窍不通,为人有些痴痴呆呆,但于各家各派的武功却分辨精到。文人读书多而不化,成了“书呆子”,澄观禅师则是学武成了“武呆子”。澄观本人食古不化,武学修为确实很深。鹿鼎记中曾说道,他生平除了同门拆招之外,从未与外人动过一招半式,可是于武学所知之博,寺中群僧推为当世第一。白衣尼曾多次称赞澄观的武功,说那位大师武功很是了得。按照书中表述,澄观武功修为应该是与洪安通差不多的,只是为人木讷,又有些痴痴呆呆,实战经验较少。故排名在第六名。

第八名,百胜刀王胡逸之。书中没有介绍胡逸之的师承和武功来历,以武功而论,胡逸之与冯锡范不相上下,在柳州赌场中被冯点了穴位后,胡逸之自行解穴,比吴六奇、胖头陀等人厉害多了。书中道,忽见那乡农双手一抖,从人丛中走了出来,说道:“各位,兄弟失陪了。”众人都吃了一惊,八人被冯锡范点中要穴,除了韦小宝已由双儿推拿解开,余下七人始终动弹不得。那冯锡范内力透过剑尖入穴,甚是厉害,武功再高之人,也至少有一两个时辰不能行动。这乡农模样之人宛如个乡下土老儿,虽然他适才推牌九之时,按牌入桌,印出牌痕,已显了一手高深内功,但在这短短一段时候之间竟能自解穴道,实是罕见罕闻。吴六奇对那自行解穴的乡下老头甚是佩服,说道:“兄弟生平极少服人,这位仁兄的武功高明之极,兄弟自愧不如。武林中有如此功夫的人寥寥可数,怎么想来想去,想不出是谁。”证明胡逸之武功远在吴六奇、胖瘦头陀、陆高轩等一流高手之上。在柳州船坞比斗时,曾说道二人武功原也不分上下,但冯锡范日间和风际中、玄贞道人拚了两掌,风际中内力着实了得,当时已觉胸口气血不畅,此刻久斗之下,更觉右胸隐隐作痛。在这滚动不休的大木之上,除了前进后退一步半步之外,绝无回旋余地,百胜刀王胡逸之的刀法招招险、刀刀狠,只攻不守,每一刀似乎都是要拚个同归于尽。这等打法若在武艺平庸之人使来,本是使泼耍赖,但胡逸之刀法自成一家,虽险实安。他武功本已精奇,加上这一般凌厉无前的狠劲,冯锡范不由得心生怯意。胡逸之大喝一声,左一刀,右两刀,上一刀,下两刀,连攻六刀。冯锡范奋力抵住,百忙中仍还了两剑,门户守得严密异常。在胡逸之与冯锡范相斗过程中,胡逸之攻势凌厉,冯锡范较长时间处于守势。二人武功虽然难分上下,但以凌厉程度,攻守形势而言,胡逸之微胜冯锡范。

第九名,一剑无血冯锡范。昆仑派高手,绰号"一剑无血",专以剑尖点人死穴,由于气功练到了“由利返钝”的高深境界,被点之人决不出血,因此得名。书中道,韦小宝和阿珂面面相觑。一个吃惊,一个欢喜,眼见这人武功之高,身法之快,生平殊所罕见,心下大为钦佩。冯锡范武功与陈近南应该在伯仲之间,但为人阴险,偷袭陈近南得手。书中道,突然之间,陈近南“啊”的一声大叫,似乎受了伤。跟着铮铮两声,兵刃相交。陈近南怒喝:“冯锡范,你忽施暗算?”。二人武功相当,难分高下。但陈近南为人光明磊落,不及冯锡范阴险狡猾,屡屡被偷袭得手。先被冯锡范偷袭受伤,后来在通吃岛疏忽大意,又被郑克爽从身后偷袭而死。加上前面说到,苏荃认为冯锡范武功之强,比之洪教主也只稍逊一筹而已,冯锡范武功稍逊洪安通一筹,而且还只是稍逊,面对洪安通也有一战之力,恐怕不到五百招之外,洪安通很难击败冯锡范,证明冯锡范也远在神龙教高手许雪亭、张淡月、胖头陀之上。结合书中表现,单以胜败而论,冯锡范应排在陈近南之前,居第九名。

第十名,天地会总舵主陈近南。原名陈永华,实力和冯锡范在一个档位,但是屡屡被冯锡范、郑克爽偷袭得手,因此屈居冯锡范之下,居第十名。有人认为,归二娘应该排在陈近南之前。书中曾道,陈近南抓住了她左腕。归二娘右掌拍出,陈近南出左掌相抵,两人身子都是一晃。陈近南左手两根手指伸过去挟住了刀背。归二娘右手又是一掌,拍向他胸口。陈近南倘若退避,那刀就夺不下来,只怕她又欲自尽,适才跟她对了一掌,知她年纪老迈,内力已不如己,但出手如电,拳掌功夫精绝,自己只要退得一步,空手再也夺不了她手中兵刃,当下硬挺胸膛,砰的一声,受了她一掌。归二娘年纪老了,昔年武功剩下大半,但已稍逊于陈近南。因此,陈近南武功排在第十名。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