进入2022年后,不少手机厂商开始在影像防抖性能上“卷”了起来。其实也可以理解,毕竟堆料再猛,如果在按下快门的瞬间手不自觉的抖动了一下,即使可以通过后期算法修正,也会给样张带来一些不可逆的“遗憾”。同样的,如果没有好的防抖性能,在手持状态下也很难获得不错的录像体验。

那么在影像体验上持续给我们带来惊喜的vivo,在刚刚发布的S15 Pro上,又有怎样的防抖“黑科技”呢?下面就跟我一起体验一下吧。

01 “S”级的纸面实力

首先我们还是简单看一下S15 Pro的影像配置,作为vivo S系列的最新旗舰产品,在硬件配置上还是比较挺舍得堆料的。

光学防抖的手机推荐(手抖真的不怪你)(1)

S15 Pro的主摄采用了5000万像素的索尼定制IMX766V传感器。相较于IMX766,在IMX766V上,采用了独家定制超透滤光片。而更薄更透光的滤光片,能够在不增大尺寸、重量的前提下,提升主摄 4.6% 进光量。

同时,基于IMX766V大底的优势,在光线充足的环境,S15 Pro的主摄可以直出5000万像素的照片;而一旦光线环境较差时,便可借助四合一排列,将4个小像素合成1个大像素从而提升单个像素的进光量。

光学防抖的手机推荐(手抖真的不怪你)(2)

防抖性能方面,不同于市面上主流的OIS光学防抖和EIS电子防抖技术,vivo 以蜂鸟的振翅为灵感,创新性地带来了“蜂鸟超级防抖”。

我们都知道,蜂鸟振翼的平均频率是50次/秒,有些种类的蜂鸟甚至可以高达200 次/秒。也正是极高的振翅频率,让蜂鸟保持飞行的稳定,甚至完成精准悬停、倒飞等操作。受此启发,vivo的蜂鸟超级防抖能够在每秒完成500次的运算,以及高达30000次的运动。

光学防抖的手机推荐(手抖真的不怪你)(3)

图片来自网络

举个简单的例子,防抖结构就像是足球场上的守门员,手持拍摄时的抖动就像是一颗颗射门的足球,而高速防抖的动作就像是守门员去扑救每一颗足球然后再迅速回到防守位置。根据官方介绍,在“蜂鸟超级防抖”的加持下拍摄视频,录制30帧视频只需要9毫秒时间就能将镜头拉回中心位置,比起传统光学防抖的33毫秒,提升了约267%。

02 蜂鸟防抖性能实测

从纸面实力来看,S15 Pro的防抖性能足以算得上领先。那么在实际体验中表现如何呢?我们也进行了相应的测试。

先看看在暗光环境下拍照的表现:

光学防抖的手机推荐(手抖真的不怪你)(4)

vivo S15 Pro 主摄夜景样张

光学防抖的手机推荐(手抖真的不怪你)(5)

vivo S15 Pro 主摄夜景人像样张

可以看到,vivo S15 Pro的主摄在暗光环境下的表现十分不错,色彩呈现上层次丰富,基本与人眼所见一致。同时,得益于出色的防抖性能,即使通过随意的手持拍摄,也没有出现模糊地清楚。同时,整体样张画面观感纯净,对于噪点的抑制也很出色。

同时,在“蜂鸟超级防抖”的加持下,我们通过手持也能拍摄出不错的长曝光样张,以营造不同的拍摄效果。

光学防抖的手机推荐(手抖真的不怪你)(6)

手持长曝光

而在手持视频拍摄时,面对高速运动的画面,我们依旧可以通过手持的方式,拍摄出清晰、顺滑的录制适配效果。

光学防抖的手机推荐(手抖真的不怪你)(7)

视频画质有所压缩

最后说几句

看到这里,我们还是能够通过实测表现看到“蜂鸟超级防抖”的技术优势的。如果你没有练就一双“铁手”并且又对手机拍摄有所需求,那么拥有“蜂鸟超级防抖”加持的vivo S15 Pro还是非常值得你入手的。当然了,如果“蜂鸟超级防抖”也救不了你的手抖,并且你还有手机拍摄视频的需求,我可能会推荐你选择拥有微云台技术加持的vivo X80 Pro,这应该是在不借助外力的情况下,手机影像所能达到的最稳的表现。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