覃波 15岁参加红军,16岁入党,走完了二万五千里长征八年抗战,敌后武工队打鬼子无数晚年清正自律,他写下了《峥嵘岁月》,我来为大家科普一下关于晋中地区打鬼子?以下内容希望对你有帮助!

晋中地区打鬼子(晋中地区打鬼子)

晋中地区打鬼子

覃波

15岁参加红军,16岁入党,走完了二万五千里长征。八年抗战,敌后武工队打鬼子无数。晚年清正自律,他写下了《峥嵘岁月》

晋中地区打鬼子

巍巍的壶瓶山脉连绵不断,向东延伸至澧县境内,有座著名的泰青山,泰青山脚下的澧阳平原的王家厂电站住着一位满头银发、精神矍铄的老人,他的名字叫刘能玖。夏日,当我以石门老乡的身份乘车100余公里,赶到他家,他笑容满面,一阵寒喧之后,他侃侃而谈地讲起了参加了老红军,抗日战争的传奇故事。

一、少年从军

刘能玖老人1920后9月14日出生于石门县望羊北山武峰山下的刘家湾,家里有四兄弟,他是排行老三,家里只有岩山地5亩,无田,房屋2间,一家人过着饥寒交迫的生活。母亲带着弟弟讨米下落不明,大哥、二哥常年给人家做长工,打短工糊口,父亲带着刘能玖在家干农活,让他上了三年小学。11岁时开始给地主放牛,由于老板娘凶残,经常挨打受骂,没有吃上一顿饱饭,好心人要他县保安团去当兵去,由于年纪小,身体瘦弱不高未被取录。生活无着落,只好由父亲带着他和二哥走讨米的老路。

1935年,贺龙率领的中国工农红军红二军团,攻打了津市、澧县城,国民党反动派的部队节节败退,红军乘胜前进,又一举攻克了石门县城,后来红军转移到九伙坪湖塔村,整编扩充红军,一呆就是几个月,这时刘能玖讨米以落到一尹姓(尹学竹)的地主家做长工,他结识了好友覃正玉,利用放牛之时,跑到红国驻地,看到红军部队,唱的是“当兵就要当红军,处处工农来欢迎,官长士兵都一样,没有人来压迫人……”等歌曲。红军纪律严明,对贫苦农民秋毫无犯,与老百姓打成一片。每到一处,打富济贫,不少贫苦人家的孩子踊跃报名参军,刘能玖在好友覃正玉的带动下,他同文泽锦毫不犹豫地报名参加了红军(文泽锦1947—1948年的4月份在陕北陆川一次反击战中,当时文泽锦任连长,战役中撤退时牺牲)。在那里一同去的有200多人。那时,他刚满15岁,参加红军后,被编入红二军团四师十团三营七连当通迅员,虽然年纪小,但很机灵,在龙溪口战斗中,他与司务长、文书、炊事员巧妙地打退了敌人追兵,顺利脱险。

二、长征路上

1935年10月,刘能玖的红军部队由湖南桑植出发,经过贵州、云南,冲破了敌人的围追堵截,用了两个多月到达了云南中旬,尔后向川康方向进入雪山和草地,过着“天当房,地当床,野菜野草当干粮”的生活。

一次宿营,刘能玖找树枝、树叶作“垫被”,脚不慎被木桩刺得鲜血直流,卫生员用硼酸为他消毒处理,仍是肿痛至大腿,他仍颠颠跛跛地坚持行军了五、六天,经团卫生队医生会诊检查,开刀清除伤口内的残渣,不几天就全愈了。在行军途中他见病号就帮,背枪、背行李。连长和战友们都叫他“小鬼”。1936年6月,部队开进了原西康省省会甘孜进行整休,与四方面军会合。部队除了找粮食外,没有别的任务,每天还是以野菜为主的青稞前每人所带的七、八斤粮食基本吃完,途中就象牛、羊一样遇到野菜就夹起来,在衣服上擦几下就吃,为了改善生活杀一匹马也只能打汤,能喝上两碗,后来,部队在阿坝又整休了半个月,为继续北上会师作充分准备,买了一些粮食和牛羊宰杀制成干品备用,生活稍有转机,他们爬雪山,过草地,终于于1936年秋末,红二方军到达了甘肃南部的哈达铺,胜利地走出了草地。从西康白玉、甘孜、阿坝、哈达铺、雪山、草地行军约8个多月,1936年10月,红二、红一方面军先后到达甘肃会宁,尔后,一、二、四方面军在陕北买起镇会师,三大主力红军结束了长征。

三、16岁入党

1936年,在甘肃的陇西地区(靠近草原),快要结束之前,在曹家洼战役时,他们的红二军团四师负责掩护整个方面军,遇上张学良的部队。他们要冲过封锁线,10团、11团、12团进行防御,10团在最前面,损失惨重。最前面的一个连,连长姓王。二连一排在中间,战斗到第二天,四师突围,一连和刘能玖的连队在撤退时,靠近西康时,刘能玖大腿部绑腿打烂受伤,通过20多天的住院治疗才返回部。部队在见他思想进步,作战勇敢,于1936年7月在龙明兴(云南人)、王水从(陕西人)两同志的介绍下,光荣地加入了中国共产党,当年他才16岁。

四、晋中打鬼子

(一)泉子沟伏击鬼子

1941年5月,我亲自指挥了泉子沟伏击泉子战斗。

当时我带领的武工队中队队员80多名,奉军分区命令掩护2名日军俘虏送到同普铁路线上释放,我带领3个班执行释放任务。完成任务后,就地留下配合铁路东朔县政府工作,那儿敌情复杂,县城是旧日伪据点,据老百姓提供,日军隔三差五搔扰一次,抓鸡、抢粮,我们武工队几次出击都未找着。一日,老百姓告诉我,可能明天鬼子又要进村抢劫,次日凌晨,我带领3个班声东击西绕了一周,埋伏在泉子沟山坡上一座村庄里,专等鬼子光临,命令一个班潜伏在山麓的一口干堰里,果然不出所料,上午10时许,70多名鬼子结集在山脚下,他们先排两名鬼子到前沿阵地,我当即同另一个队员一人抓住一名,命鬼子用白毛巾示消警信号,敌人大摇大摆地蜂捅而上,进入我们的火力网,我一声令下,子弹在敌群中开了花,埋伏在山坡上的两个班,立即侧应,轻机枪,步枪齐发,打得敌人鬼哭狼嚎,鬼子丢下10多具尸体,一挺轻机枪,八只步枪机1000多发子弹,仓惶逃命。

第二天下午,鬼子不甘罢休,出动了300多人反扑,面对高于我们6倍的鬼子,按兵不动,与敌人僵持,利用有利地形,后来主动出击。我命令一个班阻击强攻,拖住敌人,两个班向彭道梁方向撤退。到黄昏时分,300多名鬼子打死了200多名,我武工队员以少胜多,无一人伤亡。

(二)滩嘴头村突围

1942年,五寨县武工队领导决定,于某日在五区滩嘴头村召开全体武工队员会议。40多人,由于居住分散,按时到达只有6人,按预定时间到滩嘴头村是陈队长和我同4名队员,还有2名队员住在附近的三岔口村的半坡上,当天晚上我同陈队长住在滩嘴村的山脚下,其余2名队员住在该村的窑洞里,由于汉奸的泄秘,敌人掌握了我们的行动,次日黎明前,鬼子一个中队200多人蠢蠢欲动,分三路向滩嘴头村和三岔口村合围,拂晓,鬼子在滩嘴头露头,不一会敌人打响了,我和陈队长立即往外冲,刚跑出窑洞里,这时,我朝下跑,敌人向我扫射,我立刻跳下5公尺多深的陡坑,沿着一条干河道飞也似地向三岔口方向跑去,高陡的河道对敌人不利,我箭一般地跑了一里多路,剧烈的活动,使我连先天晚上吃的荞面全呕光了,但我又发现左侧大约300米外处有一队鬼子,他们狡猾地大喊:“不要跑,我们是工人阶级先锋战士!”。随即开枪,,这时天已大明,三岔口右前方的高坡上,陈队长同2名武工队员抢占了有利地形,向敌人猛烈射击,打退了鬼子的进攻。我们会合后,顺着山腰进发,逃脱了追敌,深入到敌后,后来才知道,窑洞的2名队员,敌人点燃茅草,干柴扔下窑洞里,队员在冲击窑洞时,被敌人抓住而英勇就义。

(三)带病打鬼子

1943年的初冬,我武工队奉命到敌占区山西的三岔堡一带执行公粮变款任务,一天,我患重感冒,组长许满敖同志批准我病休。老许带1名战友下午4时许出发了,我仍住在李家庄乡亲家里,吸了一些鸦片烟后,症状有所减轻,为被免敌人的突袭,傍晚我和老乡离开了村庄,到村外半山坡的碾嘴沟窑洞里就宿,这里地形复杂,洞套洞,洞里备有简单的炊具,洞的后山悬崖陡坡,一条狭窄的小道通往洞口,洞的正前方有个3.5平方米的平台,平台下脚平时堆满垃圾和杂草作为掩护,我和村长夜宿在窑洞里。次日5时许,鬼子二个班兵力,由汉奸带路堵住了洞口,不停地捶门,情况十分危急。我对老乡说,要沉着、冷静,我将子膛推上了膛,同时,又把两颗手榴弹导火线扣在手指上。端起“三八”枪,一切就序,示意老乡开门,待老乡开门的一瞬间,我怒对万恶的汉奸和鬼子,以迅雷不及掩耳之势一连三发子弹,击毙了堵门的家伙,我马上向外冲去,接着两颗手榴弹在敌群中开了花,死的死,伤的伤,剩下的从平台上滚下去,我趁势从平台跳下去。正巧压倒两个鬼子背上,鬼子吓得喊天叫地“这是怎么的!……”乱叫,我一枪结果了两个鬼子,趁机顺着山沟,下了山,突破敌人的围堵,这次虎口拔牙,自己也搞不清死了多少鬼子。

(四)激战官庄村

1944年8月的一天,我们根据武工队指示,由组长韩振拴和我等3名武工队员,到敌占区许林村执行两项任务,公粮变款和购买制取鸦片工具。到官庄午餐时,下着大雨,真凑巧,鬼子两个中队200多人,也窜到那里躲雨,乡亲们及时告诉我们“鬼子兵来了!”乡亲们马上顶着我们翻过院墙,顺着进村时路线跑,沿山腰进行。我当时有些犹豫,这大雨,难道敌人还来吗?霎时,果然有鬼子盯着我们,而且越来越多,只隔200多米了,我向组长递了眼色,打!老韩不同意,要不就要被俘虏的危险。我瞄准了鬼子,击毙了一个,于是双方开火了,队友老秦左腿负伤,立即把枪交给了老韩。鬼子疯狂地扑来,老韩不幸中弹倒在血泊中。我立即把文件包抓在手里,顶住4个鬼子射击,僵持激战了四里多路,我刚到一座山腰,鬼子已赶到山脚下,我卧下倚有利地形,又击倒一个鬼子,我和鬼子是一比三对峙,敌人的后继部队已露头,相距只有300米了,这时,我后面的一座山头上响起了密集的枪声,真糟糕,是否是敌人阻击我撤退呢?不!好像是为我打掩护,这时3个鬼子龟缩了。我又顺着右侧,逢沟、坑就跳,拼命地向前冲,嘴里突然有血腥 感觉,接着吐了几口干血,顿时,头晕眼花,身不由己地倒在一块小豆地里,浑身淋湿。下午5时,我冻醒了,乡亲们看见我,知道我是武工队员,找到村长,用担架把我送到了30里的许林村,我呼吸困难,大便出血,听觉失灵,后来血从嘴里来,我被晋西北二军分区驻地,渡黄河,转到了后方医院,经诊断,我患了血伤寒病,后来,我才知道官庄激战时是军分区骑兵侦察排的同志为打掩护的。

五、瓦子街大捷,收复延安

抗日战争结束以后,进入解放战争时期,刘能玖任山西二军分区独立1团10、5连指导员,西北野战军3纵队5旅14团1营1连连长,26团轮训队队长,26团营代营长,2营营长,1949年3月,西北野战军3纵队改编为3军9师26团分营营长职务,这一时期,他亲自参加并指挥瓦子大捷,收复延安的战斗。

当时我西北野战军在徐向前彭德怀司令员亲自指挥下,于1948年2月底从陕北脂县出发,向陕西大关中边沿的宜川县进军,我军突然包围宜川敌军一个旅,前总的意图是“引蛇出洞”把胡字南部队引出来,采取围攻,伏击战役同时打,同时,并抓紧在洛川公路和黄龙山脉的瓦子街一带设伏,阻击驰援之敌,宜川战役打响后,果真不出前总所料,胡宗南令其29军军长刘戡,率领两个整编师的四个旅24000余人,由洛川、宜君一线向宜川增援,2月28日,敌人进入我军伏击圈的当晚,大雪封山,满山遍野的枸杞刺,形成天然屏障,有利我军作战,进行关门打狗。29日到3月1日30个小时战斗,生俘敌军18000等人,毙伤5000余人,刘戡本人和90师师长严明等人被击毙;接着3日攻克宜川,又歼守敌整编76师的24旅5000余人,瓦子街战役共歼敌1个军,2个师,5个旅共3万余人。

西北战场瓦子街战役大获宜胜,随即是金鸡战役,继而是洛川至白水县公路和鸟庄一带的战斗,从延安撤退的敌人,正沿着洛川公路经鸟庄向西安方向逃窜,当时我军二、五两个旅分别在鸟庄段和鸟庄以下10公里设下了埋伏,监视敌人撤退的动向,当时,刘能玖任5旅26团一营营长,他的一营为尖刀营,同时也是团里的旗帜营。当时他们团的团长李加夫首先发现鸟庄公路上的逃窜之敌时,立即组织连以上干部详细观察地形,严密监视敌人和部署迎击战斗。根据总部指示,五旅领导审时度势,当即立断,命25、26团分别向南和鸟庄出击,团长命令刘能玖所在的营攻打鸟庄以下某村的后位敌人,他们营以迅雷不及掩耳之势,打得敌人狂喊乱叫,打死打伤敌人不计其数,被俘10人,他们营无一人伤亡。

战斗打响后,惊动龟宿在鸟庄村一带敌人,刘能玖所在营为尖刀一队,二营第二队向鸟庄进攻时一左一右向鸟庄进攻,由于敌人火力较猛,他们营伤亡了10余人,二营长负伤,激战到午后,敌方约六、七百人分成两个梯队向刘能玖阵地冲去,企图突破防线,但确有少数敌人夺命而逃。与此同时,敌炮兵已越过我军防线,后继部队又有几百人蜂拥而上,在团长的指导下,刘能玖率全体指导员英勇顽强地像一把锋利的尖刀插进了敌人的心脏,猛烈攻击,把得敌人逼进了公路转弯地段的一条大沟里,无路可逃,全部乖乖缴械投降。缴获装甲车和大卡车10辆,坦克一辆,五旅共歼敌1500多人。西北野战争从48年2月29日至4月底迂回战斗在宜川,瓦子街、洛川,宝鸡和洛白公路鸟庄线一带,歼敌7个旅,长达500多公里,宽60多公里的陕北大关中边沿地区与敌人周旋了50多个日日夜夜,于48年4月20日,收复了被敌人占领了一年多的延安,从根本上改变了大西北战场的形势。

六、一身节留正气晚

解放后,刘能玖在西北野战军3军教导团,1953年任甘肃省军区干校队队长,1956年并两次奉命赴甘南藏自治洲执行平息达赖叛匪任务,后来任甘肃省临潭县人武部部长,县委常委,58年至61年任中科院西北分院兰州化学物理所工厂任书记兼站长。1963年申请回湖南,经组织联系,湘人事厅同意,1964年8月迁到常德地委,被分配到常德地委公交部将他分配到王家厂电站任副站长(常德地委厂)。直到1966年3月离休。

刘老革命一辈子,从不以老卖老,清正廉洁,在王家厂电站同他工作过的人都说:“老革命思想就是好,不搞特殊”。五个儿女,3个均系电厂的最深的运行工,三班到。后来,几个儿女企业改制,大儿子刘进,当兵后分配到澧县棉纺机械厂,后来破产,生活无着落,二女儿刘建兰,在澧县山门水库,分流后只拿100元补助金,刘老没因自己是老革命去向组织要求,大女儿刘建平,小时患脑膜炎后遗症,未婚,长期体质差,生活全部由刘老自己负责,没有向组织提出半个要求。

刘老住的房子,是电厂和王家厂两级政府出资修建的小平房,前两年,为了维修改造一下,给他房子外面贴上瓷砖,他执意不准贴,是等他外出后政府才动工,回来后他狠狠地讲了当事人说:“真是浪费”。

他廉洁自律,一次老婆在石门人民医院住院,女儿的同事以刘老名义开了40元的医药费,他知道后狠狠地批评了一次,坚持把钱退回,2003年一次,他妻子的侄儿已是29岁的人了,在电厂搞 小工,为他买药去,他回家,刘老一看多开了10元的发票,硬是限侄子跪了1个多小时,说他不学好。

在刘老的房子里,看不到几件高档家具和电器,座的是50年的腾椅,修了又修,家中唯一的机械设备是1956年在甘肃兰州买的东德产的一辆自行车,当时价是158元,至今60年了,天天骑着到集市买菜,保管得很好。他爱劳动,在家养小猫、小狗,一有时间就维修自己的破家具。

刘老不抽烟,不喝酒,喜欢钓鱼,他说“钓鱼,能锻炼人的耐性。”除钓鱼外,刘老每天坚持早起,他专门用铁丝拉了一根粗绳,早上起床后伸手吊上半小时,他说:“防止骨头经脉不活,防腰痛”,他还有一大“嗜好”就是长期坚持用一口大黄缸洗冷水澡,春夏秋冬如此,他说这样洗澡才快乐。

现年92岁的刘能玖老人,老伴与他同年健在,每天仍坚持看书、看报,阅内参,收看中央焦点访谈等新闻节目,写笔记,剪摘重要文章,并且自己撰写了回忆录《峥嵘岁月》,以激励后人。

(覃 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