钱江晚报·小时新闻记者 杨茜 通讯员 李晶 视频来源:滨江发布抖音

迈入古稀,大部分人都会选择颐养天年。但王靖不是。

84岁的王靖,也就这两年才闲下来。82岁时,他告诉自己真的该休息了,那之前一直没有间断工作。而这个时间节点,他早就想好了,就在杭州奥体博览城大小莲花完工之时。

他是这个项目的总工程师。“看着大小莲花,从无到有,从小到大,那种心情,跟养孩子一样,每天陪伴,每天看着长大,终于有一天它们都独立了。”

杭州最大向日葵花海(藏不住的惊艳十年从无到有)(1)

眼看着杭州亚运会越来越近,亚运场馆频繁出镜,王靖满脸骄傲,却很少跟人主动提起,自己曾是参与者、建设者。

在拱墅区朝晖街道稻香园社区里,小时新闻记者见到了这个两次收获鲁班奖的老工程师王靖。

】建筑设计作品遍布杭城,70岁首获鲁班奖

除了有点耳背,王靖身体硬朗,精神矍铄。

跟普通的退休老头一样,他会在小区里遛弯,跟熟悉的人聊上两句,到点儿了就回家吃饭。这样的生活,他才刚刚开始享受。“忙了一辈子,终于闲下来,还有点不适应。”

他老家合肥,从上海建筑材料工业学院(现同济大学)毕业,1958年直接分配到了杭州,在杭州市纺织化纤工业设计院工作,一直到1997年退休。在这期间,他带着团队造了不少杭州人熟知的建筑,卖鱼桥旁的蓝孔雀宾馆,下沙的锦纶厂,杭州的丙纶厂,等等。

“可能就是热爱吧。”退休后,他被返聘到了杭州高新技术产业开发总公司,去开发当时还是一片贫瘠之地的滨江。王靖说,当时的滨江,一眼望过去,全是农田。

江南大道上的高新区留学生创业园、城西的西斗门创业园也都是他主持建设的。而高新产业大楼的落成,则让他获得了人生中的第一个鲁班奖。“谁能想到,70岁的年纪,带给了我人生最大的荣誉。”

巅峰之后,很多人都以为,王靖该好好享受晚年生活了吧。

他再一次出乎意料,接下了亚运场馆的建设任务。

】“莲花碗”从图纸迈向现实,他功不可没

位于钱塘江畔的奥体中心主体育场,是2022年杭州亚运会的主场馆。在杭州,这只“莲花碗”早已成为了大家镜头中的“网红”。一旁的“小莲花”也很精致,两座建筑遥相辉映,相得益彰。

“莲花碗”的造型取意于杭州丝绸纹理与纺织体系,建筑体态源于钱塘江水的动态,拥有简洁的花瓣单元,犹如一朵美丽的莲花绽放于钱塘江畔。“莲花碗”由28片大花瓣和27片小花瓣组成,设计建筑面积22.9万平方米,地上6层,共有80800个座位;地下2层,不仅有一个3000个车位的车库,还会引进商业配套,总投资25亿元。

这是继国家体育馆“鸟巢”和广东奥体中心体育场之后,中国第三大体育场馆。

杭州最大向日葵花海(藏不住的惊艳十年从无到有)(2)

“当初的设计、建造可是困难重重呀。”当时还是杭州市奥体中心滨江建设投资有限公司总工程师的王靖感叹。当初设计就花了三年时间,因为要将每一个细节都考虑周到,从图纸变为现实有很多要调整的地方。

王靖在一张白纸上涂涂画画,讲解着建设的难度,“60米左右高的环梁,那么多的铸钢节点,混凝土该怎么浇铸?我们都是在地面上试验成功之后再实操,反反复复了很长时间。实操中可是有70多个支点的,工程量非常大。”另外,下穿隧道、商业中心的打造,也都是王靖提出的。

与 “鸟巢”相比,这里的总用钢量减少将近一半。拿下了全国钢结构工程最高荣誉——中国钢结构金奖,“花瓣”最大一瓣自重839吨,钢结构吊装工程最重一吊达131吨。今年年初,“莲花碗”也传来好消息,获得了鲁班奖。

从“莲花碗”到“小莲花”,前前后后花了10年时间,王靖几乎每天都从市中心跨江来到工地,乐此不疲。同时,他还写了一本《钱塘莲花》的书,300多页,讲述了建设亚运主场馆的点点滴滴。

杭州最大向日葵花海(藏不住的惊艳十年从无到有)(3)

这一次,他终于下定决心,二次退休了。“该知足了,接下里的时间我想和家人在一起。”

本文为钱江晚报原创作品,未经许可,禁止转载、复制、摘编、改写及进行网络传播等一切作品版权使用行为,否则本报将循司法途径追究侵权人的法律责任。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