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史剧差不多一半都是清宫戏,大清那点儿宫闱秘史早已耳熟能详。上到皇上年号,下到小主品级,任谁都门儿清。可不知您留神过清宫戏里那一队队灰蒙蒙的龙套侍卫么?跨个刀走来走去,正脸镜头都没有。偶尔有一个就这样:
【甄嬛私闯闲月阁那段,眼巴巴等着吃点心的屌丝侍卫】
作为吃瓜群众,今天想为这些龙套侍卫们说几句。
侍卫,望文生义,就是仆人兼保安。
凭直觉,侍卫就是些当兵吃粮的皇家保安,有这样的感觉很正常。但清朝的侍卫制度真是相当的特别,相当的出人意外。
先看看当侍卫的资格。
一、出身:官N代(N≥3),重点不是现在你家的官位,得有世代相传的爵位。这比官二代牛叉多了,打你祖爷爷就得世代效忠皇上,而且祖上立过大功。【袭爵的不是长子就是幼子,清初选幼子是满俗,中晚期选长子是汉风,中间的儿子们就甭惦记了。】
三四品以上就算高官了,很多人一辈子也混不上去。当个侍卫,以五六品开始,官位不是很高,但请注意,这是二十岁上下小伙子的起步工作。
现在看上去,这份工作比刚才顺眼点儿了,但没前途啊。混成头等侍卫又怎么样?相当于少将又怎么样?不还是在宫里看大门?——错。侍卫的终点不只是个忠心耿耿的好侍卫而已。这份工作是青春饭,通常到了三十岁左右,侍卫要外任,也就是出宫作官。最好的留京,稍差的去外省。
头等侍卫出来做官,按《大清会典》是正二品的副都统,外任绿营还能再升一级,这里没有破格提拔,就是规规矩矩的毕业分配而已。就算你没出息,以三等侍卫出仕,最低也是正四品的高级军官。不愿意当武官转为文职同等官员也行。
这些青年满蒙贵族侍卫,从小皇帝看着长大,给予种种历练的机会,最为宠信,是帝国的未来高官主要人才储备之一。因此这种侍卫出身的官,升官比一般人快得多。京旗都统,各地将军、副都统大致是他们占据的。陈涉说“王侯将相宁有种乎”,搁在大清,还真是有“种”,这“种”就是侍卫。
侍卫处像个学校,无论成绩好坏最终都是要毕业的,侍卫是个过渡期,直观地说就是王侯将相的孵化器。清朝数不清的高官显贵年轻时都当过侍卫。索额图,明珠,明珠的才子儿子,隆科多,阿桂,福康安,电视剧里出镜率最高的和大人,等等等等。
一般来说,侍卫值班的基本工作其实就一项:看大门。但有一类门不归侍卫管,就是后宫的大门,到后宫里巡逻更是不可能。就日常而言,后宫里有鸡鸡的人只有一位,这是为了保证皇家血统纯正的预防措施。
所以以下情况是不可能发生的
侍卫的衣着也值得一提,平时穿统一制式的石青色常服,正式场合穿蟒袍。三等侍卫以上,出宫的行服是:黄马褂 单眼花翎。
这俩东东大家不陌生吧,对普通官员而言那是立了大功的特殊赏赐,在侍卫不过是工作服而已——不用想就知道,侍卫的地位不一般。
回头再看看电视剧里那些灰蒙蒙的龙套们吧,今后可不该再小瞧他们了,侍卫是当时帝国最有权势的贵族核心的一员。
一般来说,侍卫隶属侍卫处,由领侍卫内大臣(正一品)领导。大体有这几种: 满蒙侍卫:侍卫的正根儿,前面说的侍卫都是这类,不重复。 汉侍卫:这个没门槛,草根即可,科举一级一级考上来的,中了武进士就有机会被选为侍卫,雍正年间正式定为制度。(不一定是汉人,考武进士当侍卫的满蒙人一样叫汉侍卫) 宗室侍卫:从皇上家里远亲中选的,也是雍正年间设立。毕竟和皇上沾亲带故,比满蒙侍卫待遇略高。 汉侍卫基本待遇和满侍卫一样,但实际的政治待遇要差很多。第一,上班分工不同。举例来说:同样是值班看夜,满侍卫不管锁门开门,满侍卫不看后半夜,这些活儿都是汉侍卫干。(避免引起民族情绪,重要的事重复两遍:汉侍卫不是汉族的意思,满族人考武进士当侍卫,也叫汉侍卫);第二升迁慢,基本不会有机会作乾清门侍卫或御前侍卫(下面再细说);第三,出来作官多半去地方,留京指标稀少,未来一般也没机会进入权力中心。
侍卫们在紫禁城里值班,基本工作就是在各处看大门。上班的集合点分两处,太和门(下图绿圈)与乾清门(下图红圈),在太和门集合的俗称“大门侍卫”,在乾清门集合的是“乾清门侍卫”。
故宫大致以乾清门东西延长线为界,北边叫内廷,南边叫外朝。大门侍卫负责外朝的各处大门,乾清门侍卫负责内廷的各处门户,但限于南北中轴线那部分皇宫,东西两侧的后宫是万万不敢靠近的。实际上多数乾清门侍卫还真的都在乾清门附近,因为皇帝读书的南书房,办公的上书房,就在乾清门北侧;日常休息的养心殿也离乾清门不远。
说到乾清门侍卫,和大门侍卫有天壤之别。史料记载,大门侍卫看乾清门侍卫宛如天人。如果被选为乾清门侍卫,说明一件事:你被国家看中了,未来将进入权力核心。乾清门侍卫,必须是头等侍卫,必须是满侍卫,历史上头等汉侍卫被选作乾清门侍卫的就那么几个特例。(补充:乾清门侍卫是拿双薪的)
乾清门侍卫中最优秀的被选为御前侍卫,我们在影视剧里看到最多的就是他们了。乾清门侍卫和御前侍卫不属侍卫处,隶属于御前大臣(通常是王爷或军机大臣兼任)御前侍卫按品级也是正三品头等侍卫,但他们天天在皇上眼前晃,立功的机会就多,而且本来也是计划提拔的干部,所以赏二品顶戴,头品顶戴的都常见。像《还珠格格》里尔康那样屡次救驾的御前侍卫,头品顶戴绝对妥妥的。
御前侍卫是侍卫职业的最高点,这意味着你的侍卫生涯不会太久了。只要各旗副都统有空缺,很快就能补上。所以紫薇嫁的尔康,是有头品顶戴的御前侍卫,数年内侍郎尚书都不在话下,尔康绝对配得上公主。要不是皇上宠爱紫薇,她生母没封号,还不一定配得上尔康呢。
有个常见的说法“带刀侍卫”,其实侍卫都是带刀的,没刀你拿什么护驾啊。另外有“御前带刀侍卫”,听上去似乎宠信无比,其实不太准确,带刀的御前侍卫站的离皇上都比较远,皇上身边不带刀的那几位御前侍卫才是最尊贵的。为啥不带刀呢?原因都懂的。由此推测:尔康这么亲近的御前侍卫值班时肯定不带刀。但也有弊端,历史上有刺客时,武艺高强的御前侍卫通常会受伤,就因为皇帝贴身的那几个御前侍卫不许带刀,关键时刻只能肉搏。
他们带的什么刀啊?据记载是标准制式的绿鞘方头腰刀。
这刀图太难找了,拿个晚清洋侍卫充数 按规定,这刀应该挂在身体左侧,清前期刀把朝前,这容易理解,方便拔。乾隆以后改为刀把朝后,(上图的洋侍卫也是刀把朝后)太诡异了,怎么拔刀啊?刀把朝前是一种礼节姿态,表示无意拔刀进攻,具体的功能和西方脱帽握手意为手中无武器相当。而在战斗时,刀把自然是朝前的,方便及时出刀战斗。清后期普遍要求刀把朝后猜测应该是礼节复杂化一种表征。 这种挎刀方式叫“太平刀”,表示安全,挎刀只是形式,不是为了拔刀。戏台上都是这种挎刀方式。
前面说过,后宫内外都没有侍卫。于是疑问来了:没有侍卫,皇帝在后宫的安全问题是如何解决的?
这个问题有点儿大,尽量长话短说,能省略的就省略,否则变成讲清代禁军兵制了,太枯燥,大家也不感兴趣。
从布防位置看,皇上的安全工作,简单地说:外紧内松。外圈布防严密,内部相对放松。目的很简单:这样对被保卫者来说既安全又舒服。
可以设想一下,从早到晚有帮人拎把刀守着你,这是人过的日子么?你都不干,皇上他能干吗?
皇上的安保,最外圈要从北京城说起。南城是外城,汉人住;北城是内城,旗人住。一般都知道,八旗按八个方位住在内城,整个一大军营。
其具体驻地还有区别,外侧靠近内城城墙的是汉军旗,中间第二圈是蒙军旗,最内圈才是满军旗,满军旗离皇城更近。
城内一般性防务,由九门提督负责警察工作。皇城的安保由皇家禁军负责,有护军营,前锋营,骁骑营等等,在安保职能上最重要的是护军营,编制一万多人,他们环绕皇城内外守卫各处宫门、栅门。(前面忘说了,外城、内城、皇城,紧要处都有栅栏,其间开门出入。今天北京还有遗存,地名:大栅栏,德云社附近。)
进了紫禁城反而松多了,亲军营不到二千,侍卫不到一千。这还只是编制,实际当值的更少。为什么这么大松心?危险都在外层被阻挡住了,紫禁城外守得铁桶一般,里面是很安全的。
外朝与内廷的区别前面说过,再解释一个名词:大内。大内的范围严格说比内廷小。有狭义,仅包含乾清门以北的五殿十三门;有广义,狭义外加东西六宫。一般都用广义的范围。大内的门很多,都不能出入。白天打开的门不少,但只有两个门允许进出,一是乾清门西侧的内右门,二是东夹道里的苍震门(这个门不太好找,好像也不是景点,在延禧宫东边远处,斜对面是宁寿宫)。
乾清门侍卫、御前侍卫可以进大内(狭义的,仅限五殿十三门,不含后宫),那说的是白天,到了晚上是绝对不许进的。晚上大内各处门户下锁,与外部完全隔绝,这时大内里只有一个有JJ的成年男人。这是为了防微杜渐,一不留神,大清江山跟你姓了,皇上家几辈子都白干了。 夜里当值的乾清门侍卫呢?只能在月华门外门房里窝着,有点惨啊。 大内的门禁分为内锁和外锁,内锁由太监管,外锁由侍卫管。门禁权力以太监为大,早起由太监在门内吆喝,门外侍卫才开锁,否则到时辰也不能擅开;然后太监开内锁,完成开门程序。 其中最重要的内右门完全由太监管理,设首领太监一名。
大内没有侍卫,皇帝的安全怎么保证?如上所述,层层防卫,外面的刺客肯定进不来。里面呢?还有太监。
部分青年太监要习武,叫做“技勇”,大内各处大门就是由各宫首领太监带着技勇看守。
技勇里精选出十几个最能打的,叫“御前上差”。由总管、副总管、几个执事,还有这十几个能打的技勇,共同组成御前上差团队,皇帝在后宫的安保就是他们负责,永远得跟着,皇上是没有私人空间,去御花园单独遛弯顺便邂逅什么人是不可能的。
皇帝的寝宫在养心殿,这里总该是他的私人空间了吧?否。
说到皇上寝宫的安保了,犹豫该怎么写,虽然广大群众喜闻乐见是一定的,咱们还是点到为止吧。皇帝在养心殿寝宫里敦伦时,两个御前上差负责安全,两个敬事房太监负责记录。敬事房的侍寝档不能乱写,要眼见为实。他们安安静静站着倒也罢了,居然还有职能。——掌膳太监不许皇上吃东西过三勺,这个电视剧里没少演。
敬事房太监的职能在这里和掌膳太监一样,同样是事不过三。在帐外吆喝三次:“是时候了”。这搁谁都得翻脸吧,但皇上不能,因为话不是敬事房太监本人说的,有祖制,他是替列祖列宗教育皇上呢。当皇帝是真心不容易啊。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