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农夫也疯狂

自从7月7日进入小暑节气以后,在7月12日也入伏了,但是今年的三伏天似乎有点“火力不足”,像往年进入小暑,到了三伏天之后,气温已经很高了,说是“烧烤模式”一点也不夸张,但是今年的夏季似乎比较凉爽。马上就要迎来大暑节气了,正所谓“小暑大暑,上蒸下煮”,这才是夏季打开的正确方式。而在大暑节气以后就是立秋,紧接着就是处暑了。在农村流传的俗语“大暑小暑不是暑,立秋处暑正当暑”是什么意思?有道理吗?今年又是哪天立秋呢?

小暑大暑立秋处暑的特点(大暑小暑不是暑)(1)

这里我们先来了解一下这四个节气之间的关系,小暑和大暑是夏季的第五、第六个节气,其中小暑的意思是说天气开始炎热了,但是还没有达到最热的时候。而大暑节气在是古人认为一年中最热第一个节气。立秋则是秋季的第一个节气,其意味着秋天就快要到来了。而处暑则是秋季的第二个节日,意思是说炎热的夏季就要结束了。

俗语“大暑小暑不是暑,立秋处暑正当暑”的意思是说,在小暑、大暑节气的时候如果不算热,那么等到了立秋和处暑节气的时候,天气就会非常的炎热,这将会是一年中最热的时候。古人认为在立秋节气以后依然还会出现高温的天气,并且民间把立秋后的高温天气称之为“秋老虎”。那这句老话有道理吗?

小暑大暑立秋处暑的特点(大暑小暑不是暑)(2)

立秋是在每年公历8月7日-9日之间,今年立秋是在8月8日。但是“立秋”到了,并不是意味着秋天的气候已经到来了,这个时候的气温依然还是比较高的。在民间还有“秋后一伏热死人”的谚语。古人把夏至节气以后第三个庚日称为入伏的第一天,而立秋后的第一个庚日,称为末伏的第一天。而立秋节气是十五天,其正好处在二伏和三伏期间。农谚说“冷在三九,热在中伏”,就是说一年中最热的时候是在中伏期间。这句俗语在国内大部分地区都是适用的,一般在中伏和末伏这个期间是最炎热的。

小暑大暑立秋处暑的特点(大暑小暑不是暑)(3)

今年的中伏有20天,从7月22日到8月10日;末伏是十天,从8月11日持续到8月20日。而处暑节气是在8月23日,这个期间在我国华北、江淮、长江中下游、江南、华南的许多地区正处在夏季,天气依然以闷热、潮湿为主,所以还是相当炎热的。但是等到处暑节气后,炎热程度要相对减弱了,只有在中午的时候比较闷热,而在早晚的时候能感觉到丝丝秋意了。因为有些年份会出现秋老虎,在小暑、大暑节气的时候不是太热,那么到了立秋以后天气就会很热,可能到了处暑期间还很炎热,所以就有了“大暑小暑不是暑,立秋处暑正当暑”的说法。

小暑大暑立秋处暑的特点(大暑小暑不是暑)(4)

这句俗语是古人长期经验的总结,如果在小暑、大暑节气都不热,那往往到了立秋、处暑节气就会很炎热的,也就是说炎热的天气推迟了。类似的俗语还有“大暑热不透,大热在秋后”、“大暑展秋风,秋后热到狂”等等,这些也验证了俗语“大暑小暑不是暑,立秋处暑正当暑”。今年的小暑比较凉爽,如果大暑也凉爽,那到了立秋以后就可能会有“秋老虎”天气出现哦。你认为今年会有秋老虎吗?欢迎大家一起交流讨论本文由农夫也疯狂创作,未经允许请勿抄袭!喜欢文章的朋友们,记得点赞、分享和关注农夫也疯狂,每天都会为大家免费分享一些农村的好玩、有趣的事情,谢谢大家!(图片来源于网络,侵权致谢)

,